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廷祝1964年10月生, 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电子科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计算科学研究所所长. 在西安交大计算数学专业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学术: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科学计算理论和方法、大型矩阵与计算、神经网络与动力系统稳定性等方面论文约80篇,被SCI、EI收录和SCI引用(他引)35篇次,被同行他引约50篇次.获信息产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99年)、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2001年)、省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独立). 97年被遴选为省跨世纪杰出青年科技学术带头人. 长期聘为国内外约20种重要学术刊物的审稿人. 曾应邀在香港浸会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和中科院应用数学所做合作研究和高级访问学者. 西安交大基础科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成员、曾做客座教授,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兼职教授. 为省科技青年联合会理事、省生物数学学会副主任委员。教学:校级优秀主讲教师,历届学生评教优秀,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多门课程。“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作者,出版著作教材6部,获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优秀教材一等奖. 省自考先进工作者. 获校一档奖教金、校“教学优秀教师奖”. 国家级大学数学教学资源库建设专家组成员.
2001年至今电子科技大学应用数学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系
1986.7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数学 学士
1992.12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数学 硕士
2001.6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数学 博士
工作经历博士生导师2001电子科技大学
教授 1997电子科技大学
副教授 1994电子科技大学
主讲课程
主讲课程:
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特殊矩阵(研究生),数值代数(研究生)等。
2006年入选国家级教学名师,主持和主讲的课程入选国家精品课程(2004)、首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编写的两部教材分别入选“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作为带头人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2008),作为带头人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获四川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一)、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二)、部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排名第一的2项)。
主持国家和部省级科研项目20多项,包括: 国家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课题、973计划子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四川省科技支撑重大项目、高校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教育部科研重点项目、首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四川省科技项目多项。
发表SCI收录论文200多篇(包括领域国际顶级期刊SIAM J. Sci. Comput.、SIAM J. Matrix Anal. Appl.、Automatica、IEEE Trans.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J. Comput. Phys.、Information Sciences、Computer Physics Comm.、IEEE Tran.AntennasandPropagation、IEEE Trans.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IEEE Trans. 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ech.、Numerical Lin. Alg. Appl.、IMA J. Numerical Anal.、J.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A、J. Optimization Theory Appl.等)。 多次在全国重要教学会议上做特邀大会报告,包括亚洲数学会议。
指导的一批学生毕业后在美国、法国、荷兰和香港读博或做博士后研究, 学生在读博期间多数去海外研修一年以上. 3位博士生入选‘成电杰出学生(研究生)’、2位博士生获中国计算数学学会青年优秀论文竞赛二等奖、1位获美国百人会英才奖; 2位学生的博士论文入选四川省优秀博士论文; 指导的本科生本科期间成果发表多篇SCI论文; 指导的4位本科生在全校示范性毕业设计论文答辩中得分第一名. 指导的学生毕业后要么去海外深造, 要么全部在大型IT企业或高校工作。
第二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
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主持两门国家精品课程);
首届四川省教学名师奖;
编写的教材评为“十五”和"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两项;
四川省教学成果三等奖一项;
四川省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一项
校优秀教师奖、校教学质量优秀主讲教师、高教研究优秀成果校级一等奖、校优秀教材一、二等奖、校优秀多媒体电子课件一等奖. 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研究生、本科生教材著作电子课件等多部.
教育部高校数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全国大学数学教学资源库建设专家组成员;
全国高教教研会数学学科委员会成员.
主持三项全国性教改项目
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
培养的研究生多人获四川省三好研究生、校优秀学位论文奖、优秀毕业研究生和特等奖学金.
指导的4位本科生毕业论文示范性答辩分别评为全校第1名(两名)、第2名和第3名.
科研项目
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4)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入选教育部首批“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4)
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
四川省跨世纪杰出青年科技学术带头人
省、部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四项(其中,主持三项)
作为主持人的科研项目:
国家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课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
高等学校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
教育部首批“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
省跨世纪杰出青年科技带头人基金项目
中物院计算物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合作基金项目
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基金重点项目
电子科技大学“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创新团队”项目[2]
论文及专著发表(Publications)
在国际一流杂志SIAM J. Sci. Comput.、SIAM J. Matrix Anal. Appl.、Automatica、IMA J. Numer. Anal.、J. Comput. Phys.、Computer Phys. Comm.、IEEE Trans.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IEEE Trans.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IEEE Trans.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IEEE Trans. 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ech.、Information Sciences、Numer. Lin. Alg. Appl.、J.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A、PLoS ONE、Appl. Math. Modelling、J. Comput. Appl. Math.、Physics Letter A、J. Optimization Theory Appl等,
以及在Computing、IEEE Trans. Circuits and Systems II、SCIENCE CHINA-Information Sciences、J. Franklin Institute、Optik、Lin. Alg. Appl.、Appl. Math. Letters、Comput. Math. Appl.、J. Math. Anal. Appl.、Math. and Computers in Simul.、Math. and Computer Modelling、Lin. Multilin. Alg.、Comm. Nonlin. Sci. Numer. Simul.、Ars Combinatoria、Operators and Matrices、J. Electromagnetic Waves and Appl.、Int. J. Syst. Sci.、Appl. Math. Comput.、IET Control Theory & Appl.、ELA、CALCOLO等SCI期刊发表论文。
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两部专著,一部入选“大学数学科学丛书”。
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数值代数及应用,大型矩阵分析与计算及应用,方程组求解与预条件技术,线性互补问题及其求解,数值代数在动力系统稳定性理论、图像分析、数据挖掘中的应用等方面论文100多篇, 其中SCI论文70篇,他引200次以上,其中SCI他引46次以上. 三篇论文被美国著名计算数学家R. S. Varga于2004年在Springer出版的学术专著《Gerschgorin and his circles》引用.
在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术专著入选"大学数学科学丛书"
被聘为30多种国际国内重要学术刊物审稿人(如:Lin. Alg. Appl.(SCI), Computers & Math.Appl.(SCI),J. Comp. Appl. Math.(SCI), Discrete Math.(SCI), Intern. J. Computer Math.(SCI), Z. angew Math.Mech.(SCI), J. Comp. Math.(SCI), J. Computer Sci. Tech.(SCI)和国内著名刊物).
多次担任国际会议程序委员、分会主席;全国会议主席、分会主席等.
曾去英国、美国、香港和中科院做高级访问学者、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
黄廷祝一直在本科基础课教学一线,学生评教每年优秀,入选学校首届学生“我最喜爱的老师”。持续教研教改,包括全国非数学专业数学教学基本要求、教材内容体系改革、全国大学数学教学资源库、数学建模思想融入线性代数教材、教学中真善美相统一的教改、研究型教学方法改革及问题选编、数字课程群、挑战性研究型项目式课程体系与新工科教育改革、创新性新工科线性代数教材等。持续教材创新,主编或第一作者出版了系列本科生、研究生教材和专著。两部教材分别入选“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专著入选“大学数学科学丛书”。在高教社出版《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第5版)》新形态教材在内容体系、内容和资源建设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创新性和特色,被全国广泛选用并受到师生普遍好评。入选第二届国家级教学名师(2006),获“成电立德树人贡献奖”,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 1),作为主持人入选国家精品课程、首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首批国家一流课程,作为带头人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国家级特色专业。[3]
中国数学会理事,中国计算数学学会理事和青年工作委员会成员,全国经济数学和管理数学学会副理事长, 四川省计算数学学会副理事长,四川省数学会常务理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