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普通的临街公寓,一个被指定到那里发现尸体的年轻女孩,一具特地跑到那里被谋杀的身份不明的尸体,一个平凡孤单的年老盲女人以及四个突然冒出来的钟,一条弯月形被拆分成两段的街道,一个写着61的便条,一群举止怪异的住户,还有14只猫,以及烦乱复杂的邻里关系。一个身份隐秘的年轻男人,一个身世不明的年轻女人,一次浪漫而又神奇的邂逅。凶杀案发生的时候,他们在同一条街上徘徊,然后相遇,然后相爱。对方是否就是道貌岸然的凶手,爱情在该于不该中举棋不定。是命中注定的悲哀,还是冥冥中上天的安排?
阿加莎·克里斯蒂被誉为举世公认的侦探推理小说女王。她的著作英文版销售量逾10亿册,而且还被译成百余种文字,销售量亦逾10亿册。她一生创作了80部侦探小说和短篇故事集,19部剧本,以及6部以玛丽·维斯特麦考特的笔名出版的小说。著作数量之丰仅次于莎士比亚。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第一部小说《斯泰尔斯庄园奇案》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战时她担任志愿救护队员。在这部小说中她塑造了一个可爱的小个子比利时侦探赫尔克里·波洛,成为继福尔摩斯之后侦探小说中最受读者欢迎的侦探形象。1926年,阿加莎·克里斯蒂写出了自己的成名作《罗杰疑案》(又译作《罗杰·艾克罗伊德谋杀案》)。1952年她最著名的剧本《捕鼠器》被搬上舞台,此后连续上演,时间之长久,创下了世界戏剧史上空前的纪录。
1971年,阿加莎·克里斯蒂获得英国女王册封的女爵士封号。1975年,英格丽·褒曼凭借根据阿加莎同名小说《东方快车谋杀案》改编的影片获得了第三座奥斯卡奖杯。阿加莎数以亿计的仰慕者中不乏显赫的人物,其中包括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法国总统戴高乐。
1976年,她以85岁高龄永别了热爱她的人们。
《怪钟》
序幕
九月九日下午,和平时完全一样。对于当天即将发生的那几件大事,会牵扯进去的人都尚无不祥的预感。(仅一人例外,那便是住在渭波寒弯月胡同47号的裴珂太太,她在预感方面独有所长,每次都会在事后把当时心头袭来的惊惧灾异之感详详细细描述一番。可惜住在47号的裴珂太太,和19号离得这么远,那里发生的一切,与她又实在不相干,所以她如今大可不必在当时预感到什么了)
“卡文迪许文秘打字服务社”社长K·马婷黛小姐,九月九日这天过得沉闷,干的都是日常事务。电话铃丁零当啷,打字机噼里啪啦,业务上的压力倒是一般,比起平常的工作量,不多也不少。这些都没有什么特别引人注意的。直到下午2点35分,九月九日还和平常日子一样。
2点35分,马婷黛小姐的蜂鸣器一响,外间办公室里的艾德娜·卜兰特便用舌头把嘴里那颗太妃糖推到腮帮子一侧,以惯有的粗重呼吸声外加点儿鼻音应答道:
“您有什么吩咐吗,马婷黛小姐?”
“哦,是艾德娜啊——我跟你说过的,不要这样子接电话,吐字要清晰,呼吸声要压低到语调下面去。”
……
“和阿加莎·克里斯蒂小姐的其他力作一样,可读性极强。”
——《卫报》
“小说情节悠然展开,这和她以往的作品有所不同。而说到时间线索的串联,则其天才手法更为罕见。”
——《观察家报》
“叙述生动,扣人心弦,在她的晚年作品中独树一帜。就在这么一条小小的弯月形胡同里,居然有两个间谍和三个杀人犯在活动……值得一提的是,第14章中,大侦探波洛还抽空给我们讲了一堂《侦探小说面面观》,精辟地点评了各国各派的作家和作品。”
——《泰晤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