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8年 大北方战争期间,年仅26岁的 瑞典国王 查理十二世在波兰东部集结10万大军东征伐俄,俄国沙皇 彼得一世实行坚壁清野的残酷政策,立刻使瑞典军队陷入饥饿与酷寒之中。瑞典士兵在极端寒冷的环境中饿着肚子与俄军作战,遭受到了巨大伤亡。第二年俄军发动反攻,很快将瑞典军队打得全军覆没,查理十二世仅仅带领少数随从逃入 奥斯曼土耳其境内。
在查理十二回到瑞典仅仅一年后,俄国又兵分三路大举进攻瑞典本土,彻底击败瑞典,并占领了瑞典的许多土地,夺取了波罗的海沿岸地区,从而建立了 圣彼得堡。
在接下来的200年间,沙皇俄国一直牢牢的控制住了波罗的海地区和芬兰,虽然沙俄实行民族隔离政策,但是依然无法抵挡民间流动的影响。到20世纪初,波罗的海地区和芬兰都已经成为多民族地区,而 卡累利阿地区也已经由说 俄语的人口为主。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鼓舞了芬兰的 工人阶级。11月13日,芬兰爆发了总罢工。工人的革命行动迫使议会通过了先前被 克伦斯基政府拒绝的法律,接着又公布了芬兰的《独立宣言》。由于旧俄已不存在,苏俄于1918年1月4日通过了《革命政府关于芬兰独立的宣言》,芬兰实现了独立。在随后的几天里,赤卫队控制了芬兰南部广大地区。11月28日成立了革命政府——人民全权委员会,宣告芬兰社会主义工人共和国的诞生。新政权成立后,资产阶级政府部分成员逃到西北部的瓦沙,成立了以卡尔·古斯塔夫·埃米尔· 曼纳海姆(Carl Gustaf Emil Mannerheim)为总司令的白卫军,向革命政权进行反扑,芬兰内战爆发。由于白卫军一方有强大德军的支持,而赤卫队的支持者,苏俄红军当时相对虚弱,因此胜利的天平很快便向白卫军倾斜。到5月7日,最后一支赤卫队撤入苏俄境内,芬兰革命失败。 [2]
沙皇俄国土崩瓦解之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在1917年4月授予爱斯特兰省民族自治权。当地资产阶级很快便选举出了一届“地方自治会”,并宣布该地方自治会是爱斯特兰省最高政权的唯一体现者。但不久以后,爱斯特兰省的 布尔什维克就解散了资产阶级地方自治会,爱斯特兰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分子被迫转入地下。与此同时,驻守在塔林以北奈斯岛上的俄国海军官兵起义,宣布奈斯岛独立,成立“奈斯 苏维埃共和国”。1918年2月24日,利用红军撤退后、德军入侵前的权力真空机会,地方自治会元老院宣布“爱沙尼亚共和国”独立,并组成了一个临时政府。第二天,德军进驻塔林。德国占领当局既不承认爱沙尼亚临时政府,也不承认爱斯特兰的独立。26日,德军占领奈斯岛,奈斯苏维埃政府被迫解散。
德国在一战中战败后,爱沙尼亚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卷土重来,但遭到了苏俄红军和爱沙尼亚布尔什维克的抵抗,内战爆发。这场战争被爱沙尼亚资产阶级称为“爱沙尼亚独立战争”。战争一开始,红军就把爱沙尼亚白军打到了塔林城外,爱沙尼亚布尔什维克在10月末建立了苏维埃政权,11月29日宣布建立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被称为“爱沙尼亚劳动公社”。然而,爱沙尼亚白军在总司令约翰·拉伊多内(Johan Laidoner)的领导下很快就组织了反击,并得到了一支 英国小型舰队的支持。芬兰、 瑞典和 丹麦政府甚至派遣了志愿军协助爱沙尼亚白军。到1919年2月,红军被迫完全撤离爱沙尼亚。 [3]
1917年7月底,维德泽姆苏维埃、里加苏维埃和拉脱维亚步兵联合苏维埃举行联席会议,选举了产生拉脱维亚苏维埃。十月革命爆发后,拉脱维亚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宣布接管拉脱维亚政权,并于12月19日宣布苏维埃是拉脱维亚境内唯一合法政权,同时解散了“农民苏维埃”,没收了地主的财产。拉脱维亚苏维埃执委会还派遣了以П·斯图奇卡为首的代表团参加了 布列斯特和约谈判。1918年2月,拉脱维亚全境被德军占领,苏维埃被迫转入地下。
随着德军在一战中的失败,拉脱维亚资产阶级于1918年11月17日宣布建立“拉脱维亚人民委员会”,卡尔利斯·乌尔马尼斯(Kārlis Ulmanis)担任临时政府主席。第二天,人民委员会宣布拉脱维亚独立,但并没有得到国际承认,主要原因是新成立的资产阶级政府没有驱逐德军,反而支持其境内的德军“铁师”干涉苏俄和爱沙尼亚。
