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经济区是指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将自身的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 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在12月24日至25日的黑龙江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新时期经济发展规划构想即建立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区、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区、东北亚经济贸易开发区、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保护区、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高新科技产业集中开发区等“八大经济区”,进而打造拉动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引擎”。
——“八大经济区”是:
突出抓好核心示范区和重点园区建设,集中建设好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安达、肇东五个重点园区,充分发挥其产业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抓紧完善工业走廊建设规划,开发建设出高质量、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现代化工业园区、现代化城市新区。
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佳木斯、牡丹江煤炭资源储量占全省的92%,要充分挖掘和发挥电力、煤化工、冶金、建材原料、生物工程等产业优势。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以延长煤炭产业链为主攻方向。
以哈大齐工业走廊等经济板块为依托,以区域性中心城市为支撑,以边境口岸为节点,打造面向东北亚、辐射亚欧大陆的经济贸易开发区。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与俄远东及外贝加尔地区发展战略互动对接,以绥芬河、黑河、东宁、同江、抚远等重点边境口岸为节点,建设连接国内生产基地和国外商品市场的跨国物流网络、资金流和信息流为一体的现代服务体系。
到2010年,功能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要基本得到控制;特色产业、生态产业等替代产业加快发展,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初步形成以生态经济为主的产业格局。
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农业综合开发区建设要以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发展现代农业、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重点,着力打造销售收入千亿元以上龙头企业集群,围绕水稻、大豆、肉类、渔业、乳品、禽蛋加工形成一批龙头企业,创出一批知名品牌。
集中力量建设好“哈尔滨冰城夏都旅游区、五大连池旅游度假区、镜泊湖渤海国旅游集合区、兴凯湖旅游度假集合区、神州北极旅游度假区、大庆温泉旅游度假区、小兴安岭森林旅游度假集合区、凤凰山生态旅游度假区、扎龙湿地生态旅游区”等龙头旅游景区。
以牡丹江为核心,以绥芬河、东宁口岸为前沿,以滨绥铁路、绥满公路为轴线,以周边内陆县(市)为依托,呈带状分布的经济区域,要紧紧抓住东北亚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的战略机遇,把这一区域建成东北亚地区的加工中心、商贸中心、旅游中心、物流中心、会展中心,形成口岸、临岸地区与腹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成为对俄、对韩、对日经贸科技合作战略的前沿区。
。整合各种科技资源,鼓励和协调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间的密切合作,打造一批产业特色鲜明、核心技术领先、服务平台完善、管理模式先进、基础功能完备、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国际化科技产业园区,发挥高新技术集聚效应,以黑龙江中东部对俄外向型星火产业带建设为重点,支持对俄农业科技园区建设。
十大工程
一是抓好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
二是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
三是抓好老工业基地改造工程。
四是抓好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工程。
五是抓好现代交通网络建设工程。
六是抓好贸易旅游综合开发工程。
七是抓好科教人才强省富省工程。
八是抓好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工程。
九是抓好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工程。
十是抓好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