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

人民币

中文名 人民币
发行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
首次发行 1948年12月1日
钞票面额 1角5角1圆5圆10圆20圆50圆100圆
货币代码 CNY(ISO4217)
主币 元(圆)
货币缩写 RMB、CNY
货币类型 纸币、硬币
主管机关 中国人民银行
目录导航

历史起源

除1、2、5分三种硬币外,第一套、第二套和第三套人民币已经退出流通,第四套人民币于2018年5月1日起退出流通。市场上流通的人民币是第五套人民币;流通的纸币有:1、5角,1、5、10、20、50、100元;硬币有1角、5角和1元。

从第二套人民币开始使用的由马文蔚书写的中国人民银行从第二套人民币开始使用的由马文蔚书写的中国人民银行在中国钱币博物馆陈列出来的五套人民币中,与后四套不同的是,第一套人民币(除1953年版5000元渭河桥图案券外)上“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字与汉字面额的排列均为自右向左,而1952年毛主席审阅票版时,提出人民币行名排列应由左向右,所以自1953年起,人民币上“中国人民银行”的排列一律改为由左向右了。

表示符号

2000年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的学习辅导读本中有详细释义,称人民币的单位为元,辅币单位为角和分,作为支付单位的代号,人民币符号是元的拼音首字母大写Y加上两横即“¥”。

发行历史

第一套

主词条:第一套人民币

第一套人民币1948年12月1日—1953年12月陆续发行。共12种面额62种版别,其中1元券2种、5元券4种、10元券4种、20元券7种、50元券7种、100元券10种、200元券5种、500元券6种、1000元券6种、5000元券5种、10000券4种、50000元券2种(1949年发行的正面万寿山图景100元券和正面列车图景50元券各有两种版别)。[3]

1948年,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分散的各解放区迅速连成一片,为适应形势的发展,亟需一种统一的货币替代原来种类庞杂、折算不便的各解放区货币。为此,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同日开始发行统一的人民币。当时任华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同志为该套人民币题写了中国人民银行行名。

人民币发行后,逐步扩大流通区域,原各解放区的地方货币陆续停止发行和流通,并按规定比价逐步收回。1949年初,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迁到北平(今北京),各省、市、自治区相继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分行,至1951年底,人民币成为中国唯一合法货币,在除台湾、西藏以外的全国范围流通(西藏地区自1957年7月15日起正式流通使用人民币)。

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当日即发行了10元、20元、50元三种面值的人民币,均为华北银行第一印刷局在南峪村印刷的。[3]

