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通过接触病人的血液或其他体液,经皮肤、呼吸道或结膜感染的急性出血性传染病,潜伏期2至21天,病死率高达50%至90%,临床症状为急性起病,发热并快速进展至高热,伴有乏力、头痛、肌痛、咽痛等,并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皮疹等,病程第3至4天后会出现持续高热,感染中毒症状及消化道症状加重,有不同程度的出血,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休克及多脏器受累。
疑似感染男子在瑞典一家医院隔离治疗(3)2019年1月4日,一名疑似感染致命埃博拉病毒的男子在瑞典一家医院接受隔离治疗。该患者在东非布隆迪旅行三周返回瑞典后,因出现吐血症状,被乌普萨拉大学医院收治。[5][6]
2019年2月24和27日,位于刚果民主共和国东北部布滕博市(Butembo)和卡特瓦地区(Katwa)的医疗中心,遭到纵火攻击,当地医生组织已暂停在这2座中心的诊疗。由于医治埃博拉病毒(Ebola)的重要医疗中心遭到攻击,刚果民主共和国卫生当局警告,恐爆发严重的新疫情。[7]
2019年3月1日,由于医治埃博拉病毒(Ebola)的重要医疗中心遭到攻击,刚果民主共和国卫生当局警告,恐爆发严重的新疫情。[7]
2019年5月12日,刚果民主共和国卫生部发布消息称,自去年7月以来,该国因埃博拉出血热病毒已有1100多人死亡。此前有消息称,有1008人死亡。[8]
截至2019年3月18日,根据刚果(金)卫生部的数据,该地区埃博拉疫情累计病例数为960例,其中895例已确诊,总共造成603人死亡。[9]
截至2019年4月4日,刚果(金)卫生部最新数据,埃博拉病例已累计达1100例,其中1034例确诊,66例疑似,共计690人死亡。[1]
截止2019年5月10日:总共有1649例,其中1561例被确诊,88例疑似,1105人死亡,444人痊愈。[8]
据截至6月10日,刚果(金)共报告2071例确诊和可能病例,其中1396例死亡。[10]
2019年埃博拉疫情乌普萨拉大学医学院院长说,恩雪平镇医院的急诊室关闭了几个小时,病人或工作人员不允许进出,检测结果公布后将再次开放。这名男子三周前从布隆迪返回瑞典,但不知道是否曾访问过受埃博拉病毒爆发影响的地区,出现吐血的症状。他的病情在一天中有所改善。2019年1月4日(星期五)的检测也显示他没有患黄热病、登革热等高传染性疾病。[6]
2019年6月,世卫组织一个13人专家组在瑞士日内瓦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新一轮埃博拉疫情“是刚果(金)的紧急状态,但不是全球紧急状态”。[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