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庄镇图册(2)
羊庄,滕州下辖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邾娄文化、墨家学说起于邻,光于斯,传于外;羊庄风光秀丽,环境优美,良好的自然条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为羊庄这块热土保存了绮丽的邾娄文化和文物古迹。这里有7000年的化姑庵文化遗址,有昌虑故城、陶山经石等名胜古迹;还有西施牧羊、聚宝盆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和传说。相传,在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辞官北上,路经这里,发现此地翠山环绕、薛河奔涌、土壤肥沃、草肥水美,遂隐居养羊,羊庄因此而得名。明朝洪武年间,羊庄已发展成为交通和商业重镇,物产丰富,经贸活跃,商贾云集。羊庄镇还是革命老区,1938年和1939年,滕县县委和滕县抗日人民政府分别在羊庄镇的大赵庄和庄里诞生。
羊庄,交通便利,资源丰富。京沪高铁、济枣公路、枣木高速公路穿境而过,104国道、京福高速公路纵穿南北,距机场仅100公里,离码头20公里,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十分优越。羊庄地下水资源丰富,总储量约4亿方,日可供水30万方,且水质良好,可与崂山矿泉水媲美。羊庄还有丰富的石灰石、煤、药材、金矿石等资源。其中石灰石资源蕴藏更加丰富,经过“山东省第七地质矿产勘查院”勘查、化验,初步估算,本地区的水泥用灰岩总资源量可达15亿吨以上,炭岩氧化钙(Cao)平均含量为51.5%左右,氧化镁(Mgo)平均含量为1.68%,是作为建设特大型水泥厂原料基地,羊庄镇被滕州市政府列为发展水泥行业,特别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的首选建设基地。
羊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邾娄文化、墨家学说起于邻,光于斯,传于外;羊庄风光秀丽,环境优美,良好的自然条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为羊庄这块热土保存了绮丽的邾娄文化和文物古迹。这里有7000年的化姑庵文化遗址,有昌虑故城、陶山经石等名胜古迹;还有西施牧羊、聚宝盆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和传说。相传,在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辞官北上,路经这里,发现此地翠山环绕、薛河奔涌、土壤肥沃、草肥水美,遂隐居养羊,羊庄因此而得名。明朝洪武年间,羊庄已发展成为交通和商业重镇,物产丰富,经贸活跃,商贾云集。羊庄镇还是革命老区,1938年和1939年,滕县县委和滕县抗日人民政府分别在羊庄镇的大赵庄和庄里诞生。
羊庄镇历史文化遗存丰厚。今境内有古墓址11处,庙宇30处,遗址(物)16处,名胜7处。镇政府院内一棵400多年的银杏树,是明朝山西会馆的遗物。镇内南塘村是抗日战争初期苏鲁人民抗
日义勇队第一总队驻地。
陶山东遗址
位于陶山东面,陶山自古有许多传说。传说当年王母娘让二郎神将两座山。既陶山和陶山对面的山,当地人称为隔山,也有为方便称为南山。二郎神奉命将山挑下界,于是将两座山放置于此。山上还有许多小圆坑,许多人传言说是菩萨掉下的眼泪,当然这也只是一个传说,其实是以前在陶山上的山贼们插旗子用的。陶山一下雨就会有许多泉水,羊庄的泉水也很好。而且据说范蠡当年在陶山脚下放过羊。
