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达塑像 “行万里路,读万本书”,张宏达先生一直提倡和坚持身体力行,不畏艰难,艰苦创业。自1935年进入国立中山大学起,就随多位前辈植物学家在广东坪石、广西大瑶山、湖南莽山、云南徵江等地进行科学考察;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国立中山大学辗转粤北、云南等地,张先生随迁并进入当时非常困难、复杂的山区进行植物采集,1947年还冒着极大的危险远赴西沙群岛进行植物考察,不顾艰难险阻,在艰苦的环境中他练就出扎实的基础和丰富的经验。
张先生一生淡泊名利,勇于钻研,勤勤恳恳,著作等身。至今,张老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基金、教育部基金等数十项,发表论文300多篇,撰写和编写专著、教材10多部,多次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主持撰写的四部《中国植物志》及参与的“中国植物区系研究”等获中国科学院一等奖和特别奖。
张老是一位造诣很深的植物学家。65年来,在分类学、系统学、生态学等多方面均有突出成绩,长期从事我国植物资源考察,是山茶科、金缕梅科、杜英科、桃金娘科等的著名分类学家,至今共发现植物新种300多种,先后发表“雷州半岛红树林植被”、“广东鼎湖山植物群落之研究”等论文,是早期的奠基性研究。张宏达(3)
张宏达著作《植物学》 张老学风严谨,富有创新精神。特别是关于“被子植物的起源”和“种子植物系统”的研究,堪称两大杰出成就。
一是首创“亚热带起源说”。经过30多年的潜心研究、酝酿,张老于1974年首次宣读了具有原创性的“华夏植物区系理论”,并陆续发表了一系列堪称气势磅礴的科学论著,如《大陆漂移与有花植物区系的发展》、《喜马拉雅的崛起及其植物区系的起源》、《再论华夏植物区系的起源》等,并进而建立了一门“植物区系学”学科,对中国植物科学的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二是提出“种子植物新系统”。1986年,张老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依据植物系统进化发育的原理,提出了一个单元多系的“种子植物分类系统大纲”,2000年又在第16届国际古植物学大会上发表了“种子植物新系统”,他的一系列全新的见解引起同行的高度关注。1999-2003年,年近九旬的张老仍然主持编著出版了《种子植物系统学》。这也是我国植物学家根据自己的分类系统编著完成的第一部系统学专著。
“培养英才,提携后进”是张老第三个最为重要的贡献。自1954年起,张老一直是中山大学植物学科学术带头人,先后主持与联邦德国的CERP合作项目,在海南霸王岭建立了热带雨林定位站,1987年主持建立了教育部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实验中心(黑石顶站),培养了大批高级专门人才,领导中山大学植物学科成为广东省重点建设学科、国家重点建设学科。
从教65年来,张老非常重视教书育人,以身作则,陆续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植物分类学》、《植物拉丁文》等10多门课程。1979-1992年,任国家教委教材编审委员会生物科副主任、植物学科组组长,并主持编写本科普通高校《植物学》教材。张老至今共培养硕士生、博士生100多名。“十年一剑功犹浅,磨砺以须莫蹉跎”,长期以来,张老以此鼓励弟子严于律已,努力刻苦,专心研究,争取成为有用于祖国的优秀人才。张老可谓桃李满天下,他所培养的弟子中,许多已成为各自教学科研单位的骨干,其中包括国家重大基础科学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有的已成为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业务骨干、企业老总等。
由于张宏达先生的杰出贡献,他获得了无数的荣誉。1985年张老获得广东省政府颁发的立功证书;1992年,他主持的教学组获广东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及广东省教书育人先进集体称号;1997年获“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特等奖;2000年国家教育部、人事部授予他全国模范教师称号。
张宏达先生在国内国际学术交流极为活跃,多次应邀前往英国、日本、美国、德国等开展讲学、访问、学术交流。张先生热心支持和参与社会公益活动,1963-1987年先后三次当选广东省第三、五、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张宏达著作《植物学》摘图 张宏达教授,从事植物系统学、植物解剖学、植物形态学、植物生态学、植物群落学、植物地理学、植物区系学等教研工作 。
致力于教育和科研事业,1984、1989、1992、1999年获教育部二等奖各一次。
培养研究生:硕士47名,博士44名 。
主要研究方向:从事植物系统学、植物解剖学、植物形态学、植物生态学、植物群落学、植物 地理学、植物区系学等教研工作
曾任中山大学讲师
建国后,历任中山大学副教授、教授、生物系主任,中国植物学会第八、九届常务理事,广东省植物学会、广东省生态学会第二届理事长,国家教委生物学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
个人获奖情况:1985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成果获奖情况:
1986年-1989年组织“中—德海南热带雨林生态考察”项目(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CERP)
“华夏植物区系的起源和发展”(1980)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种子植物系统提纲”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张宏达著作《植物学》摘图 1、植物区系学 研究地球及各大陆有花植物的起源、发展及相互联系的创新学科,论证了地球有花植物起源于三叠-侏罗纪,起源地点及时间是在联合古陆分裂之前的三叠纪已经存在。不是传统上说的晚白垩纪,来自北极或古热带,进而论证华夏有花植物区系是在二叠-三叠纪,从大羽羊齿类演化出来的。