12月4日,拉脱维亚苏维埃再次在里加召开秘密会议,成立拉脱维亚临时苏维埃政府。12月17日,苏维埃政府宣布成立独立的拉脱维亚苏维埃共和国。22日,苏俄“承认拉脱维亚苏维埃共和国独立”。
1918年12月,以拉脱维亚步兵为主的苏俄红军一部攻入拉脱维亚境内。1919年1月2日, 里加爆发无产阶级武装起义配合红军的行动。1月3日,里加解放,成为苏维埃拉脱维亚的首都。1月13日,拉脱维亚苏维埃正式宣布成立,并于1月15日通过了拉脱维亚第一部宪法,即《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
1920年1月13日,经过了将近一年的内战,拉脱维亚白军最终还是在国际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将红军彻底击溃,拉脱维亚苏维埃政府被迫解散。 [3]
1915年,立陶宛全境被德国占领。1917年7月,德国扶持了立陶宛资产阶级会议。随着俄罗斯帝国在一战中的崩溃,1918年2月16日,德国策动立陶宛独立。1918年7月,资产阶级会议宣布成立“立陶宛王国”,国王由德国人指定。11月,成立了以奥古斯丁纳斯·沃利迭马罗斯(Augustinas Voldemaras)为首的第一届立陶宛资产阶级政府,政府临时所在地,即立陶宛临时首都为考纳斯。1919年4月,资产阶级废除了 君主制,宣布立陶宛为共和国,安塔纳斯·斯梅托纳(Antanas Smetona)为立陶宛首任总统。
早在1918年12月8日,在维尔纽斯就成立了立陶宛工农临时革命政府。12月16日,临时革命政府宣布建立立陶宛苏维埃政权。12月22日,苏俄政府通过了《承认立陶宛苏维埃共和国的独立》的法令。1919年2月2日,白俄罗斯共产党和立陶宛—西 白俄罗斯共产党一致决定立陶宛和白俄罗斯两国合并。2月28日,立陶宛和白俄罗斯社会主义苏维埃共和国工农政府在 维尔纽斯宣告成立,同时,国旗和国徽也被确定,白俄罗斯共产党和立陶宛—西白俄罗斯共产党也合并为立陶宛—白俄罗斯共产党。然而,工农政府实际只控制了立陶宛东部。以西部重镇 考纳斯为基地的立陶宛白军在协约国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很快便占据了上风。1919年8月,立陶宛和白俄罗斯社会主义苏维埃政权被推翻,工农政府被迫解散。 [3]
尽管 赫尔辛基1917的《独立宣言》宣布芬兰将成为一个共和国,但 德意志帝国还是把芬兰变成了一个君主立宪国。德国黑森王子腓特烈·卡尔被选为芬兰国王,称瓦尔诺一世,佩尔·埃温德·斯温胡武德(Pehr Evind Svinhufvud)和曼纳海姆将军摄政。6个月后,德国在一战中战败,芬兰国王被迫退位,芬兰成为了多党制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1919年6月27日,芬兰人卡罗·尤霍·斯塔尔伯格(Kaarlo Juho Ståhlberg)被选为第一任芬兰总统。
新共和国刚成立便面对与瑞典和苏俄的领土纠纷。瑞典声称阿兰群岛的主权归瑞典,因为岛上居民使用瑞典语。芬兰对此提出抗议,并在1921年将这一问题提交 国际联盟。国联将阿兰群岛的主权判属芬兰,但同时要求芬兰必须给予阿兰群岛自治省地位,准许岛上居民说瑞典语和保留本土文化,不准任何国家在岛上驻扎军队。芬俄边界当时非常不稳定,边境冲突时有发生。
1919年初夏,在德国正规军“铁师”的帮助下,以拉脱维亚为基地的波罗的海日耳曼人军事组织“Landeswehr”北上进攻爱沙尼亚,企图把爱沙尼亚并入由 日耳曼人为主导的“波罗的海公国”。1919年6月,爱沙尼亚军队在北拉脱维亚有力的粉碎了这支由吕狄格尔·冯·德·高兹(Rüdiger von der Goltz)将军率领的波罗的海日耳曼人武装力量的进攻。
从1919年10月到1919年12月,爱沙尼亚白军还协助俄国西北白军总司令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尤登尼奇将军向 列宁格勒发动进攻,但被苏俄红军击退。
由于白军既不能彻底击败苏俄,苏俄也无法重新恢复这些已独立地区的主权,与此同时,苏俄和立陶宛还面临着 波兰入侵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芬兰和爱沙尼亚政府也无力参与白军势力继续进攻苏俄,在这样的形势下,1920年10月14日,经过4个月的艰苦谈判,苏俄、芬兰和爱沙尼亚最终签订《塔尔图条约》。
《塔尔图条约》对于苏俄来说是屈辱的,苏俄同意承认芬兰和爱沙尼亚的独立地位,并割让北部港口贝柴摩,使芬兰获得了北冰洋出海口。而芬兰只是象征性得把夺取的不毛之地东卡累利阿还给俄国。整个苏俄的东北领土向南移动了100多公里,芬兰所获得的领土远远超过了沙俄时期的芬兰大公国的范围,并且控制了大量由俄罗斯族为主的领土。 [1]
