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鲁南化肥厂

兖矿鲁南化肥厂

中文名 兖矿鲁南化肥厂
所属集团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 1967年
目录导航

企业简介

   

兖矿鲁南化肥厂是兖矿集团煤化工产业发展生产、科技研发、人才培养 “三大基地”。依托企业建有水煤浆气化及煤化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危险化学品鲁南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和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企业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化工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中国石化协会科技进步特等奖、山东省管理质量管理奖等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200余项,被誉为“中国新型煤化工的摇篮”。企业现有资产总额40.32亿元,员工3900人。主导产品年生产能力为尿素80万吨、甲醇20万吨、醋酐10万吨、二甲基亚砜6000吨。尿素、甲醇均为山东省名牌产品,尿素为国家免检产品、中国名牌产品。此外,企业还生产含多肽尿素、长效缓释肥料、液氨、工业氧、纯氮、纯氩、硫磺等产品。企业坚持“艰苦创业、协办攻关、科技兴厂、体制创新”四种精神,先后承担国家“九五”、“十五”科技攻关项目2项,国家863计划项目3项,成功开发了“新型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加压气化炉”、“多喷嘴(对置式)粉煤加压气化炉”、“新型水冷壁气化炉”,参与研发了“高温、低温煤间接炼油”等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

新起点新跨越,鲁化将肩负集团公司煤化工发展“三大基地”重任,充分发挥煤化工人才、技术、管理优势,瞄准高端化、精细化、深加工方向,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推进鲁南煤化工基地建设,为兖矿集团跨越发展再做新的更大贡献。

2012年5月2日兖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总经理会议研究决定,撤销兖矿鲁南化肥厂兖矿国泰乙酰化工有限公司。整合鲁南化工园区资源,成立兖矿鲁南化工有限公司,为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兖矿鲁南化肥厂、兖矿国泰化工有限公司、兖矿国泰乙酰化工有限公司职能和人员整体划入。

发展历程

  1967年7月,山东鲁南化肥厂基建工程破土动工,鲁化第一次创业开始,1972年9月正式投产。

  1987年10月,世界第五套、中国第一套德士古气化示范装置开工建设,标志着我国煤气化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鲁化开始了第二次创业。

  1995年8月,水煤浆气化及煤化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鲁化成立,为我国煤气化技术的自主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平台。

  1999年12月,宣布破产后加入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兖矿投资使企业踏上了第三次创业的崭新历程。

  2000年6月,兖矿投资产年10万吨甲醇项目顺利投产。

  2008年7月,原料及动力结构调整项目全面竣工投产,使鲁化具备了80万吨尿素、20万吨甲醇的生产能力。

  2010年6月,10万吨醋酐项目建设投产,鲁化转型发展迈出坚实的步伐。

企业文化

合作共赢

  提升营销新理念

  坚持“有利于提升企业形象和提高企业效益”原则,牢固树立品牌意识,扩大一厅式办公成果,充分利用“全国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这一金字招牌,增强诚信意识,倡导“一次合作,终生为友”的经营理念,以“产品最终投诉率为零” 为目标,以服务顾客、让客户满意为宗旨,力争实现服务最佳、效益最优、行业一流。加强窗口形象建设,推行窗口岗位服务承诺,公布上网接受监督。

  为民增收产精品

  鲁化人明白自己的社会责任重于泰山,创名牌、产精品、增产增收增效,让农民真正受益,就如墨子所说:“兼相爱、交相利”,实现双赢,这不仅有益于企业本身,也有益于国家和农民。四十年来,鲁化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积极进行科技创新,先后创出全国免检产品和山东省名牌产品,被评为山东省特级信誉(AAA)企业,每年为社会高塔复合肥25 万吨,聚肽鳌钾尿素15 万吨,大颗粒缓释尿素15 万吨,BB肥10 万吨,甲醇15 万吨,尿素80 万吨,合成氨等名品和精品,有力保障了农业生产发展。

  真情奉献到农村

  根据市场调研,针对各种粮食、蔬菜和水果等农作物的特点,鲁化陆续推出了大颗粒尿素、复合肥、复混肥、BB 肥等新型肥料。与北京巨泰公司联合开发研制的聚肽鳌钾缓释控释尿素,企业自主研发的含多肽缓释控释尿素两种新型肥料,更是以其“80>100”的新型理念,对多年来100斤传统文化袋装的传统肥料发出最强劲的挑战。新的产品袋装重量不仅降低了每袋重量不仅降低每袋产品的价格,其肥效更让农民朋友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种三产四”可以说是英雄所见略同。

  为让更多的土地撒上鲁化的新型肥料,2008年3月份起,鲁化新型肥料推广四个“100”工程正式启动:百名科研人员下农村:我们经过层层选拔,推选出100名新型肥料营销大使,与受反邀请来自济南、枣庄等地农技术专家一起,走进田间地头,为广大农民介绍新型肥料的功效与使用方法,现场解答农民朋友的疑难总是,引导农民朋友实施科学种植、科学施肥,真正走向科技兴农的光明大道。

