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CC

VLCC

目录导航

VLCC定义

30万吨级VLCC船体总长333.5米,接近35辆5吨“解放”牌卡车首尾相接的长度,总涂装部位面积达98万多平方米,相当于 170个足球场。在当代船舶工业中,VLCC、超大型集装箱船(ULCS)和液化天然气船(LNG)的建造是衡量一个国家船舶制造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标准。世界上第一艘单壳体VLCC于1966年在日本问世,20世纪90年代已发展到第三代双壳体VLCC,VLCC的设计与建造几乎全部被日本、韩国所垄断,他们的一些骨干船厂均具有建造过60~70艘VLCC的业绩。

“伊朗·德尔瓦(IRAN·DELVAR)”号30万吨巨型原油轮,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首艘VLCC,于2002年8月31日交付。

中国超级油轮的现状

而中国的VLCC建造能力已有显著进步,其中完全由中国自行研发、建造了第一艘超大型油轮(VLCC),从广州龙穴造船基地获悉,国内首艘自主研发建造的VLCC已于2009年10月左右完工交付。

广州船舶工业公司方面介绍,“龙穴造”VLCC是完全由中国自行研发、建造的第一艘超大型油轮,填补了中国在超大型油轮研发领域的空白。据了解,龙穴造船基地是国家及广东省发展船舶工业的重要战略部署。龙穴造船基地一期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于2007年8月获国家发改委批复。该项目总投资62.1536亿元,年造船能力达212万吨,合计年产20艘。

龙穴造船公司方面还透露,尚处于建设阶段时的中船广州龙穴造船公司,已接获了超过300万载重吨的批量订单,包括4艘30.8万吨VLCC(超大型油轮)和8艘23万吨VLOC(大型矿砂轮),从而抢先进入到“先合同后设计,边建设边建造”的市场主导阶段。其中,与首艘VLCC同步开始建造的其他三艘VLCC船于2010年全部完工。

以前,华南地区单船造船能力只能达到6万吨。随着龙穴造船基地在2008年投产及各船厂生产能力的提升,预计到2010年和2015年,广东省的船舶建造能力将分别达到300万载重吨和400万载重吨以上,单船造修能力达到30万吨。华南地区将告别造“小船”的历史,广州也将成为中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

1999年8月,大连船舶重工与伊朗国家油船公司签订了5艘30万吨级VLCC的建造合同,到2004年8月,为伊朗建造的5艘 VLCC全部建成交工。大连船舶重工在制造的第一艘VLCC是与韩国联合设计的,中方工作量占80%。随后公司技术人员迅速消化并掌握了关键技术,开始了自主设计,打破了日、韩等造船强国对超大型船舶建造领域的垄断局面。到第6艘时,已经完全由大连船舶重工自主设计,而且钢材用量比第一艘减少了10%,成本有了大幅度下降。此后,大量的订单接踵而来,目前大连船舶重工VLCC累计合同总量已达21艘。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