昌虑遗址
位于土城村,座落在滕州城东南30公里。地处薛河北岸,与陶山隔河相望。明万历和清道光《滕县志·古迹》中均云:“昌虑城,亦曰滥城,城周十里,有子城。”抗战前夕,该城仍完整,部分女墙依稀矗立,北、东、西3门都较完整;北门楼有砖制横额“昌虑”二字,东西横排,柳体正楷,是唐代遗物。滥城是小邾国属地,
滥邑为小邾国重要城池,东汉始改为昌虑县。该城西北角炮台上有一块长1.5米,宽约1米的石刻,有“滥邑”字样。抗战前夕,韩复榘曾下令重修昌虑城,才把滥邑女墙拆平。据传,清末为防太平天国军队攻城,曾重修,女墙修得很完整。这次重修时,西门外有民工刘开祥掘出将军尸骨一具,骨骸作佩剑状。有一虎符,刘开祥拾得,拴在腰间,昼夜跟随,刘死时带入坟墓。据此分析,这具骸骨是春秋时将军,死时配虎符葬于城下。内城2米以下还发现有陶制地下管道,延伸到西南里许薛河北岸,为汉代陶瓦。这座古城,自春秋到隋末为政区治所。唐以后沦为农村。
1982年文物普查时考察发现,现土城遗址乃古昌虑城之子城,周长1.5公里,西至东于村,北至西石楼北,南至陶山东,出土陶片均与子城陶片同。东于村有“铁炉口”,为冶炼遗址。还发现有木炭块及灰烬、铁屑等,分析建城时已进入铁器时代。据有关资料和出土石基分析,旧时城墙高2丈许,土壕深8尺,城墙顶端宽6尺,可行大车,城基高于地面5尺。四门雄伟壮观,城门楼高3丈许,均砖石砌立,甚为坚固。当时城内建筑规模宏大,楼台殿阁,雕梁画柱,富丽堂皇。城南门外有古花园一处,风景秀丽。据传说和史书记载:五代时期薛王刘崇之女因避虎招亲于昌虑城,故昌虑城又被称为“躲虎城”。经过2000多年的沧桑变迁,现已荡然无存。但遗址、遗迹、残碑断碣还足以让人们联想当年的雄伟风貌。
位于羊庄镇孟庄村东南到东北一带古薛河西岸河旁高地上。1964年5月,中国科学院考古所山东队和县文化馆对本县进行考古普查时发现。1973年后,县博物馆又进行过多次复查。遗址高出河床约5至7米,沿薛河岸,逶迤起伏,时断时续,南北长约350米,左右宽度不详。在整个遗址的河旁断崖上,断断续续暴露出灰坑、红烧土及蚌壳堆积,文化层距地表0.3—1.5米不等,厚约0.3—1米,内含陶片较多,龙山、西周陶片居多。村东约50米处,暴露出的文化层厚达1.5—2米左右,为大汶口时期的遗存。村东南约50米处,因砖窑取土成坑,断面暴露出的文化层深0.5米—1.8米左右,含较多的红烧土块,草木灰、陶片、兽骨等。采集的标本有:素面夹粗砂褐陶罐口;扁凿状夹砂红陶鼎足;素面夹砂红陶盆口;里外施黑衣泥质褐陶钵口;鸟喙形夹砂黄褐陶鼎足;施黑衣泥质灰陶盆口;腹部饰绳纹夹砂灰陶鬲口,素面夹砂灰陶鬲足。根据历次调查所采集到的标本分析,该遗址内涵丰富,含有北辛、大汶口、龙山、西周、汉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是一处比较重要的古遗址。1980年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后台文化遗址位于羊庄镇后台村北,古薛河自北西流又转向南的拐弯处。村西沿河岸自村北长约500米。村西有高台,俗称“望林台”,高约10米,成梯田状,底部南北长约70米,东西宽约35米。河旁断崖及梯田断面上,暴露出大量的灰土、红烧土堆积层,夹杂着陶片、兽骨、鹿角等,地面亦可散见不少陶片。采集的标本有乳丁形、侧三角形、鸟喙形鼎足、罐形鼎残片、罐口沿、盆口沿、甗口、甗把、残黑陶杯、残石器等,以夹砂灰黑陶和泥质黑陶为主,有的饰有绳纹。还采集到鹿角器一件,有明显的使用痕迹。根据采集的标本分析,该遗址包含有龙山、商、西周、东周及汉代各个时期的文化遗存。1980年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羊庄镇前台村200米处,东依高山,西临古薛河,为山区丘陵高台地,地名“庙台地”也叫“化姑庵”。高台地,高出地面约2米,遗址东、西、南、北、各约100米,面积为1万平方米。从高台地东断面观察,2米以下还有含大量的红烧土块、灰烬、陶片、兽骨的文化层;地表亦可散见不少陶片。
