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11同其他日本主要高校联盟或组织之关系当前,经济生活等社会各领域都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创造、原始创新的诞生,是关系国家存亡的命脉。包括日本在内的许多发达国家都面临少子化和老龄化问题。为了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除了国内优秀人才的培养外,日本政府必须积极从海外引进高水平人才。此外,随着社会的急速进步和复杂化,全球气候变暖、资源危机等人类面临的新课题不断产生。成功解决这些课题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作为一个国家“知识源泉”和“知识中心”的大学,具有越发明显的重要性。催生前沿知识和多样文化、构成海内外思想的集散地、诞生原始创新、贡献于实际课题的解决,已经成为研究型大学的核心内涵。为了利用前沿知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胜出,为了以多样的学术研究和文化软实力成为令世界尊敬的一员,建立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已成为一个国家必不可少的条件。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需要通过人才和学术的不断交流,以及大学间建立的良好沟通机制。如此,国家的整体高等教育水平和综合国力才能有效提升。世界各国都把大学、科学技术和学术研究作为国家战略来执行。
RU11与中国C9联盟、英国罗素大学集团等共同签署《东京宣言》日本的研究型大学,需要通过对前沿技术的不断研究,以及对外国学者和留学生人才的吸引,才能在与欧美、中国、韩国、新加坡等国研究型大学的激烈竞争中不断发展。此学术研究恳谈会(RU11)设立的目标,是促进日本和日本研究型大学的进一步发展,实现各大学间的合作共赢。
RU11,日本顶尖11所高等学府学术研究恳谈会(RU11)内的11所日本顶级研究型大学包括:
北海道大学
东北大学
东京大学
早稻田大学
庆应义塾大学
名古屋大学
京都大学
大阪大学
九州大学
筑波大学
东京工业大学
(参见词条:日本大学排名)
迄2018年,日本和以色列囊括了亚洲几乎所有诺贝尔奖得主。作为日本的顶尖大学,RU11的成员高校诞生了亚洲半数以上的诺贝尔奖得主。虽然不同计算标准会导致重复累计和差异结果,但一般认为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和名古屋大学是日本乃至亚洲迄今产出最多诺奖得主的高校。截止2018年,日本相关的诺贝尔奖得主有:
| 获奖年份 | 诺贝尔奖类别 | 获得者(学士学位/博士学位,取得学校) | 获奖时所在科研机构 |
|---|---|---|---|
| 2018年 | 生理学・医学奖 | 本庶佑(京都大学/京都大学) | 京都大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特别教授 |
| 2016年 | 生理学・医学奖 | 大隅良典(东京大学/东京大学) | 东京工业大学,特任教授 |
| 2015年 | 物理学奖 | 梶田隆章(埼玉大学/东京大学) | 东京大学,教授 |
| 2015年 | 生理学・医学奖 | 大村智(山梨大学/东京大学) | 北里大学,特别荣誉教授 |
| 2014年 | 物理学奖 | 赤崎勇(京都大学/名古屋大学) | 名城大学,教授名古屋大学,特聘教授 |
| 天野浩(名古屋大学/名古屋大学) | 名古屋大学,教授 | ||
| 中村修二(德岛大学/德岛大学) |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 | ||
| 2012年 | 生理学・医学奖 | 山中伸弥(神户大学/大阪市立大学) | 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所所长・教授 |
| 2010年 | 化学奖 | 根岸英一(东京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 | 美国普渡大学,特别教授 |
| 铃木章(北海道大学/北海道大学) | 北海道大学,名誉教授 | ||
| 2008年 | 物理学奖 | 南部阳一郎(东京大学/东京大学) | 美国芝加哥大学,名誉教授(获奖时:美国籍) |
| 小林诚(名古屋大学/名古屋大学) | 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名誉教授 京都大学,原理学部助手 |
||
| 益川敏英(名古屋大学/名古屋大学) | 京都大学,名誉教授 | ||
| 化学奖 | 下村修(长崎医科大学/名古屋大学) | 美国波士顿大学,名誉教授 | |
| 2002年 | 化学奖 | 田中耕一(东北大学/无) | 株式会社岛津制造所,工程师 |
| 物理学奖 | 小柴昌俊(东京大学/东京大学) | 东京大学,名誉教授 | |
| 2001年 | 化学奖 | 野依良治(京都大学/京都大学) | 名古屋大学,理学部教授 |
| 2000年 | 化学奖 | 白川英树(东京工业大学/东京工业大学) | 筑波大学,名誉教授 |
| 1994年 | 文学奖 | 大江健三郎(东京大学/无) | 作家 |
| 1987年 | 生理学・医学奖 | 利根川进(京都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
| 1981年 | 化学奖 | 福井谦一(京都大学/京都大学) | 京都大学,工学部教授 |
| 1974年 | 和平奖 | 佐藤荣作(东京大学/无) | 前内阁总理大臣 |
| 1973年 | 物理学奖 | 江崎玲于奈(东京大学/东京大学) | 美国IBM沃森研究所,主任研究员 |
| 1968年 | 文学奖 | 川端康成(东京大学/无) | 作家 |
| 1965年 | 物理学奖 | 朝永振一郎(京都大学/东京大学) | 东京教育大学,教授 |
| 1949年 | 物理学奖 | 汤川秀树(京都大学/大阪大学) | 京都大学,理学部教授 |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