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地处黄河中游,属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位居豫秦晋三省交界的枢纽地带。境内的函谷关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是古代通洛阳、达长安、连京都、接帝畿的要冲,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早在约17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在灵宝点燃了人类文明的圣火,繁衍生息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特别是近五六千年间,灵宝这一地域,已出现了灿烂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留下了三皇五帝众多的历史传说。
灵宝虞夏时属豫州,商为桃林,周名桃林塞,置函谷关。春秋初属虢,关西属秦。晋灭虢,函谷关东属晋。
秦置桃林县,属三川郡。汉元鼎三年(前114年),函谷关迁新安县,同年在函谷关故关置弘农县(以弘农涧水得名)。
西汉元鼎四年置弘农郡,领弘农、陕、渑池、新安、宜阳、陆浑、卢氏、丹水、析、商、上洛等十一县。同年在湖关地置胡县。西汉建元元年(前140年)改名湖县,属京兆尹。新莽改弘农郡为右队,领弘农县。后汉复弘农郡。建武二年(26年)划丹水、析属南阳郡。建武十五年(39年)划商、上洛属京兆尹,增湖县、华阴两县。弘农郡领弘农、陕、渑池、新安、宜阳、陆浑、卢氏、湖县、华阴9县,后改为恒农郡、恒农县。
三国时属魏,仍名恒农郡、恒农县,领县仍旧。
晋复名弘农,属司州,领弘农、陕、渑池、宜阳、湖县、华阴6县。
南北朝时期灵宝地区辖四郡:西恒农郡、朱阳郡、石城郡、阌乡郡。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弘农郡及阌乡郡,置虢州(治所在卢氏)。开皇十六年(596年)改湖城县为阌乡县,同年复置桃林县,均属河南郡。大业三年(607年),复置弘农郡,移治所于鸿胪川(虢略镇)。领弘农、长泉、卢氏、朱阳四县。义宁元年(617年)复置湖城县,仍存阌乡县,属河南郡。同年弘农郡更名凤林郡,领弘农、阌乡、湖城3县,属豫州。此时灵宝地区有弘农、朱阳、邑阳、桃林、阌乡、湖城、玉城(义宁元年置)7县。
唐武德元年(618年),凤林郡更名鼎州(以阌乡之黄帝铸鼎原名之),移治阌乡。贞观八年(634年),虢州由卢氏移治弘农,更名虢郡,废鼎州。天宝元年(742年)更名虢州,领弘农、阌乡、湖城、朱阳、玉城、卢氏6县。同年因于函谷关尹喜故宅掘得“灵符”,改桃林县为灵宝县,属陕州。五代属后唐保义军,仍名虢州,领县仍旧。
宋、辽、金仍名虢州,领虢略、朱阳、卢氏、栾川4县,属陕西路。此时省玉城入虢略,灵宝、阌乡、湖城3县属陕州。
元代至元二年(1265年)省湖城入阌乡(县治在今阌底镇)。至元三年(1266年)省灵宝入陕县。至元八年(1271年)复置灵宝属陕州。至元十年(1273年)灵宝地域有灵、阌两县,属河南路陕州。
明,灵宝、阌乡属河南府,继改属陕州。阌乡县治移至唐湖城旧址。清,灵宝、阌乡属陕州。
中华民国初年属河南省豫西道。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属河南省第十一行政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灵宝、阌乡初属陕州专区。
1952年4月,陕州专区撤销后属洛阳专区。
1954年6月,灵宝、阌乡合县,仍名灵宝县,治所在灵宝旧城。
1959年移治虢略镇。1986年2月撤销洛阳专区,三门峡市升格为地级市,灵宝县属三门峡管辖。
1993年5月,灵宝撤县设市。[5]
1990年,设立东村乡。
1993年,撤销焦村乡,设立焦村镇。
1993年,撤销北坡头乡,设立函谷关镇。灵宝1994年1月,撤销阳店乡,设立阳店镇。7月,撤销大王乡,设立大王镇。
灵宝(3)截至2021年,灵宝市下辖10个镇、5个乡、2个区、1个园艺场。[6]
10个镇:城关镇、尹庄镇、朱阳镇、阳平镇、故县镇、豫灵镇、大王镇、阳店镇、函谷关镇、焦村镇。
5个乡:川口乡、寺河乡、苏村乡、五亩乡、西阎乡。
2个区:涧东区、涧西区。
1个园艺场:灵宝市园艺场。[6]
灵宝市位于河南省西部边缘,介于北纬34°07'10”~34°44'21”,东经110°21'18”~111°11′35″之间。东与陕县为邻,南倚小秦岭、崤山与卢氏县、洛宁县毗连,西与陕西省潼关县、洛南县接壤,北濒黄河,与山西省芮城县、平陆县隔河相望。东西长78.4千米,南北宽68.7千米,总面积3011平方千米。
灵宝灵宝境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太古界、长城系、蓟县系、震旦系、寒武系、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其中缺失奥陶系——侏罗系的地层。大地构造处于华北地台南缘,属华北地台南部边缘豫西断隆的组成部分,南邻秦岭地槽褶皱系。地质构造有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
灵宝市地处西丘陵山区,地势南高北低。地貌分为山地、丘陵原地、黄河阶地和河谷川地四大类型,大体为“七山二原一分川”。
灵宝灵宝市境内除过境黄河外,共有溪沟9303条,常年有水1401条,汇成7条较大的河流,自东向西依次为好阳河、灞底河、弘农涧河、沙河、阳平河、枣乡香河和双桥河,均属黄河水系。此外,还有较大泉水4处,港汉1处。
灵宝市境内地下水多集中在黄土原区,主要补给源有降水入渗、灌溉入渗、地面水入沙、山前侧4部分。地下水位埋深随地形而变化,含水层按其成因岩性,分5种含岩水组:黄河冲积一潮积相细砂、中砂、粗砂含水岩组,原间河谷冲积的砂卵石含水岩组,黄土裂隙疆石孔洞含水岩组,山前洪积的砂砾石、块石粗砂含水岩组,原后缘洼地冲积的细砂、黄土裂隙、硕石含水岩组。
灵宝市土壤有潮土、风砂土、褐土、棕壤土4大土类,10个亚类,24个土属,75个土种。
灵宝市天然植被包括针叶林类型植被、针阔叶混交林植被、阔叶林类型植被、灌丛和灌草丛植被、草甸植被、沼泽和水生植被,人工植被包括经济林、用材林和观赏植被。气候特点
灵宝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型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2006年,灵宝市气温明显偏高,降水正常,日照正常。年内相继出现了寒潮、暴雪、大风、干旱、高温、夏旱、连阴雨、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对于农业生产而言,气候条件属于一般正常年景。灵宝市年平均气温14.5℃,较常年偏高1.1℃;年降水量606.5毫米,较常年偏多6.9毫米;年日照总时数2253小时,较常年偏多47.6小时。[7]