2、植物系统学 从种子蕨开始,把种子蕨类划分为狭义的种子蕨肉籽类及松柏类三大发展方向,从狭义种子蕨分化出前有花植物-大羽羊齿类,再发展出原始有花植物及现存的次生有花植物,这一系统由于在美国大羽羊齿找到常见于有花植物体中的齐墩果烷,而获得初步的证实。近年来开展了有花植物分子系统进化的研究。
3、植物生态学 开展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类型、群落结构的分类、群落及个体的生产力及生物量的研究,并开始分子生态学的动态研究,同时开展海岸红树林的生产力及生物量研究,以及矿山废弃地和工树植物抗污染的研究。
世界顶尖级的山茶科植物分类学家,中国茶学界的泰斗和大师,中山大学博士后导师张宏达教授,虽进入九十四岁高龄,但他体魄康健,精神婴铄,思路敏捷,他以耄耄之年关心和支持茶叶产业建设事业和各项茶事活动,仍为世界和中国茶产区的发展默默奉献!他才博艺多,热爱祖国,关心民生,不求奢华,不图安逸,善于探索,开拓进取,实事求是的精神,乃茶学界的楷模和茶人的风范,他的为人师表,处世谦和,助人为乐和敬业的献身精神,赢得了广泛赞誉,成为茶人追寻的光辉典范!今天,我们明确树立了张宏达茶学思想的指导地位和张宏达茶学的核心地位,也是人们在追索这位茶学界泰斗和大师走过的道路。为了弘扬和探讨,现就其精神和思想精髓论述于下。
张宏达 (一)省城求学,实现宏望
张宏达,1914年出生于广东揭西。青少年时代就从家乡来到省城广州求学,1932年就读广州知用中学。1935年考入中山大学生物系,立志为中国科技作贡献,树立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观。于是开始学习和从事植物学事业。在学期间,张宏达先生每年都随同老师同学进野外考察,打下了坚实的生物学科基础,当时,中国正面临抗日战争,张宏达先生随母校转辗各地,但他从不放松学习,1939年,母校转辗了云南微江县新校址,并在如此艰难条件下,坚持上课,当年张宏达先生正值临近结业之年,他在当采集了1000余号标本,花了四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毕生论文“微江县的植物研究”毕业后留校执教,当时中山大学正筹建一个新学院——师范学院,张先生便留在该院博物系任教。1942年转到林学院教研室工作,1944年转到中山大学生物系任教,1950年升为副教授,成为中大学一名年轻的教授。他师事著名植物分类学家陈焕镛教授。1953年任教研室主任,1961年晋升正教授,同年出任生物系副主任,1977年任系正主任,1987年以后兼任中山大学(教育部)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实验中心主任。
张宏达先生长期从事植物学教学和研究工作,在高等植物分类学、植物系统学、植物地理学及植物生态学等多个领域等有重要建树,共发表200多篇学术论文和多本专著,为我国植物科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是华夏植物区系理论的创始人。1978年以来,历任中国植物学会常务理,广东省植物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广东省生态学副理事长,理事长,广东省科协和广东省生态学会主办的《生态科学》主编,先后但任《中国植物志》、《植物学报》、《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报》的编委、《广东森林》副主编,中科学研究所的学术委员,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和广东省文化学会主办的《茶艺》杂志高级顾问。张宏达教授的科学成就是各个方面的。在山茶科系统分类上的贡献,后世很少有人能超过他。在植物学各个领域里如植物系统分类学、植物生态学、植物系学都有卓越的贡献。他提出的“华夏植物区系起源”的理论,将使他青史留芳。他毕生在植物系统分类学上耕耘,编著了山茶属植物的系统研究,全面提出山茶属的分类系统,调整和修改,外国人的山茶属系统并以充分的事实和根据把阿萨姆种改为普洱茶种,作为世界茶树原种,奠定和建立了中国是世界茶树原产地,是茶的故乡。他以蜚声国际的科学成就被教研界尊称为“大师”。这是不可非议的,也是不过份。中山大学在2004年为张宏达教授90大寿暨从教65周年举行了庆祝活动时,中山大学党委书记李延保对其贺词“青山不老,岁月峥嵘”。校长黄达人的贺词是“学界耆宿”,计亮年院士贺词是“绿色王国,桃李满天下”;和“成果卓著,师德传四方”,林浩然院士的贺词是:“学高为师,悔人不倦”。如此可见,张老声望和地位的影响之大。
(二)踏遍青山,有大作为
张宏达教授在他60多年学术生涯中为我国的植物分类研究和科教事业作出卓越的贡献。这里仅从几大方面整录一下,以帮助学者更好地了解他。
从植物区系学上来看,旧中国从事植物学研究的人廖廖可数,许多植物资料又为外国人所掌握。张宏达早年就决心为振兴祖国植物学而奋斗。他怀着对祖国丰富资源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即使在战乱年代仍然不畏艰难险阴,深入云南、贵州、广西、河南、湖南、以及越南、海南、甘萧、四川、江西、青海、东北长白山、内蒙古大青山,和澳门、香港、西沙群岛等地进行野外调查研究,常常风尘仆仆地从一个地方奔走另一个地方,几十年来,他的足迹遍及全国的森林草原、荒漠和海岸带,并先后到达英国,苏联、日本和尼泊尔考察,他具有丰富的野外知识和广博扎实的植物等地理学和古生物的基础理论,在学术上有创见,论著颇丰。
张宏达 张宏达最突出的建树,是在1981年提出了华夏植物区系起源的理论,早在60年代初期,他在《广东植物区系的特点》一文中提出了这一理论的雏形。1981年,他发表的《华夏植物区系的起源与发展》应用大陆飘移和板块学说的理论,批判了被子植物北极起源和热带起源的观点,此后,他陆续发表了《大陆飘移与有花植物区系的发展》《以印度板块的飘移论喜马拉雅植物区系的特点》《尼泊尔植物区系的分析》《植被地理问题的初释》等一系列论著,进一步阐述了被子植物起源的理论,这一理论解释了世界植物区系的统一性,纠正所谓喜马拉雅植物区系传统理论,这一成果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他用这理论改了传统的地球植物区系分区的方案,已被中国大百科丛书地理卷所接受。
