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中文名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本科招生电话 020-34874086、020-84731206
学校代码 12046
现任校长 何友义
外文名 GuangzhouPanyuPolytechnic
学校类型 综合
校址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市良路1342号
创办时间 1995年
主管部门 广东省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美图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美图(6)1993年,番禺政府为满足经济迅速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决定在番禺筹建一所以工科为主,文理兼容的专科学校——番禺理工学院,同年9月获广东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筹建,校区选址原沙湾镇青山湖农场。

1993-1994年,学院挂靠广州大学,招收中英文秘书、会计、酒店管理和计算机应用4个专业200人,借用广东番禺中学上课。

1995年,获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定名“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同年学院首期工程竣工,9月在新校址招生、授课。

1997年9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备案,是全国首批、广州市属第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2003年,被广州市政府确定为市属高等职业教育龙头院校。

2005年4月,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2006年12月,成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首批28所立项建设单位之一。

2008年,获批“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

2008年6月,获教育部批准备案,更名为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2009年12月,通过教育部、财政部组织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国家验收。[5]

2014年7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5年,入选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学术研究

科研成果

根据2016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广东番禺技术学院从2010年开始承担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广东省哲学社科学科共建项目2项,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6项。截至2015年2月,广东番禺技术学院教师以学校为第一署名出版的著作共290部,其中“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21部。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体内微机电系统无线能量传输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的研究》。

广东省哲学社科学科共建项目:《文化遗产视野下的珠三角基塘农业模式及其旅游开发研究》和《广东省高职院校教师幸福感的影响机制研究》。

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新一代信息技术下的高职软件人才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索》、《面向广东先进制造业的高职数控多轴加工技术应用研究》、《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的研究》、《基于行业标准的高职金融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实证研究》、《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影响因素和对策研究》和《产业升级视角下珠宝首饰行业高技能人才核心专业技能的培养》.

科研机构

根据2016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有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校级研究所18个。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科研机构一览表
省级科研机构 广东高校珠宝首饰工程技术开发中心 --
校级科研机构 珠宝首饰研究所 物联网信息传感技术研究所
材料与工艺研究所 高性能网络研究所
计算机与软件技术研究所 高职大学生健康与社会体育研究所
人力资源研究所 嵌入式与物联网工程技术合作开发中心
旅游文化经济研究所 玩具技术合作开发与服务中心
玩具技术与产品开发研究所 珠宝首饰材料与工艺合作开发中心
电子技术与材料开发研究所 皮具与时尚设计合作开发中心
游戏技术开发研究所 射频识别(RFID)技术合作开发中心
广钧广彩技术合作开发中心 建筑节能材料研究所

学术资源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科研机构一览表
省级科研机构 广东高校珠宝首饰工程技术开发中心 --
校级科研机构 珠宝首饰研究所 物联网信息传感技术研究所
材料与工艺研究所 高性能网络研究所
计算机与软件技术研究所 高职大学生健康与社会体育研究所
人力资源研究所 嵌入式与物联网工程技术合作开发中心
旅游文化经济研究所 玩具技术合作开发与服务中心
玩具技术与产品开发研究所 珠宝首饰材料与工艺合作开发中心
电子技术与材料开发研究所 皮具与时尚设计合作开发中心
游戏技术开发研究所 射频识别(RFID)技术合作开发中心
广钧广彩技术合作开发中心 建筑节能材料研究所

办学条件

  • 馆藏资源

截至2016年5月,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08.8万册、电子图书2606GB、纸质期刊1000余种、电子期刊8000余种。

  • 学术期刊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6)《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创办于2002年6月,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季刊。

该刊已加入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CEPS中文电子期刊等重要数据库。2003年获“全国市属高校学报总体策划奖”、全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5年获全国职业技术院校“优秀学报”奖;2006年获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优秀学报”二等奖;2007年获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全国地方高校学报质量进步奖”;2008年全国高职高专学报“三优”评比中获“首届中国高职高专核心期刊”称号。

院系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16年5月,该校设9个二级学院和1个教学部,开办42个专科专业。

