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茨拉夫·克劳斯

瓦茨拉夫·克劳斯

目录导航

人物经历

瓦茨拉夫·克劳斯瓦茨拉夫·克劳斯1963年,瓦茨拉夫.克劳斯毕业于布拉格高等经济学校。在校学习期间,主攻对外贸易专业。

1966年,到意大利学习。

1969年,到美国深造。他是科学副博士和金融专业教授。

1969-1970年,曾短期在布拉格捷克斯洛伐克科一学院经济研究所工作。

1970年,由于参加“布拉格之春”活动被降职。[1]

1971年起,差不多整整15年,一直在捷克斯洛伐克国家银行的各种岗位上任职。

1987年,参加经济学家小组,倡导经济改革。[1]

1988年起,他是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预测研究所的一名科研工作者和课题研究的负责人,并到对外贸易大结兼职授课。与此同时,他还经常就有关经济问题,特别是财政、货币、通货膨胀、以及中欧和东欧国家的经济改革问题在国外发表文章,阐述自己对经济改革及其与此有关的经济建设和发展问题的主张。

人物履历

瓦茨拉夫·克劳斯瓦茨拉夫·克劳斯1989年,在捷克斯洛伐克发生剧变前,他就已经是当今捷克斯洛伐克事实上的执政党“公民论坛”运动著名领导人之一;12月,捷克发生剧变后不久,联邦政府前总理阿达麦茨辞去总理职务,第一副总理马里安·恰尔法受命组阁,根据“公民论坛”等组织协商结果,随组成了新的民族谅解政府,他作为“公民论坛”代表入阁出任这届政府的财政部长,这是捷共在捷克斯洛伐克放弃执政地位和改行多党制政府以来的第一位财政部长。

1991年4月,他组建公民民主党并出任主席;[1]10月,出任捷联邦政府副总理。

1992年7月,出任捷联邦所属的捷克共和国总理。

1993年1月1日,捷联邦正式分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独立国家,克劳斯担任独立后的捷克共和国首任总理。

1996年,议会大选获胜后连任。

1997年11月,他因涉嫌“政治献金”案件被迫辞职。[1]

1998年6月至2002年6月,任捷议会众议院议长。

2003年2月28日,当选为捷克共和国总统;3月7日,宣誓就职,任期5年。

2008年2月15日,总统选举中击败美国密歇根大学著名公共政治和经济学教授、美籍捷克人什韦纳尔后,成功连任;3月,宣誓就职。

政治举措

经济

瓦茨拉夫·克劳斯瓦茨拉夫·克劳斯克劳斯一直是激进经济改革的积极鼓吹者和坚定的捍卫者。他作为事实上的执政党“公民论坛”的一位著名领导人,而且又是联邦政府的重要成员一财政部长,这无疑为他推行自已在经济改革中的激进主张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原先,马里安·恰尔法总理把向市场经济过渡作为经济改革的战略目标,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克劳斯经济改革的激进主张,在联邦政府甲越来越占据了上风。

1990年,在六月大选中,“公民论坛”及其在斯洛伐克的姐妹组织“公众反对暴力”组织取得了胜利,它们在联邦议会的300个议席中获得了170席,依法由“公民论坛”出面组成了仍以民族谅解政府总理马里安·恰尔法为首的联邦新政府,克劳斯仍继续出任财政部长。同年10月14日,“公民论坛”举行全国代表会议,克劳斯经济改革激进主张的追随者在会上占据了多数,因此,他被提名并得以通过为“公民论坛”的主席。

在这一新的形势下,一批议员打出了“民主右派俱乐部”的旗号,克劳斯也随即明确提出,要把“公民论坛”改建成一个右派党,并表示,“他反对在政治和经济方面走第三条道路、反对市场与计划并存,,他既“坚决摒弃具有人道面目的社会主义”,又坚决反对“任何改革的共产主义”。他在一篇阐述他的改革主张的文章中指出,他的“目标是通过在市场原则基础上充分发挥作用的经济来替代中央计划经济”,但同时他又表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当前的经济政策主要是抑止通货膨胀的螺旋上作,不超越可能被接受的失业程度,保证必要的预算开支,以便能在所有各种变革中向蒙受损失最大的人提供帮助,来确保最大可能程度土的稳定”。

克劳斯的上述经济改革主张,无论是在“公民论坛”内部,还是在联邦政府当中,虽都占了上风,并正在有计划有步骤的实践中。然而,一切能否象他所设想的那样进行、发展,最后达到他预期的目标,还难以断定。因为种种迹象表明,私有化进程并不十分顺利,外资的投入很不踊跃,暴露出的问题从发展趋势看与他的原先设想存在着相当的距离。

外交

克劳斯(右)访问中国克劳斯(右)访问中国1994年10月,曾以捷政府总理身份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2004年4月,克劳斯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并成了捷克独立建国十年后访问中国的第一位国家元首,一举扭转了之前长期处于低谷的中捷两国政治关系。无论是在他担任总统期间,还是2013年卸任总统后,克劳斯一直是中国驻捷克大使馆的常客,积极参加使馆举行的各类活动,为捷克政坛人物作出表率,并为两国关系发展作出贡献。[2]

个人作品

《环保的暴力》《环保的暴力》克劳斯曾出版过20多本有关社会、政治和经济方面的书籍,荣获世界多所大学授予的名誉博士称号。

著有《环保的暴力》,[3]克劳斯具有政治家与经济学家的双重视角。全书一反当今世界主流的变暖灾难论调,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冷静客观地重新分析了全球变暖现实和抵御变暖的措施问题。同时以政治家特有的洞察力,犀利而敏锐地指出环保主义是一种变异的专制主义意识形态,其本质依然在于干涉人类的自由和发展。

个人生活

妻子是斯洛伐克人,他们有两个儿子。他爱好乒乓球和滑冰。

人物轶事

据澳大利亚《每日电讯报》2011年4月13日报道,捷克总统瓦茨拉夫·克劳斯在参加新闻发布会期间竟然顺走一支笔,不幸的是,他偷笔的过程还被拍摄下来并上传到YouTube视频分享网站上,并在网上疯传,成为点击观看热门。

YouTube上的这段视频是从克劳斯访问智利期间的新闻报道中截取的,它首先出现在11日的捷克电视台新闻节目中,同日就被传到网上,已经吸引了55万人观看。

在视频中,克劳斯坐在智利总统塞巴斯蒂安·皮涅拉旁边。当皮涅拉发表热情洋溢的欢迎辞时,克劳斯打开了放在面前桌子上的一个笔盒。他拿出一支笔,仔细地检查了一番,随后将手藏在桌子底下,把笔偷偷放进外套。最后他两只手空着放到桌子上,并将钢笔盒重新盖上。视频用红色箭头和圆圈标出了克劳斯藏笔的全过程。

视频被曝光后,很多人在Facebook上呼吁人们送克劳斯总统一些笔。

Novinky新闻网引用克劳斯的话说,在参加会议活动时带走一只笔是他的惯例,而且那也不是金笔,只是一支普通圆珠笔。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