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目名 PASSERIFORMES
中文目名 雀形目
贺兰山红尾鸲拉丁科名 Muscicapidae
中文科名 鶲科
拉丁亚科名 Turdinae
中文亚科名 鸫亚科
拉丁属名 Phoenicurus
中文属名 红尾鸲属
拉丁种名 alaschanicus
中文名 贺兰山红尾鸲
命名人 (Przevalski, 1876)
原始文献 Моиг. и ст, Тангут. 2:40
模式产地 宁夏贺兰山
俗名 阿拉山?
英文名 Alashan Redstart
生境 常活动于稠密的灌丛和岩石、石头间,或见于高大松柏山林的采伐空地上
国内分布 宁夏(贺兰山),甘肃,青海(东部,东北部,柴达木盆地),陕西(南部),山西,河北,北京(通县)
描述:中等体型(16厘米)的红尾鸲。胸赤褐色。雄鸟:头顶、颈背、头侧至上背蓝灰;下背及尾橙褐,仅中央尾羽褐色;颏、喉及胸橙褐,腹部橘黄色较浅近白;翼褐色具白色块斑;甚似红背红尾鸲但头顶、头侧及颈背蓝灰。雌鸟:褐色较重,上体色暗;下体灰色而非棕色;两翼褐色并具皮黄色斑块。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近黑。 叫声:尚无资料。可能似红背红尾鸲。
中国中北部及西部的特有种。
山地针叶林的罕见繁殖鸟,于青海(西宁、天峻及柴达木盆地)、宁夏(贺兰山)及甘肃东部。越冬于陕西南部、河北山西的边境,偶至北京。
喜山区稠密灌丛及多松散岩石的山坡。 注:或许应视其为红背红尾鸲的一亚种。
红尾鸲(音:渠)是一类色彩鲜艳的小鸟,顾名思义,它们有红色的尾羽(其实有例外);共同的特点是身体的不同颜色呈大块分布且对比强烈。比如中国南方北方都能见到的北红尾鸲,红黑白是基本色调,非常抢眼,非常漂亮。贺兰山里有好几种红尾鸲,如很多地区都常见的北红尾鸲、赭红尾鸲,贺兰山里数量不少。而有一种红尾鸲是以贺兰山命名的,不去贺兰山难能见到,这就是备受鸟学界关注的贺兰山红尾鸲。而实际上,到了贺兰山,你也不容易见到这种鸟。
这种鸟略比麻雀大些,有4种基本颜色:蓝、黑、红、白。蓝色的头,背部、腹部和尾羽是红色,翅膀是黑色,上面有大块白色的长条形翼斑,充分体现了这类鸟颜色对比分明的特点。以贺兰山为名,因为贺兰山是它的主要分布区域,而在贺兰山以外,只有很少的地方有它的分布记录。一些鸟类图鉴上对贺兰山红尾鸲的描述是:中国中北部及西部的特有种;山地针叶林的罕见繁殖鸟;种群稀少,鸣声尚无资料,等等。关于它的习性,只有“喜山区稠密灌丛”,“喜在溪流活动,以昆虫为食”等少量描述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