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狐猴

领狐猴

目录导航

形态特征

领狐猴领狐猴(12)领狐猴总长度120厘米左右,头体长50-55厘米;尾长60-65厘米;重量3-4.5千克。

全身黑色,四肢、头部和背部有白色区域,颈部有鬃毛,口鼻部接近狗。公猴和母猴的外表相同。尾与身等长。黑色的吻部相对突出,眼珠呈桔红色,头黑,耳朵带白色簇毛,毛茸茸的尾巴通常也是黑色。腿比臂长得多。用四肢行走。

几个亚种可从色泽分辨:黑白亚种面黑耳白,反差强烈,有黑色斑块至后背上部,并有一条白色条纹从背部贯下;另一亚种无此条纹;再一亚种则背毛全黑或具带状白色毛纹。[1]

栖息环境

领狐猴是马达加斯加特有物种,生活在热带雨林中。[1]

生活习性

一般分成家庭式的小群体生活。群体由二三个或三四个成员组成。在白天活动,清晨和傍晚活跃。多栖居在树林冠层,四足型运动为主,穿过的森林栖息地时步行,,这是其对原始步态的遗留。从一棵树跳跃另一棵树,能够跨越显著的距离,也常有垂直攀跳动作休憩时常蹲坐在树干枝杈部位。通常单独除外觅食,然后回到群体中睡觉。

领狐猴的生活习性与其它狐猴相近,但又有许多与众不同之处:营一夫一妻的家庭式群居,居群之间虽无领土防御行为,但其沙哑的、拉锯般的鸣叫,就有相互警告之意。叫声似犬吠或哀嚎。其叫声仅次于吼猴,在灵长目中排名第二。这种独特的声音在森林中此起彼伏,遥相呼应,有时群猴"齐唱",忽高忽低,异口同声,极富戏剧性,给神秘的森林之夜增添了不少扑朔迷离的气氛。

食物主要包括甜果、树叶、花、种子等。[1]

分布范围

领狐猴产于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的赤道雨林,其分布北至马索拉半岛,南至法腊方加纳等地区。[1]

繁殖方式

领狐猴交配季节5-7月份,生殖高峰集中在9-10月。雌猴在巢穴中分娩,每胎产2仔,偶尔3仔。它们的巢建在距离地面10-20米的树上。其生殖习性较特殊,在非繁殖季节,雌猴的阴道闭合,发情期仅1-3天,交配其更短,仅限于12个小时内,妊娠期为102天,这样短的生殖周期与领狐猴硕大的体型很不相称。可能正是这个原因,初生小猴发育尚不完全,每只体重约100克的婴儿已睁眼、长毛,但体质极弱,无力抓住母体。幸好母猴总是在分娩前修筑好"产房",用干草树叶和自身腋毛铺垫成的小窝,可供小猴舒服地度过"满月"。需要移动时,母猴便用嘴叼着小猴。幼猴4个月后可以独自活动,在成长的过程中,将近65%的领狐猴活不过1岁,主要原因是天敌的猎食和意外摔落致死。寿命在18-20岁之间。[1]

亚种分化

领狐猴(3亚种)
中文名称 学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领狐猴南方亚种 Varecia variegata editorum Osman Hill, 1953
2. 领狐猴黑白亚种 Varecia variegata subcincta A. Smith, 1833
3. 领狐猴指名亚种 Varecia variegata variegata Kerr, 1792

[2]

种群现状

领狐猴(3亚种)
中文名称 学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领狐猴南方亚种 Varecia variegata editorum Osman Hill, 1953
2. 领狐猴黑白亚种 Varecia variegata subcincta A. Smith, 1833
3. 领狐猴指名亚种 Varecia variegata variegata Kerr, 1792

保护级别

领狐猴是排在世界濒危动物名录第一位的野生动物,已经被认为是最大的濒危种群之一。乱砍滥伐是导致狐猴生存危机的最主要原因,狐猴赖以生存的空间已经减少了90%。

狐猴的生存状况日益严峻,并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但狐猴仍然是最不为人类所了解的动物之一。人们对狐猴的了解甚少,甚至无法确定现存的狐猴究竟有多少种。保护狐猴的方法很简单,也很难做到,那就是教育居住在当地的土著人,给他们足够的经济援助,使他们摆脱落后的状态,以此来保护当地珍贵的自然资源。值得说明的是,这是一个从进化史的角度来看使人们更接近祖先的动物种群。[1]

词条图册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极危(CR)。[2]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Ⅰ级保护动物。[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