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洪全

杨洪全

中文名 杨洪全
职务职称 特聘教授.
目录导航

导师介绍

导师姓名 杨洪全

所属学科 生物学

研究方向 植物光信号转导的分子机理

人物简介

杨洪全,男,1965年12月出生于重庆万州。1987年和1990年先后在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系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1995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获得植物分子遗传学博士学位。1995年至2001年在美国 宾夕法尼亚大学生物系植物科学研究所先后做博士后和Research Associate。2001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计划”(百人计划),同年回国, 被聘为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6年4月起任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度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植物生理学会植物分子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科学通报》特邀编辑。先后承担了国家“86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创新群体等项目。

教育科研

从事的研究领域是,以 拟南芥为主要模式系统,利用遗传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和 分子生物学等综合手段, 研究 高等植物光控发育的分子机理。 蓝光受体 隐花色素CRY(包含CRY1和CRY2)在植物、动物和昆虫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拟南芥里CRY调控 光形态建成、开花时间和 生物钟。自CRY在拟南芥中被阐明调控生物钟的功能后,在 果蝇和小鼠里被证明同样参与对 生物节律性的调控。通过我们的工作,发现拟南芥蓝光受体CRY的C端功能区在拟南芥中的表达导致了组成型光形态建成的表型(COP 表现型),阐明了拟南芥CRY通过该功能域传递光信号,找到了CRY1信号转导途径的下游信号传递因子COP1,弄清了CRY1对蓝光信号的传导是通过其C端功能区与COP1直接的蛋白质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建立了CRY1信号转导的基本途径;发现CRY1通过其N端功能区发生不依赖于光的二聚化,并证明了N端功能区介导的二聚化对于光激活CRY1的信号转导途径是必须的;揭示了 拟南芥CRY 和COP1介导蓝光诱导气孔开放的新功能,证明了CRY和向光素 蓝光受体PHOT共同完成对气孔开放的调节。阐明了COP1是气孔开放的 负调控因子,并位于CRY信号转导途径的下游发挥功能;建立了CRY调控 光周期开花时间的信号转导途径,阐明了CRY-COP1信号系统调控光周期开花时间的主要的分子机理,即蓝光激活CRY的 光受体活性后,促进COP1蛋白从 细胞核转移到 细胞质,COP1对CO的E3 泛素连接酶活性被免除或削弱,这样CO蛋白稳定性增加并发生积累,激活成花素FT编码基因的 转录,从而促进开花;发现CRY、phyB和phyA光受体分别介导 光诱导的气孔发育过程,建立了光信号调控气孔发育的遗传途径,揭示了光控气孔发育可能通过CRY-PHY-COP1信号系统与 MAPK信号途径的互作来实现。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