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当代词学泰斗唐圭璋先生编选简释,共精选唐宋词各种风格代表作品二百三十二首。
每选一词,接以解说串讲、体会心得,既对词之起结、过片、层次、转折等组织结构条分缕析;又将词中“描绘自然景色之细切,体会人物形象之生动,表达内心情谊之深厚,以及语言凝练、声韵响亮、气魄雄伟”等艺术特点一一阐释,言简意赅,文辞隽永,初版三十年以来,已成读词选本之经典。
本次以简体字重排,并配以插图数十幅,以飨读者。
本书编者唐圭璋先生是词学名家。
本书的编选照顾到了各种流派、风格的代表作品,共选唐五代词56首、宋词176首。
作者对入选作品的内容、风格、技巧,着重在艺术上作了精辟的阐述。
文笔简练,释意畅达,裁择古词话各家之长,又多有独到之见,译析精当,时见新意,是一本有较高文学欣赏价值的唐宋词读本。
清人周济、刘熙载、陈廷焯、谭献、冯煦、况周颐、王国维、陈洵等论唐宋人词,语多精当。
惟所论概属总评,非对一词作具体之阐述。
近人选词,既先陈作者之经历,复考证词中用典之出处,并注明词中字句之音义,诚有益于读者。
至对一词之组织结构,尚多未涉及。各家词之风格不同,一词之起结、过片、层次、转折,脉络井井,足资借鉴。
词中描绘自然景色之细切,体会人物形象之生动,表达内心情谊之深厚,以及语言凝炼,声韵响亮,气魄雄伟,一经释明,亦可见词之高度艺术技巧。
摸鱼儿
淳熙乙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辛弃疾)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阑,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此首以太白诗法,写忠爱之忱,宛转怨慕,尽态极妍。起处大踏步出来,激切不平。“惜春”两句,惜花惜春。“春且住”两句,留春。“怨春”三句,因留春不住,故怨春。王壬秋谓“画檐蛛网”,“指张俊、秦桧一流人”,是也。下片,迳言本意。“长门”两句,言再幸无望,而所以无望者,则因有人妒也。“千金”两句,更深一层,言纵有相如之赋,仍属无望。脉脉谁诉,与“怨春不语”相应。“君莫舞”两句顿挫,言得宠之人化为廑土,不必伤感。“闲愁”三句,纵笔言今情,但于景中寓情,含思极凄婉。
齐天乐
丙辰岁,与张功父会饮张达可之堂,闻屋壁间蟋蟀有声,功父约余同赋,以授歌者。功父先成,辞甚美;余徘徊茉莉花间,仰见秋月,顿起幽思,寻亦得此。蟋蟀,中都呼为促织,善斗;好事者或以三、二十万钱致一枚,镂象齿为楼观以贮之。(姜夔)
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
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豳诗漫与。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
此首咏蟋蟀,寄托遥深。起言愁人不能更闻蟋蟀。观“先自”与“更闻”,正相呼应。而庾郎不过言愁人,并非谓庾郎曾有蟋蟀之吟也,其[霓裳中序第一]有云:“动庾信清愁似织”可证。陈伯弢讥庾郎《愁赋》无出典,未免深文罗织。言蟋蟀声如私语,体会甚细。“露湿”三句,记闻声之处。“哀音似诉”比“私语”更深一层,起下思妇闻声之感。“曲曲”两句,承上言思妇之悲伤,而出之以且叹、且问语气,文笔极疏俊委婉。换头,用“又”字承上,词意不断。夜凉闻声,已是感伤,何况又添暗雨,伤更甚矣。仍用问语叙述,亦令人叹惋不置,此类虚处传神,白石最擅长。“候馆”三句,言闻声者之伤感,不独思妇,皆愁极不堪者,一闻蟋蟀皆愁,故更有无数伤心也。伯弢又谓“候馆”“离宫”与“铜铺”“石井”重复,不知“铜铺”“石井”乃自言听蟋蟀发声之处,“候馆”“离宫”乃他人听蟋蟀之所在。一是听蟋蟀在何处,一是在何处听蟋蟀,用意各别,毫不重复。“豳诗”两句陡转,以无知儿女之欢笑,反衬出有心人之悲哀,意亦深厚。末言蟋蟀声谱入琴丝更苦,余意不尽。
李白二首
1 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
2忆秦娥箫声咽
温庭筠十首
3 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
4 菩萨蛮 杏花含露团香雪
5 菩萨蛮 玉楼明月长相忆
6 菩萨蛮 宝函钿雀金鸂鶒
7更漏子玉炉香
8 南歌子 倭堕低梳髻
9 南歌子 懒拂鸳鸯枕
10 梦江南 千万恨
11 梦江南 梳洗罢
12 河传 湖上
皇甫松二首
13 梦江南 兰烬落
14 梦江南 楼上寝
韦庄九首
15 菩萨蛮 红楼别夜堪惆怅
16 菩萨蛮 人人尽说江南好
17 菩萨蛮 如今却忆江南乐
18 菩萨蛮 洛阳城里春光好
19 浣溪沙 夜夜相思更漏残
20 应天长 绿槐阴里黄莺语
21 荷叶杯 记得那年花下
22 女冠子 四月十七
23 女冠子 昨夜夜半
薛昭蕴一首
24 谒金门 春满院
牛峤两首
25 菩萨蛮 舞裙香暖金泥凤
26 西溪子 捍拨双盘金凤
牛希济一首
27 生查子 春山烟欲收
欧阳炯一首
28 三字令 春欲尽
顾 夐一首