灵宝灵宝市总面积3011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148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9.2%;丘陵面积120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0.1%;平原面积32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0.7%。20062012年年末,灵宝市拥有耕地总资源56523公顷、其中常用耕地50351公顷,拥有宜林地面积18.47万公顷。[4]
至2006年底,灵宝市境内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有以金为主,伴(共)生的银、铅、铜、锌、钨,硫等矿产;有以硫铁矿为主,伴生的铜、银、金、钼、铅、铁等矿产;另外有石墨、煤、磷、蛭石、水泥灰岩、硅石、花岗岩、大理石、水晶、砖瓦粘土、建筑用砂、矿泉水、地热水、地下水、雕刻用板岩矿、白云岩、建筑用闪长岩、建筑用安山岩、片麻岩、钾长石、锰矿、重晶石矿等矿产,共有矿产资源31种。其中岩金矿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
灵宝市地处黄河流域,境内共有溪沟9303条,其中常年流水溪沟有1401条。地表河流中,较大的河流有7条,自东向西为好阳河、灞底河、弘农涧河、沙河、阳平河、枣香河、双桥河,均自南向北直接流入黄河,流域面积3000多平方公里,年均地表水流量为4.53亿立方米;地下平均水量为1.82亿立方米;黄河过境水年均可利用量为0.32亿立方米。扣除重复利用量,灵宝市水资源总量为6.39亿万立方米。
灵宝灵宝市处于暖温带南沿,为南北植物交汇区,受土壤、气候及崤山、小秦岭高大山体的影响,形成了多种类型的生物群落,且呈明显的植被垂直分布带。据调查,野生植物共有3类219科、884属、2382种。其中:苔藓类62科、128属、278种;蕨类23科、46属、107种;种子类134科、710属、1997种。野生植物中属国家或河南省保护的品种主要有秦岭冷杉、领春木、连香树、水曲柳等。野生动物共有42目、225科、1305种。其中:哺乳类6目、20科、52种;鸟类16目、40科、158种;爬行类3目、8科、24种;两栖类2目、5科、11种;昆虫类15目、153科、1060种。野生动物中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5种,即豹、黑鹤、金雕、白肩雕、白尾海雕;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穿山甲、豺、小灵猫、金猫、林麝、大鲵等35种;河南省级保护野生动物有刺猬、小麂、大白鹭等33种。微生物广泛分布于空气、土壤和水中。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灵宝市常住人口656571人。
2021年全市常住人口65.71万人,户籍人口741959人,人口出生率8.14‰,人口自然增长率0.14‰。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3.43%,比上年提高0.91个百分点。全市土地(区域)总面积3011平方公里。[3]
政府领导
张志刚:市委副书记、市长[8]
徐红梅: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刘耀玺:市委常委副市长
蒋立庆:副市长
陈奇:副市长
杜会强:副市长
王泉钧:副市长
王伟:副市长
赵宏章:副市长
高延军:副市长[8]
灵宝
2021年全年全市生产总值465.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2亿元,增长7.6%;第二产业增加值231.4亿元,增长5.9%;第三产业增加值170.0亿元,增长9.7%。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3.8:49.7:36.5。
2021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8%,涨幅较上年下降2.3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下降1.2%。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1.2%。[3]
2021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5660公顷,比上年增长2.7%;烟叶种植面积3806公顷,增加454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1892公顷,增加126公顷;年末果园面积45004公顷,比上年减少444公顷,其中:苹果园面积34026公顷,减少1066公顷。
2021年全年粮食总产量 204800吨,增长0.05%;其中,夏粮总产量100300吨,增长2.0%;秋粮总产量104100吨,减少1.1%;烤烟总产量9792吨,增长6.1%;蔬菜总产量594456吨,增长6.5%;肉类总产量28818吨,增加14.8%;食用菌(干鲜混合)总产量35629吨,减少4.2%;水果总产量1740532吨,增长2.7%,其中:苹果总产量1481821吨,增长1.7%。年末生猪存栏251810头,减少3.8%。
2021年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32.74万千瓦;年末拥有各种农业机械 9.24万台(件),其中:农用拖拉机12224台,大中型拖拉机1124台;农村用电量12473万千瓦小时,增长2.8%。[3]
工业
2021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8.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4.3%。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23个行业大类中,增加值居前10位的行业为: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增长15.0%;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下降10.9%;非金属矿采选业下降14.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0.0%;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10.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58.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降87.4%;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7.6%;食品制造业下降10.6%;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9.0%。
