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山

鹤山

目录导航

建制沿革

鹤山鹤山(3)秦以前,鹤山地属百越,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平定南越,在岭南设置桂林、象、南海3郡,鹤山地属南海郡。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南海郡划分为番禺、四会、博罗、中宿、龙川、揭阳6县,今鹤山地属哪县?道光《鹤山县志》称“鹤山两汉为四会县地”,此说源于康熙《新会县志》引《元和郡图志》,因鹤山置县前大部分属新会县,故沿用此说。但北宋《舆地广记》称“新会县,汉番禺地”,据此,鹤山亦当属番禺了。

三国吴国黄武元年(222年),在今新会县境立平夷县,今鹤山地属平夷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平夷改称新夷县,属广州郡。南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立新会郡,辖6县,今鹤山地分属封平、盆允两县。

宋、齐、梁、陈沿旧不变。

隋,属新会、义宁两县,隶于南海郡。唐,改隶于广州。五代、南汉隶于兴王府。宋属新会、新兴两县,隶属广州及新州。

元沿前制,明隶属广州府及肇庆府。

清顺治六年(1649年)至建县前,鹤山分属新会、开平两县。

雍正十年(1732年)从新会划出古劳、新化、遵名三个都及开平的双桥都全部,古博都的部分地方,新置鹤山县,在今之大官田筑城为治所。因城北有小山形如鹤,县以山名,称鹤山县,治所称鹤城,隶属于肇庆府。自后,县境不变。

民国成立,废府、州、厅,设道。民国2年(1913年)县城迁至沙坪。

民国3年,鹤山县属粤海道。

民国9年(1920年),废道制,鹤山县属广东省中区委员公署。

民国17年(1928年)属中区善后委员会。

民国18年(1929年)属西北绥靖公署。

民国25年(1936年)属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民国34年(1945年)属西江南路行署。

民国35年(1946年)至新中国成立前,直属省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鹤山县隶属粤中专区。1952年5月与高明合署办公,至1954年两县恢复建制。1956年,鹤山县隶属佛山专区。

1958年11月16日,鹤山县与高明县合并,称高鹤县,仍属佛山专区。1959年改隶江门专区,1961年10月改隶肇庆专区。1963年6月,又划归佛山专区。

1981年12月16日,恢复鹤山、高明两县建制,鹤山隶属佛山地区。

1983年6月1日,试行以市带县,鹤山县隶属江门市。

1993年撤县建县级市。

行政区划

区划概况

鹤山鹤山(3)截至2021年,鹤山市下辖1个街道、9个镇、1个监狱、1个林场。[7]

区划详情

1个街道:沙坪街道。

9个镇:雅瑶镇、龙口镇、古劳镇、桃源镇、共和镇、址山镇、鹤城镇、宅梧镇、 双合镇。

1个监狱:广东省江门监狱。

1个林场:江西市四堡林场。[7]

自然环境

位置境域

广东省鹤山市

鹤山市位于广东省的中南部,[8]地跨东经112º28’- 113º2’,北纬22º28’- 22º51’。[9]处西江下游右岸,珠江三角洲西南部。全县总面积为1108.3平方公里,东西最宽约58.7公里,南北相距约42.3公里。北邻 高明,西北接 新兴县,东南毗连 新会县,西南接 开平,东北与 南海县隔西江相望。

地质地形

  • 地质  

鹤山鹤山鹤山地表显露地层有 寒武系八村群、泥盆系、侏罗系、 白垩系、下第三系、第四系等,其中以八村群分布最广。

市境内侵入岩分布广泛,占全市面积的一半以上,侵入岩的种类属酸性 花岗岩。地质构造属华南褶皱系粤中拗陷,有亚婆髻背斜、白水坑复背斜、 茶山单斜、大昆仑单斜、那水向斜。

断裂有 恩平-新丰深断裂带、西江大断裂,其中恩平-新丰深断裂带在市内自南而北纵贯全境,为境内最重要的区域性断裂。

  • 地形  

鹤山地形东西宽,南北狭长,中部山峰绵亘, 丘陵起伏,地势自西略向东倾斜东部低平,北最低。最低大埠围,海拔仅1米。丘陵主要分布在市境东北、中南部,面积达1003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90.5%。海拔500米以上山地23.3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2.1%,其中 皂幕山主峰亚婆髻海拔807.5米,为全市最高山峰。冲积平原面积为82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7.42%,主要分布在古劳、沙坪。