29 荷叶杯 一去又乖期信
孙光宪一首
30 谒金门 留不得
鹿虔扆一首
31 临江仙 金锁重门荒苑静
李璟二首
32 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钩
33 浣溪沙 菡萏香销翠叶残
李煜十九首
34 一斛珠 晓妆初过
35 浣溪沙 红日已高三丈透
36 玉楼春 晚妆初了明肌雪
37 菩萨蛮 花明月暗笼轻雾
38望江南闲梦远
39 望江南 闲梦远
40 清平乐 别来春半
41 乌夜啼 昨夜风兼雨
42 望江南 多少恨
43 望江南 多少泪
44 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
45 捣练子 深院静
46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
47 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
48 虞美人 风回小院庭芜绿
49 子夜歌 人生愁恨何能免
50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51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52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
冯延巳四首
53采桑子花前失却游春侣
54 喜迁莺 宿莺啼
55 清平乐 雨晴烟晚
56 三台令 南浦
范仲淹三首
1 苏幕遮 碧云天
2 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
3 御街行 纷纷坠叶飘香砌
张先三首
4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5 青门引 乍暖还轻冷
6 渔家傲 巴子城头青草暮
晏殊八首
7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
8 浣溪沙 一向年光有限身
9 清平乐 红牋小字
10 清平乐 金风细细
11 木兰花 绿杨芳草长亭路
12踏莎行祖席离歌
13 踏莎行 小径红稀
14 浣溪沙 小阁重帘有燕过
韩缜一首
15 凤箫吟 锁离愁
宋祁一首
16 木兰花 东城渐觉风光好
欧阳修十首
17 采桑子 群芳过后西湖好
18 踏莎行 候馆梅残
19 蝶恋花 六曲阑干偎碧树
20 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
21 蝶恋花 谁道闲情抛弃久
22 蝶恋花 几日行云何处去
23 木兰花 别后不知君远近
24 浣溪沙 湖上朱桥响画轮
25 浣溪沙 堤上游人逐画船
26 少年游 阑干十二独凭春
柳永七首
27雨霖铃寒蝉凄切
28 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
29 采莲令 月华收
30 倾 杯 骛落霜洲
31 夜半乐 冻云黯淡天气
32 玉蝴蝶 望处雨收云断
33 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王安石一首
34 桂枝香 登临送目
王安国一首
35 清平乐 留春不住
晏几道九首
36 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
37 蝶恋花 梦入江南烟水路
38 蝶恋花 醉别西楼醒不记
39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锺
40 木兰花 东风又作无情计
41 阮郎归 旧香残粉似当初
42 阮郎归 天边金掌露成霜
43 虞美人 曲阑干外天如水
44 思远人 红叶黄花秋意晚
苏轼十首
45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46 水龙吟 似花还似非花
47 永遇乐 明月如霜
48 洞仙歌 冰肌玉骨
49 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
50 青玉案 三年枕上吴中路
51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52 南乡子 回首乱山横
53 念奴娇 大江东去
54 贺新郎 乳燕飞华屋
秦观八首
55 望海潮 梅英疏淡
56 八六子 倚危亭
57 满庭芳 山抹微云
58 满庭芳 晓色云开
59 减字木兰花 天涯旧恨
60 浣溪沙 漠漠轻寒上小楼
61 阮郎归 湘天风雨破寒初
62 踏莎行 雾失楼台
赵令畤二首
63 蝶恋花 欲减罗衣寒未去
64 蝶恋花 卷絮风头寒欲尽
舒亶一首
65 虞美人 芙蓉落尽天涵水
朱服一首
66 渔家傲 小雨纤纤风细细
毛滂一首
67 惜分飞 泪湿阑干花著露
陈克一首
68 菩萨蛮 绿芜墙绕青苔院
张舜民一首
69 卖花声 木叶下君山
李之仪一首
70 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
