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性金属

脆性金属

目录导航

脆性断裂有以下特征

(1)

(2) 一般都发生在较低的温度,通常发生脆断时的材料的温度均在室温以下20℃。

(3) 脆断发生前,无预兆,开裂速度快,为音速的1/3。

(4) 发生脆断的裂纹源是构件中的应力集中处。

防止脆断的措施

(1) 选用低温冲击韧性好的钢材。

(2) 尽量避免构件中应力集中

(3) 注意使用温度。

韧脆性转变温度

在低温情况下,材料因其原子周围的自由电子活动能力和“粘结力”减弱而使金属呈现脆性。一般情况下,对于每种材料,都有这样一个临界温度,当环境温度低于该临界温度时,材料的冲击韧性会急剧降低,这种现象称为金属材料的低温脆性转变,这一临界温度称为材料的脆性转变温度。为了确定材料的脆性转变温度,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如果把一组有缺口的金属材料试样,在整个温度区间中的各个温度下进行冲击试验。

低碳钢典型的韧-脆性转变温度。随着温度的降低,材料的冲击值下降,同时在断裂面上的结晶状断面部分增加,亦即材料的韧性降低,脆性增加。

有几种方法

(1)冲击值降低至正常冲击值的50~60%

(2) 冲击值降至某一特定的、所允许的最低冲击值时的温度。

(3) 以产生最大与最小冲击值平均时的相应温度

(4) 断口中结晶状断面占面积50%时的温度

对于厚度在40mm以下的船用软钢板,夏比V型缺口冲击能量为25.51J/cm2时的温度作为该材料的脆性转变温度。

金属材料产生脆性断裂的条件

5.5.1. 温度

任何一种断裂都具有两个强度指标,屈服强度和表征裂纹失稳扩散的临界断裂强度。

温度高,原子运动热能大,位错源释放出位错,移动吸收能量;温度低反之。

5.5.2. 缺陷

5.5.2.1. 材料韧性

裂纹尖端应力大,韧性好发生屈服,产生塑性变形,限制裂纹进一步扩散。

5.5.2.2. 裂纹长度

裂纹越长,越容易发生脆性断裂。

5.5.2.3. 缺陷尖锐程度

越尖锐,越容易发生脆性断裂。

5.5.3. 厚度

钢板越厚,冲击韧性越低,韧-脆性转变温度越高。

原因:

(1)越厚,在厚度方向的收缩变形所受到的约束作用越大,使约束应力增加,在钢板厚度范围内形成平面应变状态。

(2)冶金效应,厚板中晶粒较粗大,内部产生的偏析较多。

5.5.4. 加载速度

低强度钢,速度越快,韧-脆性转变温度降低。

金属材料的脆化现象

分两类:

(1) 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出现的脆性,温度条件改变后,脆性自行消失,或者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经一定时间后出现的脆性。

这种情况下,金属的组织变化不明显。有冷脆性,热脆性,红脆性及回火脆性。

(2)由于应力的反复作用,介质的浸蚀以在高温下长期工作后,金属组织改变引起的脆化现象。这种脆性无法消除或要通过一定的特殊方法消除。如苛性脆化,氢脆,热疲劳,石墨化。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