采集的标本有圆锥状鼎足、舌饼状器、扁凿状鼎足、盆口沿、鬲足、罐口沿等,陶质为夹砂红陶、夹砂红褐陶、夹砂灰陶、褐陶、泥质灰陶、红褐陶、青灰陶,饰绳纹。另外还有汉代的板瓦,筒瓦,唐代的白瓷圆饼形碗底等。根据采集的标本分析,前台遗址内涵丰富,包含了北辛、大汶口、龙山、岳石、商、周以及汉、唐各个时期的文化遗存,上下延续了6000余年。被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薛河东岸民庄村东300米的对子山的山顶上,墓长3米,宽2米,深4米。现已挖掘清理一处,出土战国时期文物9件,有陶鼎2件,陶壶2件(其中1件是方壶,表面饰有彩绘),陶盒2件,陶碗1件,铁器1件,陶罐1件,另有人骨架1具及小型随葬品一大宗。据考,此墓为战国时的山大王墓,距今2400年。在山顶上发掘战国时的墓址,这在枣庄地区还是第一次。
位于范村家前、陈村家东的小山顶上(山顶平坦),10多个墓穴全是在山顶上向下錾成的,深4~5米,成墓长4米,宽1米,深0.9米。墓穴封土为1里之外薛河中的土,墓石起运于1.5公里许钓鱼台山上的整块石板。墓群均东西向行穴。现发掘四圹,出土20个汉代制钱,1个铜镜,1个汉白玉镯,1个玉肩,汉画石1块,其它汉代鼎、陶盆等12件。现收藏于滕州市博物馆。
位于范村东南250米处凤山山顶上,现已发掘2处。已发掘的墓室距山顶约6米深,为并排座落,清理出土墓葬品有陶壶、陶磨、陶猪圈、陶猪、陶杯、陶盒、陶鼎、铜戈、玉簧、铜剑把、陶豆等陶器皿计24件。据市考古队考证为汉代墓群,距今1900余年。
位于羊庄镇东北8公里上曹王村后山上,为一汉代墓群。埋葬了汉末遇难的曹操之父曹嵩及其奴仆和其他亲属数十人。曹嵩死后,其子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迫使朝廷追封其父为曹王,今曹王墓村因此而得名。曹王墓汉墓群,清末还较完整,山上建有纪念亭,墓群周围桃李满山,故曹王墓村又名桃花村。该墓群清末以来屡遭破坏,地表已荡然无存。1932年中央研究院及山东古迹研究会联合对曹王墓汉墓群进行了清理,发现石室墓10余座,出土了一批贵重汉画像石,汉代制钱、护心镜等文物。据考,韩复榘座山东时、大跃进期间、文化大革命中屡遭破坏,现墓碑已平,仅有墓碣数块。
即范蠡祠,位于昌虑之华采山(今陶山)。范蠡,春秋末政治家,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为越大夫。他戮力辅佐越王勾践20余年,越为吴所败时,曾赴吴为质2年。回越后助勾践刻苦图强,佐勾践破吴后,封上将。他认为勾践为人“可与共患难,难与同安乐”,遂乘船径入海,先后适齐,至陶(今定陶),赴兰陵等地,以经商致富。后世人见其居于昌虑之华采山,故建祠以祀之,其山名为陶山。陶山汉属东海郡,在兰陵境内,故山下河边平泽处有范蠡湖,陶山后薛河中有约5米高的钓鱼台。唐以后,因薛河河床水土流失,陶朱公祠(庙)被水冲击,无迹可寻。仅存一块上刻范蠡头像的石碑,“文革”中被 砸成三截,用作提水站基石,今得两截由范村范氏后裔移至祖茔。范蠡所居之陶山,为后世文化重地,在这里求学成名者有举人、进士。范蠡功成名遂,思难退身,弃禄虑祸,作隐者居,后裔得以繁衍。
