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群

孙立群

中文名 孙立群
逝世日期 2020年2月10日
目录导航

人物生平

历任南开大学历史系副主任、工会主席、中国古代史教研室副主任等,兼任中国社会史学会理事。

主要作品

书籍

《中国古代史》(1979年,人民出版社)

《中国古代图书事业史》(199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

《史记选》(1990年,中华书局)

《士人与社会·秦汉魏晋南北朝卷》(1992年天津人民出版社)

《新编中国历朝纪事本末》(1995年山西教育出版社)

《中国封建王朝兴亡史》(1996年广西人民出版社)

《中华文化通志·社会阶层制度志》(1998年上海人民出版社)。

《解读大秦政坛双星----吕不韦与李斯》(2004年中华书局)

所在教研室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曾获教学质量优秀奖、优秀教师奖。主讲课程“中国古代史”1998年被评为南开大学优秀示范课。

论著

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历史必修·历史材料与解析》(人民教育出版 2006年2月)

主编《新编中国历朝纪事本末·魏晋南北朝卷 》 (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6月 )

《中国古代的士人生活》商务印书馆? 2003年12月

《中华文化通志.社会阶层制度志》(与李治安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 该书获1999年国家图书奖“荣誉奖”)

《史记选注》(合著 齐鲁书社 1998年4月 )

《中国封建王朝兴亡史·秦汉卷》( 合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6月 )

《士人与社会·秦汉魏晋南北朝卷》(合著 第一作者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9月)

《中国古代图书事业史》(合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年4月)

《中国古代史》(合著人民出版社1979年)

《魏晋南北朝帝王评说》(东晋南朝时期)《天津日报》2005年11月14日“文史版”

《魏晋南北朝帝王评说》(西晋十六国时期)《天津日报》2005年10月24日“文史版”

《魏晋南北朝帝王评说》(三国时期)《天津日报》2005年10月10日“文史版”

《汉武帝之后西汉如何走向衰亡》《天津日报》2005年3月7日“文史版”

《汉武帝身边的人们》《天津日报》2005年1月24日“文史版”

《雄才大略汉武帝》《天津日报》2005年1月17日“文史版”

《赞叹之余的反思——纪念秦兵马俑发现20周年》《秦文化论丛》(13辑),2005年7月陕西人民出版社

《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雷海宗与二十世纪中国史学》,中华书局2005年3月

《编写全新古代史? 教学质量上水平》《教材周刊》2004年11月10日)

《学史贵会通——讲授中国古代史通论的体会》《历史教学》2004年第6期

《论魏晋士人的觉醒及其社会背景》,《中国中古史论集》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9月

《论魏晋士人“贵适意”的生活方式》(《明清人口婚姻家族》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2年9月)

《全球化下中国城市文化现状与展望——以天津为例》(《全球化下中华文化的发展论文集》香港中文大学 2002年6月)

《魏晋隐士及其品格》 《南开学报》2001年 5期

《论魏晋南北朝的区域经济与胡汉交融》 (《区域 社会 文化》重庆出版社2000年8月 )

《论魏晋士人的觉醒》(《聊城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 1期 )

孙立群孙立群《魏晋士风》 (《中国社会史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8月 )

《大学历史课与中学历史教学》(《历史教学》 1999年7期)

《天津大胡同地区商业老字号的过去、现状与未来的发展》(《天津史志》 1998年5期)

《天津商业一条街的过去、现状与未来的发展》 ( 《天津史志》 1998年1期)

《略论中国古代文人及其生活》 (《南开大学历史系系庆论文集》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8年1月 )

《关于天津商业老字号与城市规划的调查报告》 (《天津史志》 1997年5期)

《世族、士族与势族》 (《历史教学》 1997年2期)

《士族的衰落》(《历史学习》1996年3期)

《士族制度》(《历史学习》1996年2期)

《可喜的探索 有益的尝试——谈96年高考历史试题》 ( 《历史教学》 1996 年10期 )

《魏晋南北朝士族的形成》(《历史学习》)1996年1期)

《轻徭薄赋? 发展生产——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历史学习》1995年10期)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研究的可喜成果》(《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5期)

《西晋社会风气》 (《文史知识》1992年12期)

《从建安七子到竹林七贤》(《南京大学学报》1987年增刊)

