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澜塔

回澜塔

中文名 回澜塔
层数 七级
始建年代 明朝
目录导航

所在地点

回澜塔位于成都市高新区,河铁像寺水街的北边。铁像寺水街上有回澜塔、古戏台等。[1][2]

图册

名称由来

回澜塔,名称取自韩子“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到”。回澜塔是川西古塔特色,寓意“回水安澜”。[1][2]

图册

历史经历

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在成都登基,建立大西国,听到一句不吉利的谶言:“桥是弓,塔是箭,弯弓射到承天殿。”桥是锦江上的洪济桥(古九眼桥);塔则是其南侧的回澜塔。二者皆建于明万历年中,为布政使余一龙组织修建。回澜塔高十层,在当时属于摩天大楼一类的建筑。预言让张献忠心惊胆战,下令拆除回澜塔,并将所得之砖在原址上修筑将台。回澜塔被拆百年之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四川总督开泰修回澜寺,同时在东侧建了一座三层高的亭式楼阁,取名同庆阁,民间俗称为白塔。重新修建的塔存在了180年,毁于1945年附近棚户的一场大火。

相关传说

张献忠撤离成都之际,捣毁藩库,将金银珠玉悉数带走。清乾隆年间,翰林院编修彭遵泗所著《蜀碧》记载,张献忠命人截断锦江,挖下几个数仞深的大坑,填埋金银美玉于其中。据传沉银之处,便在回澜塔附近。张献忠拆毁回澜塔,还留下一个荒诞却传奇的故事。话说拆塔之际,挖出了一块古碑,上面的篆文不仅预言了回澜塔的建与毁,还预言了张献忠最后的命运。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