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牵引AT供电方式(auto transformer supply system of electric traction)是指电力牵引的一种供电方式,又称自耦变压器供电方式。单相工频交流电气化铁路为提高供电质量和减少对通信的干扰而采用的一种设有自耦变压器的供电方式。
AT供电方式的专用设备主要有与接触网平行架设的正馈线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的低阻抗自耦变压器。正馈线为牵引负荷返回变电所的通路,其允许载流量应与接触网的允许载流量等价。自耦变压器的一、二次绕组匝数比采用2:1,一端接接触网,另一端接正馈线,中点接钢轨或扼流变压器的中性点。接触网及正馈线的对地电压相等,接触网与正馈线之间的电压为其本身对地电压的2倍。实际电路及牵引负荷分配见图1。图中SS为牵引变电所,T为接触网,R为钢轨,F为正馈线,AT1~AT4为自耦变压器,U为接触网及正馈线的对地电压,I为机车中的电流。
图1实际电路及牵引负荷分配
AT供电方式的特点如下:
(1)电力牵引变电所送电电压较电力机车工作电压高1倍,牵引网中的电流只有电力机车电流的1/2,使牵引网的能耗和电压损失降低,供电质量改善。
(2) AT1-AT3段接触网中电流与正馈线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对通信线路的干扰互相抵消;AT3-AT4段接触网中电流I1、I2数值与机车位置有关,但方向相反。因而,AT供电方式能大大减少牵引负荷对通信线路的干扰。
(3)绝大部分牵引电流经正馈线返回牵引变电所,钢轨对地的泄漏电流极少,钢轨对地电位降低,有利于保证维修人员的安全。
(4)由于有正馈线及自耦变压器,使得牵引网变得复杂,对隧道净空要求较高。
AT供电方式是1911年由美国工程师W.阿瑟首先提出来的,1913年在纽黑文铁路上安装试用,牵引网电压采用的是25Hz、2×11kV。由于它技术复杂,许多电气计算问题当时未能解决,因而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20年来,电子计算机和电子技术的应用,为解决AT供电方式电气计算和对沿线自耦变压器运行状态进行监测提供了有效手段,因而这种供电方式重新得到重视和推广。日本、法国、苏联、中国都建成了AT供电方式的电气化铁路。实践证明,AT供电方式具有良好的供电性能和防干扰效果,特别适用于重载或高速、大密度的电气化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