第一套人民币刚发行时还没有全国解放,因此第一套人民币中早期制版发行的品种仍用“中华民国XX年”的纪年方式,而后期制版发行的版本均只采用公元纪年。

统一发行人民币是为迎接全国解放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它清除了国民党政府发行的各种货币,结束了国民党统治下几十年通货膨胀和中国近百年外币、金银币在市场流通买卖的历史,促进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在建国初期经济恢复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套人民币一览表
面值 正面图案 背 面 图 案 主色 币面印刷年份(以币面所印刷为准) 发行时间 停止流通时间
1元 工人和农民 花符 蓝、粉 中华民国三十七年 1948 1949年1月10日 1955年5月10日
1元 工厂 花球 浅蓝、红蓝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 1949年8月 1955年5月10日
5元 牧羊 花符 绿 中华民国三十七年 1948 1949年2月23日 1955年5月10日
5元 帆船 花符 中华民国三十七年 1948 1949年1月10日 1955年5月10日
5元 花球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 1949年7月 1955年5月10日
5元 经纱 花符 黄、棕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 1949年8月 1955年5月10日
10元 木工 花符 黄、粉 中华民国三十七年 1948 1949年2月23日 1955年5月10日
10元 灌田 花符 浅绿、深绿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 1948年12月1日 1955年5月10日
10元 火车站 花符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 1949年5月25日 1955年5月10日
10元 工人和农民 宝塔 浅绿、深绿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 1949年8月 1955年5月10日
20元 施肥 大花球 深绿、咖啡 中华民国三十七年 1948 1948年12月1日 1955年5月10日
20元 推车 花符 绿、蓝、咖啡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 1949年2月23日 1955年5月10日
20元 万寿山(甲) 花符 浅蓝、蓝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 1949年7月 1955年5月10日
20元 立交桥 花球 蓝绿、黑黄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 1949年8月 1955年5月10日
20元 火车、帆船 花符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 1949年8月 1955年5月10日
20元 打场 花符 深蓝、浅蓝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 1949年9月 1955年5月10日
20元 万寿山(乙) 花符 紫红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 1949年10月 1955年5月10日
50元 水车 花符 浅蓝、红黑 中华民国三十七年 1948 1948年12月1日 1955年5月10日
50元 火车、大桥(甲) 汽车 紫红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 1949年2月10日 1955年5月10日
50元 列车(甲) 花符 黄、蓝、黑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 1949年3月20日 1955年5月10日
50元 列车(乙) 花符 黄、蓝、黑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 1949年4月 1955年5月10日
50元 火车、大桥(乙) 汽车 深蓝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 1949年6月 1955年5月10日
50元 工人和农民 花球 浅咖啡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 1949年8月 1955年5月10日
50元 压道机 车马 浅蓝、绿灰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 1949年10月3日 1955年5月10日
100元 耙地 花符 蓝、黄、红、黑 中华民国三十七年 1948 1949年1月10日 1955年5月10日
100元 火车站 花符 蓝、绿、茄紫 中华民国三十七年 1948 1949年2月5日 1955年5月10日