  • 山脉  

大雁山:位于粤中交通要道,距离广州60公里,近邻鹤山港,旁依广湛公路,佛开高速公路。大雁山面临西江,因其山形似大雁而得名,总面积300公顷,主峰海拔310米,与 南海西樵山互称“姐妹山”。山势雄伟,峰峦起伏,从山峰至峰顶,有雁山门、半山阁、狮子峰、雁山 平湖、日月峰、 陆佑亭、状元坊、贵人峰等。

昆仑山:鹤山市中部山峰。南距 鹤城镇区3千米。大峰称 昆山,小峰称仑山,合称昆仑山。海拔604米,面积1866.7公顷。由砂页岩、紫红色砂页岩与 花岗岩构成。三宝坑(土名)山涧中有七瓮井等名胜。山间多自然丛生松木,有林地约1267公顷,植被覆盖率达70%。土特产有砺石及山坑螺。龙(口)鹤(城)公路经山东侧;有简易公路直达七瓮井。

云宿山:鹤山市西部山峰。位于 双合镇泗合村东。海拔637.2米。 鹤山鹤山面积约48平方千米。东与皂幕山对峙,西北与高明市老 香山相望。山体由花岗岩构成。山顶四周巨石垒垣如城,内有 石佛,佛前石块面积近10平方米,平正如棋盘,蔚为壮观。西有仙人岭,绝顶四顾, 开平、恩平、 新会、新兴、高明及崖海尽收眼底,称为“云宿大观”,为鹤山旧八景之一。土壤为赤红壤、红壤。1949年以来,连年在此造林绿化,办有虎房林场。1968年用飞机直播造林,已成林2034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0%,以松、杉为主。山中有鹭鹫、 鹧鸪、 毛鹰等多种鸟类和 黄猄、 果子狸、山猪等野生动物。

茶山:鹤山市东北部山岭。分内茶山与外茶山(内茶山为高明市辖),为鹤山、高明、 南海3市的界山。因盛长茶树得名。主峰高凹顶,海拔546米,向西伸延至高明市鹿美塘,向东 达西江边上石岩头(土名),东西长10千米。由砂页岩构成。土壤为赤红壤。蕴藏褐铁矿及铅矿、银矿。山腰有道坪等4个自然村与白水坑水库。水库开辟为仙鹤湖渡假山庄。有 松林1067公顷与茶园134公顷,植被覆盖率达85%以上。

大城山:鹤山市山脉。在雅瑶镇昆 东村东,山脉面积268公顷,海拔206米,主要由9个山峰组成。大城山物种丰富,自然生长的树种有水蜜桃、 荷木、 马尾松;人工种植有湿地松、 大叶相思、马占相思等树种。野生动物黑乌燕、毛鸡、山禾雀等。山上有一泉眼,泉水甘甜,在民国35年(1946年),当时的县长 谢鹤年提名“香泉”,并立碑于此。现修建了步级由山脚直达香泉,并兴建了4个亭,逐步将其建为旅游区。

水文特征

鹤山紧靠西江,境内河流众多,主要河流有西江干流、 沙坪河、 雅瑶河、 宅梧河、 址山河等8条,总长200.8公里,流域面积1003.28平方公里,除沙坪河属西江交流外,其余均属 潭江水系。全市径流总量为10.17亿立方米(不含西江干流)。

气候特征

鹤山地处 北回归线以南(北纬22.29度~22.52度,东经112.28度~113.25度),属南亚热带 季风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温和湿润,境内具有海洋气候特征,温、光、热、雨量充足,四季宜种。年平均 日照1789时,年日照率达40.1%日照时数,带来太阳辐射热量大,年平均辐射量104.08千卡/厘米。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2.6℃,年平均降雨量l700公厘左右,夏秋多台风暴雨,无霜期为365天,冬春有冷空气侵袭和偶有奇寒,无霜期长 [10]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鹤山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有铁、铅、锌、稀土、磷、硫铁矿、 钾长石、饰面石材等8种。经查明的,有大量的稀土矿、花岗岩、矿泉水、 泥炭土和少量的褐铁矿、锌矿、金矿。

生物资源

鹤山市境内有野生动物100多种,植物900余种,其中,树种有300种、中草药60多种。

人口

人口

据2000年鹤山市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市共有30个民族,汉族 鹤山鹤山人口为398016人,占总人口数的98.09%;少数民族人口为7763人,占总人口数的1.91%。

