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说话的风筝》是一部周勇导演继《荔枝红了》之后,返乡打造的极具江西风味的儿童电影,影片讲述的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农村孩子,他们热爱学习,崇尚科学,采用自制的会说话的风筝,宣传科学,反对农村愚昧陋习。影片轻松、有趣,富有童趣。虽然这部小制作,没有获得高票房,但社会反响较好。
故事发生在赣西仙女湖畔一个依山傍水名叫月兔村的地方,这里生活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韦思奇、弯豆、乐乐、唐果、可可,他们热爱学习,崇尚科学。一天上学的路上,思奇屙尿撞上了一块刻着怪象的木头,这块木头被村里的巫师唐大仙认作“灵帝”,于是这块木头一夜之间成为愚昧的村民们顶礼膜拜的神。思奇和几个小伙伴们商议,决心揭穿唐大仙装神弄鬼的把戏。于是,他们在大家祭祀的时候巧妙地大闹土地庙,鞭打这块撞尿木头,目的是让乡亲们相信木头就是木头,不是神。这下惹怒了唐大仙,为此唐大仙设法想将他们赶出村子,由此引出了一幅幅妙趣横生的追斗场景……
唐大仙不满足乡亲祭神的香火钱,借撞尿木头搞起了捐款建庙的商业行为,妄图榨取乡亲们更多的血汗钱,正当村民们被唐大仙迷惑跪满一地,捧着红包捐钱修庙时,天空中飘来一只风筝,这只风筝说话警示村民:“各位乡亲父老,请注意,我们所有一切都是自然给予,没有泥土、水分、阳光、空气、任何生物都不能生存,这就是天命,天命不可违,借大自然的力量来造神建庙,糟蹋村民的血汗钱,这就是违抗天命,必遭天谴。”原来这是恩奇和他的同学们巧妙地运用科学原理,把微型录音机绑在风筝上放到半空中喊话,宣传科学道理。结果捐款建庙受阻,唐大仙又耍新的诡计,当唐大仙率众祭拜灵帝召降“神龙”时,思奇当众揭露白蚁真相……唐大仙恼羞成怒,趁一个月黑风高之夜向韦思奇伸出了罪恶之手……最终被绳之以法。在一系列事实面前,乡亲们终于领悟,要想脱贫致富,不能相信迷信,要相信科学,走科学发展的道路。
周勇,集编剧、导演和制片人于一身。籍贯江西上饶,曾在全国报纸、杂志上创作发表了百余万字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有十余部作品获全国、省市级大奖,出版长篇小说《荔枝红了》,以及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会说话的风筝》、《我的心贴紧你的背》、《母女情》和《网络妈妈》等;曾策划和导演过文艺片、纪录片、专题片达40余部。
《会说话的风筝》、《荔枝红了》、《网络妈妈》等。2002年执导宽银幕立体声故事片《荔枝红了》(该片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题写片名)获第八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第八届中国农业影视“神农”奖、第六届中国长春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广东省第七届宣传文化精品奖等多项大奖。2005年执导的少儿故事片《会说话的风筝》,成为中国电影100年和第五次全国少代会献礼影片,是全国少工委、教育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的优秀少儿影片,并荣获团中央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并受到全国少年儿童观众的喜爱。他2008年执导的《网络妈妈》,在社会上反响很大,被观众誉为“特别温暖”,媲美于《妈妈再爱我一次》,获教育部、文化部、广电总局三部委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的优秀教育影片《网络妈妈》, 是第17届中国金鸡电影百花电影节票房最高的参展影片。周勇执导的电影虽然都是小成本制作,但在社会上影响巨大,甚至创造了数千万的票房奇迹。
致剧组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决定,全国上下都在提倡科学发展观,我们拍摄这部以弘扬科学精神为主题的影片,时机是非常好的,这也是我们具体落实中央8号文件的实际行动。
我们这部片子,是一部解读南方依山傍水的小学生成长经历的儿童影片,追求真实、自然、质朴的风格,突出农村田园意境和地域特色。
儿童影片应该拍得通俗易懂,不能拍得过于沉重,所以我希望把本片拍成轻松活泼、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鲜明的影片,力求做到情节、情趣和情境的和谐统一。
把影片的背景置于青山绿水、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村,是为了增强影片的美感和质感,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当地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为此,剧组主创人员曾跋涉各地甄选外景地,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我认为这很有必要。
虽说这是一部低成本的影片,但我们不能因为成本低而怠慢它,要知道我们这是在为少年儿童生产精神食粮啊!这是部儿童戏,儿童片谁都知道不好拍,主要演员是少年儿童,他们又都是头一次拍电影,难度是有的,但我们不能因此得过且过和发牢骚,我希望大家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用心来演好、拍好这部戏。
