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提出的种种理想的城市模式中,我们更憧憬和追求"善治城市"。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追求"善治城市"呢?怎样的城市管理才是"善"的?中国的城市管理离"善治"还有多远的距离?如何走近"善治",实现城市"善治",建设"善治城市"?这些问题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实践者和城市管理研究者的思考,当本书阐述一种新型城市形态而出现在我们面前,人们展示"善治城市"蓝图的时候,给我国读者带来的将是无尽的启迪和思考。
前言
第一章告别传统城市管理(1)
第一节城市发展与城市管理(1)
第二节城市管理及传统城市管理的基本特征(18)
第三节当代城市问题挑战传统城市管理(21)
第四节 当代城市管理面临城市发展新环境的压力(38)
第五节寻求理想的城市管理——摆脱城市管理困境的出路(41)
第二章走向现代城市治理(56)
第一节从管理走向治理(56)
第二节治理:作为理论的实践意义(73)
第三章善治:城市治理模式的理想选择(82)
第一节城市治理模式扫描(82)
第二节令人神往的善治之路(91)
第四章善治城市的制度基础(110)
第一节有限政府(110)
第二节宪政与法治(118)
第三节民主与公众参与(124)
第四节多中心自主治理(133)
第五节制度创新与城市善治(137)
第五章善治城市的治理结构(148)
第一节善治中的城市政府(148)
第二节非政府组织的治理功能(172)
第三节企业在城市善治中的责任(189)
第四节公民与治理(193)
第六章善治城市的治理过程(221)
第一节公众参与的公共决策(221)
第二节伙伴制的公共服务(236)
第七章走近善治城市(254)
第一节中国城市管理离善治还有多远?(254)
第二节限制政府(260)
第三节发展非政府组织(268)
第四节公民参与和公民意识(272)
主要参考文献(278)
后记(284)
书摘
乞丐问题也是全球性的普遍问题,世界各国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如号称“人间天国”的美国,流浪于城市街头的乞丐也随处可见。
外国乞丐百态写真
在巴黎的街头,有不少乞丐。他们似乎故意和社会上供奉的温文尔雅的贵族尊严形成对比,显得格外的随便,尤其是年轻人,三五个在一起,半开玩笑似的就把钱要了。虽然是要饭的,可他们也穿得比其他国家的“同行们”整洁,虽有些随意,但举止也算彬彬有礼。
有一次在地铁站,两个年轻人就像站在那儿演戏一样,一人一句地讲了半天,也不知在说些什么,其实也没有人在用心听。接着一个又唱了起来,另一个手拿帽子,笑嘻嘻地边和着歌的节奏边说“法郎、马克、英镑、美元、里拉,就是不要旅游支票”,很多游客也就欣赏着这一场戏,开心地把口袋里的零钱倒了出来。
与法国人相比,英国人就显得非常超然。他们往街头一坐,让小雨淋着,动也不动,地上摆着一张纸,写满了自己的不幸遭遇,这一点全世界的乞丐大概都一样。旁边放着一个罐子,行人过来过去,他们理也不理,看也不看,目视地面,大有“别烦我”的意思。就是你给了钱也是一样,他们还是那样坐着,既不看你给了多少,也不搭理你,不知当时你要是再把钱拿回来,他们会有什么反应,总之,你给了钱还落了一个“死不开口”。
美国的乞丐就和电影中描绘的一模一样,比欧洲大陆的同行们要开放且粗鲁得多。说话大声大气,见了你,就像你欠了他的差不多,如果你不理他,他也就作罢,绝不纠缠你,而口中往往带出一两句脏话,让你别扭半天,你或者回骂过去,他反而又柔软了下来,笑着说:“嘿,保持冷静!”也就算了。
(资料来源:杨莉.外国乞丐百态写真.北京青年报,2001-12-20)P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