张老提出的种子植物系统以及单元多系的有关植物系统是他的另一突出贡献。他从研究在种子植物系统上具有重大意义的类群和金缕梅科、山茶科、樟科、木兰科、山毛样科等入手,于1986年发表了《种子植物系统分类提纲》冲破了国际上流街的多心皮学派和茅花序学派及多元被子植物系统的局限性,把种子连同已经灭绝的种子蕨等类群划分为10个亚门,为了体现种子及果实系统了发育过程中不同来源各各自沿着不同方向发展,从而表现相同的进化阶段,他取消“裸子”与“被子”的分类法,而广泛地称之为种子植物。这是他另一个建树。
从群落生态学上来说,张老对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也作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他对海南岛及南海诸岛热带林及华南广大的亚热带常绿林及红树林提出了一套新的工作方法和群落分类方案,他在《植物地理问题初探》中探讨了包括植物区系和植物地理中植被起源与发展的问题。并提出了气候分带与植物区系的植物分化的理论,来解释热带和亚热而植物区系和植物的统一性。为我国植物群落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从植物系统与分类学上来看,张老在植物分类学中的贡献是巨大的。他先后发表过七个新属,发现了近400个新种,负责主编和编写了金缕梅科,山茶科、桃金娘科 、海桐花科、杜英科、椴树科等中国植物志四个卷册及中国树木志17个科;它编写的中国植物志35卷一分册曾获广东省科技成果二等奖。他对金缕梅科尤其是山茶科的精湛研究,为学术界所瞩目,仅在山茶种他就发现三个新属217个新种,其中在山茶属中由他发现的新种达到146个。1958年,英国学乾及Realy•《A•Renision of the cenus canus cameilla》中只记录了山茶属82种,1981年《山茶属植物的系统研究》收集了世界山茶属200,1998年,由张宏达教授主编的中国植物志山茶科,山茶种类有238种。张宏达教授在山茶属分类上的贡献不仅在于他发现了众多的新种,而且在于他奠定和构建了山茶属的系统分类基础,其影响遍及世界范围。张宏达教授他在专著《山茶属植物的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在美国出版了《cane iias》被国际山茶学会和美国山茶学会誉为山茶研究文献中的巨大贡献和里程碑。这一专著曾获广东省科技三等奖和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他领导的山茶属资源研究小组,在无数众多的野生茶树中发现好几个新的茶叶资源。其中有可可茶和苦茶,这二种茶不含咖啡碱而含可可碱的,这些茶树即将应用于生产,这一重大发现将以改变整个茶叶市场的结构。张老在茶业方面,我们感到张宏达教授对茶学的贡献不是在栽培和制茶上,他的最大贡献是从茶树资源的源头上提出了全体茶业界同仁都应为之努力的目标。
事实证明,张老先为论证中国是世界茶树原产地,是茶的故乡所作出的努力,这是对中国一种伟大的贡献。所以,人们尊称他为“大师”为“泰斗”,是“普洱茶之父”的这些称谓,这无论从那一方面来说都不过份。他可以说是我们中国茶业学科领域的开拓者。他的思想和他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弘扬去学习。
(三)治学严谨,桃李满园
张宏达教授以治学严谨著称。他的治学精神概适起来是理论联实际和实事求是。他的科研成果和学说之所以符合客观规律,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考验,是以它的实践第一,以及联系实践的思想分不开的。
张宏达 中大评定他不但在研究孜孜不倦,而且非常重视教学。他在各种会上都强调生物系本科教学必须重视“八大基础”而他本人则亲力亲为,为本科生上这八大基础之一的植物学,一般人认为,带领学生野处学习考察是实验员,助学等工作,但张宏达教授不是这样认为和对待。
几十年来,他一直以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精神奋斗在教学和科技工作第一线,从1953年以来一直担任教研究室和研究室主任,在此其间致力于山茶科研究,1954年他发表了《中国柃属的研究》,艰苦深入的研究,他从没有节假日和午休,忘我工作而“机遇眷配有心人”他连续发表了猪血木属,圆籽荷属,多亲果茶属3个山茶科所属,奠定了他在山茶科系统分类中的地位。如果从学术界上说,一个人同时在一科里建立了3个天天争议的属,是罕见而罕见的。1961年以来,任生物系副主任,系主任,但他们坚持带领沉重到野外实习考察。1987年以后兼任中山大学(教育部)热带亚热带森林系统验中心主任。他很注重与国外的同行交流与合作,热心于群众的科普工作。特别是在我国实行开放政策以来,这种合作与交流更是日益频繁。
几十年来,他虽工作岗位在都市的广州,但他从不贪图城市生活和安逸,他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早在30年代40年代50年代他便走遍西南西北的山山水水,登上了远离大陆的西沙群岛,采集标本,发表论文。在野外是篝火旁,在草棚的油灯下,他默默地记录着自己的考察结果和研究拟得在室内他总是不知疲倦地要标本室工作或写论文,审阅稿件,编译书搞。在他的领导下,中山大学植物标本室由解放初期的12万号标本增加到20万号标本。
几十年来,他在辛勤教学和坚持野处考察的同时,仍勤于笔耕,先后开设了近十门学科课程,1977年主持编写普通高校《植物学》教材,1978年文化革命后首次恢复研究生招生工作高考时,他一下子招收了11个研究生,数量之冠,一起传为桂话,而且他本人亲自为研究生上课,一直如此,历届学生毕业后都对张宏达教授师情很深。张老是我国第一批博士生和博士后的导师。现由张老直接培养出来的博士生(包括研究生)已有100多人,所以说,张教授桃李满天下。
教书育人是张老的执着,正因为他的热著和严谨及其的博学,于1984年被教育部聘为高校生物科教科编审委员会委员和副主任及植物组组长,先后主编了全国高等学校生物系植物专业统编教材《植物学》并主持了多本植物学、植物解部学、植物生态学、种子植物分类学、苔藓学等审搞工作。
图示(6) 由于张宏达教授忘我工作的精神让我国科学界赞赏。1982年以来,他先后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和国教委的多项科学基金资助。他还受国家教委委托,在广东封开县创建我国高等院校经一个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实验中心,为全国高等院校的植物生物研究提供试验基地。同时开展国际间的合作,进行海南岛热带山地雨林的结构与功能及生产力等方面的研究,(简称CER•P),这是我国与国内外研究学进行合作的较大型的科技研究合作项目之一。他领导的生物地理综合考察队对西藏喜马拉雅山北坡的植被,区系及地质,地冒进行考察,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后来发展植物化学,大分子植物分类学和实验生态学等,可谓之植物生态研究领域的里程碑。
