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铁

炼铁

中文名 炼铁
现任主编 潘国友
编辑部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大学园路33号
主管单位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编辑单位 《炼铁》编辑部
国际刊号 1001-147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类别 冶金工业
目录导航

办刊历史

1981年10月29日—31日,《炼铁》第一届编委会会议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同年底,该刊试刊,刊期为季刊,内部发行。

1982年4月,该刊正式出版发行。

1984年4月5日,该刊获准限中国国内发行。

1985年,该刊第二届编委会会议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同年,刊期改为双月刊。

1988年,该刊获准在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

1992年4月27日,该刊第三届编委会会议暨创刊10周年纪念会在湖北省武汉召开。

2002年5月21日—24日,该刊第五届编委会会议暨创刊20周年纪念会在昆明市召开。

2007年5月24日—26日,第六届编委会会议暨创刊25周年纪念会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

2014年12月,该刊成为中国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办刊条件

栏目方向

  • 报道内容

《炼铁》以报道高炉炼铁技术为主,重点报道炼铁领域有关设计、技术改造、开炉达产、强化冶炼、降本增效等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以及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所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3]

  • 主要栏目

《炼铁》主要有主体文章和综述、问题讨论、设想与建议、非高炉炼铁、技术讲座等栏目[3]

人员编制

据《炼铁》2020年第1期封二显示,《炼铁》编委会有编委47人。

《炼铁》编委会名单
职务 名单
编委 白晨光 毕学工 窦力威 傅连春 伏明 郭宪臻 郭海山 高雪生
胡小云 郝忠平 蒋友源 寇俊光 李维国 李丙来 雷有高 鹿智勇
陆隆文 林士光 刘道林 卢芳颖 莫朝兴 秦涔 沈峰满 田欣
王琳松 王卫东 王子金 王运国 王玉全 谢俊勇 夏建国 由文泉
袁万能 朱仁良 朱远星 郑艾军 张建良 张贺顺 张正好 张宏星
张力达 曾飞骏 韩淑峰 陆明春 王红斌 杨光景 张六喜 ------

办刊成果

《炼铁》编委会名单
职务 名单
编委 白晨光 毕学工 窦力威 傅连春 伏明 郭宪臻 郭海山 高雪生
胡小云 郝忠平 蒋友源 寇俊光 李维国 李丙来 雷有高 鹿智勇
陆隆文 林士光 刘道林 卢芳颖 莫朝兴 秦涔 沈峰满 田欣
王琳松 王卫东 王子金 王运国 王玉全 谢俊勇 夏建国 由文泉
袁万能 朱仁良 朱远星 郑艾军 张建良 张贺顺 张正好 张宏星
张力达 曾飞骏 韩淑峰 陆明春 王红斌 杨光景 张六喜 ------

出版发行

收录情况

据2020年7月10日中国知网显示,《炼铁》共出版文献5148篇[4]

据2020年7月10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炼铁》共载文2270篇、基金论文量为43篇[5]

影响因子

《炼铁》是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收录[4][5]

荣誉表彰

据2020年7月10日中国知网显示,《炼铁》总被下载388774次、总被引11089次,(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510、(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343[4]

据2020年7月10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炼铁》被引量为7095次、下载量为56691次;据2017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炼铁》影响因子为0.41,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670种)中排第4011名[5]

文化传统

1995年—2017年,《炼铁》连续九次被评为 “湖北省优秀期刊” 。

1996年,该刊被评为“冶金工业部优秀科技期刊” 。

1998年、2000年,该刊连续二次被评为“国家冶金工业局优秀期刊” 。

2003年,该刊被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评为“全国冶金优秀期刊” 。

2006年6月,该刊被湖北省印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认定为“省优产品” ;12月,该刊被新闻出版总署印刷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认定为“署优产品”。

2008年10月,该刊在首届中冶传媒发展研讨会暨中冶报刊评选活动中获得“最佳专业报道奖”[6]

题字题词

精神理念

刊名刊名1982年初,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启功先生为《炼铁》题写刊名。

2012年,《炼铁》创刊30周年,原冶金工业部副部长周传典、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寿荣、原冶金工业部钢铁司总工程师徐矩良、原冶金工业部生产司司长刘琦、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项明武、原北京科技大学校长杨天钧、东北大学教授杜鹤桂等为该刊题词。

《炼铁》创刊30周年题词展示
周传典题词周传典题词 张寿荣题词张寿荣题词 徐矩良题词徐矩良题词 刘琦题词刘琦题词
项明武题词项明武题词 杨天钧题词杨天钧题词 杜鹤桂题词杜鹤桂题词 ------

投稿指南

《炼铁》创刊30周年题词展示
周传典题词周传典题词 张寿荣题词张寿荣题词 徐矩良题词徐矩良题词 刘琦题词刘琦题词
项明武题词项明武题词 杨天钧题词杨天钧题词 杜鹤桂题词杜鹤桂题词 ------

现任领导

  • 办刊宗旨

《炼铁》的办刊宗旨是报道中国炼铁生产、科研、设计所取得的新成果,交流先进经验,讨论学术问题及有关技术政策问题,讲解技术知识,介绍中国国外炼铁新技术及其发展方向,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服务,为炼铁生产建设服务,普及技术,提高技术,培养人才,造就人才[6]

  • 办刊方针

《炼铁》的办刊方针以“二个结合”、“三个面向”和“四个为主”。

“二个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三个面向”即:面向生产,面向科研,面向设计。

“四个为主”即:以报道炼铁技术为主,兼顾炼铁相关技术;以报道生产实际为主,兼顾学术理论探讨;以报道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为主,兼顾一般;以报道中国国内炼铁技术为主,兼顾中国国外炼铁动态[6]

词条图册

《炼铁》的文稿要求主题突出、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文字精练、逻辑性强。文稿篇幅以5000字左右为宜(含图、表),图、表等数据要标明法定计量单位,同一名词术语、计量单位等要全文统一。文稿的题名、摘要、关键词,请附上对应的英文。文稿内容如获某种研究基金资助,请标明项目名称及编号[3]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