100元 万寿山(甲) 火车 绿 中华民国三十七年 1948 1949年2月5日 1955年5月10日
100元 万寿山(乙) 火车 绿 中华民国三十七年 1948 1949年3月20日 1955年5月10日
100元 工厂 花符 藕荷红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 1949年3月20日 1955年5月10日
100元 北海桥(甲) 花符 蓝、紫、黑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 1949年3月25日 1955年5月10日
100元 北海桥(乙) 花符 黄、黑、紫、灰、蓝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 1949年7月 1955年5月10日
100元 轮船 大花座 藕荷红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 1949年8月 1955年5月10日
100元 运输 花符 深黄、栗茶、黑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 1949年11月15日 1955年5月10日
100元 帆船 花符 赭石 1949 1950年1月20日 1955年5月10日
200元 颐和园 花符 黄、蓝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 1949年3月20日 1955年5月10日
200元 排云殿 花符 黄、紫、绿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 1949年5月8日 1955年5月10日
200元 长城 花符 绿、茄紫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 1949年8月 1955年5月10日
200元 钢铁厂 花球 黄、蓝、咖啡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 1949年9月 1955年5月10日
200元 割稻 花符 黑蓝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 1949年10月20日 1955年5月10日
500元 农村 花符 深茶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 1949年9月11日 1955年5月10日
500元 正阳门 花符 灰绿、淡紫、黑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 1949年9月11日 1955年5月10日
500元 起重机 花符 浅咖啡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 1949年10月3日 1955年5月10日
500元 收割机 花符 豆绿 1949 1949年10月20日 1955年5月10日
500元 种地 花符 绿、紫、黑、酱红 1949 1951年4月1日 1955年5月10日
500元 瞻德城 花符(有维文) 浅蓝、酱紫红 1951 1951年10月1日 1955年5月10日
1000元 耕地 天坛 浅紫、深灰 中华民国三十七年 1948 1949年9月11日 1955年5月10日
1000元 秋收 花符 浅蓝、浅黄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 1949年10月3日 1955年5月10日
1000元 三台拖拉机 割麦 蓝黑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 1949年11月15日 1955年5月10日
1000元 推车 轮船 浅蓝、紫 1949 1949年12月23日 1955年5月10日
1000元 钱塘江桥 花球 黑绿、蓝黑 1949 1950年1月20日 1955年5月10日
1000元 牧马 花符(有维文) 浅蓝、深绿 1951 1951年10月1日 1955年5月10日
5000元 耕地机 花符 浅蓝、葱绿、黑蓝 1949 1950年1月20日 1955年5月10日
5000元 工厂 花球 深茶 1949 1950年1月20日 1955年5月10日
5000元 骆驼 花符(有蒙文) 浅绿、深绿 1951 1951年5月17日 1955年5月10日
5000元 牧羊 花符(有维文) 浅绿、深茶 1951 1951年10月1日 1955年5月10日
5000元 渭河桥 花符 紫茶 1953 1953年9月25日 1955年5月10日
10000元 轮船 花符 杏黄、浅蓝、墨绿 1949 1950年1月20日 1955年4月1日
10000元 双马耕地 牧牛羊 黄、深棕 1949 1950年1月20日 1955年4月1日
10000元 牧马 花符(有蒙文) 浅紫、红茶 1951 1951年5月17日 1955年4月1日
10000元 骆驼队 花符(有维文) 茶红 1951 1951年10月1日 1955年4月1日
50000元 新华门 履带拖拉机 蓝黑、红绿 1950 1953年12月 1955年4月1日
50000元 收割机 炼钢厂 红、紫、绿 1950 1953年12月 1955年4月1日