位于羊庄村东南,在羊庄盆地内,盆地地表以下石灰岩含水丰富,地下水由东北向西南流动,在断层东侧低洼处溢出地表成泉。据1980年实测,丰水期流量17.28万立方米,枯水期6万立方米。尤其是贯穿羊庄村的温凉河,自羊北、羊东开始到羊南圣山东一段河道中,遍地是泉,常年涌流的大泉不下几十个。羊庄群泉中最著名的泉有3个。“仰珠泉”位于羊庄东门外大桥南河畔上,今羊庄新大桥下。该泉涌势优美,水洒平坦,水花喷出如撒珍珠滚动,故名为仰珠泉,又称蕊珠泉。“珍珠泉”位于羊南王桥南侧,该泉喷涌水势壮观,泉水在河岸道边稍高处如同撒豆子一般,故名珍珠泉。据传清末时,滕县某县令专喝羊庄珍珠泉水,每天让书童前来羊庄挑一担水。一次书童夜间贪赌,早晨起晚了,在附近挑一担水想骗过知县。知县一喝不是珍珠泉的水,便大发雷霆,将其打发回家。“乌龙泉”位于山西会馆后,该泉如同从龙嘴中喷出,水色如兰,故名乌龙泉,又称二龙泉。1960年在提水站前凿大口井,乌龙泉水被截断,泉水从大口井中涌出,后提水站拆除,加宽枣滕公路,在地下修一暗渠,泉水过公路向南折西流入温水河。
羊庄,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济枣公路、枣木高速公路横贯东西,104国道、京福高速公路纵穿南北,距机场 仅100公里,离码头20公里,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十分优越。羊庄地处滕州与枣庄中间地带,区位优势明显,拥有十分便捷的交通条件。距枣滕高速公路西站(枣庄至滕州)3公里。西有京福高速公路和104国道,距我镇驻地分别为5公里和10公里。对大型企业而言,本地区发达的公路运输网络将为企业提供十分便利而且价格低廉的产品集散条件。羊庄地下水资源丰富,总储量约4亿方,日可供水30万方,且水质良好,可与崂山矿泉水媲美。羊庄还有丰富的石灰石、煤、药材、金矿石等资源。其中石灰石资源蕴藏更加丰富,经过“山东省第七地质矿产勘查院”勘查、化验,初步估算,本地区的水泥用灰岩总资源量可达15亿吨以上,炭岩氧化钙(Cao)平均含量为51.5%左右,氧化镁(Mgo)平均含量为1.68%,是作为建设特大型水泥厂原料基地,羊庄镇被滕州市政府列为发展水泥行业,特别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的首选建设基地。
羊庄是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之地。境内主要有两条河流,薛河在山亭镇的海子村入境,流经镇境东部和南部,至西南部的小王公村前西去官桥镇,主流在境内长16.4公里,属山洪河道;温凉河发源于镇境北部沈井村北龙山东麓,在羊庄村与发源于黄沟一带的山洪河道汇合,向南流经羊庄泉群,经圣山南入官桥镇,主流在境内长10.5公里。两条河流贯穿全境,是泄洪排涝的主要河道。
羊庄山林覆盖率高,水源丰富,无工业污染项目。据山东省地质厅勘探,羊庄地下水资源丰富,是鲁南最大的富水区。整个羊庄盆地位于薛河上游,面积546平方公里,主要含水层分布面积为161平方公里,补源面积为652平方公里。
地下水总趋势是向盆地腹地运动,在羊庄形成二龙泉为主的羊庄八大泉群,地下水总储量约4亿立方米,日供水量30万立方米,水深平均在100米左右。经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与卫生工程研究所对羊庄5处地下水进行的检测报告,确认羊庄地下水富含锶的珍贵优质天然矿泉水,锶的含量达到国际标准要求,此外还含有多种人体所必需的锂、硒、锌、碘化物、偏硅酸等多种微量元素和矿化物。微量元素虽然在人体内含量甚微,但其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微量元素缺乏会导致各种疾病。例如,缺锶易患肿瘤,缺锌导致脱发、免疫缺陷,缺硒诱发心肌病,缺碘产生甲状腺机能减退等等。而某些微量元素仅能以水中游离状态才被人体吸收,所以说矿泉水是人体所需微量元素的理想补剂。羊庄地下矿泉水历经千百年的渗透、过滤、地下深部循环而形成,通过天然净化而不含有致癌化合物、农药、重金属、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对人体有害的成份,并具有明显的磁性异常反映,理性指标均符合国际标准。通过对羊庄地下水动态监测数据显示,地下水源地附近水温、水位、水质、水量均较为稳定,水质未受到污染,长期开采有保证,很适宜建大型的矿泉水加工企业。
