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新都工业开发区[1]成立于1992年,是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重点开发区,四川省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即“1525”工程)中的100亿园区之一。工业区由成绵高速路以西的工业西区和成绵高速路以东的工业东区两大版块组成,总规划面积16.7平方公里。自成立以来,工业区坚持以科学规划为龙头,以产业为导向,不断壮大优势产业链,已形成了机械、电子产业等优势产业。2006年工业西区3.6平方公里已全部建成。2005年2月启动的新都工业东区,规划总面积8.3平方公里。2008年4月经市规委会批准通过的新都—青白江连片发展规划,工业东区将往北拓展4.8平方公里,2009年10月引进成都浦发工业投资有限公司总投资120亿元,在新青连片发展区全力打造产城一体化的浦发工业新城。按照“一区一主业”的定位,重点发展机电成套设备制造、石油钻采专用设备制造、汽车零部件制造及相关配套产业、重点发展领域上下游关联产品制造和配套生产性服务业。截止2010年工业区共有企业242家,其中投产企业213家,规模以上企业142家。世界500强企业4家,中国500强企业5家。2010年度实现全口径工业总产值337.51亿元,同比增长30.1%;实现工业增加值97.78亿元,同比增长30.1%;入库税收8.17亿元。其中:规模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03.76亿元,同比增长34.5%;工业增加值83.61亿元,同比增长34.5%;销售收入292.72亿元,同比增长18.5%。[2]
年销售收入过亿元以上的企业67家。其中,过5亿元以上的企业9家,过10亿元的企业5家,过20亿元的企业1家,过40亿元的企业1家。
年入库税金过1000万元的企业18家,其中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8家,科伦集团、四川华润雪花啤酒总公司、成发集团公司2010年税收过亿元。
2011年1-3月,工业区实现产值79.59亿元,预计实现销售收入80.24亿元,入库税收2.2亿元。新都工业集中发展区(东区)按照集中集约发展、壮大产业集群的要求,大力引进产业带动力强、科技含量高、税收贡献大的重大产业化项目。截止目前,共引进项目135家,计划总投资188.16亿元,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440.57亿元,销售收入318.38亿元,税收16.63亿元。其中投资上亿元的项目46个,投资5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化项目9个。即投资37亿元的中国铝业双零箔项目;投资13亿元的晨明汽车;投资10亿元的西部软包装项目;投资9亿元的华润啤酒项目;投资5亿元的旭光电子电气生产研发基地;投资5亿元的广丰650五连轧自动生产项目;投资10亿元的一汽年产10万辆商用车项目等。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工业区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经济质量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增长高位求进,现代制造业提升发展,按照“西部第一,全国一流”的发展定位,围绕“产业高端,高端产业”的发展方向,打造高端低碳、节约高效的西部机电装备制造工业基地,奋力实现2013年成为500亿工业园区,2015年打造成千亿元工业园区,争创国家级开发区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