2013年10月,鹤山市户籍人口36万,常住人口42万,其中外来人口占四分之一  ,人口密度为320人/平方公里。

2017年,常住人口50.79万人,城镇人口比重62.19%,城镇人口31.59万人。

2017年,全市公安系统登记户籍人口总户数110115户,年末户籍总人口375697人,平均每户3.41人,城镇人口172044人,乡村人口203653人。按性别分:男性为187507人,女性为188190人。按年龄分:18岁以下68539人,18-34岁94178人,35-59岁138414人,60岁以上74566人。人口变动情况:出生人口入户6100人,死亡注销人口3032人。

张华景张华景民族

在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数最多,占少数民族的54.42%。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

政治

党委领导
职务 姓名
市委书记 刘志刚
市委副书记 张华景、梁士元
政府领导
职务 姓名
市长 张华景
副市长 胡国伟、陈文、潘蕊、李海权、李军权、谭晓滨
人大领导
职务 姓名
主任 冯细就
副主任 黄建华、黄文、任文、朱贵明、储涂应、欧卫华
政协领导
职务 姓名
主席 冯伟华
副主席 梁暖勋、叶永雄、邓祺伟、林慧梅、吴秋红、黄国豪

以上内容参考:鹤山市人民政府[11][12][13][14]

经济

党委领导
职务 姓名
市委书记 刘志刚
市委副书记 张华景、梁士元

综述

政府领导
职务 姓名
市长 张华景
副市长 胡国伟、陈文、潘蕊、李海权、李军权、谭晓滨

第一产业

人大领导
职务 姓名
主任 冯细就
副主任 黄建华、黄文、任文、朱贵明、储涂应、欧卫华

第二产业

政协领导
职务 姓名
主席 冯伟华
副主席 梁暖勋、叶永雄、邓祺伟、林慧梅、吴秋红、黄国豪

第三产业

文化

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18.94亿元,增长8.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3.01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63.62亿元,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132.30亿元,增长10.5%。三大产业的比例是7.2:51.3:41.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2957元,增长8.2%。全社会用电量为34.67亿千瓦时,增长6.0%,其中城镇居民用电19056万千瓦时,增长4.9%,农村居民用电19062万千瓦时,增长4.0%。

鹤山鹤山

方言文化

鹤山鹤山

2017年,粮食种植面积24.18万亩,增长0.4%,总产量8.14万吨。其中水稻种植面积21.15万亩,下降1.0%,总产量7.29万吨,下降2.2%;蔬菜复种面积18.8万亩,增长2.7%,总产量29.44万吨,增长2.9%;花生种植面积1.86万亩,总产量0.41万吨;水果产量0.87万吨,增长1.1%;水产品产量6.57万吨,增长6.6%;肉类产量6.24万吨,增长2.9%,其中猪肉产量5.32万吨,增长2.0%。

地方特产

工业

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0.86亿元,增长9.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67.36亿元,增长6.4%,其中民营工业产值275.41亿元,增长9.2%。按轻重工分,轻工业产值267.11亿元,增长0.6%;重工业产值200.25亿元,增长15.2%。按经济类型分,股份制企业276.16亿元,增长9.7%;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产值189.39亿元,增长2.1%;其他经济类型1.81亿元,下降9.5%。工业销售产值448.91亿元,增长13.5%。工业产销率为96.1%。

2017年,规模以上重大行业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产值67.19亿元,增长28.3%,占总产值比重为14.4%;金属制品业产值58.75亿元,下降3.0%,占总产值比重为12.6%;,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产值46.11亿元,增长13.1%,占总产值比重为9.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40.74亿元,增长18.7%;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产值38.50亿元,下降1.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产值28.07亿元,增长4.7%。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73家,其中亿元产值企业106家,年产值超过10亿元企业有5家。

建筑业

2017年,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21个,实现建筑业增加值8.75亿元,增长13.1 %。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77.75万平方米,下降15.2%,房屋竣工面积84.86万平方米,下降33.5%。

交通

固定资产投资

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2.15亿元,增长16.5%,其中基础设施42亿元,下降7.1%;房地产开发51.18亿元,增长32.7%;其他投资118.97亿元,增长20.9%。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1.46亿元;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16.05亿元,增长29.3%;第三产业完成投资94.64亿元,增长3.3%。

