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戚文 李广星 著
ISBN:10位[7208073791]13位[9787208073791]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2-1
定价:¥20.00元
前言
第一讲墨子的生平和著作
第二讲墨子的哲学思想
第三讲墨子对兼爱、非攻理想的追求
第四讲墨子民主思想与集权主张的矛盾
第五讲墨子的经济思想
第六讲墨子的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第七讲墨子和墨家学派与古代科技
第八讲墨学的文化特色和当代文化价值
第九讲墨子和墨家学派对逻辑学的贡献
第十讲墨子与墨学研究的现代价值
附录
一、墨子年表
二、墨子名言
三、古今名家评论墨子
四、墨子研究书目
《墨子十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第一讲 墨子的生平和著作
晋人葛洪《神仙传》有墨子享高寿的记叙。墨子年轻时,参加劳动,身体素质好;他主张兼爱非攻,无心于追逐名利,心理素质亦好。他生活简朴,从不大吃大喝,也没有任何不良嗜好,这样圣贤般的人物,怎么
能不健康长寿呢!
五、墨于的生活经历
墨子生活的年代约当战国前期。
战国是中国古代社会剧烈变动的时代。这个变动是由铁制工具的广泛使用促成的。西周是个铜、木、石制工具并用的奴隶制社会。由于中原地区气候温湿,土地肥沃,又便于灌溉,虽然缺乏铁制工具,但农业和手工业依然可以缓慢地发展。到了春秋时期,铁制工具发展起来,并逐步代替了铜、木、石制工具,因此引起了社会生产的巨大变化。
因为有了先进的农具,农业生产效率大为提高。私人开荒发展很快,奴隶大量逃亡,自耕农大批出现,IB的奴隶制贵族日益衰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兴封建地主阶级取代了奴隶主贵族,占据了社会的主导地位。
墨子的先祖大概就是在这个社会大变动的过程中逐渐衰落下去的。“落毛的凤凰不如鸡”,墨子只好学习木工手艺,以求生存发展。所以,当时的贵族社会把墨子视为接近“农与工肆”的“贱人”或“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