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生成的时机也不太理想,前有“海鸥”的残留云系截留了西南水汽,身侧又有一个热带对流云团活动,形成牵制,前期成长会比较缓慢。但等“海鸥”云系消散之后,水汽会涌向“凤凰”,后期强度会有较为明显的加强。
2014年9月13日,一个热带扰动在关岛东南部海面上生成。同日,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6W。
9月15日上午9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在24小时内形成为热带气旋的机会给予“LOW”的评级。
9月16日上午7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评级提升为“MEDIUM”。下午8时,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
9月17日上午4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并对其评级提升为“HIGH”。下午2时,日本气象厅对其发出烈风警报。下午8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并给予编号16W。
9月18日上午2时,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凤凰。上午8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
9月20日上午2时,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强热带风暴。
台风路径原位于菲律宾以东洋面的热带低压于9月18日凌晨发展为2014年第16号台风“凤凰”。18日早晨5点钟其中心位于菲律宾马尼拉以东大约94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就是北纬13.2度、东经128.9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8级(1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98百帕,七级风圈半径为200-300公里。第16号台风“凤凰”(强热带风暴级)的中心9月21日早晨5点钟位于台湾省高雄市以南大约105公里的海面上,就是北纬21.7度、东经120.1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0级(2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82百帕,七级风圈半径为180-300公里,10级风圈半径为60公里。
“凤凰”以每小时15-20公里的速度向偏北方向移动,强度维持或略有加强,于21日上午在台湾西南部一带沿海登陆(强热带风暴级,10-11级,28-30米/秒)。之后,“凤凰”强度有所减弱,并逐渐向福建北部到浙江中部一带沿海靠近,于22日白天在浙闽交界附近到浙江中部一带沿海登陆(热带风暴级或强热带风暴级,9-10级,23-25米/秒)。
21日08时至22日08时,南海东北部及黄岩岛附近海域、巴士海峡、台湾海峡、台湾以东洋面、东海大部以及台湾沿海、福建沿海、浙江沿海、杭州湾、长江口区、上海沿海、江苏东南部沿海有7-8级大风,“凤凰”中心经过的附近海域或地区的风力有9-11级,阵风可达12-13级;台湾、浙江东部、福建东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其中浙江东部沿海、台湾有大暴雨,台湾部分地区有特大暴雨(250-400毫米)。
9月21日,第16号台风“凤凰”于21日上午10时前后在台湾恒春半岛南部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0级(28米/秒)。浙江省气象台预测,“凤凰”于22日中午到傍晚在浙中南沿海再次登陆,带来狂风暴雨。浙江已经启动防台Ⅲ级应急响应,全省各地正积极做好防台准备。
“凤凰”以每小时20-25公里的速度向北偏西方向移动,于9月22日下午到傍晚在浙江舟山到温岭一带沿海登陆(热带风暴级或强热带风暴级,9-11级,23-30米/秒)。
台风路径
9月22日,河北中南部、北京中南部、山东北部、河南北部等地风力较弱,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清除,部分地区有轻度霾,局地中度霾;23日起,受弱冷空气和降水影响,上述地区的气象条件逐渐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和清除,霾天气减弱。
受其影响,9月22日8时至23日8时,黄海南部海域、东海大部海域、台湾以东洋面以及台湾东部沿海、浙江沿海、杭州湾、长江口区、上海沿海、江苏东南部沿海有7-9级大风,“凤凰”中心经过的附近海域或地区的风力有10-11级,阵风可达12-13级; 福建东北部、浙江大部、上海、江苏东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其中,浙江东部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局部有特大暴雨(250~300毫米)。
9月22日早晨,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东西部、苏皖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能见度不足1千米的大雾,局地能见度不足500米,23日白天上述地区大雾趋于消散。
