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外事职业大学(2)1999年,山东外事翻译学院创建。
2004年7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备案,改建为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成为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2018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校名暂定为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本科)。
2019年5月27日,教育部同意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本科)更名为山东外事职业大学,系民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8]
2020年10月11日,与济宁市金乡县人民政府合作办学签约仪式在金乡县政府九楼会议室举行。[4]
据2023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外国语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国际商学院、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城市学院、医护学院等16个教学单位,开设67个本、专科专业。[3]
校区 |
学院 |
本科专业 |
专科专业 |
---|---|---|---|
威海校区 |
外国语学院[9] |
应用英语 |
应用法语 |
应用日语 |
应用西班牙语 |
||
应用韩语 |
应用俄语 |
||
应用外语 |
应用阿拉伯语 |
||
学前教育 |
应用外语(葡萄牙语) |
||
国际交流学院[10] |
中文国际教育 |
- |
|
外事实务 |
|||
国际商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国际贸易实务 |
|
会计 |
会计 |
||
电子商务 |
电子商务 |
||
- |
国际金融 |
||
互联网金融 |
|||
投资与理财 |
|||
移动商务 |
|||
管理学院 |
现代物流管理 |
现代物流管理 |
|
市场营销 |
市场营销 |
||
- |
工商企业管理 |
||
旅游管理 |
|||
关务与外贸服务 |
|||
国际邮轮乘务管理 |
|||
连锁经营与管理 |
|||
邮政快递运营管理 |
|||
信息工程学院 |
软件工程技术 |
软件技术 |
|
计算机应用工程 |
物联网应用技术 |
||
大数据工程技术 |
电子商务技术 |
||
- |
移动互联应用技术 |
||
云计算技术应用 |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
|||
智能机电技术 |
|||
城市学院 |
工程造价 |
工程造价 |
|
- |
房地产经营与管理 |
||
房地产智能检测与估价 |
|||
建筑室内设计 |
|||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
|||
医护学院 |
- |
护理学 |
|
济南校区 |
文化传播学院 |
-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动漫制作技术 |
|||
法律事务 |
|||
应用西班牙语 |
|||
应用俄语 |
|||
应用阿拉伯语 |
|||
商务英语 |
|||
艺术学院 |
- |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 |
|
动漫制作技术 |
|||
工艺美术 |
|||
书法 |
|||
空中乘务 |
|||
体育艺术表演 |
|||
金乡校区 |
产业学院 |
- |
五年制大专部 |
校区 |
学院 |
本科专业 |
专科专业 |
---|---|---|---|
威海校区 |
外国语学院[9] |
应用英语 |
应用法语 |
应用日语 |
应用西班牙语 |
||
应用韩语 |
应用俄语 |
||
应用外语 |
应用阿拉伯语 |
||
学前教育 |
应用外语(葡萄牙语) |
||
国际交流学院[10] |
中文国际教育 |
- |
|
外事实务 |
|||
国际商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国际贸易实务 |
|
会计 |
会计 |
||
电子商务 |
电子商务 |
||
- |
国际金融 |
||
互联网金融 |
|||
投资与理财 |
|||
移动商务 |
|||
管理学院 |
现代物流管理 |
现代物流管理 |
|
市场营销 |
市场营销 |
||
- |
工商企业管理 |
||
旅游管理 |
|||
关务与外贸服务 |
|||
国际邮轮乘务管理 |
|||
连锁经营与管理 |
|||
邮政快递运营管理 |
|||
信息工程学院 |
软件工程技术 |
软件技术 |
|
计算机应用工程 |
物联网应用技术 |
||
大数据工程技术 |
电子商务技术 |
||
- |
移动互联应用技术 |
||
云计算技术应用 |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
|||
智能机电技术 |
|||
城市学院 |
工程造价 |
工程造价 |
|
- |
房地产经营与管理 |
||
房地产智能检测与估价 |
|||
建筑室内设计 |
|||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
|||
医护学院 |
- |
护理学 |
|
济南校区 |
文化传播学院 |
-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动漫制作技术 |
|||
法律事务 |
|||
应用西班牙语 |
|||
应用俄语 |
|||
应用阿拉伯语 |
|||
商务英语 |
|||
艺术学院 |
- |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 |
|
动漫制作技术 |
|||
工艺美术 |
|||
书法 |
|||
空中乘务 |
|||
体育艺术表演 |
|||
金乡校区 |
产业学院 |
- |
五年制大专部 |
师资概况
