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佛尔条约

色佛尔条约

目录导航

定义

该条约被普遍认为是侧重 协约国(尤其是 英国、 希腊和 亚美尼亚等国)的利益,而对 奥斯曼帝国和 土耳其人十分 苛刻。由 凯末尔率领的土耳其民族主义者对条约作出了否定,并与依据条约占领小亚细亚的 亚美尼亚、 希腊和 法国军队战斗,是为 土耳其独立战争。

土耳其民族主义者最后战胜,成立 土耳其共和国,取代奥斯曼帝国政权,并与协约国签订《 洛桑条约》。因此色佛尔条约成为巴黎和会各条约中唯一没有切实执行而被完全取代的条约。

和谈经过

奥斯曼帝国在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属于 同盟国阵营,于1918年战败,并与协约国签订《穆德洛斯停战协定》。协约国在签订该协定后便开始侵占奥斯曼帝国领土。 希腊自西面登陆 伊兹密特并向内陆挺进,而 法国和 亚美尼亚亦分别自南、东两面进入小亚细亚。而在协约国阵营中占主导地位的 英国、 法国及 意大利于战时、战后进行了多次磋商,逐步确定了它们从奥斯曼帝国获取的利益。

1920年4月22日,协约国邀请奥斯曼帝国政府派出代表参加 巴黎和会。帝国政府派出前首相艾哈迈德.铁菲克(AhmedTevfikPasha)参加。当铁菲克于1920年5月20日得悉协约国的要求后,认为有关条款过于苛刻,拒绝继续讨论。帝国政府得悉此事后,撤换了铁菲克,改派当时的首相菲利特(DamatFeridPasha)率团赴巴黎继续和谈。至1920年7月22日,菲利特把与协约国达成的协议带回 伊斯坦布尔。苏丹 穆罕默德六世随即召开内阁会议,有关协定获与会者一致通过。

条约内容

1920年8月10日,菲利特与另外三名代表于法国的色佛尔与协约国签订了《色佛尔条约》,内容如下:

恰塔尔加线以西割予 希腊,另外绥克至布哈尼耶以西主权暂归土耳其,五年后(1925年)以 公投决定是否并入希腊;

黑海海岸基雷松之东、艾尔新疆、木施以西、比特利斯及 凡湖以南归 亚美尼亚;

包括 达达尼尔海峡及 博斯普鲁斯海峡两旁的“海峡地区”成为 非军事区,但协约国拥有对该地区的军事行动权。 美、英、法、意、 日、 俄六国组成“海峡管理委员会”,负责区内航运、 灯塔管理及领航等事宜;

原属奥斯曼之 阿拉伯及 伊拉克地区领土割予英、法两国,成立新的保护地。其中卡拉塔施及马尔丁以南归 叙利亚, 摩苏尔以南归伊拉克;

奥斯曼必须废除 征兵制,全国兵力不得超过45,000人,且不得有重型武器及空军、海军,亦不可以有大型商船;

奥斯曼帝国所得的 税收优先支付战争赔偿及协约国占领军队费用;

恢复 治外法权。即使将来有任何政权继承奥斯曼帝国,治外法权仍然适用。土耳其人民入籍于任何一个协约国后,即受治外法权保障,毋需再向奥斯曼政府缴税;

如条款的执行情况不合协约国之意, 伊斯坦布尔将被占领。

废除条约

以凯末尔为领导的土耳其的民族主义者于 安卡拉成立了 土耳其大国民议会。议会认为色佛尔条约损害土耳其人利益和主权,对之不予承认。在色雷斯及安纳托利亚的土耳其军民则发起反抗,并成立“护权协会”。

由于土耳其民族主义者在小亚细亚进行激烈反抗,协约国于1921年2月21日至3月12日,在 伦敦召开和会,同时邀请了奥斯曼帝国及土耳其大国民议会参加。大国民议会于会上要求废除色佛尔条约,未获接受,惟仍与英国达成换俘的安排,让囚禁于 马耳他的伊斯坦布尔国会议员返回土耳其。

同年9月,土耳其军队于沙卡利亚河击败希腊军队,法国和意大利随即宣布不承认色佛尔条约,并与土耳其大国民议会议和。

1922年,土耳其在对希腊的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协约国同意废除《色佛尔条约》,并于瑞士洛桑重新展开和谈。1923年7月24日,土耳其政府凯末尔与协约国签订《 洛桑条约》,用来取代《色佛尔条约》

条约后续

奥斯曼政府代表土耳其签订此条约的行动,增加了土耳其民众对苏丹的反感,并被认为是苏丹制于1922年被废除的原因之一。

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通过条约的苏丹穆罕默德六世、首相菲利特与一同签订条约的铁菲克等人都被列为不受欢迎人士。他们大部份人终其一生都在海外流亡,只有铁菲克在1943年获特赦返回土耳其。

土耳其共和国把色佛尔条约签订之日(1920年8月10日)定为国耻日。

条约原文

  

The Peace Treaty of Sèvres

The Treaty was signed between the Allied and Associated Powers and Turkey at Sevres on August 10, 1920. The Treaty is divided into 13 parts with the following contents and articles: The Covenant of the League of Nations 1-26 Frontiers ot Turkey 27-35 Political Clauses 36-139 Protection of Minorities 140-151 Military, Naval and Air Clauses 152-207 Prisoners of War and Graves 208-225 Penalties 226-230 Financial Clauses 231-260 Economic Clauses 261-317 Aerial Navigation 318-327 Ports, Waterways and Railways 328-373 Labour (Part XIII of Versailles Treaty) 374-414 Miscellaneous Provisions 415-433 Additional MaterialMap (34k) of Turkey, illustrating the Treaty of Sevres region.   Detailed Map (51k) of Western Turkey, showing the Zone of the Straits.   Detailed Map (31k) of Eastern Turkey, showing the extent of Turkish Armenia according to President Wilson's boundary decision.   (Compiled by Lt.-Col. Lawrence Martin, Geographer of the Institute of Politics)Comments, corrections and suggestions are welcome:   Jane Plotke (content) or Richard Hacken (form).   Last Updated: September 25, 1997.   The text of the Treaty and the tables and maps have been copied with permission from the World War I Archive(specifically: Treaties).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