2017年,商品房施工面积累计419.96万平方米,增长8.2%;竣工面积58.2万平方米,增长39.7%;商品房销售面积114.8万平方米,增长24.9%;商品房销售额82.70亿元,增长72.9%。商品房待售面积59.71万平方米,增长34.0%。

国内贸易

2017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8.28亿元,增长10.2%。按行业分,贸易批发业零售额17.30亿元,增长14.5%;贸易零售业133.41亿元,增长10.5%,以上两者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4.5%;住宿业零售额0.91亿元,增长21.5%;餐饮业零售额26.61亿元,增长5.5%。

对外经济

2017年,进出口总值160.4亿元,增长6.8%。其中出口139.3亿元,增长7.3%;进口21.1亿元,增长3.4%。主要出口商品:机电产品、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保持增长、印刷品小幅下降。2017年,鹤山市对美国、香港、欧盟、东盟各出口39.3亿元、30.9亿元、27.1亿元、10.6亿元,分别增长15.9%、1.1%、1.3%和18.7%。全年合同利用外资10653万美元,增长0.9%。实际利用外资金额5820万美元,增长2.1%。

旅游

2017年,全年经鹤山市口岸出入境的游客达4.1万人次,其中出境2.1万人次,入境2万人次。全年我市接待旅游者597.66万人次,其中接待过夜旅游者198.11万人次,不过夜旅游者399.55万人次,海外游客(含港澳台)人数55.71万人次。星级饭店2个,星级饭店客房总数344间。名胜风景区5个。

财政

2017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39亿元,增长11.6%。其中:增值税增长11.4%,企业所得税增长25.8%,个人所得税增长1.5倍。全市镇(街)财政收入16.11亿元,增长17.0%,占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58.8%。全部镇(街)财政收入超千万元,沙坪、雅瑶、共和、古劳、桃源、址山、鹤城、龙口8个镇(街)财政收入超亿元。税收入库分部门情况(全库):国税收入19.27亿元,增长20.5%,地税收入19.65亿元,增长40.1%。

金融 

2017年,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95.72亿元,比年初增长12.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27.75亿元,比年初增长5.4%。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93.37亿元,比年初增长20.2%。

保险业

2017年,全年人寿及财产保险保费收入达87698万元,增长18.7%,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为28828万元,增长15.6%,人寿保费保险收入58870万元,增长20.3%。

社会

科技事业

鹤山话源于古代汉语而又接受了南方少数民族及外来语言影响,形成的一种地方方言。境内属广府话流行区,居民日常交际、学校、会议、广播、电视等均使用广州话,但是语音语调上有差异。因地缘及人口源流影响,鹤山为方言较复杂地区之一,大体可划分为6个方言区,有些地区存在不同方言并存,出现一地“双语”,甚至“三语”现象。如鹤城、云乡、合成等客家方言区,就是既流行客家话,又通行白话(即广州话)的“双语区”,址山、共和、双合等一些地方则是客家话、四邑话、白话三语并存。

沙坪话(又称上坊话)

沙坪自民国2年(1913)起就是鹤山县治所在,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全县对外交通主要孔道。故沙坪话是全县使用最广的语言,主要流行于县城、沙坪、龙口、桃源及古劳区部分地方,约15万人,占全县人口47%。沙坪话属广府语系,与广州话基本相同,如有y、oe -类韵,端组保留塞音t、t‘和9个声调等,但语音、语调有差异,如沙坪话,语末常带“磨”、“Ⅱ罗磨”的尾音,构成沙坪话的特色,这在广州话是没有的。

客家话

鹤山客家先民原为汉中一带汉人,后迫于战乱,自东晋起陆续南迁,先至长江流域,后入粤。在迁徙过程中,原先的母语受沿途方言影响,进入鹤山后,又接受了当地方言因素,经过漫长的历史逐渐形成了今天的鹤山客家话。鹤山客家方言主要分布于鹤城、云乡、合成、宅梧的白水带、龙口的四堡及共和、址山区部分地方,约有7万人,占全县人口22%。其语言特点是:一、语音,声母s、sh不分,丝、诗同音;没有撮口呼(y)、(∈)为主要之元音的韵母;声音保留了古汉语韵尾-b[-p]、-d[ -t]、-g[-k];一般只有6个声调,平人分阴阳,上去声不分。二、词汇,较多地保留古词语,与普通话有差异,如噍(咀嚼)、叫(哭)、禾(稻)等。三、语法上有特殊的名词、量词配搭关系,如“一只人”;其次,通过变调表示远指和近指,如‘kee(这里)ke'e(那里)。鹤山客家话与台山赤溪客家方言基本相同。