张宏达教授治学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博学多思,他十分注重理论结合实践,教导他的学生,“学习和研究生物,必须重视野外考察,没有野外考察的基础,就不可能真正取得课堂上学来的知识。”而他自己则更是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孜孜不倦,从东北到西南,从沿海到西北,纵横祖国的名川大山、荒漠、草原,从低地到14000多米的喜玛拉亚山麓,考察研究植物,即使是已到76岁古稀之年,似应邀考察了甘肃,青海的干旱,半干旱生态系统,穿越海拨3000米的当今山,横穿紫达大盆地,直达青海湖广阔的草原、沙漠、荒漠中考察,连续10天,毫无倦意。他发表的一系列文章,例《山茶属植物系统研究》和《华厦植物区系和种子植物系统》这些杰出,就是它从历史学、语言学、考古学、人种学、植物学和地理的各方面进行艰苦考察研究的结果。
(四)独具慧眼,春华秋实
张宏达教授对学科发展有其独特的敏感和思维。虽然他的专业方向是植物分类与系统学,植物区系学,但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植物生态学在中国还不很盛行时,他就已经意识到生态学的发展。因此,在1953年就开始与同事一起,带领学生开展植物生态学的研究,进行大量的生态学野外调查、因而在1955就发表了“广东鼎湖植物群落之研究“1956年完成了”雷洲“半岛植被与雷洲半岛植被”专著,为研究热带、亚热带森林植被奠定了基础。目前,中山大学植物生态学,无论是研究队伍,还是研究成果,在国内都是领先的。这与当年张宏达教授治学思想,独具慧眼、高瞻远瞩,而对生态学的学科建设早有先机,他的念头想法与坚持不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张老的这种先知先明超前的眼光令人饮佩。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他又注意到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并且与屈良鹄教授率先招收了植物大分子分类的博士研究生,开展了植物大分子分类的研究,其成果在当时,不仅在国内是一领先的,而且在国际上也是处于前列的。
在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开发,给生态学提出一系列新的问题,组织开展了对矿业植被及工业废水污染的生理生态分析,包括红树林在内的海岸植被的建设与抗风抗污染的研究,有关工业生态,农业生态及都市生态等经济生态学研究,配合经济建设,新兴城市的规划和布局的问题,使生态充满生机。他提出要及时地有针对性地配合国际问题,关于持续发展的生态学的呼吁,使生态学走出学院的课堂,为拯救由于资源的疯狂掠夺所造成的退化和恶化的生态环境而进行不懈的努力。同时,他又提出,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问题,是生物界和植物界面临的重大任务。他说,在只有一个地球的情况,如何使地球有限的生物资源尽可能地为人类服务而又不衰不竭,长盛长存,永续利用,这是任重而道远。他强调,只有成功,不许失败。他指出,这是关系人类的生存命运和前途,生物学界和植物学界应走在保护地球、保护生物多样性行列的最前头,为人类生命健康而奋斗。
在教学上,他对学生要求是:认真学习,不辜负父母、不辜负国家、也不辜负做万物之灵;要辛勤劳动,辛勤奉献,报答祖国的深思;不为个人的名垂青史,而是要俯仰无愧于人类的一生。这就是张老对学生的独白,启发学生的思路。他从事植物教学工作近70个年头,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历届的毕业生都对张宏达教授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有些已经成为国内外有名望的专家,教授,他们在全国各地领域各有建树。
(五)成果卓著,四海传扬
张宏达教授从事植物学教育与科研工作近七十年,在植物系统与分类,植物区系学和植物生态学等领域里都有建树并取得丰硕的成果。而这些成果的取得,一方面是因为张宏达教授在求学期间,不但学习生物的有关课程,同时也选修了地学方面的有关课程,包括地质学,地史学和古植物学等,交叉学科中最先产生新的学科思想:另一方面,他不管是生物学方面的有关课程还是地学方面的有关课程,他一样是视野外考察,将课堂上知识与野外的知识结合起来,这对他日后的研究工作影响至为重要。
自1954年起,他一直是中山大学植物科学术带头人,1987年主持建立了教育部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实验中心,1989主持与联邦德国的合作的CERP项目(海南霸王岭)并领导中山大学植物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建设学科,张宏达教授在植物系统与分类学,植物区系学、植物群落学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对我国植物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宏达教授在教研界给人的评说是勤勤垦垦,孜孜不倦。于1939年开始从事教学和科研长达60多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所教课程《植物形态学》《植物解部学》《植物系统学》《植物生态学》《植物群落学》《植物拉丁文》《植物区系学》学生、成绩优异。他共培养出硕士生56名,博士生46名,还有多位博士后研究员在他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1992年主持的教学仍获广东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及广东省教节育人先进集体奖称号。
张宏达教授著述甚丰,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发表论文200篇,它编写《华夏植物区系的起源的研究》和《山茶届属植物系统研究》等重要论文,引起世人重视,1975年出度北京召开的中国植物志编委会扩大会议,在会上散发了其论文,自此连续不断地被应邀前往四川、武汉、香港、东北、兰州、西宁、贵阳、新疆以及美国多问大学进行讲述。