羊庄拥有丰富的水、石灰石、花岗岩、金河沙、药材等资源。其中石灰石资源蕴藏更加丰富,经过“山东省第七地质矿产勘查院”勘查、化验,初步估算,本地区的水泥用灰岩总资源量可达15亿吨以上,炭岩氧化钙(Cao)平均含量为51.5%左右,氧化镁(Mgo)平均含量为1.68%,是作为建设特大型水泥厂原料基地,羊庄镇被滕州市政府列为发展水泥行业,特别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的首选建设基地。
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国土资源局的支持下,省政府于2005年8月19日批准下发了探矿权许可证。范围在羊庄镇的西北部,以尤山子——上下曹王—中顶山为中心,共涉及周围6个行政村、包 括7个山头;探测面积为8.44平方公里(东西长2.25公里,南北长3.75公里)。资源详查工作由山东省第七地质矿产勘查院承担,地质七院派出了精干的队伍、精良的仪器进行详查工作,在镇政府以及所在村的大力配合下,资源详查工作历时5个月圆满完成任务。
详查给出的结论为:中顶山区域水泥用灰岩矿床受控于寒武纪张夏组地层,区域分布较稳定。该项目区域内矿石化学成分非常符合生产水泥使用,氧化钙平均含量为51.5%,氧化镁平均含量1.68%,优质炭岩储量约3.5亿吨,可满足年产600万吨(3*5000t/d)水泥项目采材近60年的生产需求。
根据1:50000万区域地质资料及本次工作取得的成果,在矿区东侧尚有大量丰富的水泥用灰岩矿资源,与现有矿体属同一层位地层,可作为本矿区的后备接续资源。可见,山东省滕州市羊庄镇中顶山地区蕴藏有丰富的优质水泥用灰岩矿资源,且开发前景广阔。
羊庄是养羊大镇,青山羊饲养业正由千家万户的散养逐渐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已成为该镇发展农村经济 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青山羊存栏量达15万只,年出栏近7万只。
羊庄青山羊产品主要有山羊绒、肠衣、猾子皮、肉制品等。青山羊是世界著名的三大毛皮品种之一,山羊绒、猾子皮是该镇传统商品。医用可吸收性缝合线是采用地产青山羊优质肠衣制作而成,属高科技产品,其光洁度、均匀度、断裂强力、线体洁净度及吸收期等各项技术指标均优于国家专业标准。
羊庄羊肉汤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用青山羊烧制的羊肉汤色白似奶、水脂交融、质地纯净、鲜而不腻,不仅是一道可口的美食,而且有许多药膳功能,深受消费者的赞誉。
羊庄镇位于滕州市东南部,属半山区乡镇,总面积128平公里,8.1万人,8万亩耕地,3万亩荒山,地下水源较好,发展林果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发展林果生产摆到重要位置,把发展经济林作为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重要措施。坚持以美化家园、涵养水源、增长财源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立足山区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扶持。使全镇林果生产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强力推进了林果产业化进程。
