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尾褐鹟

棕尾褐鹟

目录导航

基本内容

 

中 文 名 棕尾褐鹟

俗名别名 

英 文 名 Ferruginous Flycatcher

拉丁学名 Muscicapa ferruginea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省份: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台湾、香港。

繁殖方式 卵生。

习  性 性惧生,喜林间空地及溪流两侧。繁殖于台湾、甘肃南部、陕西南部、四川、云南西部及西藏东南部。冬季南迁,部分鸟留在台湾及海南岛越冬。于内陆稀少但在台湾甚常见。

 

体形特征 体型略小(13厘米)的红褐色鹟。眼圈皮黄,喉块白,头石板灰色,背褐,腰棕色,下体白,胸具褐色横斑,两胁及尾下覆羽棕色。通常具白色的半颈环。三级飞羽及大覆羽羽缘棕色。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灰色。

 

食  性 

叫  声 轻柔的低颤音si-si-si。冬季一般无声。鸣声可能为粗哑的高音tsit-tittu-tittu。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