张宏达教授不仅治学严谨,他对待学术问题也是一丝不苟。在编写教材和史志过程中,他就搜集,掌握大量资料,认真细致研究,往往是一个问题要经过反反复复的深入研究,在学术上堪称实事求是的楷模,他以博学的精神,奋斗的精神,用感化认识的理化认识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果。他不仅学识令人敬重,其敬业的精神、创新的精神也值得人们颂扬。在几年前,他曾经还对同行们说:中国境内拥有众多的茶树植物,32种茶组植物,中国就有30种,系统发育非常完善。并说,目前在茶组中,13个子房5室的种类,无论是子房有毛带是无毛的都没有得到利用,19个子房3室的种类,只有2种,被人们栽培利用。他最希望在茶组植物中发掘有利用价值的种类,他曾经雄心勃勃地提出,再给我一些时间,它将研究出10个茶树新品种。张宏达的这种诚实和勇气令人们惊毫诧不已。
云南茶叶权威专家张顺高曾说:“张宏达教授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中国工程院陈宗懋院士在一次会议上的贺信中说:“张宏达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植物分类学家,尤其在山茶科植物的分类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学风严谨,平易近人,赢得广泛赞誉,我虽未有幸与张宏达先生见面,但久仰其名。陈院士在贺信中又说:“张宏达先生在事业上的钻研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我学习的榜样。
(六)青山不老,岁月峥嵘
张宏达对科学的献身精神令人敬佩。在从事植物学教学和研究60多年,它一直是以科学的态度在大量野外考察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大胆探索,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不为名不为利的辛勤工作。在植物学系统与分类,植物区系和植物生态领域,作了重要建树,著书立说,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其代表作在植物系统与分类领域有“山茶属植物的系统研究”“种子植物系统学”;在植物区系学领域有“华夏植物区系”,“植物区系学”;在植物生态领域有“广东鼎湖山植物群落之研究”,雷州半岛植被与雷州半岛的红树林植物群落研究,“香港植被”,“热带雨林”;在科学研究方面,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中国科学院以及教育部,广东省等基金项目10多项。先后出版专署8部,发表论文200编,另有《植物学》教材多部,所著“山茶属植物研究”“华夏植物区系理论”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的“中国植物志”“中国植物区系研究”获中国科学院一等奖和特别奖。
他专著的“山茶属植物系统的研究”对茶树的原产地争议的辨解,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重视。台湾著名学者阮逸明曾在一次的贺信中说:“张宏达教授是国际知名的植物学家,尤其是在山茶属植物分类研究方面的成就名震国际,他1980年代提出创创新独到的中国茶树形态分类,表现了中国茶树种质资源的丰富,奠定中国在茶树形态分类的国际地位。另有一位学者说:“是张宏达改变中国茶的命运”。
母庸署凝这种成功凝结着他的智慧和汗水。
在史无前例的十年浩劫期间,外面的世界一片喧器,别人都在外搞派性斗争时,张宏达教授即默默地进行着他的研究,一头扎进山茶属研究,他利用了中山大学和华南植物所丰富的馆藏山茶标本,在外地标本馆时,中午管理员下班了,他带着馒头继续在标本室查阅标本,他跑遍全国的标本馆,查阅了全部中国境内馆藏山茶标本。文化革命结束,科学的春天到来,张宏达教授出版了《山茶属植物的系统研究》,全面提出山茶属的分类系统,他调整和修改了1958年英国学者西里编著的山茶属系统,把山茶属划分为4亚属,20个组,之后这本专著在美国翻译成英文出版,在世界上影响极大,此对奠定中国是世界茶树的发源地的争辨起着很大的启发作用。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好些年头,他有时住在研究室里,夜深了,摊开木床就睡下,早上起来,床一收又开始了工作,一日三餐有时是快食面,有时甚至是上一天的剩饭。可是他身体天生是很棒的,他一生没有得过病,尽管有住过二次医院,但都是后来由于年高不小心摔伤所致,对他的病史,医生认为是:少见!
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张教授以他献身植物学的精神,他采集了千千万万的标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果,他摘取的累累硕果,正造福于人类。可是当人们与他谈其成就时,他都谦逊地说,这没有什么,没什么。
虽然他头上的乌发已被岁月的风霜染成斑白,可是张宏达依旧精神婴铄,谈锋犀利,言语幽默,劲头很足,让人想不到他已是近百的老人。他现在本可以在家里安度晚年,与家人同享天伦之乐,可是仍然非常关心我国植物学科研究工作的发展,为了培养更多的年轻的学者,他不辞辛劳,任劳任怨,尽管于2002年办理了退休,但退休后到现在,每天仍到办公室工作,从不间断。晚年的张教授仍然乐于助人,自己生活却十分俭朴,没有殊例,家中的家具也很简单,充满表现了它之人生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张老的那颗赤域的心,仍然散发着光和热。
(七)绿色天使,为国争光
在研究张宏达教授的茶学思想时,除了解他的成才之路和学术成果,以及他的为人师表,为人处事外,人们想的是要清楚他与茶方面相关的情节。了解他为茶做出什么贡献,那些值得我们去学习去研究、去发扬,这似乎是学习对象者所要掌握的准索。
张宏达教授是一位造诣很深的植物学家。研究植物学的人都会知道他的大名,甚至人们还会指明到:张宏达教授在山茶科系统分类上的贡献是后世很少有人能超过他。这一句话不是吹的,而是公众认的。
张老有着渊博的植物的专类理论知识和广泛的野外和标本室工作实践,因此他的茶属分类系具有科学性严谨性和实践性,他在山茶属的全系统架构里,划分出亚属,组、亚组、系,种五等级,其目的是利用这五个级系统,能方便快捷检索到山茶属植物种。他的山茶属系统与无素周期表类似,只要拿到山茶属的种,你就能由它的花果的形态特征很快就能查到它的种名。