9月22~23日,冷空气先后影响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华北、东北等地,上述部分地区有4~6℃降温,局地降温可达8℃以上,并伴有4~6级风;此外,受冷空气影响,上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雨,局地大雨或暴雨。
9月22日8时至23日8时,青藏高原东部和南部、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中东部、华北北部、东北地区西部、云南、江淮、江南东部、海南等地有小到中雨,其中,浙江中东部、江苏南部、上海、西藏东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浙江东部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局地有特大暴雨(250~30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并伴有短时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东海有7~11级大风,黄海南部海域有6~9级大风。
9月23日8时至24日8时,吉林南部、辽宁北部、山西北部、陕西关中平原、川西高原南部、云南大部、山东东南部沿海、江苏中东部、上海、安徽东南部、浙江北部等地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上海、川西高原南部、云南北部等地的局部地区有暴雨(50~80毫米),上述地区局地并伴有短时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黄海南部和中部、东海北部有6~10级大风。
9月24日8时至25日8时,内蒙古中部和东北部、东北地区东南部和北部、青藏高原东部、川西高原南部、云贵高原大部、江南东部、华南东部和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雨,其中,云南中西部和南部的部分地区有大雨,局地暴雨(50~80毫米),上述地区局地并伴有短时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黄海中部和南部、东海北部海域有5~8级东北风或西北风。
国家防总对台风“凤凰”防御工作加强会商分析,决定于9月20日10时启动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并向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省(直辖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太湖、珠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发出通知,要求按照防汛防台风预案,进一步强化应急值守、监测预报和会商分析,落实船只回港和海上作业人员转移避险,做好水库调度和次生灾害防御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
2014年8月20日,轻台风“凤凰”直扑台湾,晚8点“凤凰”台风暴风圈接触恒春陆地,随着外围环流移入,屏东、台东轻台风“凤凰”已出现超大豪雨,强降雨也逐渐往北、往西扩展。气象部门分析,台风会由南向北穿越台湾,全台都被暴风圈笼罩,各地都要做好防台准备。
9月22日,凤凰台风离台,这次台风降雨集中在屏东、台东、花莲地区,共有28处地区淹水;最大阵风出现在兰屿13级,双北与宜兰也出现8级以上阵风。风灾造成1人死亡、4人受伤。[1]
2014年9月20日,浙江台州,第16号台风“凤凰”来袭,可能在22日白天在浙江省沿海登陆。浙江海洋渔业部门也紧急下发通知,敦促沿海各地做好渔船防台避风工作,海上渔船务必于21日12时前进港避风或驶入安全水域。
根据《福建省防汛防台风应急预案》,福建省防指于9月20日8时启动防台风Ⅲ级应急响应。
2014年9月21日下午17时,温州已启动防台风Ⅱ级应急响应,该市中小学停课一天。
2014年9月22日,第16号台风“凤凰”已离开福建省海域,对福建省的影响基本结束。根据《福建省防汛防台风应急预案》,已于9月22日12时终止防御“凤凰”台风应急响应。
2014年9月22日,中央气象台06时继续发布台风黄色预警,2014年第16号台风“凤凰”(强热带风暴级)的中心21日温岭水位已超警戒线晚上22时20分前后在台湾省宜兰县与新北市交界附近沿海再次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0级(2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82百帕,之后很快移入东海西南部海面。22日早晨5点钟,其中心位于浙江省温岭市南偏东方约200公里的东海南部海面上,就是北纬26.7度、东经122.1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0级(2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82百帕,七级风圈半径为180-300公里。
2014年9月22日,浙江市已转移各类人员29777人。温岭雨情严重,水位已超警戒线,该市已全面部署对抗台风,各方面抢险力量可随时集结。
截至22日9点,温岭市雨量136毫米,台风过程平均降雨量123毫米,其中最大雨量出现在石塘三蒜,达200毫米。沿海和内陆地区分别已出现10—11级和7—8级台风。2座中型水库蓄水率为78%,2座小(一)型水库蓄水率为94%,19座小(二)型蓄水率为84%,其中7个水库已经满蓄溢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