据2023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现有专任教师1422人,其中具有教授、副教授和其他高级职称的632人,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教师900人,具有双师型资格的专业课教师797人,业界兼课导师277人。获批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省级教学创新团队5个,省级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个,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等国家级人才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6人,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专业教指委委员4人,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2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2人,省级以上教学名师7人,全国和省级优秀教师15人,“山东省首席技师”“齐鲁工匠”等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12人,还有一批相对稳定的外籍专家驻校任教。[3]
杰出人才
学者风采:
孙承武,教授,“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奖”、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获得者,学校校长。
刘先义,三级教授,教育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首批入库专家、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省优秀教师,常务校长。
毛荐其,二级教授,管理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首届重点学科(企业管理学科)首席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务处长。
刘晓华,二级教授,理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科研处处长、学科专业建设办公室主任。“山东省首届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指导教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
王淑云,三级教授,管理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山东省教学名师,物流管理专业带头人。
王开贞,三级教授,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教师”,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获得者。
朱亚非,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山东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负责人,山东省外事研究与发展智库负责人、山东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并担任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徐福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等学术职务。
刘法胜,三级教授,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院长。教育部高等院校双语示范课程负责人,山东省运筹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计算机学会教育分会常务理事;山东省交通学会理事;山东省高等学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指委会秘书长。
周文举,教授,理学博士,英国University of Essex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导师,特聘研究员。
蒋忠英,教授,山东省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魏伯河,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国学研究所所长,《华夏职教研究》主编。
佟月华,三级教授,教育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名师,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
丁海东,三级教授,教育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学前教育专业带头人。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幼儿游戏与玩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幼儿教师国培专家;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育儿工作指导专家;全国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教材审稿专家;第三届、第四届全国幼儿园自制优秀玩教具评选委员会委员;全国幼儿园游戏案例征集审核专家委员会委员。《学前教育研究》《幼儿教育》《教育导刊》《幼儿教育研究》编委。
刘海,三级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山东省优秀教师,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城市学院院长。
边丽达,教授,思政部主任、基础部主任。
徐元君,教授,体育部主任,体育教学负责人。
王建,高级工程师,副校长。长期从事工程预算、工程造价等工作。威海市政协委员、威海市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
王志俊,教授,高级工程师,双师型教师,全国微课大赛分省赛区专家评委、省市政府采购评标专家,省影视协会理事、省美术协会会员、市作家协会会员。
金万甲,教授,教学督导委员会副主任,东北亚研究所所长。
杨荣本,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际商学院院长。
徐彬,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翻译中心副主任。