第二套

第一套人民币一览表
面值 正面图案 背 面 图 案 主色 币面印刷年份(以币面所印刷为准) 发行时间 停止流通时间
1元 工人和农民 花符 蓝、粉 中华民国三十七年 1948 1949年1月10日 1955年5月10日
1元 工厂 花球 浅蓝、红蓝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 1949年8月 1955年5月10日
5元 牧羊 花符 绿 中华民国三十七年 1948 1949年2月23日 1955年5月10日
5元 帆船 花符 中华民国三十七年 1948 1949年1月10日 1955年5月10日
5元 花球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 1949年7月 1955年5月10日
5元 经纱 花符 黄、棕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 1949年8月 1955年5月10日
10元 木工 花符 黄、粉 中华民国三十七年 1948 1949年2月23日 1955年5月10日
10元 灌田 花符 浅绿、深绿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 1948年12月1日 1955年5月10日
10元 火车站 花符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 1949年5月25日 1955年5月10日
10元 工人和农民 宝塔 浅绿、深绿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 1949年8月 1955年5月10日
20元 施肥 大花球 深绿、咖啡 中华民国三十七年 1948 1948年12月1日 1955年5月10日
20元 推车 花符 绿、蓝、咖啡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 1949年2月23日 1955年5月10日
20元 万寿山(甲) 花符 浅蓝、蓝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 1949年7月 1955年5月10日
20元 立交桥 花球 蓝绿、黑黄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 1949年8月 1955年5月10日
20元 火车、帆船 花符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 1949年8月 1955年5月10日
20元 打场 花符 深蓝、浅蓝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 1949年9月 1955年5月10日
20元 万寿山(乙) 花符 紫红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 1949年10月 1955年5月10日
50元 水车 花符 浅蓝、红黑 中华民国三十七年 1948 1948年12月1日 1955年5月10日
50元 火车、大桥(甲) 汽车 紫红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 1949年2月10日 1955年5月10日
50元 列车(甲) 花符 黄、蓝、黑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 1949年3月20日 1955年5月10日
50元 列车(乙) 花符 黄、蓝、黑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 1949年4月 1955年5月10日
50元 火车、大桥(乙) 汽车 深蓝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 1949年6月 1955年5月10日
50元 工人和农民 花球 浅咖啡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 1949年8月 1955年5月10日
50元 压道机 车马 浅蓝、绿灰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 1949年10月3日 1955年5月10日
100元 耙地 花符 蓝、黄、红、黑 中华民国三十七年 1948 1949年1月10日 1955年5月10日
100元 火车站 花符 蓝、绿、茄紫 中华民国三十七年 1948 1949年2月5日 1955年5月10日
100元 万寿山(甲) 火车 绿 中华民国三十七年 1948 1949年2月5日 1955年5月10日
100元 万寿山(乙) 火车 绿 中华民国三十七年 1948 1949年3月20日 1955年5月10日
100元 工厂 花符 藕荷红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 1949年3月20日 1955年5月10日
100元 北海桥(甲) 花符 蓝、紫、黑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 1949年3月25日 1955年5月10日
100元 北海桥(乙) 花符 黄、黑、紫、灰、蓝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 1949年7月 1955年5月10日
100元 轮船 大花座 藕荷红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 1949年8月 1955年5月10日
100元 运输 花符 深黄、栗茶、黑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 1949年11月15日 1955年5月10日
100元 帆船 花符 赭石 1949 1950年1月20日 1955年5月10日
200元 颐和园 花符 黄、蓝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 1949年3月20日 1955年5月10日
200元 排云殿 花符 黄、紫、绿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 1949年5月8日 1955年5月10日
200元 长城 花符 绿、茄紫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 1949年8月 1955年5月10日
200元 钢铁厂 花球 黄、蓝、咖啡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 1949年9月 1955年5月10日
200元 割稻 花符 黑蓝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 1949年10月20日 1955年5月10日
500元 农村 花符 深茶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 1949年9月11日 1955年5月10日
500元 正阳门 花符 灰绿、淡紫、黑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 1949年9月11日 1955年5月10日
500元 起重机 花符 浅咖啡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 1949年10月3日 1955年5月10日
500元 收割机 花符 豆绿 1949 1949年10月20日 1955年5月10日
500元 种地 花符 绿、紫、黑、酱红 1949 1951年4月1日 1955年5月10日
500元 瞻德城 花符(有维文) 浅蓝、酱紫红 1951 1951年10月1日 1955年5月10日
1000元 耕地 天坛 浅紫、深灰 中华民国三十七年 1948 1949年9月11日 1955年5月10日
1000元 秋收 花符 浅蓝、浅黄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 1949年10月3日 1955年5月10日
1000元 三台拖拉机 割麦 蓝黑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1949 1949年11月15日 1955年5月10日
1000元 推车 轮船 浅蓝、紫 1949 1949年12月23日 1955年5月10日
1000元 钱塘江桥 花球 黑绿、蓝黑 1949 1950年1月20日 1955年5月10日
1000元 牧马 花符(有维文) 浅蓝、深绿 1951 1951年10月1日 1955年5月10日
5000元 耕地机 花符 浅蓝、葱绿、黑蓝 1949 1950年1月20日 1955年5月10日
5000元 工厂 花球 深茶 1949 1950年1月20日 1955年5月10日
5000元 骆驼 花符(有蒙文) 浅绿、深绿 1951 1951年5月17日 1955年5月10日
5000元 牧羊 花符(有维文) 浅绿、深茶 1951 1951年10月1日 1955年5月10日
5000元 渭河桥 花符 紫茶 1953 1953年9月25日 1955年5月10日
10000元 轮船 花符 杏黄、浅蓝、墨绿 1949 1950年1月20日 1955年4月1日
10000元 双马耕地 牧牛羊 黄、深棕 1949 1950年1月20日 1955年4月1日
10000元 牧马 花符(有蒙文) 浅紫、红茶 1951 1951年5月17日 1955年4月1日
10000元 骆驼队 花符(有维文) 茶红 1951 1951年10月1日 1955年4月1日
50000元 新华门 履带拖拉机 蓝黑、红绿 1950 1953年12月 1955年4月1日
50000元 收割机 炼钢厂 红、紫、绿 1950 1953年12月 1955年4月1日

