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评定

小山评定

中文名 小山评定
人物 德川家康
战役 关原合战
目录导航

事件

庆长五年(1600年)七月二十五日,小山评定召开。家康将三成的行动及大阪人质之事告知诸将,并宣称座中诸人如有意返回大阪加入三成方者尽管离去,绝不加以为难。福岛正则、黑田长政等丰系大名与石田三成早有嫌隙,纷纷表示愿追随家康返军东上,讨伐三成。

山内一丰更提出愿将自己的居城挂川城献出供家康使用。于是,包括中村一荣(骏河沼津城)、中村一忠(骏河兴国寺及骏府城)、有马丰氏(远江横须贺城)、堀尾忠氏(远江滨松城)、池田辉政(三河吉田城)、田中吉政(三河冈崎城及西尾城)等大名纷纷献城,连正则都献出尾张的清洲城,评定结果众议一致,决定『讨伐三成』。

众大名献城之举跟交出人质一样,都是表示忠诚的意思,而家康则派遣同族及谱代大名来担任诸城城番,如滨松城的保科正光、挂川城的松平康重、冈崎城的松平忠赖、清洲城的石川康通等,此举为确保东海道军的进路(或退路)。

为牵制会津的上杉氏,家康派二男结城秀康为总大将镇守宇都宫城,配属有小笠原秀政、里见义康、鸟居忠政、蒲生秀行等军,约有一万八千人。此外上野的厩桥、三仓、高崎、大胡等城(总兵力约三千人);下野的黑羽、大田原、乌山、佐野等城(约七千人兵力)也都部署兵力,加上奥羽的伊达政宗、最上义光后,布置成一个上杉包围网。

此外,为防备关东的外样大名中唯一的西军--佐竹义宣,在上总、下总、常陆、安房等地的要城也置军防守(约五千五百人兵力)。

七月二十六日,家康由小山引军回江户于八月五日到着。

意义

以福岛正则为首的从军丰臣系诸将一致宣誓加入德川一方,就这样家康的部队迅速折回,并最终导致了关原合战的爆发。可以说,小山评定是十七世纪初日本历史上最重要的转折点之一。

疑点

虽然是一起几乎众所周知的著名事件,但是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事实,那就是身处大坂的丰臣奉行众之一增田长盛,早在七月十二日就曾将三成反乱的消息写信通知给了德川家康。

学术界在此前的研究,大多忽视了增田长盛这封书信的重要意义,或许是把它当作三成方西军的谋略而遗漏掉了,而本书则会对此尽量深入地进行讨论。另外,在关原合战前夕错综复杂的情况之下,时间的紧迫使东军根本无暇对事态的发展做出任何预测,也就是说,召开小山评定的前提原本是不存在的。

但事实上,小山评定按照家康的设想顺利的进行了,为什么呢?如果考虑到此前增田长盛告密的书信就不难理解了——这样一来,在关原合战中遗留的诸多疑问点也迎刃而解。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