教学单位 专业名称
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嵌入式技术与应用
珠宝学院 工业工程技术、宝玉石鉴定与加工、首饰设计与工艺
管理学院 连锁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工商企业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
财经学院 会计、审计、金融管理、国际金融、投资与理财
人文社科学院 旅游管理、社会工作
外语外贸学院 商务英语、商务日语、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
建筑工程学院 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筑设计技术
机电工程学院 工业设计、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艺术设计学院 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产品艺术设计、皮具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艺术设计、动漫设计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

教学建设

教学单位 专业名称
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嵌入式技术与应用
珠宝学院 工业工程技术、宝玉石鉴定与加工、首饰设计与工艺
管理学院 连锁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工商企业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
财经学院 会计、审计、金融管理、国际金融、投资与理财
人文社科学院 旅游管理、社会工作
外语外贸学院 商务英语、商务日语、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
建筑工程学院 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筑设计技术
机电工程学院 工业设计、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艺术设计学院 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产品艺术设计、皮具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艺术设计、动漫设计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

合作交流

师资概况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1029人,专任教师606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者占34.82%,具有研究生学位者占83%,“双师”素质专任教师比例达78.55%。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含“万人计划”教学名师)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国家级教学团队(含教学创新团队)3个、全国技术能手2人、世界技能竞赛教练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影响力提名人物1人、广东“特支计划”教学名师5人、省级教学名师15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主持人13人及省劳动模范、省级技术能手、南粤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省级领军人才、省优秀青年教师等名师专家95人。[6]

杰出人才

国家级教学团队: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团队负责人张来源[7]

第九届省级教学名师奖:郭盛晖[8]

文化传统

根据2016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6个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专业、9个省级示范性专业、2个省级高职教育品牌建设专业、7个省级高职教育特色建设专业、9个省级示范性专业、6个市级示范性专业;1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1门省级精品课程和40门市级精品课程;1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2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1个国家级校内实训基地、2个省级校内实训基地和2个省级校外实训基地。

国家级校内实训基地:数控技术实训基地。

省级校内实训基地:玩具设计与制造实训基地、珠宝鉴定及加工实训基地。

省级校外实训基地:创业产业园实训基地、玩具专业实训基地、汽车专业实训基地。[9]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玩具设计与制造、计算机网络技术、金融管理与实务、装潢艺术设计、酒店管理、珠宝首饰工艺及鉴定。

中央财政支持专业:皮具艺术设计等。

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品牌建设专业:金融管理与实务、皮具设计。

省级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建设专业:建筑工程技术、玩具设计与制造、嵌入式技术与应用、投资与理财、国际商务、艺术设计、首饰设计。

省级示范性专业:金融管理与实务、会计电算化、玩具设计与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酒店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商务英语、装潢艺术设计 、珠宝首饰工艺及鉴定。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包装设计》、《保险实务》、《餐饮管理》、《电脑平面设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首饰制作工艺》、《职业规划与成功素质训练》、《工商模拟市场实训》、《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软件测试》、《室内设计策划》、《玩具机构设计与制作》、《设计色彩》和《税法》。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玩具制图与Auto CAD、电脑平面设计。

