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米耶·柯罗相关书籍卡米耶·柯罗(1796.7—1875.2)一生经历了三次革命运动:1830年、1848年革命和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在这一系列激荡的政治风云中,他切身体验了从拿破仑一世直至拿破仑三世的兴衰;目睹了美术界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直至印象主义的兴起与消散。因而,在柯罗身上,具有了各个时代的混合色彩与艺术风格的综合体现。
40岁后,他成为巴比松画派的志同道合者,画风倾向于这个流派。
除了风景画之外,科罗还画过许多精采的人物画。如《戴珍珠项链的女人》、《读书的间歇》、《钢琴旁的蓝衣妇人》、《骑马的地亚兹》等。
他所画的人物自然生动,善于以概括的笔法速写一般捕捉对象在生活中的姿态,作画时不拘泥于细节的刻划,而因此别具一格。
柯罗出生在巴黎一个服装商人之家,少年时跟随古典风景画家贝克多学过画。
卡米耶·柯罗作品1820年,他从古典风景画家维克多·贝尔丹学画;
1825年去意大利,在那里生活了三年,充分享受了地中海的阳光与自然的美。回国后他和朋友到各地旅行,后来又两次去意大利,三次游瑞士,到了荷兰、英国,最后进入巴黎郊区的枫丹白露森林,与巴比松画家们共享自然写生的乐趣。成为一个在艺术上独具奇趣的风景画家。
巴比松画派是指19世纪60年代,在巴黎郊外的巴比松村,一群年轻的画家,常常在枫丹白露森林里进行创作。卢梭、米勒和柯罗是其中重要的成员。
柯罗(1796~1875)Corot,Camille,。1796年7月16日生于巴黎,1875年2月22日卒于同地。
一生坚持旅行写生。虽然属于巴比仲画派,但居住在巴比仲村的时间并不长,他喜欢旅行,1825—1828年首次到意大利留学。
回国后,在枫丹白露、布列塔尼等地旅行,在巴比仲小住,确立了他抒情风景画派的基本风格。
其后,他3次赴意大利,画了许多优美的风景,他对光和空气的描绘,常常被认为是印象主义画家的先驱者。这一点尤其突出地表阳光的明亮,他一反过去画家把暗部画得很暗的做法,而努力使暗部画得透明、鲜艳,从而使整个画面的亮度大大提高。
几乎走遍了法国,还到过荷兰、瑞士、英国和意大利。曾被选为沙龙评选委员会委员。擅长风景画和人物肖像。
作品大多采用灰色调子,画面上朦胧的光线透过蓬松的树丛,照射在宁静的池塘水面和远处的房屋上面,中景部分则点缀几个牧人或少女,极富浪漫主义特色。被认为是法国19世纪中期最出色的风景画家。
他虽和巴比松画派关系密切,但其绘画风格并不属于这个流派。他的创作手法对后来的印象主义有一定影响。
在存世的近3000幅作品中,代表作是《罗马竞技场》、《沙特尔大教堂》、《孟特芳丹的回忆》、《杜埃的钟楼》等。上述作品均藏卢浮宫博物馆。
他目睹了美术史上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兴衰,直至印象主义的兴起。因而在柯罗的身上染上了各个时代的混合色彩与艺术风格的因素。
他40岁以后,成为巴比松画派的志同道合者,画风倾向于这个画派,与巴比松画家们共享自然写生的乐趣,成为一个在艺术上独具奇趣的风景画家。
1830年、1848年的革命和1871年的巴黎公社革命。在这一系列激荡的政治风云中,他亲身体验过拿破仑一世到拿破仑三世的兴亡;
柯罗一生创作了3000多幅油画,其中大部分是描绘田园的风景画。他的风景画新颖,明朗,清俊,柔美,散发着诗一样的情趣。这与他热爱大自然,善于观察、悉心领会大自然一丝一微的变化不无关系。
《池塘边的三头牛》
《池塘边的三头牛》《池塘边的三头牛(埃弗雷的记忆)》,1855―1860年,这幅画表明柯罗的风景画视角与同时代画家们完全不同。既不同于卢梭的自然主义画派,也不同于库尔贝的现实主义画派,他更喜欢把风景画画得富有田园诗般的幻觉意境。柯罗的画风是经过长时间的锤炼才形成的:他在19世纪二十年代的风景画十分突出主题;到了四十年代,自然主义又占了主导位置;五十年代的风景画则完全是为风景本身而画。1851年和1859年的法国沙龙对柯罗风格的定型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标志着柯罗风景画的几次不同风格的转变。
这幅油画与19世纪被称之为“记忆画”的一种绘画体裁有关,其名称直接来自法国户外作画的历史。柯罗是最早摆脱户外作画时的完全用“观察”取代“想像”的画家。他作画时,完美地融入了新古典主义风景画的手法。这种绘画手法的演变,对了解他的绘画技巧是至关重要的。和大多数法国画家一样,柯罗从居住了三年(1825―1828)的意大利回国时,带回了一百多幅在那里画的风景写生,这些画对他后来的画室创作起了很大的作用。因为一张草图,一、二十年后可以演变成无数张画。柯罗毕生就是以这种方式进行创作,并在19世纪五十年代前后,以对一生中各个阶段绘制的草图进行“回忆”为基础,创造了一种把它们重新整合成新的风景画的绘画方法。《池塘边的三头牛(埃弗雷的记忆)》就是这样一幅作品。它并不代表某个确切的地方,而是画家在自己的画室里,面对画布进行天马行空般的想像的结果。柯罗有新古典主义的功底,因此,他可以随心所欲地在画室里画风景画,就像置身一片森林之中。
