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R.D.

N.E.R.D.

目录导航

艺人简介

       来自美国东岸,以当今最呛Hip-hop/R&B制作双人组合The Naptunes加饶舌猛将Shay 所组成N.E.R.D.【No-one Ever Really Dies】,秉其丰富而具创见的音乐概念闯荡乐坛备受青睐 。

       N.E.R.D是一支来自美国的及Rock、Funk以及Hip-Hop多种音乐形式为一身的组合,名称是No One Ever Really Dies的缩写,当中成员包括有Pharrell Williams、Chad Hugo和Shay Haley。

       N.E.R.D三人中以Pharrell Williams为首,创造出美国的嘻哈神话。其实,N.E.R.D的成功相当一部分是来自于先前Pharrell Williams与Chad Hugo的组合The Neptunes。2001年,第一部作品《In Search Of...》开始发行,就立刻引来了强烈的关注。而在2004年的第46届格莱美颁奖典礼上,N.E.R.D终于夺得了Producer of the Year和Best Pop Vocal Album两个奖项。

       除了音乐方面成绩斐然,N.E.R.D在潮流圈中的各种动作亦受到了全球的关注,其经常会与不同潮流品牌推出联名作品,如A BATHING APE等,在品牌party上也经常可以见到他们的身影。

◆ N.E.R.D档案

N.E.R.DN.E.R.D诞生地:美国

创立时间:2000年左右

成员:Pharrell Williams、Chad Hugo、Shay Haley

       自从1997年之后,The Neptunes就先后为Babyface,Janet Jackson,Britney Spears,Toni Braxton,Mary J. Blige,Destiny's Child,Justin Timberlake,NSYNC,Limp Bizkit,Jay-Z等摇滚乐,流行音乐以及说唱和R&B音乐大牌歌星和乐队担任制作人。作为当今美国最著名的流行音乐制作团体,早在2001年的时候,The Neptunes就曾经以N.E.R.D.乐团的名义首先在英国发行了他们有史以来的第一张专辑《In Search Of...》,这张融合了摇滚乐与说唱音乐的专辑在欧洲遭到了几乎所有乐评人一致的批评,成为了评论界垃圾唱片的代表,实际上在市场商业销售方面也没有什么好的表现。随后N.E.R.D.吸取教训,立即对音乐重新进行了制作,混音,并在2002年初在美国重新发行,但是这张唱片同样在美国遭遇了失败,专辑首周仅仅排名Billboard 200排行榜的第56位,并且最终销量也不过仅仅超过了50万张多一点,这与The Neptunes的名声是极其不相符的,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所以The Neptunes才在随后长达一年的时间里专心为其他艺人录制专辑而并没有过多考虑自己的作品。

       2003年8月19日,Pharrell Williams和Chad Hugo干脆以The Neptunes发行了“The Neptunes”的第一张专辑《The Neptunes Present... Clones》,在这张众星云集的专辑中,Jay-Z,Nelly等人都有独唱单曲,不过这张专辑总算还是取得了相当的成功,不仅发行首周就成为了排行榜的冠军,同时专辑销量也突破白金。最终The Neptunes在2003年的努力在第46届格莱美颁奖礼上得到了认可,他们获得了年度最佳非古典类制作人(Producer Of The Year, Non-Classical)大奖。

       在取得了重大的成功之后,The Neptunes终于又重新开始策划自己的音乐专辑,他们更多的使用了乐器表现,他们再次以N.E.R.D.乐团的名义三个人共同录制了《Fly or Die》,并且这次首先一旦曲开道,确保专辑在发行之后不会遭冷遇,2004年3月23日,《Fly or Die》正式发行。

发展历程

       N.E.R.D是一支美国另类音乐组合,他们的音乐风格以摇滚、放克和嘻哈为主,有时也包含R&B和流行音乐元素。组合成员包括超级制作团体The Neptunes的两人Pharrell Williams、Chad Hugo外加他们高中认识的好友Shay Haley。

