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生草本芳香植物。全株密生粗毛,株高60-100厘米。茎直中空有棱,近圆形。单叶互生,卵形,叶长12-20厘米,宽2-12厘米。聚伞花序,深蓝色,有黄瓜香味,花冠5瓣,雌雄同花,雄蕊鲜黄色,5枚。每花有种子1-4粒,种子黑色,长圆形小坚果。
性喜冷凉温和的气候,耐寒,植株能忍受-11℃的低温,同时也耐热,在温度5-30℃范围内能正常生长发育;耐旱怕涝,对水分要求不严格,土壤湿度达35-40%即可生长;喜阳光,对光照要求较为严格;抗病耐肥,对土壤的适应性强,一般在pH为4.5-8.3的土壤中均能生长。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生长良好。
原产于东地中海沿岸及小亚细亚的温带地区。欧洲和北美广泛栽培,中国甘肃省金昌市有引种栽培。
精选种子:购买经过检疫的种子,去除杂草种子、破碎粒、瘪粒、颖壳及碎茎等杂质,并进行室内检验,确保发芽率与发芽势高,使之符合种子质量标准,方可作种用。
消毒浸种:对于符合种用的琉璃苣种子,先用50%的多菌灵600倍液浸泡1-1.5小时,消灭种子携带的病原物,然后捞出控干,再放到30℃左右的温水里浸泡1-2天,取出装在湿布袋中,上盖塑料薄膜,放到22-25℃的室内进行催芽1-2天,待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营养土配制与装盘:营养土可用沙质园田土与充分发酵腐熟的优质农家肥以2:3的比例混合,曝晒,同时,在1立方米的混合营养土中加入根腐灵100克、尿素150-200克、硫酸钾100-120克、磷酸二铵100-150克,混合均匀,装入育苗器具中,摆放好,在育苗当天浇透水备用。
播种育苗:6月(前茬马铃薯收获前15天)播种。在播种前1天,将装好营养土的育苗穴盘或平盘浇透水,待水沥干后,穴盘每穴播种1-2粒,平盘按6-8厘米的株、行距播种2-3粒,播后覆盖1.5-2厘米厚的营养土或干细园田土,期间保持温度20-22℃、湿度75-80%,播种后2-4天出全苗。
苗期管理
琉璃苣喜温、不耐寒。出苗后,温度需控制在15-30℃之间,最适温度为20-25℃,若温度超过30℃,采用喷水、通风或遮阳等措施降温,保证适宜的育苗温度。刚出苗时,要适当遮阳,待幼苗长出2片真叶后,逐渐加强光照,以防徒长。琉璃苣耐干旱,苗期一般不浇水,掌握“宁干勿湿”的原则;当营养土过干时,可适当喷水。出苗后,及时拔掉过密苗和弱小苗,每穴留壮苗1株或平盘以株、行距6-8厘米留壮苗1株。出苗15天左右,当小苗长出3-5片真叶时,即可进行移栽定植。移栽前1天喷透水,以免定植时伤根,提高移栽成活率。
移栽定植
琉璃苣在6月底马铃薯收获完毕,7月前整地完毕,待直播繁殖的中间行播种完毕,在中间行两侧,按行距20厘米、穴距30-35厘米开穴,移栽生长健壮、具有3-5片真叶的幼苗,然后浇定根水,待水渗下后,用细土盖穴。每亩栽苗4700-5500株。
除草补肥
整个生长期间,随时铲去或拔去侧膜沟的杂草,尽量不用化学除草。生长期间,每亩叶面喷施木酢液150毫升,每隔3-5天喷施1次0.3-0.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在生育期间每隔7-10天交替喷施1次木酢液与0.3-0.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一般喷施3-4次为宜,同时,在初花期和盛花期各喷施1次0.1-0.2%硫酸锌、0.2%的硼砂溶液及1000倍高利达营养助剂。
采收加工
食用琉璃苣:每畦中间行直播的玻璃苣是以幼茎叶为收获对象,在8-10叶至叶片未硬化前,陆续割取地上部分茎叶,经挑选,即可出售。
药用玻璃苣:每畦两侧育苗移栽行的琉璃苣是以种子及全株为收获对象,在9月底至10月初(开花结束,种子开始成熟时)割取全草,分离种子和全草。全草是维吾尔族人民常用的中药材之一,直接将收获的全草晒至含水量低于12%时,再切成长3-5厘米的小段。采用压榨法从种子中提取琉璃苣油。
琉璃苣是集食用、药用、观赏、美容及保健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特色多用芳香植物。琉璃苣可作蜜源植物,鲜叶在欧洲作蔬菜,鲜叶及干叶又可用于炖菜及汤、饮料的调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