罗顺江,教授,法语专业带头人,曾任教育部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孟祥茹,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济南现代物流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
刘白玉,教授,商务英语专业带头人。
林明鲜,教授,博士,商务日语专业带头人。
慕庆国,教授,博士,山东省物流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汤春华,教授,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师。
王冰心,副教授,博士,国际交流学院教师。
张介公,教授,原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译员,语言研究所所长。
张艺,副教授,外国语学院院长。
姜樱梅,副教授,博士,科研处副处长,物流管理专业教师。
刘夏青,副教授,博士,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带头人。
申顺芬,副教授,博士,商务日语专业带头人。
崔强,副教授,博士,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师。
马彦华,副教授,法语教师。
盖青,副教授,高级经济师。
曹苏晋,副教授,高级经济师,商务英语专业教师。
袁丽梅,副教授,商务日语专业带头人。
余福如,副教授,应用韩国语教研室主任。[11]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4)据2023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现有省级特色、品牌、高水平专业(群)13个,省级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8门。[3]
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数智化新商科专业群
山东省特色专业(高职):商务英语、国际贸易实务
山东省品牌专业群(高职):商务英语、商务日语、应用韩语、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现代物流
山东省精品课程(高职):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务函电
山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高职):国际市场营销、计算机网络技术、国际商务文化、消费者行为分析与实务、消费者行为分析与实务
威海市示范实训中心(高职):应用外国语实训中心
注:名单不全。
据2023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建有应用外国语实训中心、国际商务实验实训中心、现代服务管理实训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城市工程实训中心、健康护理实训中心等8个实验实训教学中心;目前建有165个校内实验实训室,205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3]
据2023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获批省级以上规划教材11部,完成省部级教改课题23项,获批教育部产学结合协同育人项目12项,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1项。本校学生在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种专业技能比赛中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奖励720多项。在最近一轮山东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中,7个一级指标均为优秀,以优异的成绩获得通过。
项目名称 | 获奖年份 | 负责人 |
---|---|---|
案例教学法在市场营销学授课中的运用 | 2009年 | 周岳梅 |
山东民办高校办学模式研究 | 2014年 | 孙承武 |
项目名称 | 获奖年份 | 负责人 |
---|---|---|
案例教学法在市场营销学授课中的运用 | 2009年 | 周岳梅 |
山东民办高校办学模式研究 | 2014年 | 孙承武 |
国际交流中心据2023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对外合作伙伴涉及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西班牙、葡萄牙、俄罗斯、韩国、日本、泰国及台湾地区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余所高校。合作项目包括专升本、专升硕、本硕连读、交换生、短期研修等众多形式。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实习与就业项目,为学生努力搭建赴新加坡、迪拜、美国、韩国、日本等高端就业项目及香港五百强企业实习、互惠生、带薪实习、邮轮等多个实习项目的平台。近年来,选送2000余名学生出国留学或海外就业,国际化办学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3]
据2023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建有人工智能研究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艺术研究院、亚太武搏研究院、国学研究所、外语翻译研究中心、现代物流研究中心、君子文化研究中心等学术机构。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牡蛎研发中心、中国先秦史学会孙子兵法研究院、山东省高等教育管理科学研究会高等教育研究院先后在学校落地。[3]
据2023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主持和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课题等国家级科研课题3项,承担省部级课题40项,市厅级课题141项;教师发表学术论文1502篇,出版学术专著78部,实用新型专利授权62项,获得省市级优秀科研成果奖65项。[3]
图书馆据2022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图书馆馆藏图书总量417.1万册(其中纸质图书267.3万册,电子版图书149.8万册),中外文报刊1000余种,重要的电子数据库33种。建有完善的图书资料自动化管理系统,具有丰富的网上资源。[3]