在发展过程中,羊庄镇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市场导向、名优稀特效益第一”的原则,首先从调整林 种、树种各品种入手。由普通品种向名优稀特品种转变,先后从省科研院所引进当今国内领先的如乌克兰大樱桃、金太阳杏、绿宝石梨、泰山红石榴、鲁北冬枣、早红宝石油桃、京秀葡萄、早美丽梨、日本甜柿、红嘎啦苹果等名优稀特品种十大类46个品种。其次抓规划布局。从全镇资源的实际出发,将全镇划分为两个生态经济区。中部平原,土地平整肥沃,地下水资源丰富,确立发展以大樱桃、凯特杏、油桃、苹果为主的高效经济林。在南北山区,确定发展了水土保持林和以干果为主的经济林,规模嫁接栽植了冬枣、石榴、花椒等。第三,狠抓基地建设。镇党委、政府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聘请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坚持一抓一个流域,一搞一大片,实现规模效益。
重点抓了八大基地:一是狠抓了以腰庄为主的3000亩的大樱桃基地;二是狠抓了以羊山、孟庄为主的优质杏、梨基地2500亩;三是建成了以下辛庄、高村、洪山口为主的6000亩冬枣基地;四是狠抓了以南塘、赵前为主的优质桃基地,新发展油桃、毛桃1500亩;五是狠抓了以沈井、关山峪为主的1000亩泰山红石榴基地;六是狠抓 了以中顶山、中黄沟、洪山口为主的6000亩的花椒基地;七是抓了以后石湾为主的优质苹果基地建设,嫁接改造优质早熟品种1000亩;八是大回山流域万亩经济林建设。大回山万亩经济林建设的总体战,共爆破6000多处,修环山路20华里,栽植大枣、柿子、花椒等名优干鲜果50多万棵。第四明确任务,严格标准,全面完成了绿色通道建设任务。枣木高速公路途径羊庄镇9.5公里,林带宽至100米,栽植优质速生林5.5万棵,由于坚持挖大坑、栽大苗、浇大水,严把栽植质量关,成活率达99%以上。
为了巩固造林成果,实行分段承包,逐户落实林权和管护措施。到目前为止,全镇已发展各类优质干鲜果1.5万亩,果品总产量以达到1000万公斤,产值已达到1500万元,并涌现出了高效农业的典范如:腰庄村的大樱桃亩效益25000元,中顶山、洪山口的花椒亩产值均在5000元以上。
滕州市宏瑞种禽公司
2004年初,羊庄镇党委、政府围绕农民增收、农民增效,抢抓机遇,下大气力强力推进畜牧产业化,通过农民和机关干 部入股的形式与鲁南牧工商联合公司共同筹建了符合国际化商检标准的宏瑞养殖有限公司。
该公司占地260亩,总投资3000万元,能容纳10万套标准种禽,年可提供合格种蛋1200万枚,优质鸡苗900万只,产值2200万元,利润360万元。自3月份投产运营以来,已生产种蛋900万枚,创利580万元,成为全省最大的种禽养殖公司,是滕州市乃至整个山东省畜牧产业发展的典范。
为搞好宏瑞种禽公司建设,该镇按照规范、超前和实用的原则,聘请鲁南牧工商联合公司对种禽公司进行了高标准设计、高起点规划,组织强有力的队伍,采取超常规的措施进行施工建设,按照高标准的设计要求,划分生活区和生产区,实行封闭式管理,采用世界上先进的自动供料系统集中喂养。
羊庄 镇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引领和帮助有能力、有实力的生产者及经纪人创建专业合作社。目前已成功注册3家,社员已达500余人,带动了周边2000余户农民发家致富。
该镇先后成立了腰庄大樱桃产销合作社、前沙冯蛋鸡养殖合作社和土城甘蓝产销合作社等,发展大樱桃种植基地1500亩,甘蓝种植基地2000亩,蛋鸡养殖规模已达8万余只、日产鲜蛋3000多公斤,有近1000名农产品经纪能人入社,仅大樱桃一项农民年增收700余万元。
羊庄镇位于滕州市东南部,距市驻地19.6公里。镇境南北长18.2公里,东西宽10.5公里,面积112.54平方公里。辖88个行政村、1个社区,总人口7.65万人。