2021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黄金产量比上年增长15.6%;水泥增长7.0%;铅下降11.2%;白银增长356%;精炼铜增长15.5%;硫酸增长255.6%;铜材增长73%。
2021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20.6%,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26.1%。分行业看,23个行业大类中10个主要行业实现利润总额情况为:医药制造业增长70.2%;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增长49.8%;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下降7.4%;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12.6%;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2.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7.2%;纺织服装、服饰业增长12.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0.4%;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7%;金属制品业增长56.2%。
2021年全年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0%,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6.5%;营业收入下降17.9%。
建筑业
2021年全年建筑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8%。[3]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比上年增长14.1%。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5.5%;第二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35.0%;第三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8.9%。民间投资比上年增长28.3%,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94.8%。工业投资比上年增长33.6%,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7.9%。
2021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36273万元,其中:住宅投资289088万元。房屋施工面积1992881平方米,其中:房屋竣工面积18112平方米。
2021年商品房销售面积522239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175152万元。
贸易、外经
2021年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7%;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5%。
2021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33719 万元,比上年增长10.7%。分城乡看。分行业看,其中:批发业销售额874195万元,增长12.8%;零售业销售额925262万元,增长11.6%;住宿业营业额25584万元增长12.2%;餐饮业营业额175401万元,增长16.5%。
2021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280774万元,比上年增长16.7%。实际直接利用外资1772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3.9%。
财政、金融
2021年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为306722万元,比上年增长3.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59668万元,增长5.3%,其中:税收收入134496万元,税收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51.8%。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01949万元,下降6.0%,其中: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下降17.7 %,卫生健康支出增长19.2%。
2021年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930317万元,比上年末增长3.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255313万元,增长8.2%。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254457万元,同比增长10.0%。[3]
居住方面。大致分为两大类,即房院与窑院。
饮食方面。以面食为主。20世纪70年代前习惯喝酸滚水(开水)泡干馍。大多喜好大碗羊肉泡石子馍。随着全国各地交往密切,川、粤等不同饮食渐次入灵,并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服饰方面。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多数人选用工业织品,款式随潮流而变,城乡没有多大区别,只有选料和选质地的差异。
民俗方面。在姻亲上,一般经过夹鞋样(类似订情信物)、送花或撂担(意取媒人大功告成之意)、迎娶3个过程。嫁娶时,大多数人仍固守传统的迎送方式。婚后生小孩,还要举行庆贺10(或20)天和周岁。在丧葬上,大多数人仍习惯用土葬。土葬中又有明葬、暗葬之分。明葬,只挖坑不掏窑;暗葬,既挖坑,又在坑内一侧掏窑。2005年,殡葬改革取得巨大进展,2012年火化尸体507具。埋葬后,祭祀活动一般要持续3年时间,其间要举行七期(一期为7天)、周年、3年以及送楼子(用纸制的楼房,有的地方叫送盆)等纪念活动。另外,在每年清明节和农历的六月初六、十月初一,分别还要祭奠和送寒衣。节庆方面,主要有过年(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腊八节、祭灶(送灶)节等。另外,本地人也十分注重建房、乔迁的喜庆。在建房上梁之日和搬入新居3天,亲戚朋友都要祝贺一番。