       Pharrell Williams和Chad Hugo在12岁的一次音乐夏令营中相识,进入高中后两人又认识了Shay Haley。三人时常在Hugo家的车库里碰头,Hugo会通过音响表演beatbox,Shay就会应和着跳舞。1992年,Pharrell和Chad Hugo被Teddy Riley签下,并渐渐在音乐制作领域建立起了名声。2001年,Pharrell提议招入Shay组成了N.E.R.D (“No one Ever Really Dies”的打头字母组成),作为三人尽情玩转音乐的旁支组合。

       N.E.R.D 的首张专辑《In Search Of...》于2001年9月首先在欧洲发行,其中所有作品都由The Neptunes制作,虽然在编曲技术上和他们为其他艺人制作时毫无差别,但是为了凸现N.E.R.D的与众不同,他们选择使用现场乐器作为音色的首选,并邀请了摇滚乐队Spymob做演奏重新录制了这张专辑,并在2002年全球发行。《In Search Of...》在美国拿到了黄金销量,不过这个成绩相较当时Neptunes的走红程度要差了很多。

N.E.R.D乐队N.E.R.D乐队2003年,N.E.R.D开始录制新专辑《Fly or Die》,这一次他们从一开始便坚定的现场演奏器乐伴奏,而Spymob则依然受邀帮助他们演奏一些不会用的乐器。《Fly or Die》最后在2004年3月推出,首周登上了公告专辑二百强的第六位,并再次拿到了黄金销量。

       2005年,N.E.R.D终止了和维京唱片公司的合同,组合暂时解散。不过在之后的一次巡演中,三人受到热情歌迷的感染,决定自己掏钱录制组合的第三张专辑。2008年6月,《Seeing Sounds》发行,第一主打“Everyone Nose (All the Girls Standing in the Line for the Bathroom)”红遍了全球各大夜店,而第二波主打“Spaz”也被选作了微软Zune播放器的电视宣传片主题曲。2009年年末,组合加入了第四名成员Rhea。

 

艺人唱片

唱片:In Search Of...

艺人:N.E.R.D.

地区:欧美

公司:百代音乐

发行:2002年5月12日

歌曲列表

01. Bobby James

02. Rock Star - Poser

03. Am I High featuring Malice

04. Tape You

05. Baby Doll

06. Stay Together

07. Run To The Sun

08. Truth Or Dare Featuring Kelis And Terrar

09. Provider

10. Brain

11. Things Are Getting Better

12. Intro

13. Lapdance Featuring Lee Harvey And Vita

唱片介绍

       虽然长久以来,The Neptunes一直都是美国流行音乐界最著名的音乐制作组合,但是在2004年初第一次获得了格莱美年度最佳非古典类制作人奖仍然对于他们具有不同的意义。这让The Neptunes也更为信心十足的制作自己的N.E.R.D.乐团的专辑。

       一首首精致佳品在N.E.R.D.于2002年推出的首张大碟《In Search of...》中,留下了俯首皆是的惊叹号!在《In Search of...》这张专辑中,取材自大量70年代的黑人灵魂蓝调精髓与摇滚乐风格作为整张专辑的制作概念中心,精准地结合他们自成一格的音色特性于全数各具故事性的作品中。许多歌曲在抽除原有电气处理过的狂野嘶吼与鼓点程序后,以真实原声的打击乐器配置呈现强烈Old School息和其手工质感的音乐纹理。

       该专辑的首发单曲《Lapdance》嘲讽美国内部政治黑暗现况,法瑞尔以脱衣舞娘为比喻将此类议题提供另一番精彩的主观抒发,却不失跳舞音乐该有的流利生动,间续穿插性感女子嗓音与多重音轨混迭升级至充满宛若地下脱衣舞场般腥膻的配乐。光芒四射的复古迪士高《Things Are Getting Better》建构起一片积极欢乐的派对景色,是一向在作品中较多晦涩议题的他们很少领略的轻快愉悦,也表明了不单懂得在铿锵电气中拼装一首首雷同的曲式。单曲《Rock Star》在大量金属摇滚乐的烘托下,带出“舍尔”扭曲的嗓音唱着:晋身名人殿堂的他们反对一切过度造作的虚伪,也成为他们最能展现脱离固有编制模式的作品之一。流窜灵魂乐色调的《Tape You》在真实乐器的音讯冲刷之下,几乎让早已惯于沉浸在他们猛烈电气嘻哈音乐表现中的乐迷,体会出他们玩转其他音乐类别的好身手。