百家讲坛

2006年11月《吕不韦》

1.《弃商从政之谜》

2.《游说秦王之谜》

3.《秦始皇生父之谜》

4.《辅佐异人之谜》

5.《辅佐嬴政之谜》

6.《死亡之谜》

孙立群教授出席活动照孙立群教授出席活动照(19)2007年3月《李斯》

1.《从政之谜》

2.《力荐逐客》

3.《焚书坑儒》

4.《沙丘之变》

5.《助纣为虐》

6.《李斯之死》

2007年9月《范蠡》

1.《西施之谜》

2.《范蠡从政》

3.《兵败为奴》

4.《巧施苦肉计》

5.《蓄势待发》

6.《一雪前耻》

7.《一代商圣》

2007年5月《我读经典之解析《韩非子》》

2008年5月《千古中医故事之扁鹊》

1.《诊病圣手》

2.《扁鹊之谜》

2011年,正录制《从司马到司马》

作品目录

  • 解读大秦政坛双星 上篇:吕不韦

第一讲 改变命运的抉择

吕不韦清醒地分析了战争形势,他判断,秦国日益强盛,东方六国根本无法同秦国相比,秦灭六国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打秦国这张牌,胜算的几率很高

第二讲 进入政坛的关键一步

他只有一个念头,相信金钱、相信女色可以收买权力,交换权力,甚至战胜权力

第三讲 谁是秦始皇的生父

如果真传出去,他的孩子是别人的,是个野种,在非常重视血统的王室,怎么会容他

孙立群孙立群第四讲 吕不韦时代开始了从异人到子楚,不仅是名字的改变,更说明他的身份变了

第三讲 “仲父”的辅政生涯

吕不韦在政治上是个聪明人,他决策政务,处理事情,一板一眼,很有章法,在《吕氏春秋》中讲起理论也是条条是道, 可惜的是他在处理个人问题上就不那么明白了

第四讲 一代政客的凄凉末路

然而,吕不韦太不谨慎了,他过高地估计了自己,也小看了嬴政

  • 解读大秦政坛双星 下篇:李斯

第一讲老鼠哲学实践初阶

秦国采用李斯的计谋,在运用军事手段打击六国的同时,辅之以挖心战略,如派人行贿、施离间计,人为制造内部混乱,果然奏效

第二讲 有人留名 有人屈死

战国争雄,说到底就是人才和智慧之争,只有拥有人才,利用人才,才能在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讲 帝国大厦的搭建人

从公元前230年到秦统一后的七八年间,也就是到公元前213年,是李斯人生最辉煌的时期,他对秦王朝的历史贡献永载史册

第四讲 焚书的主谋

李斯的话头要转,他把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提出来了——儒生心怀鬼胎,别有用心

第五讲 坑儒的帮凶

法家不相信鬼神之说,李斯是法家思想的忠实信徒,可是他在秦始皇面前却变得狡猾了

第六讲 政变在悄悄进行

可惜,历史和人们的愿望开了一个大玩笑。秦始皇当皇帝后,在朝廷上说一不二,无人抗拒,没想到他的最后一个愿望却落空了

第七讲 最丑陋的人生一幕

他想到扶苏称帝肯定重用蒙恬,因为他的法家治国思想和扶苏有明显不同,两人很可能会产生矛盾,而且扶苏和蒙恬又掌握军队,自己是个光杆司令,到那时

第八讲 帝国丞相的宿命

被关押了很长时间的李斯终于看到蔚蓝色的天空,看到安静的街道,看到无边的原野,也呼吸到了清新的空气。他真正感到了自由的可贵,朴素生活的可贵

人物评价

在央视《百家讲坛》播出的春秋时期越国谋士范蠡与美女西施的传奇故事吸引了广大观众,主讲人是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孙立群。易中天称赞他的主讲风格是“满腹经纶,胸有成竹,不疾不徐,娓娓道来”。他是一个谦逊、低调的人。

央视《百家讲坛》不仅推出了一批“学术明星”,更仿佛形成了一个“气场”。都说文人相轻,而上过这个讲坛的专家学者,却相互提携,惺惺相惜。以易中天为例,他在《百家讲坛》名气最大,却撰联赞誉于丹、王立群和孙立群——“春秋睿哲一丹桂,秦汉风云两立群”;还在百忙中拨冗参加学术后生蒙曼的新书签售活动,为之助威捧场。

