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要素(climatic element),又称气候统计量,各种气象要素的多年观测记录按不同方式进行统计所得的结果。主要的气候要素包括气温、降水和光照等,其中降水是气候重要的一个要素。它们是分析和描述气候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的基本资料。常用的有平均值、总量、频率、极值、变率、各种天气现象的日数及其初终日、某些气象要素的持续日数等。
气候统计量通常要求有较长年代的观测记录,以使所得的统计结果比较稳定,一般取连续30年以上的记录。为了对全球或某个区域的气候作分析比较,必须采用相同年代的资料。为此,世界气象组织建议把1901一1930年和1931-1960年两段各30年的资料作为全球统一的资料统计年代。但在一些气候变化不大的地区,或年际间变化不大的一些气象要素,连续10年以上的资料统计结果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1]
气候要素不仅是人类生存和生产活动的重要环境条件,也是人类物质生产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在生态学、地学、资源科学和农学等多学科的研究中,气候要素数据都是重要的基础数据源。[1]
表征热量的气候要素包括:
(1)温度。常用的有平均温度,最高、最低温度的极值等,此外还有界限温度、温度距平、变率及变幅,积温。
(2)辐射量。温度虽能反映冷暖状况,但从能量资源角度来看,用辐射量作为热量指标,在物理概念和实际价值上更为良好。
(3)冷热源热交换指标。
(4)生理辐射量和光合潜热指标等。
表征水分的气候要素有:
(1)降水量。这是表示干湿状况最简明的指标,可取平均值、极值、某一界限值以及降水距平、变幅、变率等特征量。
(2)蒸发量和最大可能蒸发量指标。
(3)经验干湿指标。
(4)物理干湿指标等。[1]
从年气候变化来看,30年间,除四川盆地大部、云贵高原的小部分地区及青藏高原东北部的一小部分地区呈现出变冷的趋势外,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呈现增温趋势。全国平均气温倾向率为0.248℃/10a,平均降水倾向率为9.207mm/10a。
全国范围内,尤以呈现暖湿趋势的面积较为广大,包括东北的大部分地区、内蒙古地区、新疆大部分地区、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大部分地区及华北平原南部的部分地区。
暖干型变化区主要集中分布于华北平原中北部地区和黄土高原及西北部的一些沙漠地区,在华南沿海地区也有分布冷干型主要集中分布在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冷湿型变化区分布于四川盆地中部和云贵高原东北。
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主要的气候要素包括气温、降水和光照等,其中降水是气候重要的一个要素。一般来说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的地区,就是多雨地区;年降水量在400至800毫米的地区,就是少雨地区;年降水量在200至400毫米的地区,就是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的地区,就是干旱地区。
一个地区降水的分布特点可以分为地区分布状况和季节分布状况两部分来组成。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和太平洋的西岸地区,有着巨大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从而形成了世界上最为典型的季风气候,我国的降水主要是由夏季的东南季风带来的。东南季风为我国带来太平洋的水汽,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会最先得到东南季风带来的水汽,形成丰富的降水,也就成为了我国年降水量最为丰富的地区。
从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状况来看,我国年降水量总体上由东南往西北递减,我国的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成为我国年降水量最少的地区。从降水的季节分布状况来看,我国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也就是东南季风盛行的时候,所以我国的气候特征表现为“雨热同期”。而在冬季,我国盛行来自亚欧大陆内部的西北季风,水汽含量很少,形成的降水也不多。
除了东南季风给我国带来降水以外,我国也能得到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水汽,我国的西南地区受西南季风的影响较大,比如西南季风通过雅鲁藏布江谷地,把暖湿的印度洋水汽送到青藏高原深处。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北疆地区,也能得到少量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水汽,使得我国新疆的北疆地区比南疆地区要相对湿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