       这张企图回归Hip-Hop音乐本质,与尝试将不同音色融合的作品,在文字题材涉猎的范畴上,也展现他们凌驾于一般黑人音乐专攻咸湿情欲话题与街头恶斗的层次之上,跨入较具批判意喻的深层思考。在这张专辑中,N.E.R.D.的音乐性格在不同取材的用心下更比其他同质歌手来得锐利景深。

SEEING SOUNDS 发行时间: 2008-06-10

1. Time For Some Action

2. Everyone Nose (All The Girls Standing In The Line For The Bathroom)

3. Windows

4. Anti Matter

5. Spaz

6. Yeah You

7. Sooner or Later

8. Happy

9. Kill Joy

10. Love Bomb

制作现场制作现场11. You Know What

12. Laugh About It

       最夯的音乐创作体 最猛的节奏革命势力

       打破类型音乐界线 释放节奏的最大能量

       融合嘻哈、摇滚、旷课乐、灵魂乐 N.E.R.D.加盟环球首张混种音乐大碟

       过去十年来,当玛丹娜、贾斯汀、杰斯或是关史蒂芬妮这些超级巨星想要寻求全新的节奏动能,他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The Neptunes/海王星,这个由Pharrell Williams/菲董与Chad Hugo/查德雨果所组成的制作组合,透过极简主义、电子合成器与无限的想象力,打通了嘻哈、节奏蓝调、放克、摇滚、电子、舞曲等类型音乐的任督二脉,创造出一种结构繁复却又漂亮、利落,同时具有暴冲原味与节奏感的混种音乐新时尚。其实,海王星只是菲董与查德两人展示创作本能的组合,而他们与好友Shae/薛伊共同组成的N.E.R.D./永生乐团才是他们的音乐本色与生命共同体。永生乐团在经过挥洒音乐想象空间与节奏探索的首张专辑《In Search Of…》(2001)跟广泛汲取各类型音乐前辈之精华而成的专辑《Fly Or Die》(2004)之后,在2008夏季带来最酷热的大碟《Seeing Sounds》。

       《Seeing Sounds》是永生乐团打破传统音乐界线,挑战对音乐有主观成见的乐迷的力作。菲董表示:「我们受制于动能与情感,我们对于音乐类型并不在意,我们把一切交给我们的想象以及我们的感觉,我们干嘛把音乐硬是装进一个小箱子里?」专辑名称《Seeing Sounds》是来自于「连带感觉Synesthesia」这个字汇,这是一种以神经学为基础的一种现象,意指当一种感觉受到刺激的时候,会不由自主或是不可思议的刺激其它的感觉,譬如看见红色的时候,会感觉到吃着妈妈做的蓝莓派的味道,或是在听见风儿吹过叶子的声音时,全身有种起鸡皮疙瘩的感觉;就永生乐团而言,这个字汇指的是在听见一个音符或旋律的时候,脑海里同时闪过年轻时谈情说爱的画面的感觉。

       专辑首支单曲<Everyone Nose>,直接点出传统的歌曲创作与摇滚乐所受的约束在这张专辑里全都消失无踪,这首单曲在深沉,浓烈的鼓乐节奏中,以惊人的贝斯声响带出歌词中对于在夜店吸食古柯碱的美眉的嘲弄意味。专辑中还有彷佛像是传统饶舌乐歌手Big Daddy Kane的快嘴饶舌风格的<Kill Joy>;或是变换了许多不同的节拍速度,同时还放进迷幻吉他放克风与美国南方节奏的<Anti Matter>;表现印度音乐复杂节奏感的<Spaz>;流露60年代英国流行音乐优雅风格的<Sooner Or Later>;洋溢着70年代灵魂/爵士韵味的<Yeah You>。这是一张把反抗与冲突、自信与不安这些我们所拥有的感觉转换成音乐形式的专辑,请做好准备,迎接永生乐团最新奇的听觉体验。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