雅瑶话(又称下坊话)

以昆东话为代表,属粤方言四邑语系。主要流行于雅瑶区及与之相接的沙坪区部分乡村,约3万余人,占全县人口10%。其语音特色:语音有19个声母,55个韵母、8个准韵母和9个声调,与四邑话基本相同。如大多有边擦音d母;古精组与知、照组不混;古端组失落t、t‘声母变为零声母和h;元音a不分长短。但雅瑶话有撮口 y-及oe -类韵;没有双唇塞音p、p‘,这点异于四邑话。有相当多的名词、代词、量词读为21低调,如歌、街、圩、桑、裤、蚊等;人称代词,通过变调表示单复数,三个人称代词单数都读中平33、复数降为21,如我no(单)、no(复),你nai(单)、nai(复),他们kui(单)、kui(复)。

古劳话

属广州方言区,分布于古劳水区,约1万人,占全县人口的3%。古劳与南海九江、西樵相邻,语言与九江、西樵话相似。

址山话

属四邑方言区。主要流行于址山、共和两区和双合部分地方,约3万人。占全县人口9%。址山与开平的水口、新会的司前相接,共和与新会的杜阮、大泽相邻,址山话均受两地方言影响,境内流行四邑话。

宅梧话

属四邑方言区。主要流行于宅梧、双合两区及合成部分地方,人口约2.5万人,占全县人口8%。宅梧话与开平水井、苍城话相近,流行四邑话。

教育事业

鹤山市不仅有 南洞鸡、址山生炒鱼片、鹤城坑螺、长连氹桂花鱼、双合沙姜鸡、上南烧肉、 升平竹升面等特色美食,也有 凤凰酒店、文华会酒店、银业雁山酒店、 江夏酒店、文华酒楼、河珍 渔港、 北湖海鲜城、 小榄公菜馆等知名餐饮名店,以及以鹤城祥兴农庄为代表的“多位一体”式的田园型餐饮企业,更有阿菠萝、轩辕等西餐厅。

茶山水浸鸡

“茶山水浸鸡”一锅清汤放上几块树根(当地人叫“树仔头”),熟透的鸡肉香气扑鼻。鸡肉在汤里烧来烧去还是那样鲜嫩,一点也不老火,鸡肉烧不老的秘方在汤水中的“树仔头”,这是茶山特有的药材“ 五爪金龙”,在汤水中加进这些药材,不仅风味独特,而且鸡肉也烧不老。鸡肉好吃,除了会选择鸡种,关键的还是烹饪技术,而“五爪金龙”药材是他们的“镇山”之宝。

鹤山茶叶

鹤山著名土特产。鹤山人种茶始于宋代。到清道光初年,种茶面积达5333.3公顷,年产毛茶8.5万担。年出口茶叶6万担,远销欧美、南洋、大洋洲等地。鹤山茶以其条索紧细,成色油润,汤色鲜亮,清香味浓,滋味甘滑,清热消热消滞而著称。其中以古劳茶山、宅梧白水带、鹤城马耳山三个产地的最佳。“ 古劳银针”为古劳茶的雅称,其形似寿眉,状若银针,叶背显毫如银,叶色清翠,汤色清澈而略带浅绿,回甘力醇和。生长在石岩头(地名)的茶,其味芳香浓烈。乾隆年间《 鹤山县志》云:“古劳茶味还武夷而带芳,邑中物产唯此可以甲诸郡”。原古劳、鹤城、白水带三地茶农以茶为活,鹤城的主街被命名为“茶行街”。20世纪30年代后期,由于战乱,茶叶生产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积极恢复茶叶生产。70~80年代在合成农场建立大型的茶叶生产基地和在桃源马山成立茶叶科学研究所。1998年,全市茶叶收获面积153.9公顷。

古劳银针

鹤山名优特产。产于古劳镇 丽水石岩头,故又曰岩头茶。该茶条索紧结,挺直似针,色呈银灰;泡后色泽碧绿明亮,叶底幼嫩,味道醇和清香;浅饮即舌滑喉凉,极感舒适;多饮止渴生津,全身爽快。一向誉为茶中妙品,早已蜚声遐迩,驰名中外。晚清时期已极受推崇,成为中国名茶品牌之一。

