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风格

中文名 国际风格
性质 住宅形式
目录导航

概述

  国际风格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荷兰,以画家蒙德里安(P·Mondrian)等为代表的艺术流派。风格派强调“纯造型的表现”,“要从传统及个性崇拜的约束下解放艺术”。风格派认为“把生活环境抽象化,这对人们的生活就是一种真实”。风格派对室内装饰和家具经常采用几何形体以及红、黄、蓝三原色,间或以黑、灰、白等色彩相配置。风格派的室内设计,在色彩及造型方面都具有极为鲜明的特征与个性。建筑与室内常以几何方块造型为基础,对建筑室内外采用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穿插构成为一体的手法,并以屋顶、墙面的凹凸和强烈的色彩对块体进行强调。

简单介绍

  工业美学强调视觉的突变和任意的联想与扩张,只要它是符合逻辑的,感情因素已变为数字符号。卧室设计是整个案例设计的情感焦点所在,在这里看不到虚情与佼饰,真诚是个最大的符号。

  工业化社会产生了“工业美学”(也有人称为机器美学),工业美学的理念来自于工业化生产的形态和方式,可以把它追溯到“包豪斯”时代,它的形态是抽象的几何形体和由高科技构成的力的结构,以及工业材料及其肌理效果。它的表现方式是理性和严格的逻辑性。工业美学的形态达到材料结构上的平衡,因而从工业美学来看它,又是完美的,工业产品能给人们带来更大的愉悦,因而就有了“工业产品美”。工业美学强调视觉的突变和任意的联想与扩张,只要它是符合逻辑的,感情因素在这里已变为数字符号。例如,某些感情人们用红色表示,某些感情又可用绿色表示一样(听说有些音乐演奏就是以颜色来表示)。

  工业美学的产生极大地动摇了传统美学的基础,在过去看来是美的原则,现在则非美,而过去被称之为异端的荒诞的东西,现则大行其道。美学基础的改变,比起风格和流派的变化带有更深刻更革新的性质,而且,它已随着信息时代和电子网络的到来,逐渐成为人们,特别是“新生代”的生活理念。在这种理念下的室内装饰,往往呈现的是现代装饰材料和现代工业家用产品的组合。这种组合在布局、色彩、氛围和风格上未必符合传统美学,但人们乐此不疲,安居其中,情趣盎然,因为他们欣赏的实质是工业美学和工业产品美,就如集成电路和鼠标成为人们经常表现的工具。

  在与国际接轨,甚至与太空接轨的发展中,人们有共同的装饰材料,共同的装饰手法和理念,共同的工业产品(包括家具。)现代的室内设计师,大部分也是以工业化手段来进行创作的,他们从电脑中构思体型,选择几乎很多人都用过的方案。然而从图库中提取同样的是很多人都用过的室内用具及摆放品。

目标主张

  风格派的目标是把建筑、雕刻和绘画有机地组成一个明白易懂的、基本的、不动感情的结构。主张把艺术从个人情感中解放出来,寻求一种客观的、普通的、建立在对时代的一般感受上的形式。风格派建筑师努力寻求尺寸、比例、空间、时间和材料之间的关系,否定建筑中封闭构件的作用,消除其内部和外部的两重性,打破室内的封闭感与静止感而强调向外扩散,使建筑成为不分内外的空间和时间结合体。建筑造型基本以纯净的几何式:长方、正方、无色、无饰、直角、光滑的板料作墙身,立面不分隔区别作用,认为最好的“艺术”是基本几何形象的组合和构图。风格派的主要成员有画家蒙德里安;陶斯伯、雕刻家万顿吉罗(Vantongerloo)、建筑师万特霍夫(Matn·Hoff)、奥德(J·J·P·oud)、里特维德(G·T·Rietveld)等。风格派代表作是1924年由里特维德设计的乌德勒支(Utrecht)的施罗德住宅。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