第三套

主词条:第二套人民币

第二套人民币1955年3月1日—1962年4月20日陆续发行。1955年2月21日国务院发布命令,决定由中国人民银行自1955年3月1日起发行第二套人民币,收回第一套人民币。由于解放前连续多年的通货膨胀遗留的影响没有完全消除,第一套人民币的面额较大(最大为50000元),而且单位价值较低,在流通中计算时,以万元为单位,不利于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给人民生活带来很大不方便。另外,由于受当时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第一套人民币的纸张质量较差,券别种类繁多(62种),文字说明单一,票面破损较严重。

第二套人民币和第一套人民币折合比率为:第二套人民币1元等于第一套人民币1万元。1955年3月1日公布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共10种,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和5元,1957年12月1日又发行10元1种。同时,为便于流通,国务院发布命令,自1957年12月1日起发行1分、2分、5分三种硬币,与纸分币等值流通。后来,对1元纸币和5元纸币的图案、花纹又分别进行了调整和更换颜色,于1961年3月25日和1962年4月20日分别发行了黑色1元券和棕色5元券,使第二套人民币的版别分别由开始公布的11种增加到16种。1964年4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收回三种人民币票券的通告》,决定从1964年4月15日开始限期收回苏联代印的1953年版的3元、5元和10元纸币,1964年5月15日停止收兑和流通使用。1999年1月1日起除分币以外其他币种停止流通。自2007年4月1日起1、2、5分三种面额纸币停止流通,而三种面额的硬分币仍然在流通当中。

第二套人民币主景图案内容体现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风貌,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战斗历程和各族人民大团结的主题思想。钞票式样打破了原有的固定的四边框形式,采用了左右花纹对称的新规格;票面尺幅按面额大小分档次递增;整个图案、花边、花纹线条鲜明,精密、美观、活泼,具有民族风格。第二套人民币的凹印版是以中国传统的手工雕刻方法制作的,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其优点是版纹深、墨层厚,有较好的反假防伪功能。因此,第二套人民币发行后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欢迎,称赞这套人民币好看、好认、好算、好使。事实证明,第二套人民币成为中国第一套完整、精致的货币,对健全中国货币制度,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套人民币纸币一览表
券别 正面 背面 主色 币面印刷年份 发行时间 停止流通时间
1分 汽车 国徽等 茶、米黄 1953 1955年3月1日 2007年4月1日
2分 飞机 国徽等 蓝、浅蓝 1953 1955年3月1日 2007年4月1日
5分 轮船 国徽等 墨绿、浅翠绿 1953 1955年3月1日 2007年4月1日
1角 履带拖拉机 国徽等 棕、黄、浅草绿 1953 1955年3月1日 1999年1月1日
2角 火车 国徽等 黑、绿、浅紫粉 1953 1955年3月1日 1999年1月1日
5角 丰满水电站(吉林省吉林市) 国徽等 紫、浅紫、浅蓝 1953 1955年3月1日 1999年1月1日
1元 天安门(北京) 国徽等 红、黄、粉紫红 1953 1955年3月1日 1999年1月1日
1元 天安门(北京) 国徽等 蓝黑、桔红 1956 1961年3月25日 1999年1月1日
2元 宝塔山(陕西延安) 国徽等 深蓝、土黄、灰蓝 1953 1955年3月1日 1999年1月1日
3元 井冈山龙源口(江西吉安) 国徽等 深绿 1953 1955年3月1日 1964年5月15日
5元 各民族大团结 国徽等 酱紫、橙黄 1953 1955年3月1日 1964年5月15日
5元 各民族大团结 国徽等 深棕、米黄 1956 1962年4月20日 1999年1月1日
10元 工农像 国徽、多色牡丹等 1953 1957年12月1日 1964年5月15日
第二套人民币硬币一览表
券别 正面 背面 材质 直径 发行时间
1分硬币 国徽、国名 麦穗、面额、年号 铝镁合金 18毫米 1957年12月1日
2分硬币 国徽、国名 麦穗、面额、年号 铝镁合金 21毫米 1957年12月1日
5分硬币 国徽、国名 麦穗、面额、年号 铝镁合金 24毫米 1957年12月1日
面额 年版 正面 背面 防伪
1分 1953年 双面胶印
2分 1953年 双面胶印
5分 1953年 双面胶印
1角 1953年 履带拖拉机履带拖拉机 国徽,面额,蒙、藏、维吾尔文字,制版年号国徽,面额,蒙、藏、维吾尔文字,制版年号 正面凹印背面胶印、空心五星水印
2角 1953年 火车火车 国徽,面额,蒙、藏、维吾尔文字,制版年号国徽,面额,蒙、藏、维吾尔文字,制版年号 正面凹印背面胶印、空心五星水印
5角 1953年 吉林丰满水电站吉林丰满水电站 国徽,面额,蒙、藏、维吾尔文字,制版年号国徽,面额,蒙、藏、维吾尔文字,制版年号 正面凹印背面胶印、空心五星水印/无水印
1元1953年 北京天安门北京天安门 国徽,面额,蒙、藏、维吾尔文字,制版年号国徽,面额,蒙、藏、维吾尔文字,制版年号 双面凹印、空心五星水印
1元 1956年 北京天安门北京天安门 国徽,面额,蒙、藏、维吾尔文字,制版年号国徽,面额,蒙、藏、维吾尔文字,制版年号 双面凹印、空心五星水印
2元 1953年 陕西延安宝塔山陕西延安宝塔山 国徽,面额,蒙、藏、维吾尔文字,制版年号国徽,面额,蒙、藏、维吾尔文字,制版年号 双面凹印、海鸥水印
3元 1953年 江西井冈山龙源口石桥江西井冈山龙源口石桥 国徽,面额,蒙、藏、维吾尔文字,制版年号国徽,面额,蒙、藏、维吾尔文字,制版年号 双面凹印、海鸥水印
5元 1953年 各族人民大团结各族人民大团结 国徽,面额,蒙、藏、维吾尔文字,制版年号国徽,面额,蒙、藏、维吾尔文字,制版年号 双面凹印、海鸥水印
5元 1956年 各族人民大团结各族人民大团结 国徽,面额,蒙、藏、维吾尔文字,制版年号国徽,面额,蒙、藏、维吾尔文字,制版年号 双面凹印、空心五星水印/海鸥水印
10元 1953年 工农像工农像 国徽,面额,蒙、藏、维吾尔文字,制版年号,多色牡丹国徽,面额,蒙、藏、维吾尔文字,制版年号,多色牡丹 双面凹印、国徽固定水印、接线防伪技术

