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中文名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硕士研究生 299人
目录导航

师资力量

至2014年5月该院在校本科学生2423人,硕士研究生299人。学院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以上的人员占75%以上,拥有硕士生导师65人,博士生导师6人,教授31人,副高以上职称人员占53%以上,教师中拥有广西特聘专家1人,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2人,广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广西高校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人,八桂学者2人。

学院领导

18年现任领导
职位 姓名
学院党委书记 刘权辉
学院院长 高兴宇
党委委员、院长助理 唐荣江
学院党委副书记 唐立国
学院副院长 莫秋云
学院副院长 刘海浪
学院副院长 蒋占四

[2]

学院特色

18年现任领导
职位 姓名
学院党委书记 刘权辉
学院院长 高兴宇
党委委员、院长助理 唐荣江
学院党委副书记 唐立国
学院副院长 莫秋云
学院副院长 刘海浪
学院副院长 蒋占四

专业设置

该院拥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微电子制造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四个本科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三个硕士点;机械工程工程硕士点、在职申请硕士学位点。

机械电子工程学科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为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学科,机械电子工程学科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博士点建设学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为广西区优质专业。

学院拥有1个广西区重点实验室——广西制造系统与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1个广西高校和信息产业部重点实验室——机械CAD/CAM实验室,2个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机械电子工程创新团队、矿山机电装备及安全工程创新团队, 6个专业实验室,3个专业研究所。1个与企业共建广西区企业技术中心,1个广西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桂林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与知名企业联合共建的实验室(中心),其中包括与荷兰菲利浦公司和荷兰Delft大学共建的微/纳米电子封装组装技术研究中心,与台湾国基和东莞科泰共建的SMT实验室以及与德国ERSA公司建立的实验室。

该院培养的学生具有鲜明的机电结合、强电弱电结合和软硬件结合特色,既掌握了机械基础知识,又有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的应用能力,具有适应面广、综合能力强、素质高的特点,在国家级、区级和校级等各类学生科技制作、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大赛等活动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2010到2014这五年该院学生共获国家级奖项139项,省部级奖项266项,其中该院学生连续获得第一届、第二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称号,还获得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全国CCTV机器人"大赛第五名、全国滨州机器人邀请赛舞蹈机器人冠军等丰硕成果。该院毕业生作风踏实、知识面宽、动手能力强,得到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

教研室建设

学院学科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三个硕士点、设有机械工程工程硕士点、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电子封装技术和车辆工程等五个本科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本专业培养适应该国工业现代化发展及地方国民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结构合理、基础扎实、勇于创新、个性突出的,具备现代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融合机械电子、电子测量、控制技术、电力电子、供电技术、计算机技术多专业知识的交叉专业,通用性广,适应性强,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核心学科之一,更是当今高新技术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学科。本专业以“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有技能”为办学指导思想,坚持以区域、市场经济与行业需求为导向,以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有关的系统设计、系统运行、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等领域工作的应用型、技能型本科生为人才培养目标,为广西乃至全国培养和输送合格电气工程类人才。毕业生可就业于设计院、研究所、电力企业以及其它各类工业企业,主要从事各类工业产品和自动化系统的电气系统设计、研究、制造工作。本专业拥有一支实践能力强、学历高、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具有完善实验条件和先进的实验设备。近两年本专业在校学生连续获得第一届、第二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称号,本专业毕业生历来以作风踏实、知识面宽、动手能力强得到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是国内培养机械电子专业本科生的重要学科单位,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集成、智能、电液控制、光电控制和电子电气控制领域扎实理论基础、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能从事机电设备系统及光机电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及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具有一支以博士、硕士为主体,教授、副教授、讲师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形成了以机电系统设计、研究与开发的学术梯队,承担了国家基金和省部级基金项目多项。本专业具有完整的实验条件,先进的实验设备。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高,适应了市场对机械电子领域的人才需要。

