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利率

债券利率

目录导航

基本定义

债券利率是指债券利息与债券票面价值的比率,通常年利率用百分数表示。其形式有单利、复利及贴现方式等 多种。

简要概述

  公司债券票面上载明的债券利息与券面金额之比。债券利率是公司衡量债券筹资成本的基本依据,也成为投资者确定投资与否的客观尺度。债券利率决策问题综合性强,十分复杂,确定发行债券的利率总的原则是既在发行公司的承受能力之内,尽量降低利率,又能对投资者具有吸引力。

主要形式

(1)普通债券(Sraight Bond),这是传统的债券,有固定利息票和到期日。

(2)零息债券(Zero-coupon Bond)。这种债券不附息票,不逐年支付利息,到期一次性支付本息。

(3)深贴现债券(Deep Discount Bonds),一年付息一次,利率低于市场利率,而在发行时以贴现方式标价以获取相当于市场利率的收益。

(4)伸展债券(Extendible Bonds),这种债券期限较长(12~15年),但发行时只决定较短期限如3~5年的息票利率,随后再根据市场条件重新确定剩余期限的息票利率。

(5)分批支付债券(Partly Paid Bonds),该债券在发行时,投资者购买债券只支付债券面额的15%~30%,余额部分在这之后约定时间内支付,如6或9个月后。在约定时期内不支付余额,投资者先前支付的现金概不退还。

(6)中期债券(Medium-term Notes),该债券期限为1~5年。

(7)二元货币债券(Dual Currency Bonds)。是指以某种货币发行,并且也以该种货币支付利息,但在到期日,以另一种货币还本的债券。

(8)本息分离债券(Separate Trading Of Registered Interestand Pricipal Securities)。这种债券是根据利率期限理论,将附息债券的本金和利息分离并分别进行证券化而产生的。

(9)货币选择权债券(bond with currency options)。货币选择权债券就是使投资者在接受支付时可以选择除发行货币外的一种或几种货币。

利息确定

公司债券利息的确定通常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发债公司的信用程度。公司信用程度的高低与债券利率的高低成反比;

2、发债公司的预期收益。债券的利率不能高于发债公司的预期收益;

3、债券期限的长短,债券利率的高低与债券期限的长短成反比;

4、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的高低。债券利率应略高于同期的银行存款利率,但最多不能超过同期居民银行储蓄定期存款利率的40%,且不得高于同期的国库券利率;

5、发债公司的平均利润率和对债务的承受能力,债券利率在通常情况下不能高于公司的平均利润率。

支付方式

债券利息的支付方式主要有三种:

1、息票方式,又称减息票方式,指通过裁剪息票的方式定期从发债人处获得利息。

2、折扣利息,即通过以低于债券票面额的价格进行发行(即贴水发行),到期后按票面额进行支付。其中的折扣额即为持券人的利息

3、本息合一方式。即通过债券到期后的一次还本付息而支付利息。它又可具体分为三种:(1)固定利息的一次还本付息,即在每一个年度都按同一的固定利率来支付利息;(2)累进的还本付息,即债券的利率随期限的延长而逐年递增;(3)复利计算的一次还本付息,即将每年的应付利息加入下一年度的本金中参与对利息的分配及使用。

利息计提

一般按年预提,但上市公司为中期报告的编报要求,也可以按半年预提。在计提利息费用时,还应同时对债券溢价和折价进行摊销。

债券溢价或折价的摊销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债券溢价或折价的摊销,在债券存续期内按直线法或实际利率法于计提利息时摊销,并按借款费用的处理原则处理。

利息核算

(1)债券利息分期支付的,债券到期的账面价值等于面值,企业只需按面值偿付债券本金,则会计处理为:

借: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贷:银行存款

(2)债券利息同本金一起到期偿付的,债券到期企业偿付本息时,会计处理为:

借: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贷:银行存款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