贺铸六首
71 青玉案 凌波不过横塘路
72 浣溪沙 云母窗前歇绣针
73 浣溪沙 楼角初消一缕霞
74 石州慢 薄雨收寒
75 天 香 烟络横林
76 望湘人 厌莺声到枕
周邦彦十六首
77 瑞龙吟 章台路
78 风流子 新绿小池塘
79 兰陵王 柳阴直
80 琐窗寒 暗柳啼鸦
81 六 丑 正单衣试酒
82 夜飞鹊 河桥送人处
83 满庭芳 风老莺雏
84 大 酺 对宿烟收
85 蝶恋花 月皎惊乌栖不定
86 解连环 怨怀无托
87 拜星月慢 夜色催更
88 关河令 秋阴时晴渐向暝
89 尉迟杯 隋堤路
90 西 河 佳丽地
91 瑞鹤仙 悄郊原带郭
92 浪淘沙慢 晓阴重
叶梦得二首
93 贺新郎 睡起流莺语
94 虞美人 落花已作风前舞
李清照四首
95 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
96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
97 声声慢 寻寻觅觅
98 念奴娇 萧条庭院
赵佶一首
99 燕山亭 裁剪冰绡
陈与义二首
100 临江仙 高咏楚词酬午日
101 临江仙 忆昔午桥桥上饮
周紫芝二首
102 鹧鸪天 一点残红欲尽时
103 踏莎行 情似游丝
徐伸一首
104 二郎神 闷来弹鹊
李玉一首
105 贺新郎 篆缕消金鼎
鲁逸仲一首
106 南 浦 风悲画角
岳飞一首
107 满江红 怒发冲冠
张抡一首
108 烛影摇红 双阙中天
张孝祥二首
109 六州歌头 长淮望断
110 念奴娇 洞庭青草
韩元吉一首
111 好事近 凝碧旧池头
袁去华二首
112 剑器近 夜来雨
113 安公子 弱柳千丝缕
陆淞一首
114 瑞鹤仙 脸霞红印枕
陆游一首
115 卜算子 驿外断桥边
陈亮一首
116 水龙吟 闹花深处层楼
辛弃疾七首
117 贺新郎 绿树听鹈鴂
118 念奴娇 野棠花落
119 水龙吟 楚天千里清秋
120 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
121 永遇乐 千古江山
122 祝英台近 宝钗分
123 菩萨蛮 郁孤台下清江水
姜夔十四首
124 点绛唇 燕雁无心
125 鹧鸪天 肥水东流无尽期
126 踏莎行 燕燕轻盈
127 庆宫春 双桨莼波
128 齐天乐 庾郎先自吟愁赋
129 琵琶仙 双桨来时
130 八归 芳莲坠粉
131 念奴娇 闹红一舸
132 扬州慢 淮左名都
133 长亭怨慢 渐吹尽枝头香絮
134 淡黄柳 空城晓角
135 暗 香 旧时月色
136 疏 影 苔枝缀玉
137 翠楼吟 月冷龙沙
章良能一首
138 小重山 柳暗花明春事深
刘过一首
139 唐多令 芦叶满汀洲
俞国宝一首
140 风入松 一春长费买花钱
史达祖四首
141 绮罗香 做冷欺花
142双双燕过春社了
143 三姝媚 烟光摇缥瓦
144 八 归 秋江带雨
刘克庄一首
145 木兰花 年年跃马长安市
潘牥一首
146 南乡子 生怕倚阑干
吴文英十一首
147 夜合花 柳瞑河桥
148 霜叶飞 断烟离绪
149 浣溪沙门隔花深梦旧游
150 点绛唇 卷尽愁云
151 祝英台近 采幽香
152 祝英台近 剪红情
153 澡兰香 盘丝系腕
154 风入松 听风听雨过清明
155 莺啼序 残寒正欺病酒
156 八声甘州 渺空烟四远
157 踏莎行 润玉笼绡
黄孝迈一首
158 湘春夜月 近清明
无名氏 一首
159 青玉案 年年社日停针线
刘辰翁二首
160 兰陵王 送春去
161 宝鼎现 红妆春骑
周密四首
162 高阳台 照野旌旗
163 玉京秋 烟水阔
164 曲游春 禁苑东风外
165 花 犯 楚江湄
蒋捷二首
166 贺新郎 梦冷黄金屋
167 女冠子 蕙花香也
张炎五首
168 高阳台 接叶巢莺
169 渡江云 山空天入海
170 八声甘州 记玉关踏雪事清游
171 解连环 楚江空晚
172 月下笛 万里孤云
王沂孙四首
173 天 香 孤峤蟠烟
174 眉 妩 渐新痕悬柳
175 齐天乐 一襟余恨宫魂断
176 长亭怨慢 泛孤艇
清人周济、刘熙载、陈廷焯、谭献、冯煦、况周颐、王国维、陈洵等论唐宋人词,语多精当。惟所论概属总评,非对一词作具体之阐述。近人选词,既先陈作者之经历,复考证词中用典之出处,并注明词中字句之音义,诚有益于读者。至对一词之组织结构,尚多未涉及。各家词之风格不同,一词之起结、过片、层次、转折,脉络井井,足资借鉴。词中描绘自然景色之细切,体会人物形象之生动,表达内心情谊之深厚,以及语言凝练,声韵响亮,气魄雄伟,一经释明,亦可见词之高度艺术技巧。
余往日于授课之暇,曾据拙重大之旨,简释唐词五十六首,宋词一百七十六首。小言詹詹,意在于辅助近日选本及加深对清人论词之理解。
唐圭璋,江苏省南京市人,生于1901年,专治词学。
解放前曾任中央大学、金陵大学中文系教授。
解放后曾任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主要著作有:《全宋词》、《全金元词》、《词话丛编》、《宋词鉴赏辞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