电子封装技术

电子封装技术专业的前身是“微电子制造工程”专业,2014年按照国务院学位办新专业目录设置要求,“微电子制造工程”专业更名为“电子封装技术”专业。是国家教委在专业目录之外特批的特色专业,该校是全国率先设置该专业的工科高等院校。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电子封装制造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其应用能力,掌握电子制造科学与技术、电子封装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可在微电子制造相关单位从事科学研究、开发、生产、教学及成为在电子器件制造企业、研究机构从事科研、技术开发、生产及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到本世纪初,随着国际电子制造业重心向东南亚、该国沿海及内地转移,电子制造业逐步成为该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微电子组装与封装人才需求迅猛增长,国内外诸多知名企业与科研机构纷纷专门到该校招聘与此相关的本科和硕士毕业生,并赠送该院大量实验设备和先进生产线,设立专业实验室,合作进行科研开发与人才培养,使得该院在业界享有盛誉。该专业已有多届硕士毕业生,拥有区级微电子表面组装重点实验室。

车辆工程

本专业培养国家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汽车设计、汽车电子控制等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够从事车辆工程领域内的设计制造和生产运行管理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具有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汽车设计、制造、实验、管理及营销的综合能力,成为在汽车相关公司企业和研究设计院所从事设计、开发、制造、实验、管理及营销等工作的“工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研究生教育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教研室

本教研室共有教师1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9人,高级工程师2人,在外读博3人;承担着专业基础必修课12门、专业限选课程11门、专业任选课程17门以及全校性公共任选课3门。

二年后的发展规划:教研室人数为20人,其中学科带头人一名,学术带头人二人,六个骨干教师,有博士学位的4-5人,教授5人,副高以上职称的15人,中级5人,90%以上的老师达到硕士学历,实验老师通过进修、自学达到本科以上水平。

在未来五年中要不断强化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队伍建设,加大学术梯队的培养与引进力度,抓紧抓好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后备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工作;采用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机制,在有计划的引进博士、教授等高素质人材的同时,有组织地为年青教师提供学习进修的机会,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和参加较高层次的专业进修,提升本专业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和职称层次。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培养和造就一批有较高教学水平与学术造诣的学科专业带头人。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教研室

随着国家现代化进程,现代电气领域面临电气工程高级技术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因而电气工程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得到迅速发展。然而,在各专业院校,教学师资的普遍缺乏成为制约专业建设与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我校至1995年开办电气工程专业以来,一直注重专业师资建设,并将其作为学科建设的最基础工作之一。

电气工程师资结构一览表(至03年九月止)

博士 硕士 本科 本科以下 总合计
正高 1 1
副高 1 5 1 6
中级 2 3(1) 6
初级 1 3
无职称
合计 5 10 15

微电子制造工程教研室

本教研室教师13人,实验师一人,具体详细名单及其学位/学历、职称、毕业院校/专业等如表1所示。

表1 微电子制造工程专业教研室人员一览表

序号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最高学历 最高学位 专业技术职务 所学专业 毕业院校 主要讲授课程 教龄 备注
1 杨道国 1964.2 硕研 硕士 教授 机械制造 浙江大学 电子元件制造工艺及设备 15 在国外读博
2 吴兆华 1959.8 本科 学士 副教授 精密机械 浙江大学 微电子表面组装 21
3 潘开林 1972.5 博研 博士 副教授 机械工程 浙江大学 质量检测 7
4 黄春跃 1973.2 硕研 硕士 讲师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 SMT设备与工艺、 2 在读博
5 熊启家 1973.4 博研 博士 讲师 机械电子工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电子封装原理 0.5
6 李春泉 1975.7 硕研 硕士 讲师 机械工程自动化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 管理信息学 4 在读博
7 彭晓楠 1976.7 硕研 硕士 讲师 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 SMT工艺与设计 4 低职高聘
8 巫松 1977.1 硕研 硕士 助教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 微电子元件制造工艺及设备 0.5
9 龚雨兵 1978.9 硕研 硕士 助教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 电子组装基础 0.5
10 林大川 1976.9 硕研 硕士 助教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 微电子封装技术 0.5
11 韦荔浦 1972.6 本科 学士 实验师 计算机科学与应用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 11 试验员

词条图册

博士 硕士 本科 本科以下 总合计
正高 1 1
副高 1 5 1 6
中级 2 3(1) 6
初级 1 3
无职称
合计 5 10 15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