灵宝语言属现代汉语北方语区的中原官话。与普通话相比,差异主要表现在多阴平声调,四声阴阳相错不够分明。即便生活在同一境内,东西南北的语调也有很大差异。基本上可分三类:一类是原阌乡县所辖乡镇,其特点与陕西省相近;一类是南部和东部部分地区,分别与卢氏县和三门峡市类似;一类是市区周边乡镇。在方言上,别具一格。妯娌叫先后,父亲叫爹或大,母亲叫娘,连襟叫担子,受苦叫受症,天不怕、地不怕叫“二百五”,疲倦打盹叫迷瞪,如此等等。
灵宝市境内铁路、公路、水路兼备,形成了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交通运输网络。陇海铁路、310国道、连霍高速公路横穿东西,209国道和205省道纵贯南北,郑(州)西(安)铁路客运专线正在紧张施工,不久将建成运营。以市区为中心,通往各乡镇的公路全部实现了沥青或水泥硬化路面;2006年,全市又有203个村建成了油(砼)路,至此,全市实现了村村通油(砼)路的目标,总里程918公里。
2021年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0.3%。[3]
2021年全年邮电业务总量76808万元,比上年增长27.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4464万元,增长15.6%;电信业务总量62344万元,增长30.8%。[3]
灵宝
2021年全市年末有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3所,专任教师244人;招生885人,在校生2448人,毕业生764人。普通高中4所,专任教师1036人;招生3040人,在校生9235人,毕业生3233人。普通初中24所,专任教师2031人;招生7490人,在校生20774人,毕业生6691人。小学107所,专任教师3079人;招生7830人,在校生47324人,毕业生7714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即灵宝市特殊教育学校。2021年全市本科上线2801人,其中一本上线828人。[3]
2021年全年共组织实施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40项,其中省级科技计划项目8项, 三门峡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0项,灵宝市级科技计划项目22项。全市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5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国家级星创天地1家,省级星创天地2家,三门峡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家。[3]
国家一级图书馆:灵宝市图书馆。
2021年组织大型文化活动28次,文化下乡活动76天,送戏下乡307场次。市图书馆总藏书刊量117852册,其中:图书109140册。在总藏书刊中开架书刊73045册。总流通7.6万人次,其中:书刊文献外借4.8万人次。文物藏品 18851套(件),其中:一级品 2件;二级品 162 件;三级品 2297件;一般文物 5261 件;古籍 11129册。全市年末拥有调频转播发射台3座,电视转播发射台3座。有线电视传输干线网络总长1475公里。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3]
2021年,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全年共组织有规模、有影响的大型体育活动11次,其中包含国家级大型活动2次(中国灵宝第二届“小苹果”全国广场舞大赛)。全年运动员在地市级以上重大比赛中共获得金牌11块、银牌12块、铜牌14块。[3]
2021年,全市共有卫生计生机构645个。其中:公立医疗机构4个,民营、社会办医疗机构16个,疾病预防控制、卫生计生监督各1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22个,乡镇卫生院13个,个体诊所173个,村卫生室413个。[3]
灵宝2021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5584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469人,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1448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3%。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9.1万人次。
2021年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62.5元,比上年增长8.2%。按常住地分,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97.3元,比上年增长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698.2元,比上年增长7.4%。
2021年全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835.5元,比上年增长13%。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5834.3元,增长11.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032.4元,增长15.3%。
2021年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87555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59223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49202人。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4135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05000人。
2021年全年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444万元,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545户、726人。发放农村低保金3635万元,农村低保对象7801户、13007人。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1007万元,救助22933人次。[3]
2021年水资源总量为1.81亿立方米。全年降水量957.5毫米。
2021年年末已发现矿种35种,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32种,已办理采矿许可证开发利用的矿产17种,其中2021年度实际开采的矿产5种(不含共伴生矿产),其中:能源矿产1种(地热),金属矿产1种(金),非金属矿产3种(石墨、重晶石、片麻岩)。
