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校区

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校区

中文名 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校区
所属地区 山东省青岛市
学校类型 理工
简称 哈工程青岛
目录导航

办学历史

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产学研基地

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校区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校区(3)2004年3月, 哈尔滨工程大学与山东省签署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哈尔滨工程大学全面合作协议书》,并进行一系列的洽谈与沟通,确定哈尔滨工程大学 国家大学科技园为产学研基地的主要建设单位,实现双方在人才培训、技术咨询、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技术信息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国家大学科技园依托自身已形成的较为完善的产业化体系和成果转化经验,将青岛产学研基地作为科技园孵化功能在山东省的辐射和延伸,打造哈尔滨工程大学“三海一核”及相关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重要平台。

2005年2月,哈尔滨工程大学与青岛市 人民政府、哈尔滨工程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与胶南市人民政府分别签署了建设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产学研基地的协议,青岛市对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教学科研基地建设给予土地、资金、优惠政策等方面支持,哈尔滨工程大学依托青岛市,建设船舶技术研发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为山东省船舶工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 支撑。

2009年8月17日, 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产学研基地项目在胶南市大学科研区举行奠基仪式。山东省委常委、副省长 王军民,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 夏耕,哈尔滨工程大学校长 刘志刚等出席奠基仪式。此时规划的 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产学研基地项目规划位于 胶南市大学科研区,占地 1300 亩,总投资 26亿元,总建筑面积 80 万平方米,规划建设教育科研基地、人才培养基地、 科技产业基地、产业孵化基地、软件研发基地及与船海相关的各项试验基地。项目建成后,将对山东半岛海洋能源开发利用、船舶设计生产制造技术、深远海工程技术、数字新传媒技术的发展提升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该项目将实施分期建设,总建设周期 5 年,办学规模超过12000 人。其中一期工程将于2010 年8 月建成投入使用,实现首批招生 2000人。

然而上述规划并没有顺利实施,几经波折,市校合作“十年磨一剑”,终于以青岛船舶科技园项目的形式结成硕果,学校青岛校区规划建设也基本定案。

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船舶科技园

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校区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校区(3)新规划的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科技园于2014年10月开工建设,同期注册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船舶科技有限公司负责科技园建设和运营,注册资本1亿元。园区位于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古镇口 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海洋科技创新区),科教二路167号。园区占地150亩,规划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计划投资6.4亿人民币,3-5年建成。

园区是依托哈尔滨工程大学“三海一核”的科技、人才优势资源,与青岛市共建的新型科技园。园区主要围绕船舶装备、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新材料和舰船信息化等领域,引进相关生产企业、研发机构和企业总部。园区围绕“一院一园一中心”的建设思路,建设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研究院、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船舶科技园、青岛古镇口军民融合舰船装备技术保障中心,从而实现“苗圃(研究院)-孵化器-加速器(中试产业基地)”的完整的链条式一体化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校区

2016年6月12日至13日,青岛市委常委、西海岸新区工委书记、黄岛区委书记 王建祥率团赴 哈尔滨工程大学考察。考察期间,王建祥一行与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书记 谷焕民、校长 姚郁、党委副书记 夏桂华等校领导进行了会谈,双方就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校区建设事宜进行探讨沟通并达成共识,下一步将加快推进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校区建设。

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校区将坐落于青岛西海岸新区,主要规划建设哈尔滨工程大学 (青岛学院)、国际联合学院、校企联合学院、青岛研究院和青岛船舶产业园。校区具有四个发展定位,一是建设海上实验场;二是建设高端人才聚集的基地,吸引海内外人才;三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联合办学的重要基地;四是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重要基地。在办学、科研方面,一是兴办海洋领域国家级实验室,二是海洋试验场,三是 深海空间站。

办学目标

现在的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校区主要由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船舶科技园和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研究院构成,将围绕大学“十三五”规划内容,逐步建设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校区。

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船舶科技园,以船舶与海洋工程人才集聚、技术集聚、产业集聚为目标,打造船舶海工配套和军民融合式发展特色的新型科技创新创业平台,逐步形成“中国船舶配套之谷”,为青岛建设“国家东部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国内重要的区域性服务中心、全球领先的海洋发展中心”做出积极贡献。

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研究院将依托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才和科技优势,充分发挥青岛在船舶与海洋工程方面的地域优势,围绕青岛西海岸新区建设,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力争在高技术船舶设计、水下运载器技术、 水声技术、水下作业技术、 深海工程技术、海洋先进材料技术等领域,初步实现我校在青岛的科技创新“三个一批”行动方案,即引进一批科研团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开发并产业化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点新产品。重点打造集船舶高新企业产业孵化基地、创新技术研发基地、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三位于一体的科技创新平台。

办学条件

目前船舶科技园园区占地150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总投资7.6亿元,目前1.1万平方米的中试车间已经建成投入使用,3.6万平方米的孵化器办公楼正在进行内部配套装修。目前拥有两名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士莪教授、 刘永才教 授,3名专家罗勇教授、牛青山教授、 刘大可教授。

未来建设的 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校区将占地2000亩,总建筑面积107万平方米。该校区将发挥 哈尔滨工程大学船海领域特色优势,按照本、硕、博全序列设计学生培养规划,大力开展国际联合办学,形成产学研用协同聚集效应,支撑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军民融合战略实施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按照计划,该校区将用5年时间形成在校生1万人左右规模,最终成为船海核特色鲜明的高水平 研究型大学, 全日制在校生达到2万人左右, 继续教育学生规模达到5000人左右。

文化传统

校训:大学至真,大工至善。

校风:“忠诚、坚韧、团结、创新。”

校歌:

当年军工圣殿,今日精英摇篮。

流云间青檐碧瓦,回首处栋梁参天。

脚踏 白山黑土,胸怀万里海天。

成长在军号声中,求知在松花江畔。

松花江畔,丹心铸剑,何俱大洋深和远。

热血溶金,固我海疆坚如磐。

大学至真,大工至善。

大学至真,大工至善。

扬帆远航 向前 向前!

扬帆远航 向前 向前!

扬帆远航 向前 向前!

向前!向前![96]

校园环境

目前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船舶科技园的科研建筑群与哈工程本部校区的建筑风格一脉相承,只是将青灰色的瓦顶全部换成了岛城特有的“红瓦”。当年, 梁思成先生为 哈军工(哈尔滨工程大学前身)设计教学楼时,每个学院的飞檐上都有一串院系特色鲜明的雕塑,哈工程青岛科技园也沿用了这种风格,凌空的飞檐上一名骑兵带着一列舰船,气宇轩昂。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