第四套

第二套人民币纸币一览表
券别 正面 背面 主色 币面印刷年份 发行时间 停止流通时间
1分 汽车 国徽等 茶、米黄 1953 1955年3月1日 2007年4月1日
2分 飞机 国徽等 蓝、浅蓝 1953 1955年3月1日 2007年4月1日
5分 轮船 国徽等 墨绿、浅翠绿 1953 1955年3月1日 2007年4月1日
1角 履带拖拉机 国徽等 棕、黄、浅草绿 1953 1955年3月1日 1999年1月1日
2角 火车 国徽等 黑、绿、浅紫粉 1953 1955年3月1日 1999年1月1日
5角 丰满水电站(吉林省吉林市) 国徽等 紫、浅紫、浅蓝 1953 1955年3月1日 1999年1月1日
1元 天安门(北京) 国徽等 红、黄、粉紫红 1953 1955年3月1日 1999年1月1日
1元 天安门(北京) 国徽等 蓝黑、桔红 1956 1961年3月25日 1999年1月1日
2元 宝塔山(陕西延安) 国徽等 深蓝、土黄、灰蓝 1953 1955年3月1日 1999年1月1日
3元 井冈山龙源口(江西吉安) 国徽等 深绿 1953 1955年3月1日 1964年5月15日
5元 各民族大团结 国徽等 酱紫、橙黄 1953 1955年3月1日 1964年5月15日
5元 各民族大团结 国徽等 深棕、米黄 1956 1962年4月20日 1999年1月1日
10元 工农像 国徽、多色牡丹等 1953 1957年12月1日 1964年5月15日