2021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6812吨,氨氮514吨,二氧化硫排放量4514吨,氮氧化物1995吨。PM10年均值为70微克/立方米,PM2.5年均值为39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297天,饮用水源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噪声控制在国家限定的标准以内。
2021年全年荒山荒地(沙)造林3866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200公顷,飞播造林2666公顷。年末有国家级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1个,面积1.5万公顷。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省级森林公园2个。国家级地质公园1个。
2021年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伤亡事故死亡0人。[3]
2021年全年共接待境内外游客189.33万人次,其中接待境外游客0人次;旅游总收入8.18亿元。年末共有旅游景区8处,其中:4A级景区4处, 2A级景区1处;星级酒店3个,其中:4星级2个,3星级1个;旅行社9家;门市部17家。[3]
函谷关古文化旅游区
函谷关古文化旅游区函谷关古文化旅游区位于灵宝市境内,是一处融军事文化和老子文化为一体的人文游览区,以两个文化为主题,形成了文武合璧的太初宫和函谷关两大景区。函谷关始建于西周,是我国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从时间意义上讲,堪称“天下第一关”。它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号称天险”(《辞海》)。
荆山黄帝铸鼎原风景名胜区
荆山黄帝铸鼎原风景区,位于河南省灵宝市西25公里处阳平镇境内,它是中华文明始祖轩辕黄帝铸鼎祭天、奠定邦国、驭龙升天的地方。《史记·封禅书》载:“帝采首山之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成崩焉…。其臣左彻取衣冠几杖而庙祀之……”铸鼎原由此而名。铸鼎原现存唐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轩辕黄帝铸鼎碑铭》碑一通,它是全国迄今发现的关于记载黄帝功绩的最早的一通碑刻,是研究黄帝文化的稀世珍品,也是铸鼎原悠久历史的见证。
亚武山风景名胜区
亚武山位于灵宝市豫灵镇南25公里的小秦岭山脉之中,东据崤函,西临潼关,背靠秦岭,俯视黄河,主峰海拔2156.9米,总面积100平方公里,是河南省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风景名胜区。相传真武大帝在此出家,后转至湖北武当山得道,这里便称作亚武山。远看诸峰如凤凰展翅,跃跃欲飞,故又名凤凰山。
窄口龙湖风景区
窄口龙湖风景区窄口龙湖,地处灵宝市城区南端,位于灵宝市五亩乡与朱阳镇交界的山峪地带,距灵宝市区23公里。水库的位置,坐落在黄河支流、古老的弘农涧河上,是豫西地区唯一一座集防洪、灌溉、养殖和旅游为一体的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
鼎湖湾风景区
国家2A级景区,国家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三门峡灵宝市西闫乡文东村北,连霍高速公路灵西出口西行2公里,310国道文东村站即达。距三门峡市约70公里。是一处以水波芦苇荡为主的湿地型自然风景旅游区,有着黄河第一荡——西部白洋淀的称号。
燕子山国家森林公园
燕子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灵宝市的东南部、国有川口林场境内,面积7.2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96% 。距离灵宝火车站20公里、209国道15公里、310国道17公里,交通条件十分便利。
小秦岭地质公园娘娘山风景区
小秦岭地质公园位于小秦岭东端,距市里11公里的南上村村南,占地面积60平方公里。娘娘山风景区属花岗岩地貌,完整保存着距今30—25亿年间的拆离断层构造的地质遗迹,[9]6500万年以来受“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和黄河支流的剥蚀所形成的多姿多态的流水地貌和水体景观。
杨玉环杨玉环高祖父:杨令本
杨玉环生父:杨玄琰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杨玉环
中国科学院院士:何满潮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南振中
2008年,灵宝市入选第二批食品安全示范县。[10]
2013年,灵宝市入选国家智慧城市试点。[11]
2017年12月6日,灵宝市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第一批)。
2017年12月11日,灵宝市入选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
2018年10月,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发布,灵宝市排第43名。
2018年11月,灵宝入选2018年工业百强县(市)榜单,排名第83位。
2019年5月,灵宝市入选2019中国最美县域。[12]
2019年9月,灵宝市入选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县。[13]
2019年10月,灵宝市入选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20年6月,灵宝市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14]
2020年10月,灵宝市入选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15]
2021年5月1日,灵宝入选“2021中国最具诗意百佳县市”榜单。[16]
2021年7月,灵宝市入选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17]
2021年7月,灵宝市入选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17]
2021年9月8日,灵宝市入选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县。[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