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始得李生於河中,今相遇於下邳,自始及今,十四年矣。始相见,吾与之皆未冠,未通人事,追思多有可笑者,与生皆然也。今者相遇,皆有妻子,昔时无度量之心,宁复可有是?生之为交,何其近古人也。是来也,余黜於徐州,将西居於洛阳,泛舟於清泠池,泊於文雅台下。西望商丘,东望脩竹园,入微子庙,求邹阳、枚叔、司马相如之故文。久立於庙陛间,悲〈那颂〉之不作於是者已久。陇西李翺、太原王涯、上谷侯喜,实同与焉。贞元十六年五月十四日,昌黎韩愈书。”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还是一个语言巨匠。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韩愈在中国文化史上,首先是位重要的思想家;在宋代儒学眼中,孔、孟之下,便是韩子。一个屡次在考场上名落孙山的人,取得如此成就,其刻苦学习精神是惊人的。
这篇小品文为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作品,收录於【韩昌黎文集.外集上卷 外集.卷四】,曾被选入清代姚鼐编的《古文辞类纂》。
(贞元十六年五月)辛亥(十四日),以苏州刺史韦夏卿为徐泗濠行军司马,敕下,建封已薨……徐州判官郑通诚知留后,恐军士为变,会浙西兵过彭城,通诚欲引入城为援。军士怒,壬子(十五日),数千人斧库门,出甲兵擐执之,围牙城,劫建封子前虢州参军令知军府事,杀通诚及大将段伯熊等数人,械系监军……据《旧唐书·德宗纪》,张建封卒于五月庚戌(十三日),朝廷以苏州刺史韦夏卿为徐州行军司马的敕命颁在辛亥(十四日)。当时建封已死,徐州失控,遂有判官郑通诚拒韦夏卿到任,引浙西兵入城为援,终于酿成兵乱之事发生。图谋在建封死后权知留后,然后造成既成事实的野心家,还有张建封之子张(后来果然发生了张求朝廷旄节、与朝廷发生军事冲突之事)。张建封病革之际,阴图取而代之的还有濠州刺史杜兼。这一切阴谋和异志都蓄集、发生在张建封病危之际。《旧唐书·张建封传》载:“遇疾,连上表请速除代,方用韦夏卿为徐泗行军司马,未至而建封卒。”“连上表”表示自张建封遇疾至死,有一段时间。而韩愈对这些野心家的种种异样活动,不可能毫无觉察。郑通诚以幕中判官之职,胆敢自称留后,抗拒朝廷敕命,其人的阴鸷、专横和暂时取得张建封的信任可想而知。韩愈的“连日或不语,终朝见相欺”和“言无听也,唱无和也,独行而无徒也,是非无所与同也”的孤独和郁闷,或与以上事件有关。也可能与疾病中的张建封发生了某些冲撞。在朝廷敕命迟迟不下、徐州兵乱已成狂澜将起之势之际,他不待秋至而提前离开徐州,先往下(东距徐州百余里),与李翱等访问故人李平,于是有此《题李生壁》一文,描述了他的西行路线并略及他在徐州的遭遇……
这篇小品体现出大文豪韩愈文章的另一个特点,率真、自然、随便,如话家常,如促膝谈心,无所拘束,生动活泼。“黜于徐州”,是罢去幕职的意思。清泠池、文雅台、修竹园、微子庙皆在商丘。商丘是汉梁孝王的封地,邹阳、枚叔、司马相如都是梁孝王门下的文士。微子数谏,为纣所逐;邹、枚、司马等以文章得梁孝王优礼。韩愈叙述自己的历程时,兼以古人古迹寄托自己在徐州的遭际、感慨。
从这篇小品中,我们同样还可以看出韩愈是一个非常讲究友情的人,作者曾有名言"少年乐相知,衰暮思故友"。这篇文章写于公元800年,也就是韩愈在徐州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任推官,因和张建封意见不和而去职。32岁的韩愈在这个时候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韩愈想到的是他的老朋友。因此专程从徐州跑来下邳看望李平,并写下这篇文章,抒发自己"黜于徐州,将西居于洛阳。泛舟于清泠池,泊于文雅台下,西望商丘,东望修竹园,入微子庙,求邹阳、枚叔、司马相如之故文。久立于庙陛间,悲《那颂》之不作于是者已久。"借凭吊古人、缅怀古迹来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同时"入微子庙,求邹阳、枚叔、司马相如之故文",表明韩愈不会自我消沉。"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是韩愈留给后人的名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更是作者一生的自我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