在芬兰国内,内战的结束意味着“ 白色恐怖”的开始。1923年, 芬兰共产党被宣布为非法。数以千计的芬兰共产党员在监狱和集中营里忍受着疾病、饥饿和虐待的折磨。这一切最终激起了芬兰共青团员的反抗。1929年11月末,在东博特尼亚地区的拉普阿市,共青团决定召开一次紧急会议。但这一举动激怒了当地民族主义分子,他们以武力破坏了这次会议。同年12月1日,针锋相对的反共会议召开,吸引了1000人参加。这便是“拉普阿运动”的开端。“拉普阿运动”的主要领导人是维特里·科索拉(Vihtori Kosola)和库尔特·马尔蒂·瓦勒纽斯(Kurt Martti Wallenius)将军。这场运动得到了许多政客和军官的支持,就连曼纳海姆将军也同情“拉普阿运动”。不过,曼纳海姆将军拒绝了这群右翼激进分子要求他担任芬兰军事独裁者的请求。
反共会议和游行很快便席卷芬兰全国。1930年6月16日,有3000多人抵达奥卢市,试图摧毁共产党党报《Pohjan Voima》的印刷所和办公室。不过,早在两天前,《Pohjan Voima》的最新一期就出版了。同一天,瓦萨市的共产党印刷所也被捣毁。为了炫耀自己的实力,“拉普阿运动”还组织了12000多人向首都进军,史称“农民行军”。行进队伍于7月7日抵达赫尔辛基。政府迫于压力,不得不通过《共和国安全法案》,宣布共产党报刊非法。
从这以后,“拉普阿运动”变得更为极端,开始向法西斯主义运动转变。他们的活动包括骚扰、殴打,甚至绑架 共产主义者、 社会民主主义者、 和平主义者、 自由主义者和 工会主义者,然后把这些无辜的受害者塞进一辆轿车送到苏联边境。此外,他们还从事暗杀活动。受害者从左翼人士到非社会主义温和派人士都有。“拉普阿运动”的行为被认为是芬兰迄今为止最后一次大规模政治犯罪。
由左翼人士和劳工组织发起的会议也经常被拉普阿分子以武力打断。据统计,被拉普阿激进分子打断的此类会议超过400场。 1930年10月14日,著名的前总统卡罗·尤霍·斯塔尔伯格及其妻子被绑架、殴打,并被驱逐到约恩苏。这是日后军事政变的前奏,但同时也让“拉普阿运动”失去了广泛的民众支持。温和派离开了“拉普阿运动”,激进派随即成为主流。然而,“拉普阿运动”仍然有能力胁迫选举委员会指定“自己人”竞选芬兰总统,就连非“拉普阿运动”推举的候选人也都是同情“拉普阿运动”的。这样,“拉普阿运动”便毫无悬念地赢得了1931年的芬兰总统大选,佩尔·埃温德·斯温胡武德当选。同年,曼纳海姆将军被斯温胡武德指定为芬兰国防委员会委员长及战时军队最高司令。
1932年2月,在曼查拉,一次 社会民主党会议被拉普阿武装激进分子打断。这一事件很快升级为“曼查拉叛乱”,叛军领袖为前芬兰陆军参谋长瓦勒纽斯将军。不过,陆军和白卫军依然效忠政府,只有极少数人听从瓦勒纽斯将军的命令。历史学家认为,这次叛乱失败的原因是准备过于仓促,计划不够周全。斯温胡武德总统在广播里向叛军发表了演说后,“曼查拉叛乱”便被镇压下去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1932年11月21日,政府根据拉普阿分子当年要求通过的《共和国安全法案》逮捕了包括瓦勒纽斯将军在内的部分“拉普阿运动”领袖,并宣布“拉普阿运动”非法。不过,和先前被迫害致死的20000名共产党员相比,拉普阿分子受到的惩罚极其轻微。
尽管“拉普阿运动”支持的总统最终戏剧般的自己取缔了“拉普阿运动”,但由于“拉普阿运动”和芬兰精英阶层、陆军、白卫军等上层人物千丝万缕的关系,国际社会,尤其是芬兰的邻国(瑞典、 苏联),一直以来都怀疑芬兰是一个 法西斯主义根深蒂固的国家。即使在西方,很多知识分子也一再怀疑政府是否应该和芬兰——一个“准”法西斯主义国家合作。 [2]
爱沙尼亚在独立后获得一段时间的发展空间,但是随着1929年 大萧条的波及,政治动荡席卷了爱沙尼亚。1934年,帕茨发动了一场军事政变,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取缔一切政党,解散议会。帕茨自任“护国者”,开始了其独裁统治时期。1938年,帕茨再次被“选”为总统。 [3]
塔尔图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沙俄帝国的正式解体以及俄国内战的基本结束,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新生的苏联与邻国之间的巨大矛盾,《塔尔图和约》和随后1921年《 里加和约》的签署被苏联视为巨大的政治失败和屈辱,这就为《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产生与 苏芬战争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