学校师资力量宏厚,有高中专任教师114人,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占70%,有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37人,中级教师56人,数量居全市学校之最。有地区、自治区和全国科技拔尖人才3人,国家级骨干教师1人,自治区园丁工程B类教师培养对象4人,C类教师培训对象17人,32个教师获得区、地区教学奖。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处于教高水平,2016年高考喜讯:一本上线人数382人,二本以上人数1135人。600分以上10人,其中理科6人,文科4人。理科最高分629分,文科最高分619分。一本上线人数比去年增加166人,位列广西第31。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桂平市万寿街
桂平一中学校教育设施现代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和“广西中学计算机网络实验学校”,是广西首家建成多媒体电脑校园网络的中学,全校共有电脑300多台,数量之多,档次之高被公认为“广西第一校”。还有幻灯投影、闭路液晶电视教学、电子白板教学全程监控、语言实验室、大屏幕投影多媒体教学实验室等设施总投入超500万元。有完善的常规设施如理、化、生实验室、阅览室、田径运动场,篮球场、艺术画室等。学校图书馆藏书7万册,工具书、教学参考书375种,报刊年订140种。
学校环境优美,古树参天,绿草如茵,假山亭台、小桥流水、苏州园林式建筑相映成趣,被贵港市命名为“花园式学校”。是青少年读书的胜地。
学校以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为办学目标,在德育、艺术、体育、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科研、课外活动等方面形成的办学特色,已誉满广西。
桂平一中校园风景(14)为创建自治区示范高中,学校多2001年起五年内投入资金1100万元,建成现代化的教学大楼、综合楼、餐厅,公寓式的学生宿舍楼以及高标准的体育馆等设施。
光绪三十年(1904年),浔州知府张祖祺介仪创办新式学堂,继任知府彭言孝于同年根据府属桂平、贵县、平南、武宣四县粮赋多寡,将建校经费分摊各县负担,同时向民募资,定校址于城厢下北门原浔州协副将署(即现校址),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动工建新式学堂,定名为浔郡中学堂,成为桂平最高、高大之学府,亦为当时广西最多学生的4所中学之一。
民国2年(1913年),改名为浔州中学堂。
民国9年(1920年),改名广西省立第八中学校。
民国23年(1934年),改名广西省立浔州初级中学校。
民国28年(1939年),学校因战乱迁至金田村办学。
民国30年(1941年),局势稳定,学校迁回原址。
民国33年秋至民国34年夏(1944年-1945年),日军入侵桂平,学校停办疏散。
民国38年(1949年),改名为浔州高级中学。
1956年改名为桂平县第一中学。
1967年,改名为桂平县人民中学。
1969年,改名为桂平镇中学。
1970年,在罗丛岩设分校,轮值高中毕业班在此耕读,1978年罗丛分校撤销。
1983年恢复桂平县第一中学校名。
1994年,改名为桂平市第一中学。
近几年来到学校参观、考察的有全国20多个省区超千所学校,还有美国、澳大利亚、英国、越南和香港的专家、教授,学校还定期邀请外籍教师到校与学生进行英语口语交流。学校领导、教师也到过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缅甸、越南、俄罗斯、香港访问、交流, 与国际教育接轨。
桂平一中被自治区教育厅誉为“广西教育的一颗明珠、一面大旗”、“广西教育的金凤凰”,是广大莘莘学子求学、成才的理想学校。
桂平一中103年校庆晚会(4)2007年11月18日,桂平一中将举办百年校庆。这是桂平一中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桂平一中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机遇。在此,我们谨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桂平一中建设和发展的各位领导、海内外校友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桂平一中创办于1907年,校名数易,历经“桂平中学堂”、“桂平县立中学校”、“桂平县第一初级中学”、“桂平县县立初级中学校”、“桂平县第一初级中学”、“桂平县人民中学”、“桂平镇中学”、“桂平县第一中学”的变迁,1994年正式定名为“桂平市第一中学”。2005年初被广西教育厅确定为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