张老在研究报告中有说明:山茶属是山茶科里最大的属,种类超过190种。他说长期以来山茶属植物一直受到各方面的重视,早在本世纪20年代,被发现的山茶属植物只有40多种,到了50年代,增加到100种。解放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植物资源的广泛调查,经过全面和系统的整理,时至80年代增加到196种以上,分隶于4个亚属,19个组,其中将近90%集中分布于我国南部,其余20多种扩散到邻近的热带地区,他指出在19个组当中,只有2个组当中的3个种不见于中国,他指出山茶属植物区系是典型的华厦植物区系的代表。他还说,山茶属植物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其中茶叶是重要的饮料,两千多年前我国人民就广泛使用茶叶用作医药和饮料,在近代是著名的出口商品,他又说,茶树久经栽培,品种繁多,主要是由茶及其变种茶的嫩叶制成。目前已经利用和栽培的茶有2种;一是普洱茶,一是茶,属于茶系的种,普洱茶原种是茶的变种,但张老认为普洱茶应该独立为一种。张老的这种认定,多数的学术界都没有异议,若按现实的分布区来看,他把普洱茶独立为种是正确的,因为它和茶的分布区是不同的,普洱茶分布通常在北回线以南,栽培区域亦不能超过南岭,而茶分布纬度要高许多,可以越过秦岭,同时,张老又指出中国人民利用茶叶的历史十分悠久,他指出从书史记载,早在公元前2700年的殷商时期,我们的祖先就知道使用茶叶作药用,周代之后就以茶叶为饮料,在春秋到西汉期间(公元前600~300年)出版的《尔雅》称茶叶为“檟”,《唐本草》采用了“茶这个词。于此,无论地理分布域人类与自然斗争的历史看,茶树都是中国的原产。可是英人郝经生(J•Hutchinson)却错误地认为茶树是印度原产,说什么中国人在很早的以前曾深入印度,把茶树的种子带回中国载培(Fam F1 P1 ed 3 1973),郝的毫无根据推测,这种违背事实的主观猜测,很难看作是“一时的错误”而为郝氏辩解。对此,张宏达教授曾以客观的观点进行了批驳,并提出,目前在中国南部的常绿林里到处都可以找到野生的茶树,并明确地指出,在海南岛的霸王岭的中海拔常绿林也常见野生的茶树乔木。在云南勐海南糯山野生茶树高达20cm,胸径70cm,这些野生茶树的叶片较大,就是被定为cam aellid sinensis Var assamicn(Madt)kitamurd的野生树。他说,这些名称是科学上的不幸的历史和颠倒,因为(sinensisllo ktze kitamurd。是从栽培的茶树给予命名的。它实际上来自野生茶即所谓。c sinen sis var addamica(Mast)kitamura。
与此同时,张宏达教授还指出,茶树最迟是在唐代(公元7世纪)中国就已被引种到日本去,18世纪以后又由欧洲的殖民主义者把茶树引到东南亚各地。他又指出:据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调查报告,印度本身没有发现过野生茶树,可能在17纪前后,印度的阿萨姆有由当地的掸族人从中国带回了茶树,开辟了茶园,1826年东印度公司在阿萨姆的职员在当地茶园采到了茶树标本,经瓦里奇wallich定名这camellia?scottiana waii收进他的“目录”里。1844年masters把采自阿萨姆的茶树定为Thea assinica mast1835年。英人戈登瓦G•J•Gordon从中国把茶树种子引到印度加乐各答,育成苗木,然后送以德敦Dehra Dun和库马安Kumaon繁殖,由此逐渐发展起印度的植茶事业。事实上,当时的东印公司,也就间现在《立普顿》的前身,早已垄断着全球的茶叶贸易,他们主要是采用印度的茶叶,为了本身的经济利益。因此,提出茶树原产印度的论调。另一种事实是,当时英人为了在印度发展茶叶,可是一直进行了三十余年而毫无建树,后来英人Braee在阿萨姆族人从中国云南引种的茶树中,随后从中国云南收集大量的茶树种子,请去了许多栽茶和制茶的工匠,才将印度的茶叶慢慢发展起来。因于印度的茶业品种单一,产量后来居上,西方人借此认为茶树起源于印度。在西方人的这一鼓噪下,印度一些学者也更狂妄起来,说什么印度人喝茶比中国人早。张宏达教授对他们的这一观点痛加驳斥,他从理论上证明在中国分布的茶树有完整的系统发育体系,提出茶树,种茶、栽茶、制茶都不可起源于印度。张教授的这一论说得到了日本等国家专家的认可,后来人们从茶树的DNA测序也证明中国茶树植物具有最多的遗传多样,充分表明茶树是中国的原产。在这一问题上,张宏达教授拿出大量的依据证实加以驳斥,在1980年至1981年期间,多次以严谨的态度在社会公开指出,其理由是:在18世纪以前,印度的文献没有茶树的记载。印度人自己也说,阿萨姆的茶树是当地掸族人从远族带回去栽培的。张宏达还说,以野生茶树以及茶组种的地理分布看,有充分的依据,实证茶树是中国南部的原产。他公开表明,他不同意郝经生的观点,即所谓茶原产印度,中国人在很久以前深入印度把茶种带回中国的说法。这是不能成立的。张宏达教授又指出:至于J•R•sealy认为普洱茶var•dssam的野生种分布于阿萨姆—缅甸—中南半岛—中国南部的提法,也是不准确的。张宏达教授的这一提法,当时震动了学术界,对自1823年,英国军官勃鲁士在印度发现野生茶树后,怀疑茶树之原产地,从而发生的“世界茶树原产地之争”达100多年和有的植物家把阿萨姆种作为世界茶树原种的这一颠倒事实的更正,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张宏达教授为更正这个历史错误,曾几度深入实地考察研究,严密论证分析,以理性和实证,断定了印度阿萨姆种茶树原自云南西南部他把阿萨姆种改为普洱茶种作为世界茶树原种。人们知道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这一历史经过发生是在八十年代初期,他回忆说,当时是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数位专家的协助,到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各产茶山区进行调查,尤其是在云南滇南部少数民族产茶居住区,通过挨家挨户的访问,采集标本再以过多年研究之后,终于发现和确定阿萨姆茶是为独立种,它和中国茶完全没有从属关系,且阿萨姆种是普洱茶原种。此确定得到中国科学院属下中国植物志编委会的审定通过和国际上一些专家的认可。