第五套

第二套人民币硬币一览表
券别 正面 背面 材质 直径 发行时间
1分硬币 国徽、国名 麦穗、面额、年号 铝镁合金 18毫米 1957年12月1日
2分硬币 国徽、国名 麦穗、面额、年号 铝镁合金 21毫米 1957年12月1日
5分硬币 国徽、国名 麦穗、面额、年号 铝镁合金 24毫米 1957年12月1日

国际相关

面额 年版 正面 背面 防伪
1分 1953年 双面胶印
2分 1953年 双面胶印
5分 1953年 双面胶印
1角 1953年 履带拖拉机履带拖拉机 国徽,面额,蒙、藏、维吾尔文字,制版年号国徽,面额,蒙、藏、维吾尔文字,制版年号 正面凹印背面胶印、空心五星水印
2角 1953年 火车火车 国徽,面额,蒙、藏、维吾尔文字,制版年号国徽,面额,蒙、藏、维吾尔文字,制版年号 正面凹印背面胶印、空心五星水印
5角 1953年 吉林丰满水电站吉林丰满水电站 国徽,面额,蒙、藏、维吾尔文字,制版年号国徽,面额,蒙、藏、维吾尔文字,制版年号 正面凹印背面胶印、空心五星水印/无水印
1元1953年 北京天安门北京天安门 国徽,面额,蒙、藏、维吾尔文字,制版年号国徽,面额,蒙、藏、维吾尔文字,制版年号 双面凹印、空心五星水印
1元 1956年 北京天安门北京天安门 国徽,面额,蒙、藏、维吾尔文字,制版年号国徽,面额,蒙、藏、维吾尔文字,制版年号 双面凹印、空心五星水印
2元 1953年 陕西延安宝塔山陕西延安宝塔山 国徽,面额,蒙、藏、维吾尔文字,制版年号国徽,面额,蒙、藏、维吾尔文字,制版年号 双面凹印、海鸥水印
3元 1953年 江西井冈山龙源口石桥江西井冈山龙源口石桥 国徽,面额,蒙、藏、维吾尔文字,制版年号国徽,面额,蒙、藏、维吾尔文字,制版年号 双面凹印、海鸥水印
5元 1953年 各族人民大团结各族人民大团结 国徽,面额,蒙、藏、维吾尔文字,制版年号国徽,面额,蒙、藏、维吾尔文字,制版年号 双面凹印、海鸥水印
5元 1956年 各族人民大团结各族人民大团结 国徽,面额,蒙、藏、维吾尔文字,制版年号国徽,面额,蒙、藏、维吾尔文字,制版年号 双面凹印、空心五星水印/海鸥水印
10元 1953年 工农像工农像 国徽,面额,蒙、藏、维吾尔文字,制版年号,多色牡丹国徽,面额,蒙、藏、维吾尔文字,制版年号,多色牡丹 双面凹印、国徽固定水印、接线防伪技术

词条图册

主词条:第三套人民币

第三套人民币1962年4月20日—1974年1月5日陆续发行。当时,中国经过了连续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在党中央以"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指引下,克服重重困难,大力发展生产。为了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和商品流通,方便群众使用,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于1962年4月20日开始发行第三套人民币。第三套人民币和第二套人民币票面额等值,并在市场上混合流通。

第三套人民币在第二套人民币的基础上对版别进行了全调整、更换,取消了第二套人民币中的3元纸币,增加了1角、2角、5角和1元四种金属币。第三套人民币自1962年4月20日发行枣红色1角纸币开始到1980年4月15日发行1角、2角、5角、1元硬币止,经过了18年的逐步调整、更换,共陆续收回第二套人民币(除6种纸、硬分币外)10种,陆续发行第三套人民币13种,其中,10元纸币、5元纸币、2元纸币、1元纸币、5角纸币、2角纸币各1种;1角纸币3种;1元硬币、5角硬币、2角硬币、1角硬币1种。