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包装设计》、《首饰制作工艺》。

精品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负责人 所属教学单位 国家级 省级 市级
1 玩具制图与AutoCAD 何友义 机械与电子系 2004年度 2003年度 第二批
2 电脑平面设计 关俊良 艺术设计学院 2004年度 2004年度 第二批
3 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 余明辉 软件学院 2005年度 2005年度 第二批
4 色彩 徐飞 艺术设计学院 2005年度 2005年度 第二批
5 首饰制作工艺 袁军平 珠宝学院 2007年度 2007年度 第二批
6 玩具机构分析与应用 渠川钰 机械与电子系 2007年度 2006年度 第一批
7 包装设计 陈希 艺术设计学院 2007年度 2005年度 第二批
8 软件测试 贺平 软件学院 2007年度 2007年度 第二批
9 工商模拟市场实训 阚雅玲 工商管理系 2008年度 2006年度 第二批
10 税法 杨则文 财经系 2008年度 2008年度 第二批
11 餐饮管理 饶雪梅 旅游系 2008年度 2008年度 第一批
12 保险实务 邓华丽 财经系 2009年度 2009年度
13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肖传亮 旅游管理系 2009年度 2008年度 第二批
14 室内设计策划 曹干 艺术设计学院 2010年度 2009年度 第二批
15 职业规划与成功素质训练 阚雅玲 工商管理系 2010年度 第二批
16 电脑效果图 关俊良 艺术设计学院 2006年度 第一批
17 建筑施工技术 叶雯 建筑工程系 2007年度 第二批
18 玩具安全标准与检测 吴劲梅 机械与电子系 2007年度 第二批
19 调酒与酒吧管理 王明景 旅游管理系 2008年度 第二批
20 通用管理 吴强 工商管理系 2008年度 第二批
21 会计 张莲苓 财经系 2009年度 第二批
22 珠宝玉石鉴定 申柯娅 珠宝学院 2009年度 第二批
23 数控机床 窦凯 机械与电子系 第一批
24 商业银行会计 贾芳琳 财经系 第一批
25 导游业务 穰艳玲 旅游管理系 第二批
2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孙永安 基础课部 第二批
27 CAD/CAM技术应用 林新贵 机械与电子系 第二批
28 进出口业务函电 刘刚 应用外语系 第二批
29 推销实务 张晓青 工商管理系 第三批
30 计算机组网技术与工程 余明辉 信息工程学院 第三批
31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张强 建筑工程系 第三批
32 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 陈琼 财经系 第三批
33 商务秘书实务 肖传亮 旅游管理系 第三批
34 国际贸易实务(双语) 严美姬 应用外语系 第三批
35 中国旅游资源赏析与线路设计 郭盛晖 旅游管理系 第四批
36 进出口业务谈判 宋梅梅 应用外语系 第四批
37 市场营销 张晓青 工商管理系 第四批
38 ERP沙盘模拟实训 郭立国 工商管理系 第四批
39 国际结算 张宏博 财经系 第四批
40 教学企业项目(客户理财) 张莲苓 财经系 第四批
41 网络安全 蒋亚军 信息工程学院 第四批
  • 教学成果

根据2016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2001年以来,该校共有57项教学成果获得国家、省、市教学成果奖,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7项,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9项、二等奖13项,广州市教学成果特等奖4项、一等奖12项。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基于职业发展的高职素质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商科学生“实战型、体验式、网络化”技能与素质并进的课程创新与实践》、《皮具行业创新型设计人才“三方融通,三品递进”培养模式的实践》、《基于能力核心和项目课程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改革与实践》、《基于实务教育与创新教育并举的“玩具机构设计与制作”课程改革与实践》、《系统改革高职金融专业的探索与实践》、《基于职业发展的高职素质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10]

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玩具机构设计与制作”课程改革与实施》、《以课程研发与建设为抓手打造高质量工商管理专业群的创新与实践》、《以“三步实践教学”为核心提升高职财经类专业建设水平的探索与创新》、《基于岗位职业能力的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构》、《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专业-基础-专业”项目课程体系的创立与实践》、《以“高素质、强技能”为本位的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特色课程建设》等。

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室内设计策划”项目课程开发与实践》、《构建珠宝首饰类专业“六位一体”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探索与实践》、《基于岗位胜任力的高职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高职院校服务珠三角经济转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实践探索》、《高职经管类专业跨专业项目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构》、《基于多元利益主体需求的高职教学质量管理机制创新》、《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六双三真一体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等。

广州市教学成果特等奖:《软件测试课程的创新研究与实践》、《艺术设计网络教学平台研究与教学实践》、《基于网络经济下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性教学的整体优化研究》、《国家示范高职院校服务珠三角经济转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校本探索》。[11]

广州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基于就业质量提升的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与教学研究》、《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六双三真一体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商科学生“实战型、体验式、网络化”技能与素质并进的课程创新与实践》、《皮具行业创新型设计人才“三方融通,三品递进”培养模式的实践》、《基于能力核心和项目课程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改革与实践》、《基于实务教育与创新教育并举的“玩具机构设计与制作”课程改革与实践》、《系统改革高职金融专业的探索与实践》、《首饰制作工艺》、《系统改革高职金融专业的探索与实践》、《基于能力核心和项目课程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改革与实践》、《珠宝结合——天坛祈年殿》、《多角度高效摘果器》等。[12]