值得一提的是,在1998年由中国科学院出版的《中国植物志》,由张宏达教授主编的第四十几卷第三分时,关于山茶科的分类文献里,他毅意决断地把阿萨姆茶改名为普洱茶种。他的这一决断不仅是印证了当代茶圣吴觉农教授为代表的国内外茶叶专家的“中国茶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论说,也使日本学者(KITAMURA)的变种理论彻底失败而不在保留。为之,这不仅是对今天弘扬曾洱茶茶文化提升产生具有重大作用,更重要的是奠定了中国是茶树原产地,从而正明中国是茶的故乡。他这一创举,是伟大的创举为国人争光,立下了千秋伟业,流芳千古。
从这一点来说,张宏达教授不愧为一位精诚报国、奋发图强的学者和科学家。
(八)团结茶人?摇共创辉煌
张宏达教授不仅赢得了教研学术界的尊敬和社会广泛赞誉,他在人文科学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在对茶文化方面也有自己的理论见解。他说:茶是原产中国的饮料,历史悠久,茶树是一种多年生的木本,常绿植物,原产于中国西南;茶艺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完善融合和文化与民俗的无睱汇合,唐时茶艺已达到“细煎慢品茶”的水平,茶道是人们在茶艺实践过程中所追求的理解体现的义理,他源自于中国的佛教和道教。茶文化则是茶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能力,物质的和精神的全部产品,也可称是茶方面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是茶的精神文化。他说,茶业的发展与中国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茶业是中国文化发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茶文化的发展指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历代中国政治、经济及文化的面貌。
关于茶文化体系的结构。张宏达教授的认为,是应该建立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包括人文科学诸多方面的层面上,其内容应由三大方面组成,即物质、技艺、精神三个方面。其构成,他赞同人们提出的由茶品、茶政、茶俗、茶意识四种层面的组成。对于茶礼和茶俗的范畴。他认为,是属于茶文化中的一个分子。
张宏达教授指出,茶文化体系的核心思想应该建立在“中和”基础上。“中”指中庸,“和”指和谐。关于“中和”的思想,笔者解释是:茶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归于儒家学说,儒说核心即以礼教为基础的则符合“中和”的思想。再说儒家讲”以茶可行道,“是以茶利礼仁”之道。于此这种茶文化首先注重的则是“以茶可雅志”的人格思想,儒家茶人从“洁性不可污”的茶性中吸取了灵感,应用到人格的思想中。同时,儒家的中庸之道,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也符合茶人应用的理念。以此笔者认为“中和”的思想不仅有“中庸”“和谐”之意,同时,还谦有“谦和”“明伦”“俭德”的氛围,其范围广泛。
茶文化体系中的茶人精神。他认为,要建立在“博爱”的基础上。他说,“博”指博学,“爱”指爱惜。关于博爱的精神,笔者释解是:人为万物之灵,茶也是自然界的灵物,茶对人类的健康文化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茶成为了人的好朋友、好伙伴,茶与人共同生存发展于自然之中,自然就是我们万物的母亲。茶人以茶树为榜样,茶树默默地无私奉献,为人类造福,茶人也应该要以这种博大的胸怀,无私的奉献精神为基点。
笔者对张教授的提法加以理解,从整体上认为是切合于茶性,又连结于人性。张老提出以“中和”为思想,以“博爱”为精神。笔者的见解有相近于吴觉农先生的认为,又相近于庄晚芳教授的提法。其意味着宇宙万物的有机统一与和谐。
张宏达教授不仅是在自然科学界令人敬重,在哲学社会科学也同样是博得行人的钦佩,令人尊敬。他的处世和善和、谦诚恰是“天下茶人是一家”的表率。他的思想和精神是茶人学习的榜样。话不空谈,列举当时我们计划以他的名字成立茶学研究中心,去征求他意见时,当我们言起要与福建张天福先生一起冠名,他一听,一口答应,他还说:“张天福这位老先生是不简单,走过不容易的人生道路,值得人们学习”。同时我们提问,你们两人的名字要怎样排列,他毫无忧虑回答说:“张天福老先生比我大4岁,理应是他排前头。我们以慎重起见的回问,人们说:“您是学术权威,您的学术水平比张天福老先生高”!您排在后面不会有意见吗?张教授听之不但没有反悔,而且还很谦虚地说:“世上无绝对的权威,任何科学的理性只有对的真理性。时代不断地进步,往后的发现将会再改变。”
张老的这种“谦与城”真体现了一种“和衷共济”。具有一种感召力,是使国家,民族特别是给我们茶人增加了一种凝聚力的精粹。张老提出茶文化体系用“中和”思想和“博爱”精神,恰是陆羽《茶经》所提的“精行俭德之人”和宋微宗赵佶《大观茶论》中所提的“致清导和“崇高致静”的体现。
(九)学界耆宿 大师风范
张老在教学工作中,他一丝不苟,诲人不倦,言传身教,为学生们所敬重,学术成果显著,从事我国热带亚热带的植物分类研究工作,解决了许多疑难,发现不少新种,新交不少朋友,与多个国家建立了学术关系。他为人刚正不阿,廉诘无私,艰苦朴素,一心为国,关爱学生,在社会上有良好的影响,较高的声誉。
张老的人生也有过极丰富的生活色彩,在学生年代,他还是蓝球的运动员,并且还是不错的指挥员。
张老一生在科学道路上孜孜不倦地深求,忘我地工作而获得重大的成就,这与他背后有一默默无闻地工作,支持着他的太太,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所分不开的。
张老虽埋头于植物学的教学与研究,但他还有诗词歌赋雅志,无论是在室内工作体息时刻,还是在野个考察在大漠荒山小憩之时,他往往会随手写下一两首诗词,以诗言志,以诗励行。他有一着《无题》自勉是这样写的“踏遍千山志不挠,岂为升斗枉折腰。文章自古论兴替,独我情不寄树草。可见,张老的思想境界不一般。
张宏达 张老也有一手毛笔书法的工夫,不够已多年少动用,有几次,我受人所托,去找他题词后,要给报酬,他坚持拒收,并说:“我不是卖艺的,再说,字也写的不好,见笑了。”笔者也因由于工作所需,经常带客人到他处访谈请教,每访时,他都会到门口迎接,当我们离开时,每次总是以礼相待,欢送到楼梯口,并亲自按上电梯扭。说声“慢走”、“多谢”、“再见”。前二年有些会议请他去参加,他还是乘座着公交或地铁,作为一个近百岁数的大师级有这种风范,实在少见。这种风格多么值得人们颂扬啊!