07年以来,易中天、于丹、蒙曼等应邀做客“今晚大讲坛”时,都有一位热情平易做人低调的学者陪伴左右,尽地主之谊,他便是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孙立群。

孙立群2006年春初登央视《百家讲坛》,先后主讲大秦政坛双星吕不韦、李斯和春秋时期越国谋士范蠡。其中有关吕不韦是秦始皇生身父亲的论点曾引起广泛争议。

人物事件

孙立群:网上争辩无聊

挑错:

把韩非之死栽到李斯头上

曹升在文章里指出,看了孙立群“秦朝重臣李斯”的节目后,发现了低级错误,不管是在李斯的老师荀子的年龄问题上,还是在著名的《逐客令》的解读上,曹升认为,孙立群都是一错再错。孙立群认为《逐客令》要驱逐的是“客卿”,从《史记》来看《逐客令》所要驱逐的,是‘诸侯人来事秦者’,即秦国的一切外来务工人员,包括但不仅限于客卿。最过分的是,孙立群把“韩非之死”全部栽赃到李斯一人头上,“其不公正程度蛮横而不讲理。”曹升介绍,根据现有史料,李斯只能被称为害死韩非的“嫌疑人”。然而,孙立群在没有将所有证据呈堂的情况下,便当着众多观众的面,将李斯宣判为害死韩非的罪魁祸首。“孙立群扯着道德大旗,站在不公正的立场上乱评李斯,足以让李斯蒙冤的时间再延长一百年!”曹升如是感慨。

建议:

制作人必须有公信力

“孙立群犯了让人大跌眼镜的低级错误,很不可思议。他对李斯研究不深,既然研究不深,何以在央视开李斯讲座?要追究责任。”曹升接着指出制作人万卫学识能力有限。曹升建议,“《百家讲坛》的制作人,必须是有公信力、有才能、有学识的文化大家。”曹升认为,事实上,不管有意无意,对韩非之死的相关史料,孙立群选择性地对大家进行了“隐瞒”。曹升说,“我所指出的错误,有的是质疑,有的根本就是硬伤,”曹升进一步强调,“现在被冤枉的李斯是不可能爬出来状告孙立群了,要是真诚的话,就应该发表声明向李斯道歉!死人也是人,不容诽谤!”

回应:

真正挑出硬伤是少数

孙立群告诉记者,他昨天接到无数个媒体电话。孙立群表示他和曹升不认识,也无矛盾,他不能接受让自己声明认错。但欢迎曹升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讨论学术问题,这种网上争论的方式很无聊。对历史研究话题,有不同见解是很正常的,见仁见智。

希望曹升有勇气就在学术刊物上表达自己的见解。孙立群说已与曹升达成一致,正在看曹升的博客,曹升已将自己的书寄给他,孙立群不希望将此事再闹大。

制片人万卫表示,没有看曹升给孙立群挑错的博客文章,但万卫认为,争论是件好事情,《百家讲坛》开播以来,收到过一些观众关于历史问题的争论,真正挑出硬伤的是少数。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曹升此次把矛头直指《百家讲坛》,有可能是为其在坊间流传甚久的《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一书炒作。

秦始皇生父之争

“他对李斯的评价谈不上客观公正,而是带着主观偏见!”曹升认为孙立群误读了李斯,“在当时很多人认为李斯是忠臣,为他受刑而死惋惜,司马迁在《史记》中就说‘人皆以斯极忠而被五刑死’,这说明在汉初,李斯的形象是很正面的。孙教授拉着道德大旗,站在不公正的立场上乱评李斯,足以让李斯蒙冤的时间再延长一百年!”

“现在被冤枉的李斯是不可能爬出来告状孙立群了,但孙立群要是真诚的话,就应该向李斯道歉!”曹升对孙立群提出这样的要求,而昨日孙立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表示,历史不是公式,李斯有没有被冤枉并不是一个人说了算。

孙立群认为,对于李斯的评价,大家可以坐在一起好好讨论,“《史记》中的确提到当时很多人认为李斯很忠,但是司马迁并没有附和这种意见,而是觉得李斯这个人过于阿谀奉承了。

人物逝世

2020年2月10日病逝,享年70岁。[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