  百户扶贫结对:在枣庄市妇联、枣庄市总工会的协助下,鲁化与100户特困单亲家庭结为扶贫对子。2008 年“三·八”节前夕,枣庄、滕州两地100 余名特困单亲家庭收到了鲁化免费赠送的聚肽螯合钾尿素、BB 肥等适合当地农作物生长的新型肥料。切实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每到一户特困农家,工作人员在送上肥料的同时,把科学施肥知识和一些小窍门详细认真地进行讲解和现场指导,密切关注用肥效果,确保庄稼健康生长。

  百个营销网点:为让更多的农民朋友能够在家门口买到称心的放心肥,鲁化在对枣庄五区一市100个乡镇设立了销售点,坚持“鲁化肥料、真实可靠”的承诺向社会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配货的及时便捷、价格的优惠稳定,让更多的经销商和用户感受到鲁化周到的服务意识。

  百万亩农田施配方肥:配方施肥是一项增产节肥、增收节支的科学施肥技术、在枣庄农业局的支持下,鲁化配方肥料大批量投入生产,滕州、枣庄、薛城、峄城等地网联配方肥全面开售。配方肥料的销售产生了新的卖点,为企业增加了新的利润。

社会公益

  倡导感恩思想,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慈善活动,无论是"慈善一日捐"、"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爱在阳光下"慈善公益晚会,还有汶川大地震的爱心捐赠、无偿献血,企业积极组织,员工踊跃参加,捐赠数额成倍提升,共同谱写一曲责任关怀之歌。

  开展“代理妈妈”活动,广大员工关爱社会、奉献爱心,争做“代理妈妈”,共有450名职工参加,结成帮扶对子410对,捐助金额8.79万元。被枣庄市委授予“代理妈妈”突出贡献奖。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厂干部员工积极踊跃地向四川灾区捐款献爱心,先后五次捐款捐物100 余万元。举办了“川鲁情深,爱在鲁化―儿童爱心夏令营”活动,来自绵阳灾区的20名小朋友结对入住鲁化员工家庭,亲身感受鲁化人和谐的家庭氛围。2010年玉树地震发生后,鲁化全体干部职工自发捐款106856元送往灾区。

职工权益

  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保障员工的主人翁地位,使全体员工共同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建立健全了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参与机制,尊重和保护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力维护员工合法权益,关心员工生活,努力解决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促进了员工生活质量与企业发展水平的同步提高。

  保障员工民主权利

  我们充分发挥员工在民主管理、民主参与、民主监督中的作用,建立健全了各级工会组织。截至2008年底,企业建会率和在册员工工会入会率均达到100%;定期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审议企业年度工作报告,涉及员工利益的重大决策都征求职工代表意见;实行了厂务公开制度、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制度、职工代表巡视安全生产和经营活动制度,举办合理化建议和劳动竞赛活动,员工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依法推行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并成立了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成立了女职工委员会,有效保护了女职工的特殊权益。

  切实维护员工权益

  我们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薪酬福利制度改革,努力建立突出岗位价值、工作业绩并符合各类人员特点的薪酬制度,充分体现各类人员尤其是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操作技能人才的自身价值。近年来,我们在分配上注重向基层一线和关键艰苦岗位员工倾斜,逐步提高一线员工和关键艰苦岗位员工的岗位工资标准。同时,按照国家规定的“工资总额增长幅度低于经济效益增长幅度、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幅度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的原则,保证了员工工资的适度增长。

  在企业内部全面推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多指向、可量化的“4QDL”绩效考核模式。实行新的岗位绩效工资制,适度拉开分配差距,岗位绩效工资基本实现了“六个不一样”,即效益好坏不一样,每个月不一样,每个分厂、处(室)不一样,每个班组不一样,每个岗位不一样,每个员工不一样,激发了企业活力。我们高度重视员工的切身利益,严格执行国家工时制度和带薪休假制度,依法为员工提供了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等五大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并及时足额缴纳各项保险费用。

  努力提高员工生活品质

  企业筹资40万元建立了“扶贫送温暖基金”,实施“送温暖”工程,每年都对企业特困员工情况进行统计,企业领导经常走访和探望特困员工,春节前夕向他们发放慰问金。每年,企业走访慰问离退休、困难、伤病和残疾员工达上千人次,共发放慰问金数百万元。

  实行员工带薪休假、定期疗养制度,并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通过举办运动会、文艺晚会、书画、摄影展等,缓解广大员工的工作压力,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

  积极开展“温馨家园”创建,对生活区道路进行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建设大学生公寓,并对生活区住宿楼、南大门、电缆、驰放气管网等公共设施进行整改,改善了员工的生活学习环境。