校训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负责人 所属教学单位 国家级 省级 市级
1 玩具制图与AutoCAD 何友义 机械与电子系 2004年度 2003年度 第二批
2 电脑平面设计 关俊良 艺术设计学院 2004年度 2004年度 第二批
3 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 余明辉 软件学院 2005年度 2005年度 第二批
4 色彩 徐飞 艺术设计学院 2005年度 2005年度 第二批
5 首饰制作工艺 袁军平 珠宝学院 2007年度 2007年度 第二批
6 玩具机构分析与应用 渠川钰 机械与电子系 2007年度 2006年度 第一批
7 包装设计 陈希 艺术设计学院 2007年度 2005年度 第二批
8 软件测试 贺平 软件学院 2007年度 2007年度 第二批
9 工商模拟市场实训 阚雅玲 工商管理系 2008年度 2006年度 第二批
10 税法 杨则文 财经系 2008年度 2008年度 第二批
11 餐饮管理 饶雪梅 旅游系 2008年度 2008年度 第一批
12 保险实务 邓华丽 财经系 2009年度 2009年度
13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肖传亮 旅游管理系 2009年度 2008年度 第二批
14 室内设计策划 曹干 艺术设计学院 2010年度 2009年度 第二批
15 职业规划与成功素质训练 阚雅玲 工商管理系 2010年度 第二批
16 电脑效果图 关俊良 艺术设计学院 2006年度 第一批
17 建筑施工技术 叶雯 建筑工程系 2007年度 第二批
18 玩具安全标准与检测 吴劲梅 机械与电子系 2007年度 第二批
19 调酒与酒吧管理 王明景 旅游管理系 2008年度 第二批
20 通用管理 吴强 工商管理系 2008年度 第二批
21 会计 张莲苓 财经系 2009年度 第二批
22 珠宝玉石鉴定 申柯娅 珠宝学院 2009年度 第二批
23 数控机床 窦凯 机械与电子系 第一批
24 商业银行会计 贾芳琳 财经系 第一批
25 导游业务 穰艳玲 旅游管理系 第二批
2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孙永安 基础课部 第二批
27 CAD/CAM技术应用 林新贵 机械与电子系 第二批
28 进出口业务函电 刘刚 应用外语系 第二批
29 推销实务 张晓青 工商管理系 第三批
30 计算机组网技术与工程 余明辉 信息工程学院 第三批
31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张强 建筑工程系 第三批
32 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 陈琼 财经系 第三批
33 商务秘书实务 肖传亮 旅游管理系 第三批
34 国际贸易实务(双语) 严美姬 应用外语系 第三批
35 中国旅游资源赏析与线路设计 郭盛晖 旅游管理系 第四批
36 进出口业务谈判 宋梅梅 应用外语系 第四批
37 市场营销 张晓青 工商管理系 第四批
38 ERP沙盘模拟实训 郭立国 工商管理系 第四批
39 国际结算 张宏博 财经系 第四批
40 教学企业项目(客户理财) 张莲苓 财经系 第四批
41 网络安全 蒋亚军 信息工程学院 第四批

校徽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对外交流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对外交流截至2016年5月,学校与英国德蒙福特大学、意大利欧洲设计学院和阿尔多加利美术学院、荷兰国家SLEM皮具创意教育中心等合作办学,利用多种合作模式协议培养国际化人才,并通过设立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广州研习基地等有效平台,积极拓展和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国际意识和国际交流合作能力。与美国墨西学院签署的学分转换认可协议,经美国第三方机构评估,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学院国际金融专业10门课程,已达到美国大学课程教学标准,共计30个学分转换成墨西学院的学分。学校还与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比利时、德国和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合作关系。

校歌

现任领导

学以致

校训“学以致用”校训“学以致用”学以致用”出自《二程全集》中的“读书将以穷理,将以致用也”。该院将其作为校训,其核心涵义有三。一是学会学习:博学,慎思,明辨,求真;二是学会做事:用心,躬行,创造,利世;三是学会做人:自强,诚信,服务,合作。作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该院不但注重“学”,更注重“用”,强调要正确理解和处理“学”与“用”的关系:“学”是手段,是途径;“用”是目的,是关键。鼓励师生要具备将“学”运用于实践、服务于社会的能力,并能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进而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词条图册

校徽校徽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校徽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