我们剧组几十号人,来自四面八方,能相聚在一起是很不容易,希望大家相互帮助,多些理解和支持,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摄制组是个大家庭,是一个生产单位,也是一个学校,希望大家长进、成熟。全体剧组成员要和衷共济,振奋精神,把影片拍好。
致摄影师
本片定位是一部风光故事片,让影片充满明快、鲜亮和优美的风格。
以真实为基础,采用两级镜头,即全景、远景和特写、近景。外景处理得很淡,展现出来的青山、湖水、古屋、小桥、流水、田园等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富有诗情画意;近景则着力刻划人物心灵。画面尽量拍得含蓄蕴藉,影调要和谐,自然有味。
影片还应该有许多空镜头的描写,一方面可突出地域性,另一方面和影片中的人物、情节结合在一起,景中有意,情景相融。
影片饱含了自然和纯朴,影片才贴近生活,才真实可爱,才能让观众在流动的画面中,感觉到生机勃勃和清淳的田园意境。
致美工师
“人各有貌,境各有别”,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个性和特征。
场景不一定要很华丽,但要符合故事和片子的要求,符合规定情景。
是什么人就要扮成什么人,是农村学生你就不能扮成城市学生。
水乡要有水乡的特色,要有真实感,要有水乡的自然美和农村的朴素美。
致录音师
要真实、清晰、自然;要不怕山高水远广泛采集具有感染力的环境声响;要有生活气息。
致作曲家
儿童片音乐不能过于压抑、沉重,主题歌要轻松活泼,富有童趣,昂扬向上;情绪音乐要与剧情和谐统一。主题音乐可在影片中反复出现,片中可穿插地方民谣歌曲。
致演员
演员进剧组,首先要细读剧本,小演员则在导演组和老师们讲解辅导下,理解自己演的是什么角色,列出人物关系图表,到山村走一趟,感受一下,体验生活,熟悉环境,还要对自己表演的角色进行分析,找准角色的基调,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演员之间还要广泛地交流和沟通,演员们要熟记台词(因为是同期声),要准确无误地表达人物情绪,演员要排戏,不能“现场见”,要找准感觉,要“身临其境”,在充分把握人物基调上尽可能地从生活出发,剧本中的台词,可以依靠演员的表演加以改进,做到台词口语化,尽可能自然、真实一些。
全体演员都要讲普通话,切忌方言和土话。演员平常要加强练习,不能一上场就忘了动作或是忘了台词;演员还要用脑用心去想,使自己的角色赋有特色,表演要有激情,要有感召力,要生动活泼。不要刻意地去夸张一些形体动作和表情,表演要生活、自然,不做作。只有平常积累多了,镜头前才能放松。
拍戏前,演员千万不要睡觉,睡觉后拍戏精神状态和脸部表情不佳;拍戏的时候,大家不要笑,演员也不要怕人多,要学会“只缘身在此山中”。每天拍前和拍完后,希望演员们做好札记和日记。剧照拍摄一定要在戏的进行当中拍摄,停下来拍就没有生命力了。这部戏的运动镜头比较多,又是在青山绿水之间,大家要切忌注意安全,剧组也将会增派人手,加强监管,小演员们要遵守纪律,服从指挥、听从安排。我希望大家都能珍惜这次艺术实践机会。更希望大家团结一心,注重节约,友爱互助,为共同拍好这部电影而努力。
郑罗茜(饰刘欣怡)2001年,曾荣获首届全国“明日之星”影视新星大赛的冠军宝座,获最佳表演、最佳形体、最佳才智三个单项奖,同年9月考取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2002年拍摄了20集电视剧《北京假日》在剧中扮演导游齐军;2003年参加拍摄了20集电视剧《梦里花开》饰演员小夏。同年在广州又拍摄了抗非典的电视剧《没有硝烟的战争》饰演一线记者陈岚;同年又参加了电影《灿烂的季节》的拍摄,在片中饰演游泳教练纪真,该片荣获2004年第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故事片奖,郑罗茜获得新人奖提名。2004年5月参加30集古装连续剧《避暑山庄大传奇》的拍摄,在戏中饰女一号伊兰;同年9月又参加了20集公安题材电视剧《满天星》的拍摄,饰演警医小小。在片中,郑罗茜扮演的是一个沿海城市到山区支教的老师,影片的故事情节基本是围绕她而展开的,她扮演的是一位有爱心,一心指导小学生们讲科学,传授科学知识,具有奉献精神的老师形象,是该片的一大亮点。
《会说话的风筝》是一部很有主题亮点又颇具儿童情趣的优秀少儿电影。这部影片所选取的视角是最佳少儿视角,既避免了一般少儿电影在潜话语上自觉不自觉的成人化视角选择,又避免了那种直白地演绎主题、开主题直通车的情节铺排方式。它靠的是强势的人物塑造,有审美冲击力的电影镜头语言,能给影片插上美丽翅膀的哈利·波特式的想象空间。
这部影片的拍摄地在七仙女下凡的地方——江西省新余市的仙女湖,整个影片的画面很美,人物在贯穿影片的人物行动中展开的是三个故事:学校的故事,乡村的故事,风筝的故事。没有风筝的故事,学校的故事和乡村的故事就会逊色,就会呆板,就会直白,就没有儿童情趣。有了风筝的故事,学校的故事和乡村的故事就活了,整个影片也就很有亮色和看点了。风筝的故事是这部影片的戏胆戏核,它也凸现了影片的艺术特色、编导的想象力与艺术上的走向追求。