张教授的为人师表更是无人不赞谓。他是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指导“植物分类学”的研究课题,对待研究生他最大的特点是:于细心的指导之外,放手让他们去干,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自立的能力,他不是简单地教给他们知识,更主要的是教给他们的思考方法,让他们有主动性,开创性,如今他的不少学生在学术界已崭露头角了,张宏达之于学生,在学习上是他们的先生,在生活是他们的家长,学生多半清贫,他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资助,学生们有说张教授带研究生“亏了本”他们心里涌起的是一种待遇良师的由衷喜悦。
张宏达教授纵然在自己的研究径域中取得了骄人的成果,但他不把自己封闭在已有圈子里,他敢于突破自己,让自己永远处于学术的前沿,他善于以山之石为镜,让自己有一个新的观照点。举凡有益相关知识,他都灵动地掌握起来,使之成为自己得心应手的工具,从而开拓出新的研究课题。他的这种务实敬业的实干精神和探索不已的创新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系统科学的发展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他应用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正在植物系统种群数量探制的研究中开拓新的领域,由于他在科学领域上有重大的创新和贡献,当年学校几次拿表给他申报院士学位。而他不为个人什么声誉争取,且将名额奉献给有潜力的年轻人,给予年轻的人向科学高峰擎高。这种无私无畏奉献精神是多么可贵。
张宏达教授热心支持和参与社会公益的活动。1963年-1987年先后3次当选广东省第三、五、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5年获广东省政府颁发的立功证书,1997年获《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特等奖,1998年国家教育部、人事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并授予全国模范教师。
张宏达教授在国内外学术交流中极为活跃,多次应邀到英国、日本美国、德国、荷兰、亚太平洋等开展讲学,访问和学术交流。在交流上,张宏教授很注重与国内外的同行交流与合作。热心于群众的科普工作,他自己认为,这方式不仅有助于他的学术思想得以在学术界中传播,而且也有利于拓展自己的视野,启发自己的学术思想。
张老从1939年以来,近七十个春秋,一直在科学战线上,为国家建设事业做出了卓著的贡献,他不仅在科学技术,还是在为人处世方面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1994年中山大学,广东省科技生态学会和植物学会等单位为张老八十大寿曁从教55周年举行了庆祝大会。2004年,生态科学院为张老九十大寿曁1从教65周年举行了盛大庆祝活动,来自全国各地学生,好友数百人,齐集校园共视了张老健康长寿。盛会期间,以张宏达教授命名的“张宏达藏书室”同时落成。
(十)崇高的思想境界,完美的茶人精神
就张宏达老先生学业事迹经历丰重,我们大致归纳概括起来是:张宏达教授一生立志事学,报效祖国,贡献于植物学和茶业,忠贞不二,如今已近七十如一日,实干力行,孜孜不倦,鞠躬尽瘁。坚持兴国富民思想、科研、教学与茶文化事业相结合,创新建树,对山茶科的研究,提出华夏植物区系,成就卓越。他生于晚清,历经新的社会,时代风雨沧叠,不论环境,始终爱国、爱党、爱民、爱茶、矢志不渝,高风亮节。其精神焕发,诚如茶树风格,应时运行,茁壮萌发,清正纯洁,无私奉献,服务于人类健康的崇高愿望,精诚报国、奋发图强,为人师表,廉正崇实,仁爱为怀,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德、智、体、能俱胜,诚为中华茶人楷模;张宏达教授对事业的无私奉献,平易近人指点晚辈,学术研究独具慧眼的眼光和高瞻远望的气魄,为人处世宁静淡泊的精神和思想,成为中华茶学界的风范。
当人们看到张老的大作,令人所尉,品读张老的书,我们就像是在品尝满肚的美味佳肴,享受丰富多样的文宝盛宴,当然并不是说他的著作就字字珠玑,篇篇都可以传世,然而,我想强调的是,如果我们能用历史的眼光来看一个人,即就毫不犹豫地认定:张老在他那一代老专家中间,无疑是优秀的人,是杰出的学者,他是一位真正的,而当之无愧的中国茶学界泰斗和大师,也是睿智的长者和值得我们敬仰,爱戴的良师益发。
基于此。我们提出在张天福与张宏达茶学研究中心建立树立张宏达教授的茶思想条件是充分的,思路是正确的。树立张宏达茶学思想,提高中心地位是众望所归。不知人们有没有读到著名学者郁达夫先生在鲁迅逝世第五天写下的《怀鲁迅》一文,其中说到:“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抒、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当然,我们的张老不是鲁迅,不够,我想他有些东西更值得我们去拥护、爱戴、崇仰。
其实,我们要建立张宏达茶学体系,早在2003年的时候广东农业厅方金福,吴智民,华南农业大学陈国本,谢振伦,戴素贤,丁俊之,韶关农业局余宗泽,英德茶果局市政协袁学培,潮州黄瑞光,中山大学的叶创兴等人以及本人就已经提出。2004年我们在中山大学举行首届学术研讨会的时候有人还在提起,2007年在兰举行第二届研讨会,已明确了树立张宏达茶学思想的指导地位和张宏达茶学中心核心地位。兰州会议期间,是张茶学核心领导的形成,核心成员根据当前的实情,结合世情、国情、茶情而确立。我们树立张宏达茶学思想,是在张宏达教授的成才之路,成果卓越,严谨治学,桃李满园和茶学贡献的基础上,全面分析,认为条件俱备完全成熟的重大决策。
以张宏达教授的成才之路,卓越成果等情况来看,我们认为树立张宏达茶学思想的条件是符合的。中心内部树立张宏达茶学思想的指导和张宏达茶学的核心地位。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2003年张天福茶学思想研讨会在漳州召开被否认了“思想”。这对中心来说即是一个考验,又是一个补缺,此时此刻,中心确立了自己的指导思想和自己的地位,也是中心扩大和发展形象有突出展示。
从张宏达教授的严谨治学,桃李满园的情况来看,我们认为树立张宏达茶学思想的条件也是符合的,又是必要的。树立张宏达茶学思想的指导地位和张宏茶学核心地位使广大茶人认识到中心也是有思想的。中心必须围绕核心思想去发扬,用正心诚意的思想来学习。
以张宏达教授的学术风范、茶学贡献情况来看,我们认为建立张宏达茶学思想的条件也是成熟的,尤其是中心核心领导屋,对张宏达学术思想的独特创造饮佩有加,对张宏达的指导地位心悦诚服,尽管如此,由于之前人们在漳州对张天福茶学惯以“思想”有点异议,认为张天福有精神可学习,没有思想可发扬。但兰州会议对张宏达具备思想的条件是符合的,大家一致认可,兰州会议确立张宏达的核心地位,对于增强“张茶学”的疑聚力,巩固中心的核心地位,是十分必要的,兰州会议使全体成员在张宏达茶学思想的基础上实现了空前统一。
建立体系明确树立张茶学“思想”有利于发扬张宏达的“崇高”思想,学习张宏达的“奉献和创新”精神。可以说,张宏达教授以毕生心血灌溉的成果仍然闪耀着思想的火花,放射着艺术的光华,照亮了一代又一代学者心灵。
中心在发展的过程中,本着用完整地、准确地发扬“张茶学”的思想、以实践为检验路线是非的标准和正义的道德风范,把我国的茶叶事业,茶文化产业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