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邑星

鹿邑星

中文名 鹿邑星
视星等 14.9
近日点 1.7756127AU
平近点角 89.47377°
别称 1975VD
发现者 邵正元
轨道周期 1285.5974341地球日
目录导航

鹿邑星”的命名者

1928年,邵正元出生于老子故里鹿邑县城关镇一个普通居民家中。1948年,邵正元随国民党赴台湾。1953年8月,邵正元从台湾大学毕业后,考入美国哈佛大学,并获得天文学博士学位。毕业后,邵正元留校任教,一直在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从事天文观测和研究,直至退休。[1]

几十年来,作为从豫东平原走出去的美籍华人、天文学家,邵正元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曾多次被邀请回国讲学,足迹遍及上海、南京、北京、昆明等地的科学院校和天文台。他无私捐赠给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多种天文设备及观测仪器,向中国科学院捐赠各类书籍25000多册,为此中国科学院特向其鹿邑老家发来感谢信。

邵正元一生从事天体物理和行星天文学,在行星研究和观测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他一生中共发现7颗小行星,为永远纪念生养他的故土鹿邑县,他将其中一颗小行星(国际编号第4776号)命名为“鹿邑星”。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为表彰邵正元在研究和观测流星、小行星、彗星方面的杰出贡献,将第1881号小行星命名为“邵正元星”。

邵正元曾多次回到鹿邑,受到家乡人民和各界人士的热情欢迎。看到家乡的巨大变化,邵正元曾说过这样的话:“中国正在逐渐迈入法制社会,人民安居乐业,这种情景令人振奋,愿国内的每一位同胞都竭尽全力为国家作出贡献,振兴中华”。

天上有颗鹿邑星

莽莽苍穹万里夜空   有一颗明亮的“鹿邑”星   陪伴楚国千秋明月   辉映道德万代永恒   从古中国到新世界   打开一扇智慧的大门   让天人融会合一   让和谐超越国境

万里夜空莽莽苍穹   有一颗明亮的“鹿邑”星   寄托游子思乡的情怀   闪烁祖先思想的结晶   从“鹿邑”星到鹿邑城   连接一条通天的大道   让大爱穿越时空   让和谐东西交融

啊.......“鹿邑”星   那是老子心灵的闪光   啊.......“鹿邑”星   那是人类智慧的光明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