社会各界热评《会说话的风筝》,由共青团网络影视中心,中共新余市委、市人民政府,广东大和影业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的彩色遮幅式故事片《会说话的风筝》,是一部以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弘扬科学精神为主题的少儿题材影片,全片在江西著名的仙女湖旅游风景名胜区拍摄,该片确定为第五次全国少代会献礼影片,并获得了全国少工委的极力推荐,影片今日在广东、江西等地试映,在全国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得到了观众的热烈好评。
董丹弟(广东省电影家协会秘书长):《会说话的风筝》这部片子看后,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清新。首先,让我感觉到的是,影片展示的是21世纪的现代农村景象,不似以往的农村片,很土,而是改革开放后农村富了,农民生活好了,表现了农村新生活、新气息;其次,这部电影展示的仙女湖风光很美,湖光山色,小桥流水,富有诗情画意,给人耳目一新,就是这部电影音乐美、抒情,悠扬动听,给人清新自然的感觉。
蔡健(广东省委宣传部文艺处):看完该片后,片中充满浓厚的江西风情的音乐、歌曲仍不停地回荡耳边。剧中优美、绮丽的自然风光与朴实的乡情民俗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给人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感觉。而片中小学生们天真灿烂、积极向上、爱憎分明、热爱科学的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西篱(广东省文联戏剧影视工作部):我认为《会说话的风筝》是一部很适合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教育的优秀少儿影片。影片没有刻意的说教,没有直接向小朋友讲大道理,而是通过接二连三的浅显通俗的科学小故事来说明问题,影片有很好的可看性,让观众从故事中明白道理,值得向小朋友们推荐。
江日辉(人民日报社华南分社):看完《会说话的风筝》,给我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影片的音乐。影片的现代农村水乡气息和富有江西民歌特色的抒情音乐,两者有机的结合,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的意境美。儿童电影看了不应该压抑,而应该是轻松、活泼,积极向上,我认为《会说话的风筝》这一点处理得非常好。另一方面,我认为影片的可取之处还在于影片的故事并不复杂,儿童片不宜过于成人化,故事应该是越简单越明了为好。影片通过小学生们在支教老师刘新怡的带领下,巧用“会说话的风筝”,以科学文化反对愚昧落后的生动有趣的故事,塑造了新一代小学生们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爱憎分明和用于探索的少儿新风貌。人物形象生动,真实可信。
刘敏(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儿童电影不好拍,也难拍,不仅是小演员们头次拍电影,教戏说戏不容易,更重要的是,儿童电影拍出来应该富有童趣。看完《风筝》后,我认为这部电影拍得很好,既有童真童趣,而且人物形象活泼可爱,有血有肉,主题也积极向上,人物爱憎分明,树起了新一代少儿新形象。《会说话的风筝》以鲜明的主题,充满童趣的故事和优美的自然风光组成了一部别具风格的影片。是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观教育的好教材。
黄明(广东省人事厅):看完《会》片后我深有感触,农村这么多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是改革开放的功劳。影片中青山、绿水、古屋、小桥,美丽的自然风光加上朴素的乡俗。孩童的纯真、向上,让我仿佛又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这部片子,立意很好,取材也不错,外景地的风光也很美,总体来说,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儿童片。
祈海(珠江电影制片公司著名影视评论家):影片开拍前,我就读过《风筝》剧本,看拍成的电影,应该说,影片拍得要比剧本要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说明主创人员花了很大的心血、花了很大的力气的。
《会说话的风筝》的成功之处,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第一,影片选择在风光旅游水乡——仙女湖名胜区拍摄,增强影片的质感和美感;第二,影片的主题音乐和电影歌曲,融入了赣西本土民俗和韵味,轻松活泼,悠扬抒情,富有童真童趣;第三,通过影片宣传政府形象工程,既提高了影片的艺术质量,又借助影片提升了仙女湖的旅游品牌,相得益彰,达到了双赢的目的。
谢恒成(广东永正药业集团):看了《会说话的风筝》后,不由使我想起童年时代,文革中深受迷信之害。农村虽然发生了巨变,但农村依然存在落后思想和陈旧观念,我认为这部电影对乡镇农民进行科学和法制教育很有帮助,尤其要让农民知道,只有相信科学,运用科学来提高和发展生产力,才能脱贫致富。我认为这部片子不仅适合少年儿童观看,更希望到农村放映。
