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主研究

品牌 机械工业出版社
页数 242页
书名 广告主研究
语种 简体中文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目录导航

图书信息

  书 名: 广告主研究   作 者: 罗子明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   ISBN: 9787111257967   开本: 16开   定价: 36.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归纳了国内主要行业的广告主分布和广告意识,剖析了国内广告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专项调查数据为依据,重点研究企业广告人才的需求问题,发现了企业广告人才素质需求的4大因子,即“创造性与责任”、“策划实施能力”、“ 企业经营管理素质”和“办公能力”。   本书可供企业的 广告经营管理人员,卢告研究人员,广告、公共关系、市场营销等专业的师生阅读。

图书目录

  丛书序   前言   第一章 国内 广告主简况   第一节 国内广告主分布   一、国内企业分类   二、国内企业分布   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与广告投放   一、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与广告投放   二、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与广告投放   第三节 主要行业广告主概况   一、主要行业广告主投放情况   二、第一产业   三、 第二产业   四、第三产业   第四节 广告主广告意识   一、广告主广告部门架构   二、广告部门的主要职责   三、广告意识   第五节 典型广告主   一、中国移动   二、中国人寿   三、李宁公司   第二章 企业广告人才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流程与样本构成   一、研究流程   二、样本构成   第三节 企业广告人才的归属与自我评价   一、企业广告人才的归属   二、企业广告人才的个性特征自我评价   三、企业广告人才的角色评价   第四节 企业广告人才的知识结构需求分析   第五节 企业广告人才的个性特征需求分析   第六节 企业广告人才素质需求 因子分析   第七节 企业广告人才数量需求   第八节 企业对广告人才培养的建议   第三章 广告人才培养   第一节 广告学的发展   一、广告学的起源   二、广告学理论的形成   三、国内广告学术研究   第二节 广告 人才培养模式   一、广告学科归属争议   二、美国的广告人才培养模式   三、日本的广告人才培养模式   四、英国的广告教育模式   第三节 我国广告人才培养现状   一、广告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   二、广告人才培养的特点   三、广告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广告人才素质   一、人才素质的构成   二、广告人才素质的解释   第五节 提高广告人才素质的途径   一、明确广告教育定位与广告人才培养目标   二、突出资源优势以形成办学特色   三、构建科学合理的广告人才培养方案   四、加强实践教学以提升广告人才的实战能力   五、提高广告人才的创造力   六、发挥行业力量提高广告人才素质   附录A 企业对广告学科发展的建议   附录B 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广告主研究》可供企业的广告经营管理人员,卢告研究人员,广告、公共关系、市场营销等专业的师生阅读。

文摘

第一章 国内广告主简况
第一节 国内广告主分布
广告主投放广告是其独立的经济行为,大部分广告主内部设有广告部门,由该部门人员负责规划自身的广告业务,因此,广告主的数量与广告人才的需求量有直接关系。
一、国内企业分类
对企业的分类往往因为统计上的需要而存在多重标准。
我国第一次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分类的标准是《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84),该标准制定于1984年,1985年正式实施。之后,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国家统计局曾先后两次对该标准进行修订。
第一次修订是在1994年,由国家统计局与当时的国家技术监督局共同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84)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新的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94)。
第二次修订是在2002年,由国家统计局主持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94)再次作了修订,形成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02)。该标准立足于我国国情,顺应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新兴行业层出不穷、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力求准确反映我国经济活动状况。
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02)根据经济活动的同质性原则划分行业类别,将我国经济行业分为4个层次,即门类、大类、中类、小类。其中,门类是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活动性质相近的经济部门的综合类别;大类构成国民经济重要的经济部门,也构成全社会经济活动的结构性框架;中类是活动性质相近的小类行业的综合类别,它是链接小类与大类的过渡分类;小类是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核心层,它构成了全社会经济活动中可供观察和度量的、最小的、产业活动类别的全部内容。

序言

自1979年中国恢复现代广告活动以来,中国广告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广告不仅仅是传递商品信息、促进商品销售、改善企业公共关系的一种工具,对于民族品牌的创建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广告活动作为创意经济的组成部分,与创意产业共同发展,积极引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广告作为反映经济发展、市场繁荣程度的风向标,为中国经济腾飞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当前,中国广告市场已成为一个规模不小的产业,截至2007年底,全国共有广告经营单位17.3万家,从业人员111.3万人,经营总额达到1741亿元,广告市场已经进入了国际广告市场的前列。
按照国家工商总局与国家发改委《关于促进广告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的思路,中国将加快广告行业结构调整,促进广告产业的专业化、规模化发展,以中华民族优秀品牌战略为基础,以广告企业为主干,以优势媒体集团为先导,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广告产业体系;同时,还将加快广告专业人才培养,建立健全广告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评价制度,从而全面提升广告策划、创意、制作的整体水平。
在国内的广告学术研究中,比较重视广告操作层面的问题,如广告设计、广告策划、广告媒介策略等;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来研究广告活动的成果相对较少,这与《关于促进广告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的思路存在一定差距。
本系列丛书的作者运用企业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方面的背景优势,针对当前广告研究方面的薄弱环节,试图开阔广告学术研究的视野。有的把研究视野聚焦在广告主的人才需求、品牌战略、企业广告伦理等方面,有的从项目管理的角度来研究广告业务管理,有的突破了传统的广告思维定式,对广告与消费者的沟通渠道作了新的审视,还有的重点剖析了新媒体的发展与经营问题。
丛书的作者成员多数是中青年学者,思维活跃,锐意进取,除了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之外,都有一定的实践操作经验,对于广告经营管理的理解独具特色,所提出的问题值得同行专家共同探讨,许多思路对于广告实践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