《孟特芳丹的回忆》
《孟特芳丹的回忆》,柯罗 布面油画1864 ,64×88cm,法国,巴黎,卢浮宫
孟特芳丹的回忆在大多数得到官方沙龙赏识的油画作品中,风景只是烘托浪漫、高贵气氛的一个衬景。然而,19世纪后期,出现了一位天真而具有胆识的画家,他就是让·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罗(Jean·BaptisteCamilleCorot,1796-1875)。正是他,使得那些画中的风景不再是理想中发生过某些神迹的地点,而是亲切、可以感知的自然。他的画风几乎影响了之后的每一位风景画家。
卡米耶·柯罗作品(5)柯罗的画中充满了闪耀的光线和空气,用色彩传达出阴影和阳光的柔和对比。《孟特芳丹的回忆》便是一个经常被提到的例子,画面以灰褐色为主调,描绘了清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情景。画面的近景是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树下有人正在采摘野花,画面的左边也有几个人在采摘着什么东西。画面的中景是一条河,远景是一抹远山,山里云雾缭绕。在这里,柯罗把这些纯粹属于视觉性的自然景物,演绎成了一首牧歌式的抒情诗:银白的云彩,青翠的树阴,数点轻描淡写的枝叶在空中摇曳。地面上一切植物的轮廓被打破了,充塞于天地之间,而给予自然以一种统一的情调的,是前人所从没有在意过的大气。就这样,自然界变得无穷,变得不定,充满着神秘感。在他的画中,一切都在动,如琴弦所发出的声音,那么自由,那么活泼,一半朦胧,一半清楚。在这里,他把气氛作为一幅画的主要基调,而把各种色彩归纳在美妙的合音中,在此,风景画带上了音乐的韵味,因为这气氛不独是统制一切的基调,同时还是调和其他色彩的一种中间色。人们可以再来比较一下前面提到的弗拉格纳尔的那张素描,同样也是有人物活动在近处的阴影里,而远方有空气和阳光,而柯罗不是只用单纯明暗关系的素描,而是用丰富的色调调和了它们之间的柔和层次。没有一个画家能像柯罗这样,将一种色彩与另一种色彩之间的过渡画得如此动人、微妙,就像他的为人,谦逊而不着痕迹,他似乎以一套新的手法捕捉到了景色中的闪烁的光线和发光的烟雾,在一片银灰色的基调中,色彩不仅没有隐退,反而显得愈发和谐。
柯罗的成功来源于对现实的深切体验和描绘,“我祈求上帝给我一颗孩子般的心让我不带任何成见地观察大自然。”他的努力有点接近于英国的风景画家康斯太勃尔,二人都希望极尽忠实地描绘自然。
卡米耶·柯罗作品看一看柯罗户外写生的风景习作便能感觉到,这其中没有任何程式化的痕迹。大风吹得树木呼呼倒向一边,天阴沉沉的,空气中仿佛还弥漫着扬起的沙子。然而,柯罗的画中并不只有现实。与其他画家相比,柯罗的艺术气质是温和的,既没有弗里德里希风景中的平静、超然,也不像凡·高艺术的疯狂,但柯罗风景画中孕育的诗意却在古今一切风景画中独树一帜。
柯罗早年有过一趟意大利的旅行,沿途的所见所闻使他的风景画有明显的古典主义特征。构图平稳、手法严谨,对色度有很高的把握力。他的每幅风景写生都有着精心的构图和对色彩的设计,空间与色度之间的紧密关联有着数学般的推理和计算,对色彩、空间和光线的处理堪称古典主义风景的典范。
如果说早期的旅行和写生使柯罗能很好地向自然学习,那么他成熟时期的作品则更多地具有想象力和主观情绪。“聪明人说得好,跟着人家的脚印走,你就是落在人后。寓真实于人们观察大自然时所得到的最初印象之中,就是艺术美之所在。假定某一景色使我激动,我一定在潜心表现它的时候,丝毫不放过使我激动的东西。”因此,观看柯罗的画,不论是大风的狂啸还是孟特芳丹的宁静,人们总能从中体会出某种幽深的意味,这意味如同扎根于现实世界的梦境,不仅感染读者,也一定深深打动过画家本人。
卡米耶·柯罗作品柯罗的风景画,在色彩运用方面,用的最多的是银灰色和褐色调子,因这类色彩具有宁静感,能使灿烂的阳光或弥漫的晨雾展现得更富诗意。热爱自然是画风景的首要条件。柯罗十分热爱大自然,他曾说:艺术就是,当你画风景时,要先找到形,然后找到色,使色度之间很好地联系起来,这就叫做色彩。这也就是现实。但这一切要服从于你的感情。这简短的几句话,也许正是柯罗的风景画的全部秘密所在。
同卢梭、米勒等巴比松派画家一样,柯罗在对大自然的讴歌中,展现了自己温柔多情的性格。他毕生徜徉在大自然中,着意临摹自然界的神奇与妙曼,他将大自然造化的一切进行艺术的再现。他的风景画,尽显自然之美、田园之美,既融合了古典主义的典雅,又荡漾着理想主义的浪漫,还蕴涵着现实主义的真切。他被公认为是19世纪最伟大的风景画家之一。
《威尼斯大运河》、《芒特桥》、《阿夫赖城》、《梳妆》、《忧郁的妇人》等是他的代表作。
1875年柯罗在巴黎去世,这位终生未婚,独自拥抱绘画艺术的老人,直到生命将尽,手里仍握着画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