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更光

徐更光

中文名 徐更光
职业 爆炸理论与炸药应用技术专家
出生地 浙江省东阳市
出生日期 1932年11月18日
当选院士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目录导航

徐更光

      徐更光,院士,著名爆炸理论与炸药应用技术专家。浙江省东阳市人。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理工大学校学术与学位委员会副主任。

社会兼职

徐更光徐更光  历任 兵器工业总公司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及炸药专家组组长、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召集人、国防科工委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材料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他是中国 兵工学会理事、 中国爆破器材行业协会理事、北京兵器工学会副理事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 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审查委员会委员。

年谱

  1932年出生浙江省 东阳市 吴宁街道 城东村。

  1951年毕业于浙江 金华中学,考取东北兵工专门学校,

  1953年转入 北京理工大学

  1956年毕业于 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 爆炸理论与应用专业,留校任教

  1978年以来,先后获得全国高校科技先进工作者、 火炸药行业优秀科技专家称号。

  1991年10月,中国兵器总公司授于徐更光“兵器工业 功勋奖”。

  1994年当选为 中国工程院首届院士。

  1998年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并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

主要成就

  徐更光长期从事炸药及应用技术的教学与研究,是我国兵器工业爆炸技术领域的著名专家。先后研制成功各类混合炸药11种,用于装备20多种武器弹药。它为我国弹药的炸药装备发展和装药技术的革新改造作出不懈努力和重要贡献,先后取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国家级奖三项、 全国科学大会奖等部级奖九项。

  主要研究炸药配方设计与应用技术,炸药爆炸数模拟与爆炸参数 工程计算、炸药 热分解动力学及 贮存安定性与作用安全性评估、炸药 流变学性质及装药技术以及超细材料对爆炸性能的影响等。长期从事有关领域内的科研和专业教学工作。有多名硕士生毕业。目前有博士生6人、 博士后1人,是我校( 北京理工大学)重点学科《爆炸理论及应用》学科带头人、兵器工业知名功勋专家。

人物逝世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我国著名爆炸理论与炸药应用技术专家、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徐更光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1月7日13时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2015年1月11日上午9时,徐更光院士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大礼堂举行。

  获悉徐更光院士逝世,党和国家领导同志、有关单位、徐院士生前友好、我校师生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沉痛悼念,并对家属表示亲切慰问。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发来唁电并敬献花圈。

  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来唁电表示慰问。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吴官正发来唁电并敬献花圈。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赵乐际,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徐匡迪,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杨晶发来唁电并敬献花圈。

  发来唁电并敬献花圈的上级单位有:中共中央组织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中国工程院,国防科技工业局。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发来唁电并敬献花圈。

  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王淀佐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徐德龙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干勇院士发来唁电并敬献花圈。

  原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张维民,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冯长根发来唁电并敬献花圈。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和所属有关单位,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和所属有关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和所属有关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业集团有关研究所,有关高校和所属科研院所,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相关部门和科研院所、有关学会和学术团体发来唁电并敬献了花圈。 

  徐更光院士家乡浙江省金华市委办公室,浙江省东阳市委、市政府等有关单位也发来唁电并敬献了花圈。

  发来唁电并敬献花圈的还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郑州大学、华东理工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北大学等兄弟院校的领导,中国工程院的有关院士,解放军有关部门的领导。

  中共北京理工大学委员会、北京理工大学以及北京理工大学学校领导、师生和相关单位向徐更光院士敬献了花圈。

       徐更光院士遗体告别仪式肃穆庄重。上级和有关单位的领导、北京理工大学的领导和学校师生、北京理工大学的校友,徐更光院士的生前友好及社会各界人士共300余人怀着沉痛的心情参加了告别仪式。

  徐更光院士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届和第四届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科学技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炸药专家组组长、国防科工委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兵工学会理事、中国材料研究会副理事长、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理工大学学术与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理工大学力学工程系主任等职。

  徐更光院士长期从事炸药与应用技术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先后发明了十余种新型混合炸药,发展了多种装药新工艺。研究成果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等国家级奖励4项,部委级科技成果奖10余项,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50余名,为推动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徐更光院士先后获北京市、国务院国防工办和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火炸药行业优秀专家,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被授予“兵器工业功勋奖”荣誉等。

  徐更光院士用生命谱写了精彩的人生,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的逝世是我国科学技术、国防科技工业界和高等教育界的重大损失!我们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徐更光院士!

  国防功勋,科研楷模,师生齐悲失泰斗;军工重臣,业界领袖,众人痛惜折栋梁!

  徐更光院士永垂不朽![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