校徽
校旗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学校校徽以深蓝色为主色调,中间为“山外”的汉语拼音首字母“SW”组成的图案,背景是简化的地球经纬线,寓意学校面向世界办学。
图上的1999是学校创办时间,外环上下分别为学校中英文名称。[12]
校旗
校旗以蓝色为底+校徽+校名组成。蓝色是天空和大海的颜色,是博大和永恒的象征。学校依山面海而建,蓝色为底,也象征着学校发展的“蓝海战略”。
校旗制式:旗面长宽之比为 3:2,标准尺寸为 24:16。中文校名下配以对应英文。
旗面布局可有一种变式:校徽位于校旗中间上方,校名位于校旗中间下方。
校训:中西合璧 知行合一
释义:校训是对长期历史文化的提炼,反映一所大学已有的办学传统、当前的办学目标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久而久之,校训会内化为学校师生的一种心理因子,赋予他们一种文化精神,主导他们的价值取向和一言一行。“中西合璧,知行合一”集中体现了我校的办学方向和教育特色。
中西合璧:作为一所外向型高校,以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为主要任务。在立足中国传统的基础上,要广泛吸收世界文明精华,建立会通中西的开放型知识结构,具有全球视野,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是能够手脑并用、知行合一的高素质劳动者。理论学习必须与动手实践相结合,认知与行为要高度统一。要学以致用,勇于实践,臻于至善。
校风:求真务实
释义:校风是学校整体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同时对全校师生有重要引领作用。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事业,扎实苦干才能有实绩。求真与务实是统一的。全校上下养成求真务实的风气,学校发展才能行稳致远。
求真:求真即追求真理。爱因斯坦认为:“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难能可贵。”追求真理是大学的最高目标,也应该是师生永远的追求。在坚持不懈地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就会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毛泽东语)
务实:务实即努力实干。马克思说:“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毛泽东强调:“实事求是,力戒空谈”;习近平告诫:“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学校的管理、老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都必须注重实际,从实际出发,立足于实干。
教风:敬业乐群
释义:教风是教师队伍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对教师队伍建设有重要引领作用。教师为人师表,首先要爱岗敬业,长期不懈,有献身精神。同时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同事关系,寓教于乐,乐在其中。
敬业:语出《礼记·学记》:“三年视敬业乐群”。朱熹:“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教师应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把工作放在第一位,提高师德师能。
乐群:语出《礼记·学记》:“三年视敬业乐群”。陈澔《集说》:“乐群,则于朋徒无睽贰。”教师要善于合作,建立和谐的师生和同事关系,享受工作的乐趣。
学风:乐学笃行
释义:学风是学生群体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对学生群体有重要引领作用。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学习既要勤奋刻苦,又要善学乐学。学到知识还要努力践行,不尚空谈。乐学笃行强调学与行的辩证关系,体现校训“知行合一”的思想。
乐学:语出《论语·雍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发现知识的奥秘是人生最大乐趣。学生对学习由“好之”进而“乐之”,乐此不疲,是学习成功的关键。
笃行:语出《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学有所得之后,要努力践履所学知识,学用结合,学以致用,达到知行合一。[12]
校歌(3)《我的大学,我的摇篮》
舞动的杨柳,喷涌的清泉。大明湖畔,美丽的校园。
你也走来,我也走来,意气风发,歌漫漫歌漫漫。
铭中西合璧之望,力知行合一之远。
真才实学伴我行,求学路上勤为先。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我的骄傲,我的摇篮。
辽阔的海洋,旋转的蓝天。半岛银滩,美丽的校园。
面朝大海,拥抱未来,含英咀华,书长卷书长卷。
铭中西合璧之望,力知行合一之远。
驰骋世界高扬帆,成功路上敢为先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我的自豪,我的摇篮。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我的大学,我的摇篮。
校庆日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校庆日为6月28日。
职务 | 姓名 |
---|---|
名誉校长 | 李肇星[2] |
党委书记 | 徐东升 |
校长 | 孙承武 |
常务校长 | 刘先义 |
党委副书记 | 陈光军 |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 李恒强 |
副校长 | 张介公、王建、孙彤宇、魏伯河 |
职务 | 姓名 |
---|---|
名誉校长 | 李肇星[2] |
党委书记 | 徐东升 |
校长 | 孙承武 |
常务校长 | 刘先义 |
党委副书记 | 陈光军 |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 李恒强 |
副校长 | 张介公、王建、孙彤宇、魏伯河 |
校区环境(7)学校设威海和济南两个校区,主校区坐落在威海市国家4A级旅游度假区乳山银滩,背依多福山,面朝大海,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校区占地总面积2678.3亩,校舍建筑总面积79.4万平方米(含在建工程22.7万平方米)。[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