循环经济

  鲁化先后投资约3亿元,用于废水、废渣、废气的回收利用,并逐步形成了煤化工、炉渣综合利用热电联产、废气综合利用、精细化工和废水资源化综合利用五大生态产业链。

  一是煤化工生态产业链。通过引进建设德士古水煤浆加压气化装置并配套采用四项创新技术,由传统的间歇造气过渡到先进的德士古气化,改变并拓宽了合成氨生产的原料路线。用合成气制合成氨、尿素、甲醇,实现了洁净煤技术的重大突破,形成了煤化工生态产业链。

  二是炉渣综合利用热电联产生态产业链。用烟煤和炉渣混合作燃料生产蒸汽,利用蒸汽发电,然后生成不同等级的蒸汽用于化工生产。锅炉炉渣和粉煤灰全部用于生产粉煤灰砖、加气混凝土板、粉煤灰小型空心砌块等节能环保产品,可年产标准砖3500万块、炉渣砌块100万块、加气混凝土板10万立方,实现了废渣零排放并年增效益400万元,形成了炉渣综合利用热电联产生态产业链。

安全发展

  鲁化实施阳光安全预控管理,把维护职工生命健康权作为安全管理的核心,牢固树立“以人为本、责任在我”的安全理念,紧紧围绕理念、制度、行为三要素,以安全信息网络为平台,建立安全责任、安全教育培训、安全隐患排查八大体系,对人、机、环境等因素进行超前分析和预防,最大限度消除和减少隐患,形成了独具化工企业特点的“机、电、化、仪、管”五位一体联检、“4E”安全确认、工前五分钟安全预知、安全星级班组、星级员工评比以及“三警联动”等创新机制,企业实现了安全生产十周年,被授予全国首批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一级企业。

  三是废气综合利用生态产业链。利用合成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硫化氢废气进行回收深加工。投资5300万元建设了一套4000吨/年硫化氢提纯装置,以及一套6000吨/年二甲基亚砜装置,年处理含30%硫化氢废气600万立方米,回收利用硫化氢4000余吨,增加附加值2000余万元。较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二硫化碳生产法可年减排二氧化碳1800吨。实现了废气的清洁排放,达到了消除污染物排放的良好效果,形成了废气综合利用生态产业链。

  四是精细化工生态产业链。利用富余稀氨水、二氧化碳和国产氯化钾生产碳酸钾,每年可回收利用废氨水27000余吨,同时副产16000吨氯化铵,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400吨,形成了精细化工生态产业链。

  五是废水资源化综合利用生态产业链。优先在生产过程中实现废水的减量化处理,同时将煤化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水如:煤气洗涤废水、氨氮废水、尿素解吸废水、含油废水等将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实现分质回用,并建成污水与回用水处理装置,实现了企业生活和工业废水的达标排放,形成了废水资源化综合利用生态产业链。

阳光安全预控文化

  阳光润泽万物,哺育生命,赋予健康。阳光预控安全文化就是把维护员工生命健康权作为安全管理的核心,重在预防,防控结合,实现本质安全。

  ·一个目标

  建设本质安全型煤化工企业,实现“零违章、零隐患、零事故”

  ·三个要素

  法则:“1≤0” 安全不等式,即:出现一起安全事故或有一个员工发生“三违”,安全管理效果小于或等于0

  制度: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实现安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行为:遵章守纪,自主保安

  ·八个体系

  安全工作责任体系 安全教育培训体系

  安全隐患排查体系 安全监督检查体系

  安全应急救援体系 安全信息管理体系

  安全行为控制体系 安全考核激励体系

  ·一个平台

  对安全管理信息利用内部网设立“安监在线”平台,在线反馈,实时监控。

  ·四个层次

  管理人员:安全压倒一切,责任重于山

  安监人员:铁面孔、铁手腕、铁心肠,“三铁”精神抓安全

  班组长:工作承上启下,安全细致到家

  员工:遵章守纪,珍爱生命

  ·六个支撑点

  准军事化安全轮训 采用准军事化管理的手段,强化全员安全培训学习,提升培训效果和员工执行力。

  五位一体联检 “机、电、化、仪、管”(设备、电气、工艺、仪表人员和管理人员)每天对生产现场巡回检查,对查出的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实施记录跟踪。

  工前五分钟安全预知 工作前由作业负责人对现场可能影响施工作业的人员、工具、环境、对象等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和预知,制定、落实具体防范措施。

  安全星级班组、星级员工 根据安全考核积分,分三个星级对生产班组和员工进行评定,鼓励班组自主管理、员工自主保安。

  “4E”安全确认 即关键环节、关键部位、关键设备和关键人。紧密结合集团公司“三位一体”、“手指口述”安全确认和化工安全作业八大规程及岗位实际,建立 “4E安全确认程序”,确保员工按章作业、实现本质安全。

  “三警联动”应急机制 整合企业消防、救护、治安资源,实现119、120、110“三警联动” 。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