马耳山茶

鹤山名特产。品牌以其产地冠名。马耳山位于鹤城西北部约6千米,高耸挺拔,雄伟壮观。山上茁壮翠绿的一片片,便是驰名遐迩的茶园。马耳山麓为丘陵山坡,壤松土软,泥骨色黄,向阳背风,宜种青茶。种后冬盖山草,春暖滋润,生势壮旺。200多年前,惠州姓杨者迁居于此,6户20人,沿坡开垦茶地。后练常精、练常振兄弟两户迁此,开垦茶地4公顷。鼎盛时期,茶农达20户,200多人。茶青按季而采,春茶于清明,秋茶于白露。制作向用传统工艺。清末民初,鹤城街内建有美珍、树芳、恒兴隆、裕生、新广兴、联昌盛等大茶庄,皆为当地商人合资开设。该街今仍以“茶行街”名之。

茶山素馨花

鹤山特产。主产地为古劳茶山。种植历史近50年,引进人叫球长伯,后遍及各家各户。现种植面积约1.5公顷,年产量7.5吨。素馨,草本植物,春季种植,花开于夏,雪白芬芳。采摘却于花蕾未绽之时。人工撷取,常人日采4至5斤。摘后经过蒸晒或烘干程序;日晒者,色泽金黄,成针状,称素馨针。据医书记载,素馨针有疏肺解郁,清热去毒功效。故一般用于制药。

鹤山红烟

鹤山土产。红烟原产于南美洲,明代由 菲律宾输入闽粤两省。清乾隆十九年(1754)至嘉庆年间,鹤山已大面积种植,产量居全省之冠。雅瑶、桃源、龙口一带逐步成为红烟主产地,年产量高达5000吨。《广东通志稿》有“鹤山县以产烟驰名,每年出口在百万金(白银)外”记载。到20世纪30年代,为鹤山红烟产销鼎盛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红烟生产又有新发展。1986年鹤山县成为全国31个烟叶出口生产基地之一。鹤山县红烟有上南、下南、上西、下西(指地域)之分。其中以上南烟最佳,而上南烟又以芸蓼烟著称。芸蓼烟乃指今雅瑶芸蓼村黄坑猪公袍(土名)所种植的红烟。鹤山红烟素以叶色红亮,味道浓烈,香醇馥郁,油分多,弹力强,揉搓不碎,久贮不变而驰名中外,外销至澳门及印度、埃及、俄国、德国、美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1951年, 司徒美堂先生至鹤山县视察。鹤山农民精选出芸蓼烟,敬请司徒美堂先生转赠毛泽东主席,受到 毛主席称赞。

上南红烟

鹤山名优特产。也叫芸蓼烟。始种于清朝中叶,约有200多年历史,是鹤山红烟的著名产品。以烟质黄净,肉厚、烟味香醇而驰名中外,远销至 南洋群岛等地。著名品牌有“黄坑烟”,“ 云蓼烟王”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上南村民每年种红烟173.3公顷,是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1951年,著名民主人士司徒美堂先生视察上南“李义兰烟厂”时,村民托他将数扎顶级黄坑烟送给毛主席品尝,毛主席收到后曾来信表示感谢,此事在当地成为美谈。由于种植红烟效益较低,多数村民已改种其它经济作物,只有少数烟农种植少量用于自吸。

古蚕老古烟

鹤山名优特产。以雅瑶镇古蚕村生产而出名。该村处丘陵地区,耕地对红烟生长特别适宜。古蚕先辈在明末清初开始试种红烟,并逐渐学会施用有机肥料,如 花生麸等。收烟期为芒种至夏至,此期间阳光充足,对烟青露晒有利,露晒约几十分钟收起焗至黄蜡色,再进行暴晒7天左右,此时烟叶油份适中,存放多年也不变质。早在清朝中期,古蚕红烟开始出口到南洋一带,制成的吕宋烟气味香醇,因而驰名海内外,并带动起古蚕红烟逐渐进入发展盛期。冬种时,七成耕地面积种上了红烟。随着经济发展,种红烟经济效益逐渐减少,村民开始改种其它作物,村内仍保持有几十亩红烟地,普遍用于自给。

东园香荔

鹤山名优水果。珍稀荔种。植于双合镇 双桥东园村,故名。距今400年前,村民李卓化由新兴市 国恩寺六祖手植之千年香荔引种归来。现其母株高4丈,树身粗壮,枝繁叶茂;其旁一荔,树龄过2百年,体亦伟硕,人称“母子树”。两树枝叶交错,荫覆过半亩,蔚为奇观。此两株古荔,虽历遭劫难,仍顽强茁壮,年年挂果,丰年产量达1吨。

