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院美术馆

中文名 艺术学院美术馆
所在地 威尼斯
目录导航

历史

艺术学院美术馆的前身为威尼斯“画家及雕刻家学院”,在1750年由画家皮耶翠塔创立,六年后,改由画家提也波洛任院长一职,馆务才正式运作。开始收藏威尼斯画派的作品,与不少十八世纪的经典名画。

1789年,威尼斯杯拿破仑占领,结束了威尼斯共和国长达千年的历史。在拿破仑的统治下,依据其占领政策,废止了天主教堂、修道院,因此宗教团体等所收藏的美术作品均被迁移到美术学院存放。1807年,改组后的艺术学院美术馆,为容纳日益增多的收藏作品,遂迁移至现址(原址为圣玛丽娅·沙露蒂教堂)

藏品

从1807年开始,艺术学院美术馆成为威尼斯画派的重镇,且开始收集各界名作:1816年收入罗拉模·柏林伯爵的珍藏品,1838年罗拉模·克塔里尼伯爵的藏画,1850年收入菲里契塔·列尼耶伯爵夫人的经典名藏,与从国外收集的名画:如吉奥乔尼的《暴风雨》、寇斯梅·托勒的《圣母与圣婴》等。十九世纪末,艺术学院美术馆的馆藏已名闻全意大利。

1882年,美术馆与美术学院分开管理,于是,以收藏威尼斯画派为首务的美术馆正式成立。之后,经由各界的热心收集及赠予,收藏作品持续增加,现在,馆藏书量已经超过了一千件以上。虽然它随着威尼斯的起落走过了漫长的二百四十年,但艺术学院美术馆却仍闪耀着夺目的光华,吸引世界不断的游访。

前弟列·贝里尼描写祭典盛世的风俗画《圣马可广场的行列》、委洛内些长达十三公尺的巨幅油彩画《利维家的盛宴》及吉奥乔尼谜一样的名画《暴风雨》等都是艺术学院美术馆的珍藏精品。这些从十五世纪后半期至十六世纪末威尼斯画派的经典作品,将威尼斯当年绚烂、奢侈的民俗风情一一道出。

另外,艺术学院美术馆里亦收藏了十八世纪威尼斯画派的名作。这时已失去旧时荣光,逐渐踏上衰退之途的威尼斯,在画家卡纳雷托及提也波洛优雅的笔下,别有一番风韵。他们细致的画风与同时代的威尼斯作曲家维瓦第优雅的音乐旋律相得益彰。

威尼斯的历史、文化及其精神世界,透过画家们的笔触,点点滴滴地被融入威尼斯画派的绘画之中。而今,这些优美典雅的伟大作品齐聚威尼斯艺术学院美术馆,喃喃述说水都威尼斯无与伦比的魅力与繁华。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