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儋县第六区雅星乡。
1958年,与国营八一农场合并,成立八一人民公社,次年与八一农场分开,独立为雅星公社。
1983年,改为区。
1987年,改区为镇。
1987年,雅星镇下辖1个居民委员会、7个管理区。
2002年8月,雅星镇区划调整,富克镇并人雅星镇,下辖2个居民委员会、12个村民委员会。
2006年,雅星镇的西培农场“退场队”陀骂村并入,下辖2个居民委员会、13个村民委员会。
2008年,雅星镇八一农场7个“退场队”并入。
2002年8月,富克镇、雅星镇合并,设立雅星镇。
2011年末,雅星镇辖雅星、富街2个居民委员会,雅星、新隆、庙陀、新让、文丰、飞巴、白鱼塘、富仍、乐满、富克、乐贺、大讲、陀骂、大沟、栖榕、和盛、合罗、调打、文山、田头20个村民委员会;下设3个居民小组、130个村民小组。另有国营八一总场。
2017年,雅星镇境内的八一、红岭、东山、金川、长岭、英岛、春江、工矿等农场都设立为居,划归雅星镇管辖。
截至2020年6月,雅星镇辖10个社区、20个行政村,另辖3个村级单位,[2]镇人民政府驻雅星社区。
| 雅星社区 | 富街社区 | 八一居 | 金川居 | 英岛居 | 东山居 | 长岭居 |
| 春江居 | 工矿居 | 红岭居 | 飞巴村 | 文丰村 | 新让黎族村 | 雅星黎族村 |
| 庙陀村 | 新隆村 | 白鱼塘村 | 富仍村 | 乐贺村 | 乐满村 | 富克村 |
| 大讲村 | 大沟村 | 调打村 | 合罗村 | 和盛村 | 栖榕村 | 田头村 |
| 文山村 | 东光农场 | 东方农场 | 茶山农场 | 陀骂村 | —— | —— |
| 雅星社区 | 富街社区 | 八一居 | 金川居 | 英岛居 | 东山居 | 长岭居 |
| 春江居 | 工矿居 | 红岭居 | 飞巴村 | 文丰村 | 新让黎族村 | 雅星黎族村 |
| 庙陀村 | 新隆村 | 白鱼塘村 | 富仍村 | 乐贺村 | 乐满村 | 富克村 |
| 大讲村 | 大沟村 | 调打村 | 合罗村 | 和盛村 | 栖榕村 | 田头村 |
| 文山村 | 东光农场 | 东方农场 | 茶山农场 | 陀骂村 | —— | —— |
雅星镇地处儋州市西南部,东与大成镇接壤,东南与白沙县阜龙乡为邻,南连白沙县七坊镇,西南交白沙县荣邦乡,西邻海头镇,北接排浦镇,西北连排浦镇,东北邻王五镇。东南距儋州市区35千米。辖区面积776.96平方千米。
2011年末,雅星镇辖区总人口8.1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26万人,城镇化率40.25%。另有流动人口5700人。总人口中,男性4.25万人,占52.59%,女性3.85万人,占47.41%;14岁以下1.81万人,占22.39%;15~64岁5.41万人,占66.87%;65岁以上0.88万人,占10.76%。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5.98万人,占73.83%;有黎、壮、苗、回4个少数民族,共2.12万人,占26.17%;超过500人的有黎、壮2个民族,黎族1.96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2.34%;壮族994人,占4.69%。人口出生率15.7‰,人口死亡率4.3‰,人口自然增长率11.4‰。
截至2018年末,雅星镇户籍人口96836人。
2011年,雅星镇财政总收入1047万元,比上年增.长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47万元,比上年增长40%。人均财政收入129元,比上年增长9%。
2011年,雅星镇农业总产值10.08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占全镇生产总值的70.18%,耕地面积36.76万亩,人均4.54亩;可利用坡地面积19.5万亩,林地面积57.56万亩。粮食作物以水稻、番薯、木薯为主。生产粮食1.04万吨,人均127千克,其中水稻8753吨,番薯1600吨,木薯2400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橡胶、甘蔗、蔬菜等,橡胶种植面积33.2万亩,干胶产量2.90万吨;甘蔗、蔬菜种植面积分别达6.6万亩、2000亩。畜牧业以饲养猪、羊、家禽为主,其饲养量分别达7.04万头、1.16万只和55.25万羽,年末存栏分别达,9300头、6900只和11.81万羽,畜牧业总产值1.2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2.2%。林地面积36.04万亩,其中防护林8647亩,经济林230万亩,竹林5818亩,林木覆盖率79.78%,活立木蓄积量145.20万立方米。水果种植面积1.6万亩,产量5.6万吨,主要品种有香蕉、芒果、石榴,其中香蕉5万吨。渔业以淡水养殖为主,可用于水产养殖的鱼塘水域面积1.80万亩,产量9000吨;渔业总产值54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35%。农民人均纯收入4310元。
2011年,雅星镇工业总产值达到4.96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占全镇生产总值的22.3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家,职工1514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96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4家,职工1289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36亿元,比上年增长12.8%。2建筑企业17个,职工586人;建筑业总产值达2.91亿元,比上年增长11.5%。
2018年,雅星镇有工业企业7个,规模以上的有3个。
2011年末,雅星镇有商业网点230个,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1.08亿元,比上年增长11%;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56亿元,比上年增长12%。
2018年,雅星镇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7个。
1992年,雅星镇开通有线电视站。
2011年末,雅星镇有文化站3个,文化活动中心(含村级)11个;各类图书室30个,藏书10万多册。学校体育场14个,篮、排球场42个,看台设座椅3600张;18.4%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0%。有线电视用户4500户,入户率23%。
2011年末,雅星镇有幼儿园(所)21所,在园幼儿2851人,专任教师141人;小学25所,在校生6519人,专任教师35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3所,在校生4437人,专任教师213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发均达100%;普通高中2所,在校生2030人,专任教师100人。
2011年末,雅星镇有市级“东光创意农业科技集成示范园”1个,农业110科技服务站1个,各类科技人才16人。
2011年末,雅星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7个,其中二级乙等综合医院1所(八一总场医院),红岭农场医院1所,卫生院2所;病床251张,其中公立卫生机构床位251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3张,固定资产总值779.4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46人,其中执业医师30人,执业助理医师20人,注册护士73人。医疗机构完成诊疗5.69万人次,住院手术820台次,出院病人820人次。重点医院有八一总场医院。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22%,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4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5%。
2011年,雅星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15户,人数1253人,支出232.43万元,比上年增长12%,月人均170元,比上年增长11.2%;城市医疗救助83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35人次,共支出20万元,比上年增长11%。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97户,人数2399人,支出185.04万元,比上年增长27.1%,月人均80元,比上年增长25.9%;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65人,支出53.5万元,比上年增长30%;农村医疗救助12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43人次,共支出19.25万元,比上年增长10%;农村临时救济950人次,支出35万元,比上年增长10%。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31人,安置义务兵、士官等9人,抚恤事业费支出594.8万元,比上年增长12%。社会福利费11万元,比上年增长2%;有敬老院1家,床位30张。
2011年末,雅星镇有邮政网点5个,其中代办所2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60千米,投递点5个,乡村通邮率10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20万件,征订报纸、期刊累计3300份(册),业务收入355万元。电信企业3家,服务网点11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0.3万门,固定电话用户100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4.6%;移动电话用户1.91万户,比上年增加1120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23%;互联网用户2200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1746万元。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