双合黑叶荔枝

鹤山名优水果。产于双合镇。该荔枝品种叶尤深绿,果实呈蜡白色,肉厚清甜,可食部分占全果75%。以泗合坑尾塘所产的最负盛名,核小、清香蜜味,汁多而不滞,风味别具一格,肉脱壳后用烟纸包亦不沾湿。据史料记载:清代,附近县官,每年荔熟时,必骑马前来品尝,亦成为鹤山海外联谊会所组织的“啖荔团”的青睐果品。双合种植荔枝,历史已超350年。1989年镇成立荔枝协会,加强了科研与指导,更显规模。今全镇植荔746公顷,品种有黑叶、妃子笑、桂味、糯米糍、槐枝、白腊、 白糖罂等。

文化事业

鹤山市公路总里程达1000公里,每平方公里密度80公里,居全国前列。鹤山拥有国家一类口岸鹤山港,每天有高速豪华客轮往返鹤山与香港之间(香港中港城码头开)。鹤山市内多条线路辐射市区。另外,从鹤山汽车总站坐车,可直达重庆、梧州、广州、深圳、珠海、东莞、惠州、虎门、梅州、番禺、 肇庆、佛山、江门、水口等城市。

2017年,全市新建、改建、扩建地方公路5.5公里,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1813.86公里,其中:一级公路190.48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为165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09.1公里。广中江高速公路鹤山段已建成通车,省道S272肇珠线鹤山段路面维修工程已完工,农村公路硬地化建设方面已完成2017年中央、省下达农村公路建设任务7.6公里。

2017年末,全市汽车保有量达87335辆,新增12133辆,其中小型汽车保有量84649辆。年末全市摩托车保有量13.33万辆。

公路建设和改造

2009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1.38亿元。新建、改建公路94.9公里,其中一级公路3.3公里,二级公路10.9公里,三级6公里,四级74.5公里。2010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1.78亿元。新建、改建公路102.5公里,其中一级公路11.1公里,二级公路11.5公里,三级公里1.8公里,四级公路78.1公里。

国家、省、江门市重点工程项目

江肇高速公路鹤山段、佛开高速公路鹤山段、广珠铁路鹤山段完成征地拆迁工作,交付施工单位使用。江肇高速公路2010年12月31日建成通车。 [15]

卫生事业

体育事业

2017年,投入科技三项经费近600万元,申报省科技计划项目37项、江门市级213项,组织实施本市科技计划项目15项。全市共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7家,全年专利申请受理量1803项,专利申请授权量982项,其中发明87项。创建省级企业工程中心17家。

2017年,全市年末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6216人,2017年,新增初级专业技术资格185人,新增中级专业技术资格187人,新增高级专业技术资格132人。

鹤山鹤山

环保市政

2017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6.78亿元,增长11.5%。全面实施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全市义务教育补助资金7665.3万元,受惠学生5.15万人。全市共有8个镇通过了“广东省教育强镇”第二轮复评验收。市广播电视大学在校学生1289人,其中本科生726人,大专563人,在校教师29人。职业中学1间,在校学生2786人。普通中学17间,在校学生22295人。小学46间,在校学生36748人。全市中小学在校学生合计61829人。全市幼儿园79间,在校学生19844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升学率100%。初中毕业升学率98.4%。普通高中毕业人数2625人,普通高中升本科、大专人数2549人,其中:本科1753人,专科796人。

安全生产

2017年,全市共有广播电视站9个,电影院5个,放映场次40143次,观众达73万人次。全市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馆藏书25.42万册,其中古籍308册。博物馆1个。档案馆1个,档案藏案量5.4万卷,资料1.34万卷册,藏案量5.97万件。

人民生活

2017年,全市有医院、卫生院15间;卫生机构床位1781张,卫生机构人员数3192人,卫生技术人员有2842人,其中:执业医师548人,执业助理医师190人,注册护士1129人,药剂人员229人,检验人员103人。全市卫生站140个,卫生站总人数190人。

