鼹形田鼠的体形与鼢鼠相近,但比鼢鼠小且细弱。成体体长为110~135mm。尾甚短,微显露于毛外。头部大,眼极小,耳壳退化,耳孔亦隐藏于毛内。门齿显露于口外。前足5指,拇指短小,第2、3指较长,足掌裸露无毛,足垫2枚。后足掌足垫6枚。前后足掌两侧和趾的边缘生有梳状排列的密毛。毛色有常态型和黑化型两种。常态型的体背为沙黄褐色,从头顶至吻端逐步加深,为黑褐色,吻端则几乎为纯黑色。体侧与腹部均为污白色。足背与趾间的毛为白色。尾部背面淡黄或暗褐色,腹面为污白色。成鼠的毛色较深,幼鼠为灰色。黑化型的全身毛色乌黑,但毛基为白色,足背、趾间及尾部的毛为纯白色。头骨粗壮,鼻骨伸出,颧弓向外扩展。脑颅圆而平滑,棱嵴不特别突起。顶间骨狭窄,有些个体无顶间骨。门齿孔小,位于前颌骨与上颌骨交界处。腭骨后缘前端达M2的连线。听泡较小。门齿前伸露于口外。M1内外侧各有3个突出角。M2外侧有3个而内侧有2个突出角。M3内外侧各有2个突出角,有些个体外侧突出角不明显。
鼹形田鼠属于亚洲中部广泛分布的温旱型种类。栖息环境比较广泛,从高山到荒漠、森林草甸灌丛均有分布。在土层松软而深厚、植被丰盛的地方密度较高,荒漠绿洲亦为常见的栖息地。在农田中则避开潮湿的环境。丘陵山地的石质裸地、阳坡及荒漠中植被稀疏的沙质地带数量稀少。[1]
植食性。以植物的根系为主,喜食肥大的轴根和地下茎,也采食少量植物茎叶和种子。在洞穴仓库中曾发现野生麦穗、防风、柴胡根系等。[1]
营群栖的地下生活。洞系构造复杂。洞道分为主洞道、推土道、觅食道等部分。主洞道为洞系的干线,与地面平行,深15~20cm,蜿蜒曲折。四壁光滑。主洞道长,短则10m余,长则近100m。植物茂盛、地下根茎多的地段主洞道较短,反之就长些。推土道为鼹形田鼠向地面抛出废土的洞道,位于主洞道的两侧,其距离无一定规律,土丘间的距离亦不固定。被排出的土在地面堆积成土丘,土丘的体积比鼢鼠土丘小,直径15~20cm,高10~15cm。觅食道多位于主洞道与推土道之间,呈圆锥状,尖顶接近地面,是取食形成的洞道。在主洞道的下层为栖息洞,斜向深处.其内有窝巢、仓库、粪洞。窝巢内垫有两层于草,外层粗,内层软。有1~3个仓库。
鼹形田鼠主要在地下活动,很少到地面。在春夏季以上午10时前,下午6时后挖掘活动较为频繁,秋季则终日可见新拱出的土丘。
鼹形田鼠是我国西北诸省荒漠和荒漠草原的常见鼠类,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干旱地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西部、狭北、甘肃河西走廓和北疆等地,[1]在新疆、内蒙古、甘肃、陕西这四个省份其他地区和宁夏、山西等省、区也有分布。
鼹形田鼠1年可繁殖2次,每胎产2~8仔,平均4仔。6月份第一胎幼鼠大量出现,8月份第二胎幼鼠产出,其数量往往低于前次。性比约为1:0.93,一般雌多于雄,但参加繁殖的雌鼠仅占成年雌鼠的51%,说明繁殖力较弱。
该物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易危(VU)。
已被入列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鼹形田鼠鼠常年在地下啮咬植物根系,拱掘地道,对农、牧业危害较大。据马勇等(1987)在新疆伊犁和阿尔泰地区的调查,每个洞群平均推出土丘6~8个,覆盖面积为13~18m。被覆盖的地方植株约减少96%,造成地面植被稀疏,抑制植物的正常发育。尤其是水分条件较差的荒漠草原,由于土丘大量覆盖,往往导致植被的演变,甚至出现寸草不生的状况。在自然条件良好的草甸草场,该鼠的为害可降低当年产草量。在农田中,它们将作物根系咬断,使稂食减产。还可能是鼠疫杆菌的携带者。[2][3]
人工捕捉或放养蛇、猫等动物。
在老鼠出没的洞口行道投放毒饵诱杀。
①敌鼠钠盐0.05%饵料:即每100公斤谷物拌入事先溶解的敌鼠钠盐50克,翻拌均匀。
②杀鼠迷0.04%饵料:即每100公斤谷物拌入事先溶解的杀鼠迷40克。[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