雷风英(广东牵手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该片在立意取材上都紧紧抓住了时代契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自然风光,一幕幕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一个个天真烂漫的少年儿童。一切都连接出一个现代化的新农村。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农村少儿优秀影片。
刘忠诚(江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这部影片的画面很美,音乐也很美,堪称一部少儿题材的音乐风光片。但我认为,最打动人的还是影片的人物,最启迪人的是影片的主题,最有审美特色的是影片的瑰丽想象。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用科学这把钥匙巧妙地打开身边生活中许多谜的空间,不仅给同龄的孩子以科学启迪,对成年人某些思维上的盲点也有科学的点拨。这部影片有两套主题话语,一套是科学的主题,或者说是科学战胜愚昧的主题,还有一套是成长的主题。承载主题的是人物形象,风筝的故事像一条美丽的彩带,把学校的故事和乡村的故事巧妙地串了起来。风筝的故事像一只神奇的大鸟,让这部儿童电影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做少儿电影有两忌,最忌成人视角与主题说教,最需要是主题亮点,鲜活的人物和儿童情趣,而当下少儿电影最缺的就是美妙的想象。《会说话的风筝》这部影片的成功不仅在影片本身,它的努力就是要为中国的少儿电影插上想象的翅膀。
钟运龙本片编剧之一。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计有50余万字的小说、散文、诗歌见于省内外报刊。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天娥觅踪》、《神秘的红色桑塔纳》、《白纱巾》(电视剧,1988年播出)、广播剧《书记的桑塔纳》、电影文学剧本《乌蒙烈女》获贵州首届电影文学征文二等奖,《梅山没有沉默》(1993年法制生活报连载)、《愈合的缝隙》(2003年,百花期刊)
从事过狱警、记者、编辑等工作。现供职于贵州省监狱工作报社,是贵州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
周 勇,当今较为活跃的青年作家、编剧、导演和制片人。籍贯江西, 2002年开始蜚声影坛,擅长策划、拍摄关注现实题材作品,系南粤主旋律电影领军人物之一。先后策划、执导数十部影视剧。主要的电影作品有:《荔枝红了》、《网络妈妈》等。其中《荔枝红了》获得了中国电影最高奖——第八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第六届中国长春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等多项大奖。而他的之后的《网络妈妈》在2009年上映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该片悄然走红大江南北,票房直逼3000万元大关,成为近几年来网络上最红、最低成本、最具社会效益的主旋律电影之一,为电影业鲜见。几年来,他所执导的电影虽然都是小成本制作,但在社会上影响巨大,甚至创造了数千万的票房奇迹。 系中国心灵之旅演讲团团长。中国电影家协会、广东省电影家协会、江西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广东省作家协会、广东省文化传播学会、广东省写作学会等多个协会理事和会员。
吴海涛是内蒙古电影制片厂摄影师。主要摄影作品有:30集电视连续剧《成吉思汗》、故事片《真心》、故事片《天上草原》、《索密亚的抉择》、20集电视连续剧《你看到生命的颜色吗》、故事片《库尔班大叔上北京》、故事片《草原母亲》等。
陈 克大连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美术师。大连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先后拍摄电影、电视剧百余部集。代表作:电视剧《八面米深处》中国首届乌金奖、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获飞天奖三等奖、电视剧《辘轳、女人和井》获飞天奖二等奖、中央电视台、大连电视台拍摄的《远山远水》(浓缩版)获亚广联金奖。
黄明光珠江电影制片公司录音师,在电影《孙中山》(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录音提名)、《周恩来》、《警魂》、(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军嫂》、《安居》、《荔枝红了》等多部影片中担任录音师。
陈涤非辽宁大学本山艺术学院教授,音乐创作室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协刊物《儿童音乐》特约编委,原辽宁省文化厅一级作曲。1968年以来,发表音乐作品四百余部(首),获奖一百余部(首)。代表作《祖国,春天的故乡》(邬大为词,么红演唱)获全国首届主旋律歌曲作曲金奖;《有一个美丽的村寨》(邬大为词,董丽娟首唱)获全国少儿卡拉OK作品一等奖,中央电视台第六届中国儿童音乐电视大赛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