第三套人民币1962年4月20日开始发行,到2000年7月1日停止流通,历时38年。这套人民币从1958年开始统一设计,票面设计图案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当时中国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工农轻重并举的方针。在印制工艺上,第三套人民币继承和发扬了第二套人民币的技术传统、风格。制版过程中,精雕细刻,机器和传统的手工相结合,使图案、花纹线条精细;油墨配色合理,色彩新颖、明快;票面纸幅较小,图案美观大方。

第三套人民币券别结构合理,纸、硬币品种丰富,设计思想鲜明,印制工艺也比较先进。发行第三套人民币,增强了人民币的反假能力,为健全中国货币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套人民币纸币一览表
券别 正面 背面 主色 币面印刷年份 发行时间 停止流通时间
1角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国徽和菊花 枣红、桔红、蓝绿 1960 1962年4月20日 1971年11月1日起只收不付,2000年7月1日停止流通
1角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国徽和菊花 深棕、浅紫 1962 1966年1月10日 1967年12月15日起只收不付,2000年7月1日停止流通
1角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国徽和菊花 深棕、浅紫 1962 1967年12月15日 2000年7月1日
2角 武汉长江大桥(湖北武汉) 国徽和牡丹花 墨绿 1962 1964年4月15日 2000年7月1日
5角 纺织厂 国徽、棉花和梅花 青莲、桔黄 1972 1974年1月5日 2000年7月1日
1元 女拖拉机手 国徽、天山放牧(新疆) 深红 1960 1969年10月20日 2000年7月1日
2元 车床工人 国徽、大庆油田(黑龙江大庆) 深绿 1960 1964年4月15日 2000年7月1日
5元 炼钢工人 国徽、海州露天煤矿(辽宁阜新) 深棕、咖啡、黑 1960 1969年10月20日 2000年7月1日
10元 人民代表步出大会堂 国徽、天安门(北京) 1965 1966年1月10日 2000年7月1日
第三套人民币硬币一览表
券别 正面 背面 材质 直径(毫米) 发行时间 退出流通时间
1角硬币 国徽、国名 齿轮、麦穗、面额、年号 铜锌合金 20 1980年4月15日 2000年7月1日
2角硬币 国徽、国名 齿轮、麦穗、面额、年号 铜锌合金 23 1980年4月15日 2000年7月1日
5角硬币 国徽、国名 齿轮、麦穗、面额、年号 铜锌合金 26 1980年4月15日 2000年7月1日
1元硬币 国徽、国名、年号 长城、面额 铜镍合金 30 1980年4月15日 2000年7月1日
面值 年版 正面 背面 防伪
壹角(枣红)1960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国徽、菊花国徽、菊花 双面凹印、空心五星水印
壹角(背绿)1962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国徽、菊花国徽、菊花 正面凹印背面胶印、空心五星水印/无水印
壹角1962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国徽、菊花国徽、菊花 正凹背胶/双面胶印、空心五星水印/无水印
贰角1962 湖北武汉长江大桥湖北武汉长江大桥 国徽、牡丹花国徽、牡丹花 正凹背胶/双面胶印
伍角1972 纺织厂纺织厂 国徽、棉花、梅花国徽、棉花、梅花 正凹背胶/双面胶印、实心五星水印/无水印
壹圆1960 双面凹印、实心五星水印/古钱币与空心五星混合水印
贰圆1960 车床工人车床工人 黑龙江大庆油田黑龙江大庆油田 双面凹印、实心五星水印/古钱币与空心五星混合水印
伍圆1960 炼钢工人炼钢工人 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 双面凹印、实心五星水印
拾圆1965 人民代表步出大会堂人民代表步出大会堂 北京天安门北京天安门 双面凹印、天安门固定水印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