羊庄自周代以后,先后隶属邾国、小邾国、昌虑县(治今土城村)。隋废昌虑置滕县后始为滕属。民国时为滕县二区。1956年,北部中顶山乡自桑村区划入,南部的望河乡划出归官桥区辖,滕县二区改称为羊庄区。1958年6月,改称东方红公社。1959年改称羊庄公社,1966年建羊庄区,1969年撤区恢复公社建制。1984年3月称羊庄乡,同年11月改称羊庄镇。
羊庄镇历史文化遗存丰厚。今境内有古墓址11处,庙宇30处,遗址(物)16处,名胜7处。镇政府院内一棵400多年的银杏树,是明朝山西会馆的遗物。镇内南塘村是抗日战争初期苏鲁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一总队驻地。
羊庄镇位于滕州市东南部,距市区20千米。面积128平方千米,人口8.1万人。辖7个办事处,89个行政村。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是鲁南地区最大的水源地。石灰石、煤、药材、金矿石等资源丰富。济枣公路、枣木高速公路横贯东西,104国道、京福高速公路纵穿南北。名胜古迹有7000年的化姑庵文化遗址,昌虑故城、陶山经石等。
因古代政治家、著名商人范蠡留恋此处的山青水秀、物肥人美曾牧羊于此而得名。1938年和1939年,滕县县委和滕县抗日人民政府分别在大赵庄和庄里成立。1958建羊庄东方红公社,1966年改羊庄区,1969年改羊庄公社,1984年设乡,同年改镇。1997年,面积120平方千米,人口7.6万。
辖羊东、羊南、羊北、大峪庙、尚屯、史屯、杜屯、自庄、庞庄、后石湾、沈井、蒋杭、王杭、后赵、赵庄南、腰庄、西南庄、小赵前、小赵后、新安岭、宋屯、中顶山、三姓庄、上邱、尤山子、上曹王、下曹王、庄里、中黄沟、下黄沟、羊山、洪山前、西江、后台、前台、东塘、大北塘、南塘、民庄、代岗、富兴庄、杜塘、洪村、陈村、寒山前、范东、范西、东胡、东辛、西辛、钓鱼台、陶山东、陶山西、张河、高村、土城、东石楼、西石楼、东店、西于、南于、东南于、小王宫、东南宿、前南宿、西南宿、大计河、小计河、两河、前沙冯、后沙冯、前毛崮、后毛崮、东薛河、西薛河、张坡、于坡、许坡、杨坡、南台、孟庄、黄屯、东南王、幸福、东石湾、西石湾、余粮店、白杭89个行政村。2001年,辖羊庄南、羊庄东、羊庄北、杜屯、史屯、蒋杭、王杭、尚屯、沈井、大峪庙、后石湾、西石湾、杨坡、张坡、于坡、许坡、西薛河、东南王庄、幸福、黄屯、东薛河、西南宿、东南宿、前南宿、大计河、小计河、两河、前毛堌、后毛堌、前沙冯、后沙冯、小赵庄前、小赵庄后、后赵、赵庄南、西南庄、腰庄、宋屯、中顶山、上曹王、下曹王、尤山子、上邱庄、三姓庄、新安岭、庄里、大北塘、东塘、代岗、民庄、前台、后台、西江、中黄沟、下黄沟、官兴庄、洪山前、羊山、南塘、土城、东石楼、西石楼、白杭、余粮店、东店、东于、西于、南于、东南于、小王公、洪、杜堂、陈村、东胡、范东、范西、东辛庄、西辛庄、钓鱼台、陶山东、陶山西、韩山前、张河庄、高村、兴鲁90个行政村。
2002年末,面积112.54平方千米,总人口76318人,其中乡村人口7.59万人,辖兴鲁1个居委会,羊庄东、羊庄南、羊庄北、王杭、蒋杭、上屯、大峪庙、沈井、上邱庄、三姓庄、尤山子、上曹、下曹、宋屯、中顶山、关山峪、中黄沟、下黄沟、洪山前、羊山、西江、北台、庄里、戴岗、大北塘、东塘、民庄、南塘、前沙冯、后沙冯、前毛堌、后毛堌、两河、东薛河、西薛河、大计河、小计河、东南宿、西南宿、前南宿、东店、东石楼、西石楼、余粮店、白杭、东胡、范村东、范村西、陈、东辛庄、西辛庄、钓鱼台、洪、杜堂、土城、陶山东、陶山西、东于、东南于、西于、南于、寒山前、张河庄、高、小王公、东南王庄、张坡、杨坡、于坡、许坡、幸福、黄屯、杜屯、史屯、庞庄、自庄、东十湾、西十湾、后十湾、南台、孟庄、新安岭、西南庄、腰庄、后赵庄、赵庄南、小赵庄前、小赵庄后88个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