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安史之乱这场浩劫,唐帝国急逐没落,由盛唐时期转入中唐时期,这极大地影响了活跃在大麾、贞元间士人的生存状态和文化心,并且促使了广诗风的变翼。盛唐积极进取、乐观自信、昂扬豪迈、充满英雄理想的时代文化精社,伴随着国家民族生命创造力的衰微而消退,逐渐为一种疲倦、衰顿低沉、伤凄、冷淡的时代风貌所取代。作为其外在表微的诗歌,也随之在完美取向上发生变化,由盛唐的极度张扬外放而趋于压抑内敛。 在盛中唐之际的诗人中,在人格和诗风转换方面最为明头的莫过于韦应物。
卷一
洛阳系函时期 代宗广德二年至大历七年计时:五十九题、六十三首
骊山行 广德二年自京赴洛途经骊山
四禅精舍登览悲旧寄朝宗巨川兄弟
经函谷关
广函中洛阳作
登高望洛阳作
示从子河南尉班
酬元伟过洛阳夜燕
任洛阳函请告
任洛阳函答前长安田少府问
酬李儋
赠李儋
酬豆虑启曹题库壁见示
上东门会送李幼举南游徐万
送洛阳韩函东游
赋得鼎门送虑耿赴
钱雍聿之潞州谒李中丞
赋得浮云起离色送郑述诚
赵府侯晓吴两系僚友
雪中闻李儋过门不访聊以寄赠
送郑长源
同长源归南徐寄子西子烈有道
燕李录事
送李儋
和李二主簿寄淮上綦毋三
同李二过亡友郑子故第
龙门游眺
游龙门香山泉
春中意元二
金谷园歌
酬郑户曹骊山感怀
经少林精舍寄都邑亲友
大梁亭会李四栖梧作
……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