社会保障

2017年,全年举办各类运动会共18次,参加人员共计6.75万人次。2017年,鹤山籍运动员苏海航参加全国第十三届运动会现代五项男女混合团体接力获得金牌。鹤山市参加2017年江门市青少年游泳、举重、田径、体操、蹦床、摔跤、柔道、跆拳道、乒乓球、篮球、足球、击剑、跳水13个项目锦标赛,取得总分第二名的成绩。

邮电事业

2017年,全市市政道路276.94公里,道路面积479.85万平方米。全市园林绿地面积848.61公顷。全市现有公园13个,公园面积354.09公顷。年末城区市政道路路灯16946盏,建城区面积23.96平方公里。

2017年,市供水公司综合供水能力17万吨/日,全年自来水供水总量5130.3万吨,售水量4523.9万吨,其中工业用水2090万吨。年末供水管道长986公里。

2017年,全市生活污水排放量2860.9万吨,生活污水处理率80.1%;城区生活污水排放量2323.7万吨,生活污水处理率92.7%。

2017年,全年总降雨量1784.9mm,最大日降雨量96.4mm (5月24日);年平均气温22.7℃,最高气温38.2℃(8月22日),最低气温6.5℃(2月13日);年日照时数1823.0小时。

2017年,全市大气环境情况保持稳定,市区空气质量达标率为81.1%。全市主要河流水质情况良好,西江干流水质达到Ⅱ类标准,全市区各级饮用水源良好,市区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6.5分贝,交通干线两侧噪声平均值为69.2分贝,优于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相应标准。

2017年,年末实有公共汽车营运车数116辆,全年实有公共汽车客运量443.32万人次,年末实有在营运出租汽车数66辆。

旅游

2017年,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326%;工矿商贸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65%。

蟹眼泉

2017年,全年鹤山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775.51元,比上年增长9.2%;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302.85元,比上年增长8.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06.75元,比上年增长8.9%。

鹤顶亭

2017年,年末离休、退休、退职人员共27228人,其中机关事业4613人。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218345人,失业保险102825人,基本医疗保险职工140977人,工伤保险职工123605人,生育保险职工105315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39419人。

2017年,全市敬老院10间,社会福利院1间,共有床位数986张,收养人员462人。社区服务设施273个。散居供养578人。集体供养资金232.37万元。年内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700元/月,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700元/月。全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2717户5051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已保人数501人。落实保障资金3157.86万元。鹤山市2017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58962元,增长9.3%。

大凹关帝庙

2017年,全年邮政业务总量5957.52万元,邮政业务收入7416.68万元,邮路长度2361公里,年末邮政所14所。全市电话用户约75.99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约10.4万户,移动电话65.59万户。全市国际互联网用户约13.9万户。

画阁留芳

鹤山拥有 北湖宾馆、 鹤山鹤山叠翠山庄、华安阁酒店及福林酒店等星级酒店,并开发了 大雁山风景区、马山、仙鹤湖、古劳水乡等旅游景点和 东坡亭、 铁夫画阁等旅游度假胜地和人文景观。

著名人物

蟹眼泉位于江肇公路雅瑶镇的 陈山与石湖路段之间。因两泉眼状蟹眼而得名。一泉眼喷水量约为399公斤/小时,水温保持在20℃至25℃之间。此泉古已有之,1933年在其旁立一石碑,正面阴刻其名,背侧雕有花瓶图案及竹节纹饰。鹤山市政府斥资18万元,予以修扩,以泉为轴,辟地800平方米,外架石桥,建仿古牌坊,三面垒砌石墙,内砌假山、石阶,再加绿化美化,而内右方有热心人士捐资8万元,建六角石亭一座。

荣誉

鹤顶亭为鹤邑名胜,位于旧县城内鹤山之巅,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由知县 刘继倡导所建,现亭是1998年重建。刘继撰《鹤顶亭记》叙其建亭宗旨,意谓鹤为仙禽,外形俊美,品性 高洁,愿后世登亭者顾名思义,以鹤自勉,懋著循迹,勿作贪官污吏,其立意至佳。 鹤山鹤山

词条图册

鹤山境内曾有20余座 关帝庙,保存尚好的只有共和大凹村的一座。它是清光绪 丙申年(公元1896年)由当地绅民集资在旧庙基础上重建,并在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修葺过的。庙宇包括主座、左右青云巷及左右厢房,面积357平方米。其营造法式与佛山祖庙相仿,体现清代后期岭南庙宇的建筑特点。这座小小的关帝庙汇集着建筑、雕塑、书法、楹联、图书等艺术,成为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1994年,市人民政府把它定为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